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书评之才、识、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14: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书评之才、识、胆  



  
雷天(《国际先驱导报》编辑)
  
  什么样的书评算得上好书评?
  由读书爱书而进入书评行业已有五、六年,一直以来,在与同行、作者、书友交流时,都会碰到这个问题。而随着经验的增加和相关知识的些许积累,虽然私心仍赞同纽约文人哈得维克“有新意、有难度、有长度、有立场,但首先能吸引人”的好书评标准,但也不免对此问题有些自己的认知。


  衡量一篇书评的好坏,首先必须看刊发它的书评专版(刊)的风格,此书评专版(刊)与其依附的报纸、期刊之关系——是独立运作,还是必须和其依附的刊物定位合拍?书评刊物的广告源、发行渠道的结构如何?不同刊物的书评有不同的诉求,同一类型的书评专刊在不同地域诉求也有不同。这些都是判断单篇书评好坏不得不考量的前提。

  但如果虑及上述因素,那么判断书评好坏的标准就不仅仅是根据文章本身来衡量,更涉及到书评刊物的编辑方向与编辑的执行力问题。鉴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能以一个理想状态下——独立且面向“大众”的纯粹书评刊物为例,来谈点关于书评文章的个人见解。

  个人以为,单纯只就书评而言,一篇好书评必须具备最起码的内涵:书写的是什么(述)?书的水准如何(评)?至于有人认为应该结合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热点来选书作书评的观点,我并不太认可。其一,国内并不具备办类似《纽约书评》这样的言论刊物,能借书评发表指点江山之宏论的条件,《读书》的转型似乎有此愿望,但效果并不佳,一个原因便是条件所限;其二,书能承载的东西有限,套接现实要么不靠谱,即便套对了又难免为有些好书以及书评刊物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靠结合“热点”来做书评刊物的“创意”(已被艾柯戏谑过)不过是“噱头”的变体而已,与其做这种图一时热闹的不痛不痒的评论(不可能尖锐),不如脚踏实地把书和书所承载的内容评论清楚——当然,“书里”未必不能“书外”,个人所否定的无非是“噱头”或“影射”型书评而已。

  在此基础上,再谈个人总结的好书评之才、识、胆。其实陈平原先生在去年讨论《读书》文体之时所言,“以学识为根基,以阅历、心境为两翼,再配上适宜的文笔,迹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已经说得颇为透彻,我不过是从一个书评编辑的角度,再借此言具体阐发一下对书评的个人见解。

  所谓“才”无非是“适宜之文笔”,“能吸引人”的文才。当然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散文式读后感,必须有一定信息量——要把与书相关的文化资讯组合于书评中,仅有个人经历的展示难免流于抒情化。文能动人更能予读者以会心一笑之启发,比如唐诺、恺蒂、小宝等人之书评文字,便以才情见长。

  而所谓“识”则必“以学识为根基”。上世纪50年代,美国报阀鲁斯意图办一个包罗哲学、历史、科学、文学等领域的高格调刊物,找管理学大师德鲁克问计。德鲁克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刊物定位的受过教育、有教养的读者群确实存在,但这些读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浅尝一点各门领域的基础知识(做“知道分子”),而是希望借助阅读能使知识之广度和深度得以贯通、提升——鲁斯所期望办的刊物方向落后于时代,且编辑无法有效执行。后来,鲁斯放弃了这个计划。鲁斯所碰到的问题,今日国内之办专门书评刊物的人也需要面对,书评刊物同样是包罗各门知识领域的媒介,一样面临的是学科分野和读者求专、精、通的问题,但有两点使得国内书评刊物的环境优于鲁斯所处难局:国内根本还没有类似方向的优秀刊物,竞争并不激烈;读者群(即有一定独立判断力的读书人)在国内数量庞大。好的读书刊物不但有其市场,而且通过整合其读者群,也能创造更好的读书风气。

  那么,要做这样一个被读者所接受并认可的书评刊物,就书评文章而言,考虑到目前国内的优秀书籍仍以外版引进书为主,评论者的“识”尤不可缺——该书所表达的问题意识以及相关讨论放置于中国语境下该如何解读?与同类书比较,该书有独创新见抑或乏善可陈?对读者而言,“述”可介绍书中所含之新观念,“评”可澄清刻意炒作。迹浅意深,言近旨远——国内甘阳、冯克利、陆建德、缪哲等人之书评文字虽各有风格,但均有此气象。

  “胆”对于一个书评刊物而言,是有无胆略发批评性的评论——以现实而论,一篇书评还未到能左右一本书之兴亡的地步,而刊物无胆刊登批评,既获得不了读者之尊重,也让出版商看轻。所以“胆”更多地是对于书评人而言——不是有胆什么书都敢评,亦非哗众取宠挑刺,而是书评人是否能在才、识之基础上有胆略对自己的师友提出批评。记得甘阳先生回忆1980年代时提起,他们那一代人得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恩怨纠葛太多。“纠葛太多”会令彼此对学术成果的评论掺有情感的因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写书评需要这种精神。另外,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一辈读书人参与到书评事业中,也有助于激活书评界之“一潭死水”。

  以上所谈好书评之才、识、胆彼此交集,不能割裂。至于“文人书评”和“专家书评”之优劣如何?“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书籍的评论是否应有不同的撰写方式?书评篇幅长短如何协调?在英语文化、引进书为出版主流之时,是否应该对汉语写作有所推举奖掖?书评编辑和读者之间如何取得良性互动?很多问题都需另外再作详细讨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个书评刊物的兴亡有其外在条件,比方《纽约时报书评》是应运而火;更有其内在条件——领袖灵魂、编辑能力。而《中华读书报》为如此广大的“小众”读书人服务,能不幸哉!又岂可不慎乎?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7:39 , Processed in 0.0634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