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课一诗”是这样写出来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23:4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课一诗”是这样写出来的///转载


夏之绝句

绝句精妙韵味长,蝉声清脆惹暇想。

捉蝉听蝉事虽简,童心细心笔下详。

聒噪单调人多厌,生命之歌简独享。

热爱自然能如斯,人生四季皆绝唱。




  好多天没写诗了(也没写其他东西),网站也怪长时间没更新了,我很想改变这种现状。

  可面对简桢的抒情散文《夏之绝句》,我却犹豫了很长时间,竟有一种找不到落笔点的感觉。

  不能出口成章,我就下笔胡写,没想到,真的去写,十分钟搞定。下面是我写诗的过程及修改痕迹。

  我以往写诗,总要胸有成“句”,然后就韵扩展。可今天不仅没有成句,连一个满意的点都想不到。无奈,只有从题目入手。于是有了“绝句精妙韵味长,蝉声清脆惹暇想。”“绝句”对“蝉声”那是在好不过的了:都是本课的“文眼”;又包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夏天像一首绝句;最切合的是,文章的写作原因就是因为猛然间听到清脆的蝉声才“遐想”的。

  万事一开头,势如破枯竹。“捉蝉听蝉事虽简,童心细心笔下详。”请看本文的脉络结构:一、因蝉声感觉夏天来临;二、回忆童年捉蝉的乐趣;三、写听蝉的乐趣。再看学习重点其一:领会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和体验。提到作者感受的独特和细致,我上课时问学生,如果由你来写“听蝉”,你能否写出八段上千字,学生普遍说,要我写三句话就没词了,我顺势一导,这就是作者“童心、细心”之所在。

  我又问同学们,大家夏天喜欢听蝉叫吗?寥寥无几举起的手又被否定者的“聒噪单调”所改变。于是有了“聒噪单调人多厌”,而“生命之歌简独享”是本文的重点加难点,课后练习一的第二问就是:为什么说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简独享”的“简”代指作者简ZHENG)

  “热爱自然能如斯,人生四季皆绝唱。”这句话最出彩,也是我最满意的。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世界是多彩的,但一般人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对自然、对生活的浓厚的爱,缺乏女作家简ZHENG那种“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和体验,更缺乏“在平凡中见新奇”的文笔功底,由于一般人不敏于感受,又不善于联想,当然领会不到“用清词丽句所营造的那种意境了”。

  亲爱的同学们,春花秋实,夏蝉冬雪,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人生的四季”怎能不到处都有“绝唱”呢?




故都的秋

千人千面寻常秋,见仁见智尽风流。

情选景物因人异,笔随个性缘心愁。

孤独抑郁喜北味,清静悲凉厌南头。

明月凉雾辗转弃,破屋残蝉折寿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故都的秋“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尽得风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郁达夫因个性的“孤独抑郁”而把故都的秋写得“清静悲凉”,并对这种“清静悲凉”倾注了自己独特的深切感受。所以,他在选择意象时,对“破屋残蝉”、凉雨落槐情有独钟,而对“南头”甘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弃”如敝屣。他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来,“辗转”千里,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作者是如何地“喜北味”,结尾的“折寿留”更是将这种喜爱夸张到了极至。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告诉我们:“情选景物”——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景物。所以,“清静悲凉”只是郁达夫个人一时的感受,换了朱自清来写,可能写成寂寥凄美的《荷塘月色》,换了毛主席来写,更可能吟成豪壮激昂的《沁园春·雪》。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学习《故都的秋》时,要更多地把握作者透过景物所抒发的感情,还要理解作者在情感支配下所选择的景物。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该出手时就出手,除暴安良休理由。

倒打一靶欺弱女,猛击三拳报民仇。

正义虚钱路断绝,歪法实契理却够。

可叹提辖英雄举,落得浮萍水上流。

  写诗思路:沉思片刻感觉不好写,猛然想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可惜想对仗又很难押韵,于是把本课的主题词“除暴安良”派上了用场。

  颔联很自然地想到镇关西的劣迹:虚钱实契、强占民女还倒打一靶,蛮横地欺负金家父女。顺手写下了“强占民女倒打靶”,下联不好对,于是改成“倒打一靶欺弱女”。这样和鲁提辖的“猛击三拳报民仇”对仗和谐流畅,共同代表了本课的中心情节。

  颈、尾两联的用意出自课后练习三:思考:郑屠为富不仁,霸占民女,却要立下“文书”,披上“法”的外衣;鲁提辖伸张正义,打死郑屠,却违犯法律,不得不亡命江湖。这里的“法”和“正义”似乎有些相悖,你是如何理解的?

  “落得浮萍水上流”最初写的是“落得亡命鬼见愁”,觉得“浮萍水上流”对“提辖英雄举”不仅写出了鲁提辖像浮萍一样“亡命江湖”的结局,还暗含着“大河向东流”的味道,从而照应了开头。而“鬼见愁”则晦涩了许多,也贬低了英雄的光辉形象。




6、阿长与《山海经》

回忆长妈妈,欲扬先抑压。规矩种种烦,说话切切察。

长毛谈无稽,睡相摆成“大”。饶舌多事余,爽朗热情佳。

吃橘虽无理,诚心全为娃。为买《山海经》,娘俩同牵挂。

别人不屑事,阿长费心查。小事见深情,真爱不掺假。

难怪多年后,鲁迅怀念她。难怪多年后,鲁迅怀念她。



氓欢女爱情初开,山盟海誓两无猜。

泣涕笑舞痴妇耽,薄情寡意落桑汰。

弃如敝屣士易脱,恨比洪水悔难慨。

曾经甜蜜再尝苦,费尽酸辛难言哀。

  写作经过:落笔是“氓欢女爱情初开,山盟海誓两无猜。”颔联想把课文中的“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凝结为“泣涕笑言皆为汝”,发觉“皆为汝”不好对,就换成了“痴心醉”,因为“泣涕笑言”都是课文语言,所以,率先想到的是“兴寐食贫弱肩抬”,琢磨着“兴寐食贫弱肩抬”不像话,就改为“打骂食贫弱妇挨”。

  颈联来得很快:“弃如敝屣士易脱,恨比淇水悔难改。”先是把“淇”改为“洪”,又在“改”上动了番脑筋:悔——难改?难再?难慨?最终选择了难慨——难以愤慨。

  读了读前面,尾联脱口而出:曾经甜蜜难为苦,遭遇负心始知哀。这样初稿就成了:

  氓欢女爱情初开,山盟海誓两无猜。

  泣涕笑舞痴心醉,打骂食贫弱妇挨。

  弃如敝屣士易脱,恨比洪水悔难慨。

  曾经甜蜜难为苦,遭遇负心始知哀。

  再次回读,对这句“遭遇负心始知哀”不满意,特别是“始知”简直可以称之为谬误,冥思片刻,得出了“费尽酸辛难言哀”,又发现“难为苦”和“难言哀”,一联中出现了重字,而“难言哀”不好替代,“难为苦”又是化用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原则上也不宜改动,斟酌再三,把“难为苦”改为了“再尝苦”。

  写到这儿,仍对氓的薄情寡义和桑的比兴意义没有涉及感觉不足,对颔联的生硬拼凑也顿生不满。先是把“痴心醉”改为“痴心耽”,又把“打骂食贫弱妇挨”换成“薄情寡义弱妇汰”读一读,平仄方面很拗口,如果把“心”和“妇”同位调换,虽能达到平仄相间的目的,但意义上又讲不通,干脆,用“落桑”代替“弱妇”,就成了:

  泣涕笑舞痴妇耽,薄情寡意落桑汰。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5:23 , Processed in 0.0609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