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终结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13:4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终结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标内容

       搜索当今教育的主题词,交往、互动、体验;民主、开放、自主;对话、和谐、共生;……是非常抢眼的。从1990年我校开始涉足交往教育以来,我们的研究一直与这些词语密切联系,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逐步成为实验研究的核心词、关键词。对它们的理解,我们不仅仅视作为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更有落实在教育科研中的实践行动。早在1995年,以朱小蔓教授为组长的鉴定组,对我校“八五”主课题《调整活动节奏,改善教育交往》进行结题鉴定时,就曾这样评价:“课题从调整活动节奏和改善教育交往这两个渠道齐头并进,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最后达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课题的提出很有价值,比如‘教育交往’,瞄准了世界性科研前沿。”(引自朱小蔓教授在结题鉴定会上的发言)。1996年始,我们又参与海安教育局柳夕浪副局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模式”研究,着重进行“小学交往活动课”的开发试验,经过五年实践,我校对小学交往活动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交往活动课案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交往教育的认识。2001年,主持人柳夕浪先生在总结课题研究时指出,“该建构性试验从现代交往的‘共生理念 ’出发,分析青少年儿童所面临的交往情境,探究交往指导的具体内容要求、方法途径,共同开发交往活动课程,优化教学交往过程,借以促使亲子、师生、同伴间灵魂的相遇,心灵的碰撞与情感的共鸣,努力营造起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柳夕浪:《为了共生的理想》2001年8月版,前言第3页)。十年生聚,十年探索,在迈入“十五”之际,我们综合先前十年对教育交往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概括,以及对新时期小学生交往教育现象与发展趋势的综合把握,着力用鲜明的“共生”理念来统摄日常交往行为,并以此来作为“交往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关怀,从而开始了我校“十五”主课题《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的课题筹备。2001年初,该课题申报并被确定为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1年6月,推荐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2年1月,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号为B/2001/02/054,课题主持人金沙,中期验收后相继变更为王少华、徐金贵主持。
       之所以将“共生”作为我校“十五”主课题的核心理念,主要还是基于对“共生”本义的理解和拓展性迁移。“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它以“异质”为前提,以“相互依存”为关系,以“共同的共生”为终极指向(见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卞崇道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物种因为多样而形成彼此共存的生态链,文化因为多元而构筑着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社会因为多变而不可逆转地塑造着未来,那么,教育也必然会因其多姿多彩而有着“共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那么,如何理解教育中的“共生”,我们认为从教育之存在形态看,可以理解为“共同生活”,即教育要实现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教育之终极关怀看,可以理解为“互助互利”;从教育之基本策略看,可以理解为“共同生成”。概言之,教育视野中“共生”即指教育主体间本着尊重多元、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之价值观精神,在共同参与的学习管理过程中,通过矛盾、冲突、协调、融合,增进对他人及其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了解,加深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从而实现各自的最优化发展。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就是以“共生”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唤醒为教育要义,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展开交往实践活动,使教育主体生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的一种教育形态。(参见《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课题方案》)
       为了将这种形态落到实处,我们首先适应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形势,将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主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实施特色化、个性化的目标追寻中,建立起基于学校自身实际的交往教育课程。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大力营造“共生”发展的氛围,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交往技能和交往质量,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实施水平,从而打造学校的交往教育品牌,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摘自《交往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其次,教学由交往演化而来,以交往形态而存在,没有实质性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的教学;教学是在交往中建构的,通过交往的现实过程而实现其价值效应。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学生在课堂情境下主要是作为教学交往的主体而存在,同他人结成一定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种关系的生成过程及其结构性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普遍交往,影响着整个交往生活的质量(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为此,我们将优化教学交往作为课题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目标。通过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对话氛围,倡导自主学习,实现共同成长,建立起“共生发展”的新课堂秩序。再者,《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理念的具体化,从理念到行动,不仅需要技术操作支持,更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管理氛围来保证,突出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小中见大,大小联动,这也就产生了第三个研究重点,即管理场境的改善。
       综合上述内容,《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具体研究目标有三:
       ⑴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提升教师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水平,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水平,初步建立起共生的理念。
       ⑵通过优化教学交往过程的研究,培养师生尊重多样性的意识和沟通合作的能力,涌现一批名教师和优秀学生,形成学校的课堂教学特色和品牌效应。
       ⑶通过改善管理场境的研究,为交往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为既有的人格化管理特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力争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层面出效益、出成果。
相应的,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也是围绕上述三个目标确定:
      1、校本课程的开发
       ⑴继续研究修订以往交往礼仪、交往技能训练的要求,构建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的目标体系
       ⑵以主题综合形式,实现社会、自然、劳动等学科的综合,为师生提供交往实践、心灵对话的主题、时空、文本等。
       ⑶以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体验性为基本准则,探索新型的活动课程实施形式。
       ⑷研究交往实践阵地的建设。
       ⑸分两轮进行校本课程纲要的制订、修订工作。
       2、教学交往过程的优化
        以教学交往论为指导,构建新的语文课、社会课、思品课等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
       ⑴教学交往的要素结构。着力研究教学主体、教学信息及媒体、教学情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⑵教学交往的方式。将教学交往的几种主要方式,如“紧张与协调”、“竞争与合作”、“封闭与开放”置于教学实践,进行比较研究,验证之,丰富之。⑶教学交往的合理化。以促进双向理解、重建生活世界、展开平等对话、体验交往的美好为指向,考察分析教学交往过程是否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并着力细化教学交往合理化的指标,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⑷概括提炼优化教学交往过程的操作要素,在其它学科进行推广试验。
       3、管理场境的改善
       ⑴学校管理。主要从强化现代民主思想、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发挥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增进教职工间的沟通与对话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⑵班队管理。从管理角色多样化、管理过程合作化、管理内容时代化三个维度切入,开展各具个性的班队管理案例研究。
       2002年6月6日,我校在对课题方案反复进行修订后,正式举行开题论证。原江苏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南师大教科院金生鈜教授,以及魏所康、孙孔懿、柳夕浪、李庆明、刘逢庆、汪如进、吴联星等专家领导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评审。专家评审组认为“该课题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方案,尤其是方案中将‘共生’赋予‘交往教育’以新的视角、新的内涵,‘交往教育’又赋予‘共生’以新的把握、新的认识,从而使得该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引自《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开题论证意见)。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与实验概况

       《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是一项整体性强、操作性强、涉及面广、参与面广的综合性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采用“整体参与、互动发展、逐步构架、实现超越”的思路,进行科学有序的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年6月—2003年6月,课题研究的启动和展开。
       在这一阶段,我们重点完成了四点起步性工作。
       1、全面铺开交往教育课程的研究。2002年9月,我们全校72个班级的课程表中增加了一门课程——试验课(2003学年始改称“交往教育课”),专门用于主课题研究(主要是交往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当时之所以取名“试验课”,一方面是区别于学科课程,二来暗示老师们要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路子可循,唯有自行摸索,三则是任教老师不完全固定,只要是有研究话题、有实验需要,都可以使用这一阵地进行研究。为此,我们鼓励老师们围绕交往教育活动的核心理念“以共生为价值取向,以交往为教育主题,以唤醒为教育要义,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以活动为运作载体”,自主确定交往主题,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自主提炼研究成果。在一年的时间中,老师们产生和研究了200多个研究话题,通过课案梳理,编印了“交往活动案例集”,再通过总结提升、构建框架、完善思路,为下一学年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深入拓展做好基础准备。可以说,“试验课”的开设,是我们积极尝试“自下而上”研究方式的一个良好开端,初步实现了课题研究的开放性、多元性和探索性。
       2、明确提出优化教学交往的重点。教学交往的核心是师生交往,而师生之间的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真正的相互作用。这种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向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诉,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首先将教学交往优化的重点确定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积极践行 “对话”、“自主”、“开放”、“互动”等教学理念,大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互爱”的人际氛围。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在优化教学交往的过程中,关注教学主体(师生)在教学情境创设、学习素材理解(如与教材对话、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等)、学习方式改变中的“多维对话”和“人性关怀”,着力研究教学主体、教学信息及媒体、教学情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3、将“共生”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管理和活动中。首先,大力推行年级部管理制。适应学校规模大、教师多的学校发展趋势,为了发挥个体优长,增强团队精神,凝聚集体智慧,我们在2002年暑期开始实行年级部管理。从人员聘任、课务分工、学期考核、教研自主等方面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其次,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扩大参与主体,营造和谐氛围。比如,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推陈出新增加了“亲子接力”;“六一”歌会,邀请家长、老师和孩子们同台演出,分享孩子们的快乐;不少班级和年级逐步向家长开放课堂,请家长来校听课或者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二年级“百米画廊”、五年级“春在枝头”诗文诵读活动更是集中全年级600多名学生、20多位老师、200多位家长共同参与,场面浩大,气氛热烈,效果甚佳。再者,我们开创了《对话》平台。自2002年底,我校将原来的校报《家校通讯》改版为《对话》校刊,以此来构筑家校、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平台。《对话》创刊号于2002年12月完成,长达72个页码。在“开卷视点”中,课题主持人金沙校长以《在对话中共建美好人生》表达了我们对“共生发展”的追求;“热点追踪”栏目全面报道了我校一年级走进新课程半年中的实践、感受与思索;“直面课堂”、“教师相册”、“星星舞台”、“金帆启航”、“家教指南”、“校园广角”等栏目则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课堂、活动等不同的侧面展示出教育天地的多姿多彩。《对话》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吹开了人们的心扉,吹进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搭建了一座教育的“立交桥”。
       4、调整、规划后阶段的研究思路。2003年6月,《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启动整整一年,我们在充分肯定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同时,也感觉到课题研究的面虽然已经铺开,但深入不够,突破不多,不少老师只能停留在一种低层次的“各自为战”。在认真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商讨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和推进方案,重点仍然从方案中研究内容的三个方面入手:一、在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总结梳理交往教育课的研究成果,努力形成我校的交往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二、在优化课堂教学交往方面,将主课题分解出若干个贴近教学实际、便于老师们研究的子课题,在全校建立子课题研究小组,促进课堂教学交往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三、进一步在学校管理和班队管理中突出“共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增强管理活力,同时,提高《对话》办刊质量,扩大对外交流,形成管理特色。
       第二阶段:2003年7月—2004年6月。课题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在此阶段,我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突破性工作。
       1、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突破。一方面,学校针对前期研究情况和对交往教育课程的认识,分年级段编制了《海安实小交往教育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稿)》。《纲要》明确了各年级段交往教育的总目标,从交往认知、交往技能、交往情感、交往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活动的主题按“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分为四块;同一块中,又按年级的递增设计系列主题活动。《纲要》初稿的形成,为我校交往课程整体性、系统化实施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2003年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参与“试验课”研究的骨干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对先前一年尝试中所获得的大量的个案,进行梳理和概括,形成更有指导性的交往活动课材料。学期初,学校分管教育科研的同志还利用集中学习时间,以“回顾•反思•发展”为题,总结一年来试验课研究所取得的喜人成绩,同时指出了“浮于上位概念,忽视交往教育主题,活动真实性不够,准备不够充分,参与不够广泛”等倾向,明确提出第二阶段实验目标。要求各年级的试验教师,对照《纲要》初稿,整体作战,分工合作,各人设计一至两个主题活动,汇编后学校教科室复印下发给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作修改。期末,学校征集交往教育课的优秀课案和反思分析,组织评比交流,既总结经验,丰富实践,又为后期的实施提供帮助。这样“先放再收”,“实践——总结——再实践”,又经过近一年的探索,至2004年暑期,我校的交往教育校本课程教师用书已经初步成型。此间,《与音乐对话》、《关注午餐——我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系列活动之一》、《春在枝头的记忆》、《追求“共生”的理想——生日party教学与解读》等交往实践活动课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开发“交往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相继发表,引起不小的反响,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
       2、教学交往优化走向纵深。2003年7月,在课题主持人的发动和学校教科室的组织下,我们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与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将学校主课题又细化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在分解过程中,骨干组成员个人先提出子课题系统初步设想,然后再进行集中交流和修改。这样反复四轮后,共确定了35项子课题提供给老师们作为子课题研究指南。这些子课题,既有实践操作的,又有理论思辨的;既有现象分析的,又有改革尝试的;既有课堂教学的,又有家校互动的;既有个案研究的,又有整体构架的;涉及面广,操作性强,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主题。暑期,老师们根据课题指南自由组合建立课题组、自主编制子课题研究投标方案,开学初,全校通过招标,共审批建立了34个子课题研究小组,对20个不同的课题展开研究。在一年的时间中,各个课题组都依据本课题组的研究方案,或从调查入手,或从实践起步,或作个案研究,或作跟踪观察,形式不拘,全面展开。学校教科室两月组织一次课题主持人汇报交流研究进展和研究体会,具体确定后期研究思路,进行有序调控。至2004年中期验收,按照实验进程共形成了中期报告13份,终结研究报告17份,整理出研究过程资料和成果资料共70多卷。此间,《“共生”视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对话教学:概念••基础•要素》、《平等与开放:实施新课程的基石》、《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尝试》、《走向对话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等研究论文相继发表,有些还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小学各科教与学》杂志转载。优化教学交往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3、管理场境改善得到加强。在这一年中,校刊《对话》始终发挥沟通家校联系,展示学校自我的平台作用。以23个页码报道了海安县少年宫落成两周年的办学成果,以35个页码对学校寄宿班开办半年的情况进行了精彩回放;推介了26位老师和5个优秀教师群体;刊载了30位家长的优秀来稿和73名学生的优秀习作;6位学科带头人解答了家长们提出的十多个教育疑难问题;切切实实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了金桥。同时,学校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开设班级主页,开通家校、师生沟通的专门通道,学校的各项活动力求向社会开放,向家长开放,吸引广泛参与,谋求共同发展,提高了管理效能。此外,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着力于营造和谐的交往氛围,倡导平等、民主、自我对话,过有意义的班级生活和学校生活。教育故事在我校的兴起并在短期内形成强大的效应,应该是很值得骄傲的。《记叙故事——使我们成为我们想做的人》在《人民教育》刊发,长篇报道《让教师在真情言说中感悟》在《当代教育科学》发表,《教育故事:直抵内心的言说》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并在《江苏教育》刊载。同期,教师们还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教育故事30多篇。全校在宏观上进一步加强调控,在教学研究、校本研修、课外培训、班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共生”,正悄悄由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逐步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是对课题最初方案的积极超越。。
       4、课题中期验收圆满成功。为了检验两年来课题研究的效果,进一步理顺研究思路,把准研究重点,保证研究实效,2004年5月21日,我们举行了《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中期验收。参与验收的省内外专家学者有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金生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刘铁芳博士,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省规划办公室主任彭钢研究员,副主任蔡守龙,《江苏教育研究》副主编金连平,主任丁伟红,江苏教育报刊社记者部主任陈兆兰,《江苏教育》王昱编辑,以及市教科所刘逢庆所长、吴联星主任、杨曙明主任等。
       专家组首先认真听取了课题主持人金沙所作的中期研究报告,然后观摩了五年级部600多名师生和100多名家长一起开展的《情系母爱》诗文诵读课。该课以“共生”理念为指导,形式新颖,场面宏大,家长、老师、学生尽情诵读、聆听、领悟,相互接近、认同、理解、赏识、悦纳、融合,诵读现场成了和谐对话、心灵沟通的园地。彭钢所长现场发言说:“在现今这样一个视觉时代,一个动漫时代,一个思维浅表化的时代,我们用这么好的诗文来诉诸于我们的听觉,诉诸于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使我们在爱妈妈的同时,也能爱我们的同学,爱我们的老师,爱每一个人。”柳夕浪先生观摩活动之后撰写文章《“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从“情系母爱”主题阅读活动说开》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5.l.19-22,并被人大资料中心复印转载。同时,专家组还观看了部分交往教育课的录像,查阅了课题组提供的90多卷档案资料(其中包括30个子课题的70多卷资料)。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校主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既具有前瞻性、又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精神;既有理想的追求,又化为具体的行动;真正反映了教育价值。认为我校老师们积极追求教育科研的“三真”(“真问题”、“真研究”、“真成果”),科学严谨的科研精神令人钦佩。刘铁芳教授说:“该课题研究过程中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出发点,使涉及领域很广、操作性很强的课题实实在在落实到老师们可操作、可接触到的层面上,落实在教师力所能及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形成对魏书生那一代教育先驱‘接受主义’的突破”,“注重现代学校制度、学校管理体系的完善,创造出一种优质的学校生活”,“课题研究与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相结合,从教师的生活状态到学生的生存状态,再到整个学校的生活质量、生活品格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引自刘铁芳教授在中期验收会上的发言)金生鈜教授这样评价说:“课题研究反映了我国真正走向文明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教育培养公民,公民的核心就是‘共生’,‘共生’反映了一种人格特征”,“课题研究既有一种理想的追求,又有冷静的、严肃的现实主义行动,反映了教育的‘真、善、爱’的价值” (引自金生鈜教授在中期验收会上的发言)。最后,成尚荣所长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四点概括:“第一,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学校精神气质,营造了一种非常积极的团结合作的教育文化,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已经感觉到它的存在;第二,培养了一批向着教育家方向努力的、具有教育理想、教育智慧和价值追求的教师;第三,家校合作,营造了一种非常和谐的教育关系;第四,通过教育研究将学校建成了一个具有共生精神的教育共同体。”
       专家们也指出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向课题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要进一步探索“共生” 的教育理念,探寻其内在的价值;要追求美善的精神气质,建立真正“共生”的校园,培育“共生”的师生人格;要把课题的精髓融入师生们的内心,融入学校的每一个场境之中。专家们的综合评述,为我们后期研究的推进和提升指明了方向,让正处在研究“高原期”的我们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振奋。
       第三阶段:2004年7月——2006年9月。课题研究的发展和提升。
       中期验收之后,我们对《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两年时间的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感觉到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一是在认识上,由于该课题本身处在理论前沿,很多核心理念的内涵还把握不深不透,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初始运作上难免带有随意性和浅表化;二是在实践上,由于该课题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尤其是子课题的研究,实验时间短,人员的调整和变化又频繁,加之学校活动多精力不济,好多课题的预定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面临的困惑和思考还没有来得及细致地去深入探讨,招标课题指南35项中也只有20项才起步研究,好多鲜活而有价值的话题还有待启动;三是在制度上,“管理场境改善”本身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除了自身努力构架,还牵涉到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以及宏观制度背景,难以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同步完成,就课题总方案中提出的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来看,“管理场境的改善”还显得明显薄弱,深入不下去。
       基于上述思考,对照主课题研究方案落实情况,我们将《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的后期研究思路初步确定为:两个“坚持”、两个“突破”和三项“建构”。两个“坚持”,即坚持理念统领、操作支撑的研究思想,紧抓“共生”、“交往教育”等关键词的进一步辨析、梳理,防止浅表化和泛化,创建自己的交往教育品牌;坚持整体参与,分项实施,分点突破的研究方式,发挥团队作战优势,边试验边总结边提升。两个“突破”,一是在研究的深度上,要努力争取在理论建构上有新的突破,形成较有分量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或研究专著;二是在研究的广度上,争取在学校综合管理上有新的突破,营造富有课题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和保障机制。三项“建构”,即建构交往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使之更具规范性、操作性、有效性和特色化;建构与“共生发展”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形成“自由而统一”的管理特色;建构体现交往教育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生动、开放、民主、对话的新型课堂。从而进入课题研究的发展和提升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全面把握,对准目标,加强调控,分块突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首先是交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一方面,我们修订并完善了《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从“总体说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总蓝本。同时,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交往教育目标,研定了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的活动内容,从“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编排,综合成《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内容概览》,让全体执教交往教育课的老师宏观把握教材体系,准确理解教材内涵。第三,我们在前几年开发和实践的基础上,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形成了全册12本《交往教育课程》教材。教材以主题活动的方式编排,以老师、学生、家长为阅读和使用对象,在综合考虑实用性、可读性、启发性、操作性的基础上,每一个活动均编写了“设计主题”、“活动构想”、“教学札记”、“案例推荐”、“背景资料”五个方面。既注意将前期研究成果加以罗列,又注意将“以共生为价值取向,以交往为教育主题,以唤醒为教育要义,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以活动为运作载体”操作理念形象化、具体化。目前,教材已经在全校推广使用。今年上半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看到我们编印的交往教育校本教材后,经初步协商,有意在这一轮试用结束后,修订并出版该套教材。
       其次是教学交往优化有了较大的拓展。关于教学交往的优化,我们一直是依靠子课题研究来展开的。中期验收以后,我们又围绕师生关系的重构、对话教学、交往礼仪训练、共生理念下的学科教学等专题建立了29个子课题研究小组。子课题组活动正常,操作规范,互动信息,交流得失,共享成果。目前,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学科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模式,师生关系的改善达到了新的高度。老师们在总结时说:“我们常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喝彩,也为遗憾的一个个课堂瞬间而惋惜。经过我们的探索,音乐课堂中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我要参与’,学生个性张扬,师生关系融洽(选自子课题《走向对话的音乐课堂教学》课题总结)”;“在‘互动和对话’的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走出了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情境进行过程本身的研究价值,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选自子课题《走向互动与对话的语文课堂教学交往研究》课题总结,主持人:陈亚萍)”同时,子课题研究也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子课题《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两位主持人储冬生老师、康红燕老师两年中就发表了30多篇文章,《致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公平》、《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报告》、《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掘数学潜能的平台——“共生”理念下数学课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洗尽铅华露真容——试述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营造自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关于教学反思的思考》、《师生共同发展个案研究》、《与学生共同成长》、《走进孩子的世界——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等研究报告也在《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
        再次是管理场境的改善得到扩展,“共生发展”的管理精神得到了广泛落实。两年中,我们从班队管理、年级部管理、学校管理等层面广泛践行共生理念。班队管理上,大力推行小干部轮换制、中队干部选举制、大队委竞选制,营造了自主、开放的班级人文氛围。在年级部管理层面,倡导自主开发、整体参与的原则,低年级段以百米画廊、童话阅读、童话进课堂为主体的“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系列活动广受赞誉;中年级围绕“本原教学”开展沙龙研讨,进行教学系列展示,研究成果已经见诸报刊;高年级围绕诗文诵读、母校情怀、亲情对话等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往实践活动,师生、家校、社区整体联动,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学校中层部门努力体现共生的管理思想,创建良好的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教导处围绕《共生:学校教学研究的新命题》统领教育教学改革;大队部依靠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全力打造和谐校园;少年宫从培训思路、培训内容、运行方式等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达到了全员参与、服务社会的实效。而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则是通过一些活动将老师们带入那种激发主体参与热情、激活内在研究欲望的活动场境。比如,2005年的“海陵金秋”、2006年的“海陵之春”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们邀请李烈、窦桂梅、薛法根、施建平、阎勤、张齐华等教学专家,以及从我们学校走出的华应龙、贲友林等来学校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同时,也从学校选出部分教学精英于他们同台献艺,感受大师的风采,体味自我的成长,在“听——评——思”的研讨氛围中,找寻发展的目标,凝聚发展的动力。此外,校刊《对话》更是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至今,我们共出刊11期,全面报道了此间我校三年级“走过十岁”成长教育、一年级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新课程、全校性的综合素质竞赛、“海陵金秋”、“海陵之春”、主课题中期验收、寄宿部开办6个月回顾、1年回望、两周年庆典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活动,真实展示学校生活,积极关注家教热点,热忱解答家长疑问,及时传递教育信息,赢得一致好评。总的说来,共生的理念,已经实实在在从原初的教育科研理念或者说是课题研究理念上升为学校管理的理念,共生的力量正在催动着学校的健康发展和高位走强。《让“共生”的力量促进教师成长》、《浅识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等专题总结发表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上。在此期间,北师大资深教授王策三先生、《人民教育》傅国亮主编、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长、全国课题规划办丰力副主任等专家莅临我校指导,他们充分肯定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所付出的辛劳,对我们扎根研究土壤,发展师生和学校的做法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后续思考

        回顾五年的研究,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思想上备受启迪,校本课程开发、教学交往优化、管理场景改善三方面的研究均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产生了很多的实践成果(上文已经较多阐述,在此不再赘言)。值得回味的是,在研究中,我们还有着诸多深层的、基于自身研究的生成性收获。
        第一、卷入式的研究方式和场境。
        作为底层学校,课题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课题本身,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是不是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生存状态,这是我们自课题开始就一直关注的问题。反思当时教育科研的实际,发现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要么是参与别人的课题,要么是从别人那儿领来课题,这样的“附属性”,或多或少是为研究而研究,结果导致教育科研和教师实践相分离,教育科研面临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尴尬”。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适当吸纳近代现象学的基本思想,一方面努力使研究课题(话题、主题、专题等)都来自于学校实际和教师日常教学生活,是他们在教学中绕不过去的、内心十分想解决的、真实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让研究成果随时随地返回到实践中去,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强化自己的研究意识和能力。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卷入式”研究方式(如左图),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促使教师自觉地、自主地进行研究,使得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发展指向。
        “共生”理念下的教育科研,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一种整体联动。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借助于年级部管理凝聚力强、团队作战能力强的优势,十分注重场境的创设,用整体的研究氛围和场境“裹挟”老师入场,实现教师队伍的共同发展、整体优化。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协调控制和灵活应变,比如在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正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三放三收”的整体动态调控,才最终成就了我校的《交往教育课程》教材;再比如小课题的研究,我们更是采取了团队合作的思路,既发挥核心组的统筹、协调功能,制定课题指南,加强过程管理,又发挥“小兵团”作战的优势,突出重点,逐层推进,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终于迎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
       事实证明,这种“卷入式”“调试式”的教育科研方式,是将教育科研扎根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不仅能充分调动教师教育研究的积极性,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研究效应。如果细数老师们提出的交往主题、形成的教学案例,总数超过500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
       第二、生态化的课程构建和实施。
       在我们的“十五”主课题研究中,交往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重要任务。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的《交往教育课程》。这一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扎根于主课题,扎根于学校,是从学校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是花瓶中的“插花”,徒有虚假的外表,没有内在生机。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交往教育课程”是有根的,是生态化的。
       我们的“十五”主课题,又恰巧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几乎是同步展开的。正因如此,我校的“交往教育课程”就自然切合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成果的转化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融为一体,从而使“交往教育课程”有机地嵌入了整个课程结构,实现了相互间的融合和互补,形成了一种“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比如,诗文诵读课的成功,首先来自于我们将体验、唤醒、活动、共生等交往课理念落实到了语文课堂。而“小河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走近家乡的桥”、“我陪爷爷奶奶乐一乐”、“爱在母亲节”等交往教育课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品德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要求。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学生当下的生活状况、面临的成长困惑作为研究的重点主题,“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想家的时候”、“正确面对考试”等话题,正是来自于对学生日常交往生活的质量关注。这样的建构和实施,毫无疑问,带有浓重的生态化、生活化、生命化色彩。
       第三、学者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成长。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成长都应该是结构化、整体性的。自1993年始,我校就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三层次说”(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概括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基本模式(如左图)。模式表示:教师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职业规范横向三要素在同一平面呈放射状发展,每个要素的发展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连接最近发展点可以构成一个职业底面,每个人的职业底面都是独特的、发展变化的。同时,相对于底面三要素,教师又在思维品质、专业目标、敬业精神纵向三要素上实现提升。纵向三要素的提升不是单向的、直线的、匀速的,每一要素的发展都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横向三要素与纵向三要素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立体化的职业模式,作为教师个体,其专业发展的任务就是努力充实其要素,优化其结构,使自己永远处于不断扩展之中,实现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再到学者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我们持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很大影响,《中国教育报》曾专栏报道,北师大裴娣娜教授还赞誉我校为“学者型教师队伍的摇篮”。
        “十五”主课题的实施,为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结构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只是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更关注教师群体的整体优化,努力实现群体中的君淡臣咸、和而不同。与“九五”相比,在近五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教师群体的发展。短短几年中,老师们100%参与了主课题的相关研究,围绕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就发表了4篇沙龙纪要,30多篇研究论文,40多篇教育故事,50多篇教育随笔,首轮主持人金沙先生的教育叙事《事件、行为与意义》载于刘铁芳教授主编的《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教师职业人生叙事》一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许卫兵、贲友林、储冬生、仲海峰等课题研究骨干的成长故事在《江苏教育》、《中小学管理》、《教育文汇》上专栏报道。从他们的介绍和研究成果中,我们感到一种对教科研的热情,一种活力的涌动,一种强烈的“生命在场”(张文质语)。更为可喜的是,在教师队伍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积极影响。学生们变得更爱学校、更爱学习、更爱生活、更爱他人,家长们变得关心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坚定“走向共生理想的交往,是独立人格之间的相互呼应与确认,是人们孤而不独,相互采择着生活的意义,相互解说着存在的价值,相互确认着灵魂的力量,相互激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崇高追求。

       第四、学校办学理念的彰显和确立。
       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终极目标在哪里?回顾五年的实践之路,我们以为,应该是改进教学现状、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从而凝聚发展合力,铸造学校精神。在主课题研究的五年中,我们并不纯粹将“共生”作为经典的理论定义,更多是作为一种实践理念,让老师们在实践中理解,在实践中解读,在实践中丰富;我们也不是将“共生”看作固化的文字概念,而是看作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意义域,让它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事件中生成意义。也许正是这种开放的研究思路,使得我们逐渐感受到“共生”固然是课题的核心理念,但又不仅仅限于课题,它似乎已经浸漫到学校的所有领域。当我们尝试着用“共生”的理念用来规划学校发展,指导学校工作,创建学校品牌时,这一理念同样显现出无穷的魅力。在几年的实践中,“共生”无形中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并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可以说,“十五”主课题《为了“共生理想”的交往教育研究》让我们站到了新的起点,带给了我们新的活力,引导着学校实现着新的跨越。

        著名作家石评梅曾说,我们每个人的肩上总挑着一副担子,一头装着已有的收获,一头装着未来的希望。当我们满怀喜悦来畅谈“十五”主课题的研究成果时,我们也展开了未来的思考。作为一个省级重点课题,我们只是写好了一个逗号,关于后续研究,我们将立足 “十五”基础,以全面构建“共生发展”学校管理模式为方向,着手进行“十一”学校主课题方案的研订和申报工作,开掘“共生教育”的新平台,让“共生力量”推动着学校的持续、快速、高位发展。为此,将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深入把握共生理念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在交往教育、学校教育视域中的特定价值,全面构建基于“共生理想”的学校教育体系。第二,用“共生精神”来统领学校建设,在科学、全面的研究中,全面构建“共生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第三,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交往教育教材的使用效果,确定改进方案,抓住教材编辑出版的契机,在较大范围内推广我们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形成广泛的“共生舞台”。第四,进一步打造教育、教师文化品牌,让“共生文化”浸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滋润着学校生活,滋润着生命成长。

                                                                        (许卫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6:41 , Processed in 0.0813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