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叙事——教育反思的有效途径
——《有效研修》读后感
教育叙事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方式。在没有学习《有效研修》这本书之前,我总是以记叙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故事为主,缺少一种深入的反思与自省,缺少细致的分类,而且在叙述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缺少自我解剖的勇气。所以,在一个阶段的叙述之中,感觉自己的叙事流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这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教育日记:
2008.3.30 星期日 天气:阴有雨
火气有点大
回想这个星期,感觉自己火气有点大!
星期二下午去了苏州听课。去之前没有叮嘱谁,想想就半天时间,而且这些孩子也是六年级了,应该有起码的自觉性,所以就放心地出去了。听完课回太仓已经六点钟,感觉好累,想到学校布置作业,又想,今天的晚自修是英语和数学两位老师上的,估计作业是不会少的,就算了吧。
周三一早到校,吃早饭时,德育主任汤老师问我:“你昨天在这里吃晚饭的吗?”“没有啊,昨天我到苏州听课了。”“哦。”我一想,不对,赶忙问:“有什么事吗?”“昨天你们班吴沁和仲磊两个学生把吃不掉的饭倒在别人的饭盆里。”这两个调皮鬼,大概是怕吃不掉饭扣分,所以就想出可这样的歪主意。心里的火感觉一下子升腾起来。到了教室,看到仲磊在写检讨,我不理他。我回到办公室没多久,他俩就期期艾艾来到我面前,我想:对这两个家伙,不宜立即处理这件事,让他们多反省一段时间。我忍住一肚子的火,声色俱厉地让他们回教室再好好反省。本来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谈论这件事情,又想只是个别现象,还是个别处理为好。
中午,同事胡说:“昨天午读开始时,你们班有点闹哄哄,我对他们说,如果午读扣分,你们蔡老师回来又要批评了,结果一个学生对我说,我们班扣分你不是开心了吗!这些孩子啊!”原来是这样!马上到教室,一问,陈宇涛乖乖站起来:“是我说的!”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说觉得胡老师平时满喜欢开玩笑,所以就和他开个玩笑。虽然可能有开玩笑的成分,但其中孩子存在的某种不健康的想法却也很明显地表露了出来。我觉得真的很生气,陈宇涛在我眼中是好学生,家庭教育也非常好,竟然也会有这样的心理,看来我们的学生思想的复杂还真超乎老师和家长的意料呢!
临近周末,林宏威拿着日记本激动地来到我面前:“老师,你看我的日记!”我很好笑,这个小家伙,平时写日记一直懒懒的,总是要拖拉,今天写好了,就来“炫宝”了!我说:“放这里吧,等会老师看!”“请您马上看!”他郑重地说。我看他的神情,不像开玩笑,就看起他的日记来:“蔡老师,我要换宿舍。徐嘉程因为说话声音响被生活老师批评了,他就让我们一起骂生活老师;我晚上打呼噜,他骂我是‘猪’;他一个人霸占着两个水龙头……”呵呵,整篇日记就是对徐嘉程的“控诉”,在他眼里,徐嘉程简直是“恶霸”了。赶紧找来他们这个宿舍的几个同学了解情况,有这种现象,但没有这样夸张,可能当事人的感觉特别强烈一些吧。我讲了不少道理,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和好,但林宏威还是要求换宿舍,和另一个宿舍的男生商量,杨增和表示在哪个宿舍都无所谓,就暂时给他们换了宿舍,平息了一场风波。
一个个状况的出现,让本周的心情很低落。发了几次火,连自己也感觉“面目可憎”了,想来学生肯定也有这样的感觉吧!
现在读来,这篇教育叙事除了对事情过程的叙述之外,缺少深入探究,包括对学生这样做的心理分析和我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合理与否的思考。虽然在这一年中写了不少教育叙事,但无论对于教育水平还是自己教育叙事能力,帮助都不是很大。所以在这个学期开始,我就懒得提笔了。
这次读《有效研修》一文,确实很有启发。教育叙事有很多方法,包括:1.在叙事中经验和反思;2.叙思想变化;3.叙教育言性的不合理处;4.叙生活史和受教育史。
特别让我有感触的是关于“叙教育言性的不合理处”这一点。人往往倾向于保护自己和美化自己,常选择自己教育过程中历经艰难最终取得的成功的事例老叙述,对于自己的失败的或者不成功的经历往往甚少愿意提及。反思自己的教育叙事,也是如此。我们经常把“失败是成功之母”挂在嘴上,激励学生,勉励自己。但是,失败之后如果没有反思和经验教训的吸取,失败就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光顾。对于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不合理处、失败处漠视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潜意识中把它们过滤掉,那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常常不能有效地解决,成为一支困扰自己的难题。
最近我接手的新班级,在一开始的教育过程中,就碰到了很多不顺手的事情。比如说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差,家长不支持不配合,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见效不大。一个阶段过后,心里的种种郁闷真是无法言说。几次提笔想用教育叙事的方式把工作中碰到问题的处理过程写下来,但一直缺少一种剖析自己的冷静和决心。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自己能够运用在《有效研修》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教育叙事这样的方式,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来源http://www.htwgyxx.cn/zd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