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护童心:民间禁忌里的教育策略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18: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护童心:民间禁忌里的教育策略 *
文/子虚

  2006-03-03


      小时候在陇东乡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现在,不得不作为“跨世纪人才”生活在现代社会,又有幸到了广州,忝列“国际化大都市”一员。荣幸之余,时觉若有所失。现代社会,工作与生活节奏快而又快,呈加速度运行,大家都忙得一地鸡毛。鸡毛乱飞!
      鸡毛乱飞之时,终于明白了《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的可爱与无奈。现实就是用来不满的,所以是需要逃避的。朱自清溺于荷塘幻象,耽于古典娈妖,上穷碧霄下黄泉折腾万千,最终仅落得“片刻宁静”罢了。可怜!
      我等工作吃饭吃饭工作,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吃饭一般在学校饭堂,人流如川川流不息,虽说大家挺知识分子,不至于猜拳行令满地狼藉,但毕竟没有咖啡厅的节制与自得,来的最大目的就是填报肚子。至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从容,更是既不可望亦不可得。间或,脑海里闪过“吃饭为了活着还是活着为了吃饭”这类宏大命题来,更属奢侈。

      昨天中午吃饭,拿着筷子发呆片刻。
      想起小时候农家饭桌上的一句话:“筷子拿得远的娃娃,将来呀,媳妇也娶得远。”
      这话是谁说的,早已无可考据。反正,是童年就留在耳际的,是陇东乡亲们说的――那简直是一定的。
      筷子分两头,接触着饭菜的那头,叫筷头。所谓“拿得远”,意指运筷者操纵筷子时,手指离筷头较远。这句话对当时尚处童蒙的我发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开始有意无意关注饭桌上吃饭的人们拿筷子时的状况,拿得远还是拿得近;其二,开始关注自己拿筷子的远近,且尽可能拿得“远”一些。
      应该说,观察别人拿筷子的远近,也当同时验证其媳妇是否“娶得远”才对,问题是,那时社会封闭,乡人们的媳妇全部在当地,至于东村还是西村,在我眼里,似乎差别不大,达不到我臆想中的“远”,也就没有考究下去,以至于无法验证这个判断的真假。
      自己为什么力求拿得“远”呢?我想,这里面的原因也大致有二:其一,当时已经很读了一些个小说,无论古典的《儿女英雄传》还是现代的《林海雪原》,里面的女主人公无不美丽动人且知书达理,同时没有一个是男主人公同村的;其二,放眼村学里上学的那些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算得上美丽,更没有一个读书比我出色。乡下孩子,对媳妇这个概念远没有现在城里学生这样忌讳,基本以平常心待之。想到将来会娶她们中的谁做我媳妇,心里便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即使现在,即使拿弗洛伊德理论来剖析,估计也一头雾水的。不过,法国诗人兰波的一句话倒似乎能够有限解释――生活在别处。
      无论怎么说,我的筷子确是拿得越来越远了,直到今日。

      现在,学问大了没有不敢说,但对一些事儿,大抵都能拼凑一个说法出来――比如为什么筷子拿得远媳妇就娶得远之类。
      解读曰:其一,拿筷子属于人的一种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往往更为本真地反射出人的心性和取向;其二,筷子是受人操控的,拿筷子的能耐或会反射出这个人“操控世界”的意向和潜能;其三,筷子拿得近,或许证明着此人“操控能力”相对较弱,而拿得远,则相反,较强;其四,“操控能力”强的人,他的这种能力必将体现在其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婚姻方面;其五,一个迫不及待就以“最方便最省力”的姿势拿筷子的孩子,估计也没耐心等待“相对美好”一些的爱情的莅临;其六,爱情是最考验人的工作,对人的“操控能力”要求之高,不在“治国平天下”之下。
      就再不往下扯了。再扯,不知道会出现多少歪理邪说。
      大脑“业余”之至的时候,无意间切换一下,发一回职业病,想到了教育――这些个东东里面存在教育么?回答是:存在。想想,那些说法改变了我“拿筷子”的行为状态,应该也激发了我“媳妇在别处”的崇高理想。
      能够使人改变行为、激发理想的物件,不是教育是什么?

      教鲁迅先生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经好多遍了。那天,又来了一遍。这次教书的理由比较特殊,不表。总之,重读,上课,居然,感受大不一样。教学内容和效果,也应该有些异样的。
      就其中的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文字来说事吧。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我们不妨从教育的视角来尝试解读这则民间传说。
      教育理念:不要轻信陌生人。
      教育对象:儿童。
      教育素材:虚拟案例“读书人遇到美女蛇”。
      话语逻辑:如果那读书人轻信了陌生人的召唤,肯定会遭受最重大的损失――被吃。还好,他听从了和尚的建议,结果,美女蛇被飞蜈蚣治死了,读书人安然无恙。
      其它可能的教育元素:生活是美好的,如“美女”;生活是危险的,有“蛇”;生活的表象和实质是背离的,如“美女”之于“蛇”;生活的危险是可以规避的,如选择“听从和尚的建议”;生活本质上是安全的,只要善于识破表象,具备和尚的能耐;生活是存在保护者的,如和尚以及和尚的思想于能耐;保护生活是有武器的,比如世间不但有蜈蚣而且有“飞蜈蚣”。

      我在想,这个命题今天存在么?
      在“进步”的夸张呐喊声中,我们总以为我们的生活“现在好多了”。其实,这的确属于典型的“农民话语”或“伪农民话语”。我从农村出来的,我深味那些衣衫褴褛的农人们的智慧或曰狡黠。即使单拿语言说事,也那样的妙语连珠,那样的出神入化。所以,我很讨厌央视晚会上的赵本山等人,毅然决然地认为他们只是在靠糟蹋农民混碗饭吃,可怜!我坚信,凡是对着电视台的摄像机说出“现在生活好多了”之类的农民,绝对是那种窝囊之至的农民,智力最低下的农民――生龙活虎的农民,怎么会讲出那么没有意味的话来呢!
      即使承认“生活好多了”,即使承认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发生了重大更动,但,人类生活的基本困惑和随之而来的基本命题,并没有发生重大的颠覆,和变化。
      比如,童年鲁迅曾经面对过的那个命题――要不要相信陌生人。

      若干年前,我在北方。周围,屡次发生过歹徒哄骗“带钥匙的小孩”成功入室盗窃的事件。对此,我们旁边那所小学就曾经布置过班主任,叫他们专门开会“教育”孩子们。即使叫我用脚趾头推测,我也推测得出那些班主任的班会是怎么开的。无非,就是拿出那些确凿万分的案例,嘱咐孩子们“别相信陌生人”而已。至于家长,那更是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问题是,部分案例中,还存在歹徒绑缚儿童等侵害行为。这样,老师和家长的理据就更充分了,而“受教育”的孩子所感觉到的这个世界,只要再往前延伸一小步,就俨然已经接近于“血淋淋”的了。
      安全感是人类除了“活着”而外的第二需要,这是阿德勒先生的说法。而孩子,由于其体力和智力上的脆弱和无力,安全问题就显得更为要紧。可面对“带钥匙小孩”的教育途径与手段,或许关注并切实保护了他们的“人身安全”,但,其“人性安全”或曰“心理安全”状况无疑被大大地“恶化”了!
      孩子们已经被明确告知:人是不可以相信的;周遭的陌生人,每一个都是形迹可疑心怀叵测的,每一个都有可能是绑缚儿童残害儿童谋财害命的歹徒。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为,贼的惦记中存在猝不及防的危险。另一面,“惦记贼”也是很辛苦的。尤其,在居心很是叵测的“惦记”中,提防每一个人,赋予每一个人“成贼”的可能,属于绝对的“心灵酷刑”啊!
      好了,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便经受着这样的灵魂虐待。等哪天,他们成长的“够坚强”了不再以此为苦了,只能说,他们心中眼中,已经失去了对人的美好期待了!仅此而已!

      我想,既不伤害孩子们对人类的基本信任,也不伤害儿童对世界的安全感,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保护儿童,的确属于一个非常困难的命题。
      重读鲁迅,小憩于“读书人遇到美女蛇”的传说,我想了很多,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19:18 , Processed in 0.1006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