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质讲座即兴之片言絮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18:4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文质讲座即兴之片言絮语

文/子虚

2006-10-30

      10月29日晚,张文质先生来我校,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生命意识与生命教育》的讲座。
      讲座有提纲,打在大屏幕上。我更为关注的,是演讲者的即兴之语。撷取一二于下。有些是一句,有些是半句。
      “半句”之存在,由于记录速度,也由于省略的癖好。

      我经常想的基本问题之一:你正在给谁讲话,你是否有权力给大家讲这个问题。
      一种自觉的状态,一种分享的状态。
      两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上帝和我们在一起。生命在场,可停顿,可注释。
      很多培训带着很大的强势,压迫。
      生命在场,灵魂在场,非仅身体在场。
      哪怕吃饭,也需要有从容。
      只要直抵人性,直抵生命的教育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教育,应不断地回到生命,回到个体,回到生命的本源。
      我的方式,我存在与感受的方式,个体体验的方式。
      《唇舌的授权》的主题:是谁,是什么,把我塑造成这个样子?
      童年,是一个人要经常回去的地方。
      人生的幸福是以童年为半径画出来的,人的很多局限,都由童年而生。
      人的境界高低,往往,与财富地位不一定有关,但,一定与童年境遇有关。
      人生成什么样子,肯定有他的道理。所有的不幸,都有它的根子。
      一个人童年时代没遇到过善良的人,估计,也很难纯真善良。
      叶澜说,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具体的个人的关注。
      教育用一种怎样的力量,把孩子变得这样怯懦而卑微?
      四川作家的命题:无趣是怎么炼成的?
      课堂上的生活方式。
      教育我们的孩子,生活得阳光,有很多快乐感受,而非痛感。
      很多的悲剧,来自于对生命的漠视。
      他长成这个样子,一定有他的道理。
      生命意识,首先要对生命敏感,细腻的感受,对生命细节的重视。
      所谓办学理念,最核心的,是生命文化,作为生命的文化。比如,校长、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生命中所不能改变的部分?
      给医生送去的都是病人,医生不会说。而我们教师,经常抱怨生源。
      是否,生源问题,就是在座的家长没把孩子生好――家长会后某家长的感受。
      生源,就是我们面对的真实的教育处境。
      邱吉尔:一个人如果没从愚蠢的境地中过来,就不知道一个愚蠢的人是多么痛苦!
      天然状态,是很难改变的。人身上所不能改变的东西很多很多。
      让孩子活在允许他犯错误的年龄。
      让儿童按他的方式生活在他的世界里,这是一所好学校应有的品格。
      爱因斯坦: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人的天分都是他人发现的,这种敏感力,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尊重人的本然,尊重其局限性。同情。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孩子。
      睡眠不足,是整个民族的不幸。
      好的课堂,是生命的相遇。
      认识生命,在接受的基础上改善。
      学校人际――既不同,又和谐,能共处。有个性,有专长,彼此肯定。
      敬畏,所有的生命都带着自身的秘密。仍然,需要我们去欣赏和同情。
      人只能活一次,向死而生!

      时间紧。记录不保证精准。算作,为纪录而记录。此中,不难发现,曾经作为诗人的张文质。
      会后,喝茶。然后,去了喝酒。刘良华、高师妹伉俪来了。锡良君未能到场,憾事。一念、墨庸等同聚。午夜方休。
      总之,讲座精彩,聊天放松,喝酒半酣。挺好。
      以记之。
2#
发表于 2011-9-7 10:32:29 | 只看该作者
点亮灵魂的“祈祷书”

——与张文质先生面对面

鲁和尚∣文

凌晨三点四十突然醒来,一点也不含糊。上网,还是读书,这是个问题。虽然经过了昨日的大醉,醒来却依然记得昨日收到的张文质先生的赠书——《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还没读完,还有醉酒以后听见的妻那温情的话语。

起床后,继续昨日的旅程,读先生的书。一本贴近心魂的好书是极容易让人从酒精之中醒来的。而且还会发上一两句誓言:远离酒场,必须的。

读着先生蓦然想起这样一句话:怪不得我见过的许多专家、教授之后,不喜欢他们。因为在那个方向体制的东西太多,而人性太少。

下面的话也是边读书边记录的。

读到了“大肚婆”,自然而然地想到五六个月前,小镇上的“大肚风”。她们的样子很神圣。我想说的是,这些孩子的教育该是怎样的,父母都近乎老了?他们的教育是基于农村的吗?

我没理由不让妻儿、父母过的舒坦些。

与先生的结缘是源于《明日教育论坛》吧!时间长了,几乎不敢确认了。写下这句时,手有些发软。酒的后果依然存在。

天渐渐显出鱼肚白了。真是好啊!想这时(5点)到外面走走,只是想想而已。这样从没做过的事,真做了,不定有多恐怖呢!

真正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因为与得体的人对话、钓鱼、听音乐会等等,是遗忘时光的手术。这时远离熟识的人,是一种美好。朋友有时就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土壤。多么不精确的语句啊!

想起昨晚聚餐时的那小宝宝,忘了说一句,要给他们充分活动的空间。现在迟了,还是补上,这样才心安。

为什么屡次外出听课时,不去关注那个学校的其他老师、孩子们,与他们聊聊。后面的才是真实的。也许这才是生命本真的状态。问题来了,他们愿意与这个陌生人对话吗?也许成了怪物。笑笑自己的可笑。

有鸟鸣了。一种生长的信号。

记录一本书名:科克托《存在之难》。习惯于将自己喜欢的书名记下。昨日开会时记了不少,几乎享受到了一种快感。

不会永远留在这里的,这个承诺需要兑现,关键是什么时候?老年,可以吗?

这个夏天,需要认识更多的有人性的人。为什么是夏天?

人性之中真正成长的柔软,来自于经历,而非压制可以换来的。正如现在想起那曾经让我身陷泥潭的那个人,似乎在感恩他带来的经历的压迫。一个名字式的符号,就是一段生命。

一个包,旧包,人造革的包,让我自信地走在街上。

父亲是通常的早起,劳作,让我该学习。“学习”在这里不会有贬义。的确,不能改变什么时,学习是必须的。

流逝的文字是不易寻回的。即便寻回,也没当初的感觉了。

想着先生这个人,与他对话。

喝了一口水,回想起呕吐的苦味。似乎它在为了唤醒人的知觉不停地劳作。

有生命时,好好儿读书。天已经大亮,足够我记录下这段文字。

光亮真好。闭灯。也是关闭黑暗。

以往的博文总是想说出点什么。现在,以及以后尽量靠近蓝色。紫色也是可以的。其实,纸张上几乎每日都有这样的文字。似乎是从06年开始的,迟了吗?

合上先生的书,看到先生那面庞,再看看身边的镜子里的我,想到一句话:我前生是他的胞弟吗?真像。你信吗?似乎这样说时,我也同时拥有了先生的智慧。可是,当我用智能ABC打先生的文字时,总是先敲上“张”字,而后打入“文质彬彬” ,再删去后两字。文质彬彬,似乎是为先生而设的。

杂乱的思绪,永远是未完待续。这样写着,真好,更加敬佩起习惯于这样写的前辈——赵赵、深蓝、蓝儿了。有她们在、有教育1+1在 、有先生在,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1:29 , Processed in 0.0891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