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芳:走神记——课室设计中的隐喻(ZT)
今日社会学概论课,我又一次严重走神,走完神还自我安慰地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是走神才得来的!
吸引我走神的,是课室的设计,及背后的隐喻。
那间课室,非常普通,极具“典型意义”:前后各有一个门,旁开大窗并附窗帘,天花板上吊着风扇,一个讲台,一列列一排排的桌椅,投影仪,电脑。正常得长久以来让我遗忘去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讲台,又叫教坛,老师站的,也是占的;桌椅,当然就是学生的地盘啦。讲台与桌椅呈“对峙”格局,讲台还比桌椅所处的位置海拔更高。设计成如此局面:一个人面对台下芸芸众生。人站在那位置,十之八九就有对广大听众传道授业解惑的冲动啦。
如此设计,我想,还是跟设计者的“教育观”有莫大关联的。老师,学识当然比学生丰富,社会地位也跟着高起来,学生就属于“信息低地”,对于课堂知识,多是“纳而不流”。
但假如换成沙龙聊天式的围坐上课,或者学生逐个去拜访教授寻找“单挑”机会,眼下,行吗?
好像不行,因为学生实在多而教师相对少。
这确实是原因,但上课成了放羊,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陷入“两难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言: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话,我听得多,也背得熟。
教育,为了“人”,还是为了“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谁作出的?
又有一个经常听到的词:教育工程。
教育是工程?谁有权决定怎么建设?谁有权去断定受教育者是一块砖?谁可以宣布竣工?还能验收?
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貌似是体制,实际上是所有人的教育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