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当语文教师三十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5 19:2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当语文教师三十年(1)

一、歪打正着入师门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徐光明



  事情要从1974年6月的一天说起,在这一天之前,我是泰兴市常周中学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各门功课比较平均,语文也就处于班级前几名。突然,这天晚上泰兴市广播站广播了我的一篇通讯稿———《常周中学认真做好高中毕业生工作》,我自己没有听到广播,是学校的老师听到后跟我说的,并向我要底稿,说校长要接见我,我当时不知道这件事的深远影响,只是找到底稿并和班主任黄金亮老师(我的语文老师)去见校长,校长问了几句跟这篇通讯有关的话,就决定要召开全校学生大会表扬我为学校争光的事,并把县广播站给我奖品(一套跟语文有关书籍《语文知识手册》)奖给了我。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也回到了我的故乡泰兴市南沙乡秦家楼村务农。只想着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好两年后推荐上大学。当时的农村有不少的人没有上过学,需要扫盲,村干部找到我,要我半天劳动,半天当“耕读教师”,我一开始还有点不太愿意,认为这样不是好好地接受再教育,但想到能半天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件事。用半天的时间备课、改作业。晚上给农民上课,说是上课,其实就是识字教育,从“人、手、足、刀、尺”教起,一教就是半年多。后来一天村干部讲,上面有人来听课并检查工作,我认真做了准备,结合农村生产实际上了一堂课,没想到得到领导的重视,后来又组织公社的其他村的老师来听课,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来听观摩课,还让我做了经验介绍。再后来就是一连串的参观者,我记得是75年底,县里面组织考试,要先毕业掉一批学员。考试完后,我读初中时的校长丁富生来找我,说让我到学校去当一年的代课教师,因为那时大学不开考,没有教师分配,学校的老师也大多是民办教师,一有人生病或是生小孩,只能请代课教师。我想这是件大好事,可以暂时脱离农村体力劳动,到真正的学校去当老师了,但我还是跟村里的干部们讲好了只是暂时去代课,还要回来参加再教育的。

   1976年3月1日,我走进了泰兴县南沙港湾五七学校五年级(2)班的教室,正式当起了老师。我读初中时丁校长教我数学,我是他的课代表,知道我喜欢数学,但是我代课的老师是语文老师,那只能是教语文了,我一边学习备课(跟扫盲教学时不一样)一边上课,用当时的时髦话说是边学边教,要教先学,先当学生再做老师。那时我们学校有一位刚从泰兴师范毕业的老师就朱兴龙的,是我引路人,俗语说得好:“村中有位好嫂嫂,全村媳妇都学好”。他当时讲初中,他的语文课特别受学生欢迎,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高,他教的学生曾创下了一个班录取了14个重点高中的记录,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我自己当代课教师时才19岁,还是个小孩子,但没有办法,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当好代课老师,不辜负老校长的厚爱。

   我明天先去办公室看朱老师的课表,看他上什么课,是新授、复习、作业、作文还是评讲课,当时也不知道这些区别,反正先记下笔记再说。有时,自己有课或是其他情况,没有听到课就想办法向他的学生借听课笔记(朱老师要求他的要学会记听课笔记的)抄,从中去摸索一些规律,不懂的地方就向朱老师请教,使自己提高不少,最好的证明就是代课期满后丁校长继续留下了我并让我担任班主任。后来77年5月,泰兴县教育局招考民办教师,我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正式民办教师,调到离家十多里路的朝阳五七学校任教,并在一年之后的78年高考中以语文单科81分的高分(满分100分)被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总分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公社是文科类考生中的第一名。

   其实那年我才21岁。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9:28:33 | 只看该作者
我当语文教师三十年(2)

二、有幸聆听大师音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徐光明

  1978年10月8日,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我的学生,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来到了位于清凉山脚下的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大楼,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自己做了三年多老师,再坐在教室里听课,尤其是听谈风梁、吴调公、段熙仲、徐复、吴锦、凌焕新、钟陵、王长俊、陆协新、徐振礼、秦家琪、郁炳隆、金启华、钱小云、何永康等老师的课那真是大开眼界,眼界大开,方知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人更有强中手。

谈风梁老师那时主讲明清小说,尤其是擅长讲《红楼梦》,他上课不带讲稿,不带课本,只空双手来,一开讲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讲到底,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他也从不拖课,铃响即下课,所以十分受学生的欢迎。后来他当上领导据说跟他这一点很有关系。

吴调公老师当时已年过半百,一头银发,但他精神矍烁,声音洪亮,一百人的教室不用扩音设备照样听得清清楚楚。他给我们讲古典文学批评,他的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稿,观点新颖,我们闻所未闻;论据充分,无可辩驳;论证严密,无懈可击。一堂课无一句空话(口头禅除外),令人佩服,多少年以后,我们大家回想起来真是获益匪浅。

钱小云老师给我们讲训诂学,讲《说文解字》,他本人据说就是研究这个的。他上课非常认真,一个字,一个词都要盘根究底,讲到大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记得他给我们诗经中的《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其原文出自《诗经-豳风-狼跋其胡》:“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意思是有一匹老狼,因为太老了,行动不方便,前进踩着了下巴上的赘肉,后退又踩着了自己的尾巴,因而有趣可笑。诗歌是借以描写和赞扬一个体态较胖、为人宽厚、德高望重的公孙,同时善意的讽刺了公孙的肥胖。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昌黎先生集.进学解》中将其发展为“跋前踬后,动辄得咎”。钱老师在讲这段话的时生怕我们听不懂,硬是手舞足蹈,学老狼前进了要踩到自己下巴上的肉,后退了又要踩着自己的尾巴的样子给我们看,他本来个子不高,又有点胖,学起狼的样子很滑稽,可就是这样的言传与身教,使我们记住了这个成语。

徐复老师当时年事已高,已不大上课,但他还是在我们大三的时候给我们开了讲座,我记得他为我们讲《孔雀东南飞》中的“相”的用法差不多讲了有六节课,作名词,作动词,作副词,每一项要拿例句分析,还要旁征博引,那本书上那篇文章也是同样用法等等。不厌其烦,不厌其难,直到大家明白为止,非常不容易,一个国宝级的教授,给普通的大学生上课竟是如此投入,如此认真,让我们感慨不已。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

写下这些我无心炫耀自己是某某大师的学生,而是想说明老师的职业难做,要做到像上面提及的老师们那样就更难。

从这些老师们身上,我慢慢地领悟到要做一个好教师很不容易,他要有专业知识,要有敬业精神,要有事业心,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把学生的前途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5:29 , Processed in 0.0597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