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城市的中国当代文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20: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城市的中国当代文学

张柠



  (就“城市经验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答记者问 )
  记者:作家是城市精神的体现者,比如说到上海我们会想到张爱玲、王安忆,北京有老舍、王朔,武汉会想到池莉、方方等等。这批作家中的王安忆、王朔、方方、池莉等,写的并不是当下的城市,或者说即使他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过同时期的城市,近些年的创作看似跟当下的城市甚为隔膜,或许正因为隔膜,他们普遍运用往后看的视角,写过去的都市印象。另一方面,也有作家像慕容雪村,及早先的卫慧、棉棉等,写同时期的城市成都、上海等,但在他们笔下体现出来的城市面貌是单向度的,在他们看来,所谓城市也就是罪恶、阴暗、欲望等的化身,而且一写到都市,他们几乎不约而同都采用了这种单向度的妖魔化写法手法。(如果说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城市持一种批判精神,或许是站不住脚的。他们会对身居其中的城市提出了浅层的批评,却少有像波德莱尔、本雅明等那样对此做真正的反思,且从物质、精神层面上讲都无一例外享受着都市带来的种种好处。)对这两个问题,您怎么看?
  张柠:中国看上去好像有很多城市,但那是城市吗?那是城堡!古老的军事政治城堡,而不是“城市”。它的诞生不是因为市场契约和贸易,而是政治需要。它的城市精神不是产生于市民社会的公共生活,而是各种权力使然。因此,中国人对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和城市文化还很陌生,对乡村和乡土文化当然是很熟悉了。正因为陌生,所以才疏远它,拒绝它,逃避它。一些作家,躲在闹市区里,终生写着一个记忆之中的乡下梦。为什么会这样?难道除了“记忆”功能之外,其他的感官全部坏死?中国人习惯于农业文明的“熟人社会”,只跟熟悉的人和事物打交道,而面对陌生人就紧张、排斥、逃避,对陌生的东西有天然敌意。而城市正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陌生的景物、街道、商品、人群、眼神、表情,都是你不曾见过的。要捕捉城市,首先要善于面对这些陌生的新奇事物。比如在街上遇见一位陌生的姑娘,应该直接描写她的衣裙、眼神、表情,而不是首先将她变成熟悉的东西:一朵丁香,一棵草,一只小蜜蜂,描述和比喻的词语体系,还是那些农业文明中的动植物。对照波德莱尔写于1860年的诗《致一位交臂而过的妇人》和戴望舒写于1927年的《雨巷》就很清楚。
  作家应该是一个天真好奇的人,一个对任何东西都抱有疑问的人。对任何东西的好奇和疑问,成了作家创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城市的、乡村的、石头的,泥土的,他们都无所谓,或者说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能够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的东西。当一位作家的思维成了道德家的思维或者政治家的思维时,作家所描写和表达的对象就会越来越狭隘。比如先入为主的判断:乡村好城市不好,或者城市好乡村不好。比如:城市化进程中文学也不能落伍,等等。一般而言,许多人都试图占据道德制高点,认为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是“罪恶”的、不道德的。这种简单的价值判断,不应该是文学所为。如果作家是一位天真好奇的、有疑问的人,那么他就不会对他身处其中的城市视而不见,也不会故意妖魔化一座城市,而是应该真正与它相遇,观察它,熟悉它。把城市当作“主人公”来写,中国作家尚未起步。当然,我们也期待有真正现代城市品格的城市精神的出现。
  记者:另一个事实是,也有不少作家在写都市,这是都市化进程必然会出现的写作现象。但读他们的作品会发现,无论是写北京、写上海、写广州,他们都会写到都市里的摩天大厦、霓虹彩灯等符号…… 或许只有某一些地标名、街道名能让人辨认出他们写的是哪一座城市,除此以外他们笔下的城市是可以任意置换的。联系到老舍、陆文夫等作家,正是因为对北京、苏州等城市的传神描写,为读者深深铭记。且作家与城市之间体现出一种不能割舍的精神链接。当下,这样的情形,已不复可见。在您看来,这到底是因为在后现代背景下城市同质化,越来越没特色之故,还是作家对自己生长于其间的城市越来越缺少深入的认知和体验?对此又有何建议?
  张柠:摩天大楼、霓虹灯、金融街、酒吧区、各种娱乐场所,等等,的确是城市的标识,每一座城市都有这些东西,而且大致类似。但是,这些东西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功能和地位,这就是每一座城市不相同的原因。比如,同样是金融区的外滩和陆家嘴,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相反,北京的金融街就很冷清,基本上是个摆设,因为北京只有一个中心:紫禁城,因此金融街就不可能成为中心。在什刹海这个所谓时尚消费区,酒吧里的国际友人旁边,有很多穿三角裤的老头在海子里爬上爬下地游泳,景象十分奇异。所以,城市符号在一座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与这座城市特殊的内在精神,或者说“魂”密切相关。一座城市的“魂”究竟是什么,是需要仔细琢磨的,需要侦探一样的心灵。当你抓住了一座城市的“魂”时,一切都活起来了。这种工作往往需要作家来做。就像巴尔扎克之于巴黎,狄更斯之于伦敦,果戈里之于彼得堡一样。
  通俗的城市小说的写法,往往是采用“风俗画”的方式,用“散点透视”的技巧将城市展示出来,就像《清明上河图》和《南都繁绘图卷》那样。张恨水的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很适合拍成电视剧。而“焦点透视法”最适合写出一座城市的“魂”,老舍的描写技巧当然是以“焦点透视法”为主的。这完全是一种现代的观察和描写技巧。老舍的确抓住了北京的“魂”:四合院文化(宫廷文化的延伸部分),这种与他有着深刻精神关联的东西。但要知道,他们那个时代毕竟过去了,如今四合院基本上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无关,或者变成了大杂院。活生生的四合院文化成了文化摆设,仅供参观的文化遗产。面对貌似相似的城市如何写,这是一个问题。其实,我们每天在街上看到服装大致相似,其实每一个人是不一样。当你把你居住的城市当成一个“主角”来写的时候,那就完全部一样了。这与其说跟“后现代”有关,不如说与作家的素质有关。
  记者:有评论家认为,我们的作家尽管在城市生活,都普遍面对一个认知经验失效的问题。究其因在于,对都市化进程这一正在席卷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感受方式和想像图景的现实,我们的文学,包括理论批评界和作家们都没有充分的准备。真正“在”城市,从城市的内部去看、去想,这在我们的文学中没有形成传统。中国文学的观念重心、审美系统的重心至今也没有完成向都市的转移。如果引进一个参照系:茅盾、老舍他们的写作无关城市化进程,但他们笔下的上海、北京,至今看来都写得非常成功。两相对照这种提法似乎也并不成立。您怎么看?
  张柠:对城市的认知,不能靠书斋里的想象,而是要浸身于其中、混迹于其中,而且乐此不疲。对这种认知的捕捉和表达,也需要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写了几年就人为地中止它是不成的。现代城市,作为一种完全陌生的东西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使人不知所措。传统的抒情性的风格无疑是不能再用了,剩下来的就是历史叙事(所谓“史诗般的”)的技术。这些技巧对真正的城市生活不合适。只有城市暴动题材可能用得上史诗般的叙事技巧,如雨果笔下的街垒战。《三家巷》上半部市民生活写得比较好,下半部城市暴动写得很糟。
  市民与农民完全不同。乡土社会中的农民之间是道德关系,它强调善恶,强调个人人格的完整性,所以很容易与史诗扯到一起。城市社会中的市民之间是契约关系,它强调的是守约与毁约。只要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完成了,一次交换就算结束了。如果两人的契约是一件犯罪的事,于是就出现了现代侦探小说(“爱伦·坡式的”而不是“柯南道尔式的”)。一般而言,市民生活都是由一些细小叙事构成的,这些生活的细节,就像一种完成了的生活一样令人不安。对这些细节的敏感,构成了城市写作的开端。
  老舍、茅盾他们,上海的新感觉派作家,当然还有张爱玲、苏青等,都可以算是写城市的作家。茅盾比较极端,他一开始就用霓虹灯、口红和裸露的大腿(城市),宣告了吴老太爷(乡村)的死刑。老舍写得较多的是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一个小村落,人际关系还是村级的,胡同里的王大妈也就像村委会主任。即便如此,这一传统很快就被人为地中止了。1976年至1985年是一个转换时期,期间的波折也是一言难尽。直到80年代中期新潮小说兴起,才出现了直面城市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刘索拉、徐星、刘西鸿、王朔、孙甘露等。尽管是一次不起眼的操练,但在当时足以构成一道风景。但此后便销声匿迹。我原以为,70年代之后出生的作家能够开始真正面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经验,能够捕捉它、描写它,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差。
  记者:如果说五零、六零、七零后这些代际的作家,因为各种原因,创作侧重书写乡土经验,即使写到都市,也难脱乡土情结。为什么都市在可说是与城市化进程同步成长的八零、九零后作家那里,也鲜有体现?他们似乎更热衷去写玄幻、穿越、盗墓之类的题材。与此相仿,比如日本的八零后作家青山七惠、金原瞳、绵矢丽莎等,多以东京作为故事背景,且被普遍认为写出了这座城市,甚至是日本当下社会的精神本质?
  张柠:80后、90后面对的世界,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虚拟世界,真实的世界在他们眼里好像不存在似的。他们在虚拟世界里(BBS、QQ、MGN)像话痨一样,真正面对面了,却一句话也没有。他们沉浸在游戏软件的想象世界,而不愿意与别人对视。如果说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的世界的话,那么,北京的老四合院、上海的老弄堂、广州的老骑楼,还都不是标准的城市形态,其中的人际交往方式还有农业文明的遗痕。而现代城市的写字楼、公寓,那才真正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的世界。面对这个陌生人的世界,真正的交流才越发显得重要。现代小说正是为了现代城市的孤独而诞生的。
  文学创作,是一种最深切的交流。没有这种“深切交流”的冲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学。那些玄幻的把戏、盗墓的伎俩,他们自己都玩腻了,于是不断“创新”、“创新”,就像商品更新换代、杀毒软件天天升级一样,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平面上展开。你说的日本青年一代作家的小说我没读过。但我想这很正常。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不愿意跟随文化泡沫狂奔的人。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人对人类的优秀思维传统保持一丝敬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人会写出那种让我们感到亲切的、产生交流冲动的作品。
  记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要说作家普遍存在对城市的漠视,并不恰当。恰恰相反,当下不少城市都掀起了挖掘本地历史人文的热潮,就拿上海来说,前些年盛行怀旧风,近年,作家介绍海派文化、上海掌故的文章、书籍更是层出不穷。他们或许对上海的某个侧面做了或深或浅的解读,但给人的印象是碎片化的,而且写到此种特色也是言必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当下上海的解读常常是浮光掠影的,更上升不到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精神、魂魄的高度。您怎么看?
  张柠:在当代作家中,能够有意识地将城市当作描写的主角的作家并不多,而且开始关注的时间也不长,再加上纸质媒介遭遇网络媒介的挤压、影像文化的冲击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当代城市文学总体上不能与30年代的上海相比。城市的病症是“孤独”,城市的好处是“自由”,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蜂拥而至。尽管城市里有很多不自由的地方:不能横着走要靠右行,不能大声嚷嚷,不能随地吐痰,要认识字,等等。但城市的灵魂却是自由的。没有真正的自由的城市,不可能产生什么真正好的文艺作品,而且需要一定的延续性。否则,就算你用金子铺在街道上,也不过时一种暴发户的嘴脸。如果说城市还有魂魄的话,那就是自由。最早远走他乡的农民,都是一些道德的叛逆者,但智力超群的人,是城市接纳了他们,条件是:你能干什么?需要什么?(分工)乡村生活是一个诞生和死亡紧密相连的永恒的生活。城市是一个远离诞生和死亡的人造的“天堂”。城市的“虚幻”之处,正是它的自由之处,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记者: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果说过去通常是作家的写作体现城市精神,那现在做城市代言的往往是娱乐明星。比如说到上海,我们很容易想到体育明星姚明、刘翔、还有影视明星黄圣依、孙俪,在我们当下这样一个后现代的语境中,去要求一个“边缘化”的作家去体现城市精神,会否是一种苛求?
  张柠:如果我们用100年甚至更长的时段为观察单位,那时候的城市代言人还会是姚明、刘翔吗?刘翔的孙子的孙子不知道跑得多快了,姚明的孙子的孙子不知道长得多高你了!速度和高度是进化的,精神和思维不一定是进化的,说不定还退化呢。行政思维有行政思维的道理,为了降低行政成本,总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快的回报。在这一点上,明星文化最有效。现在说起20世纪的作家,还能数出一大串,再过几百年,恐怕也就鲁迅、沈从文等了。因此,我们并不是在苛求作家去体现现代城市精神。我们不过是在说一些常识,或者在陈述一些事实,以便达到交流想法的目的。至于他们是否愿意表现现代城市精神,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强求。(2009年7月)
2009-9-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26 , Processed in 0.0986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