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研习班
长沙稻田中学 罗国玲
http://www.hnmyfx.com/Article/news/2239.html
岳行札记(一)不期而遇
参加这样一个研修班,邂逅一群追梦人,纯属偶然!没有在教育1+1开博,也非大师门生,不经意就成了刘铁芳教育团队的一员,一切皆因故人,因酷暑里的一个不期来电。没有片刻的游移,匆匆瞥了几眼铁芳老师的博文,就电联李元君老师,尔后发Email:
主办方:
您好!
慕名赴洞庭湖畔研讨之约,聆听大师讲座,共析教学困惑。希冀此行有所得,预祝会议圆满!同行者:广州***。
简短的文字,敲定了岳行之旅。仓促间,没有交关于教育叙事的作品,不是没有,而是不想,此行,我只想做一个聆听者。没有为研修做任何的“课前准备”,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空杯子,去吸纳更多鲜活的东西。参加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高级研修班,虽是首次,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外出学习已然多次。我想这次肯定与往昔迥异。对教育,虽欲说还休,仍是且行且思。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梦想,尽管零散杂乱,但毕竟有思绪的萌芽,期待拔节的脆响。不愿错失任何进修提升的机会,一直希冀自己在理论层面能有质的飞跃。一个人,不阅读,不学习,是绝对没有力量的;一位语文教师不历练,不积淀,是无法驾驭课堂、引领开启学生的。
信仰的长度与宽度,或许要用一生去丈量,哪怕最终仍是惘然,我亦不愿让庸常与琐碎湮湿了人生大信,如此想着,便上路了。
岳行札记(二)盛情款款
7月9日,与清步出高铁站,已是黄昏。朋友的朋友,武警支队的阮处分身乏术,委派司机接送我们,并为我们安排住处;第二日夜,设宴为我们接风,并嘱司机领我们游岳阳。萍水相逢,无以为报。某些好意,我们是婉拒的,比如住宿(研习班有安排,我们不愿住学生宿舍),9日夜,我与清在十四中与武警支队间的南湖大道上来回走,高跟鞋几乎丈量了大街小巷的每一寸土地,仍未找着合适的酒店,四星以下的均满员,五星,我们嫌贵。望门投止都难如愿,疲了倦了,只好住武警支队招待所(康特宾馆)。这款款盛情且受用着,来日惟请长沙的朋友去还了。
此番研习,由民院附小承办,民院的老师很细心、很周到、很热情。食宿、讨论、观影、联谊,任一环节,他们都尽心尽力。
总结大会上,甘肃的陆艳武老师说:“那夜,我怀抱一摞资料在民院的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蓦然觉得,这条路仿佛已走了很多年,自己就是附小的一员。”宾至如归,有着此番感慨的何止她一人?人皆有此念吧。方校长的风趣幽默,民院老师的好学不倦,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要营造书香校园,领导的垂范、开启是尤为重要的,惟愿民院的这缕春风,能从洞庭湖畔金鹗山下吹向大江南北,能拂过湘江两畔也不错。
那几日,惠风和畅,歆享着盛情款款,不禁陶陶然,只觉得天上人间都是这般的美好!
岳行札记(三)高山流水
此行聆听了五位大师的讲座,依次为:师大刘铁芳,港大李树英,华师刘良华,北大刘云杉,广师许锡良。五位导师,集聚一堂,很是难得。
隔岸微笑
未见其人,先阅其文。来前在铁芳教授的博文里走马观花。入会场后,端坐读报,“金蓓蕾”一线风采上有刘老师的一篇文章《教育实践的人文改进》,当中有句话,我很喜欢“老师首先是要做世上的光,要让学生看着你,最后要做世上的盐,要让学生感觉课堂有味,但看不见你……”说得真好,我反复咀嚼,思索良久,并画线指引清看。
待到方校长介绍刘老师,我方凝目细察:他有着与其成就似乎不相称的面孔与神色,很年轻,很和蔼。他始终微笑着立于讲台,双手交握,口吐莲花……刘老师很讲究,岳阳之行,上下午着装不同,下午总会换上衣,T恤似乎带了五六件。
我向来不崇拜专家或学者,遇见欣赏的人,也仅限于远观。近5天的行程,没有试图靠近刘老师,其实很容易,但我不喜附风弄雅。但某日黄昏,他见了我和清,远远地问好:“吃饭回?”“恩,朋友请客!”“你是哪个学校的?”“长沙****”“哦,我有个学生,叫****,也在那所中学,你们认识吗?”“不认识,只听说,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很少联系!”“噢!”他始终微笑着,我们也微笑着与其作别。
一日,他从讲坛下来,有学员邀其留影,其中就就有几个长沙的,我竟也上去合影了一张。这似乎不是我的风格,想到如此近距离地与两位导师(另一位是良华老师)接触,实属不易,明日就隔山隔水了,我便原谅了自己。
几天来,刘老师的温文尔雅、谦恭求真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迹。我一直在反思该如何待人处事。
“未出土时便是节,及待凌云尚虚心”,这是多年前,衡东实习,胡昊老师赠予我的字画,我受之汗颜,望着刘老师,脑中常倔强地冒出这句诗,将其用在刘老师身上,可谓恰如其分!
浮光掠影
这位范梅南教授唯一的华人弟子,背着个旅行包,很朴实,若湮没人海,你绝对想不到他是成就斐然的教授。他操一口流利的英文,举例时也是拈英语课堂教学。他的汉语流畅,但不生动。讲座学术味浓郁,幸好一些术语我有涉猎,否则会觉得很艰涩,但即便如此,仍是浮光掠影。“交易学习理论”我听着就如坠云雾。题为“聚焦一课,超越一课”国际视野中的课研讲座,如一股清新的风掠过,风里带来香港教育教研的气息,让我明晰了课改的框架与步骤,态势与困惑。
如生如死
锡良调侃说“要警惕良华,他是教父级别的人!”教父,你若完全被他的思想左右,那会如生如死。
他出现在你的视野,你很难将其与教授划等号,剃光头,像个五类分子;讲学抑扬顿挫,睿智诙谐,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语言极富魅力。他讲课时,连摄影的小青年也会心而笑,颇有胡适遗风。他主讲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相信每位老师都心领神会了,“言之无味,行而不远”始终觉得课就要这样上,寓教于乐。刘老师一再说要节制语言,关于他,我便言尽于此。
有凤来仪
她供职于中国最高学府,是与会教授中唯一的女性。她微微发福,脚踩平底鞋……如一株兰花,幽香四溢。她不是很美,但气质不俗,从容淡定,娓娓叙述。淡淡地说话,浅浅地笑,举手投足给人无限宁谧之感。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的确,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育者的情怀与教育研究的立场”是她讲学的主题:启蒙的意义、启蒙的资源、教育的敏感性、启智故事……她很想在有限的时光里倾述更多,渴望能改变我们做教师的姿态。
与君初识
许老师这回似乎是客串的,没有专题讲学,仅是与良华老师同台点评,与其偶有分歧,但仍是心灵相通。五人中,他与北大的刘老师面相与教授最相符。他是一位有血性有骨气,敢讲真话的学者,但有些人听不得他的声音,试图让其失声,他的博文一再遭封杀,仍执念不悔。此行,他似乎有意藏着锋芒,不怎么显山露水。
私下里,我对清说“温恭儒雅的铁芳老师是体制内的,理智激愤的锡良老师是体制外的,睿智粗犷的良华老师是游走在体制边缘的,最滋润,酣畅!”
岳行札记(四)南湖水色
第一夜,研习班便安排分组游南湖,我和清很累,亦不想从众,便未成行。
第二日傍晚,打车到南湖。一下车,便被那纯净浩瀚的水色吸引了。信步堤岸,闲话家常,拍照留念。岳阳的画意诗情,似乎都浸淫在这一湖水色里。徜徉湖畔,花丛中竖着一石碑,游目碑文,有一处,“令无数游人瞻仰”我不喜,总觉得“瞻仰”一词欠妥,我素来对文字敏感。清问:“如何改?”我答:“改为憧憬或流连都行!”清说:“我也想到了流连一词!”我笑:“‘英雄’所见略同!”那几日,我和清总卧谈至凌晨:论研习,说教育,议政治,谈人生,念故交,忆往事……我的痴,我的傲,我的真,我的拙……在她面前尽显无遗。我说:“这几天对你说的话,比在人前一年说的话还多!”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路过南湖广场,我忍不住赤足踏进那一池清水,与鹅卵石亲密接触。待到上岸,方惊觉自己身着旗袍,找了处低岸在清的遮掩下终勉强爬上水岸。下水容易上岸难,都是碧水撩拨我。
水涟涟,浩无涯,柳如烟,绿如秧。总觉得多水的江南就该是这番模样。南湖的美是浩瀚的,是清新的,亦是神秘的……华灯初上,夜里还要分组讨论,虽不忍离去,仍要作别,清说改日再来,但这竟成了美好的念想。
两日后清说再游南湖,因为忙更因累我迟疑了,她亦不是很坚定,便作罢。世上很多事与人,都是这样,念起念灭,平平仄仄。不是不能够回头,而是一转身,情怀虽在,情境已湮没在岁月里,就如此刻,南湖的水色,我仍眷念着,但那碧波仅是梦里荡漾!
岳行札记(五)洞庭湖光
多年前,受范仲淹笔墨的蛊惑,想一睹岳阳楼幽幽风情及洞庭浩淼烟波。几年前,与故人到岳阳,下车,直奔岳阳楼。而今旧地重游,五味杂陈。初来时,是隆冬,如今是盛夏,时令不一,人亦不同,感触自是不同。
此番,我们两次游岳阳楼,岳阳的物俗民风似乎都旖旎散开在这儿:古城墙、石板路、汴河街、洞庭水、彩纸鸢、满街小吃、露天电影……凉风习习、荡子佳人、土著居民……一切与墙上的政通人和图并无二致,感觉游走在“清明上河图”中,物阜民丰、其乐融融。
我们在长巷短街里边走边吃,想吃遍沿街小摊;看临街浅屋人家;逛民族佩饰小店;累了,倚一木桌小憩或就一石墩随意坐着,看贩夫走卒,听街上人语,沐洞庭河风,仍谈天说地,继续徜徉,嗅闾阎气息……一切都那么安详而美丽,真愿就此驻足,不再越陌度阡。
踱出汴河街,已是暮色四合,人逐渐多起来:跳舞的、练字的、散步的、聊天的……各色人等填塞广场,我们在彩色流光中离去。
“垂柳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