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化字并非全无道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5 16: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化字并非全无道理 

陈建武
   

  





近日,在下拜读了老愚先生的博文《简化字让我们成为无根之人》。对文中批判某些简化字的言论,我颇有同感;但对老愚先生过于偏激地全盘否定简化字的观点,在下则不敢苟同。

窃以为,对待简化字的态度即不可霸道,蛮横无理地排斥异己的声音;也不能偏激,横眉怒目地全盘否定;而应像对待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一样,以理服人,营造心平气和的语境,客观公正,分门别类,系统而又具体地理性分析:对简化得不好的,拿出恰当的理由,予以抨击,促其正本清源;对简化得好的,则应维护坚持,甚至继续前行。

    在下虽然学识浅薄,但呕心沥血几十年,都在研究汉字,多少有点自己的见解。借用博客这个平台,斗胆抛出自己的观点,与全盘否定简化字的或笼统赞成简化字的两大阵营商榷。

    一、有些简化字毫无道理

    老愚先生的《简化字让我们成为无根之人》言辞虽然偏激,但对一些出格的简化字的批判却是恰如其分。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为避断章取义之嫌,在我的博客中已全文转载):

    “出于消灭汉字目的的简化字运动,撕裂人的正常认知活动,极其残酷地阉割了中华文化。学者傅国涌公布了一位不满简化字的香港朋友的信,他这样嘲讽简化字:“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廠空空,麵无麦,運无車,導无道,兒无首,佇无脚,飛单翼,湧无力,有雲无雨,開關无门,鄉里无郎,義成凶,魔仍是魔。”使用简化字会让有文化尊严的人极不适应,他们显然不能忍受肆虐的简化字。有网友在我的新浪微博里留言说,“我的台湾同学和香港同学跟我都是英语写电子邮件,他们看不懂简体字。”从政治实用的立场看,简化字已经成为中国统一的拦路虎。使用同一种文字的人,无法在书面语里获得认同。事实上,简化字系统体现的粗鄙化和流氓化等倾向,也排斥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士亲近故土。

    “更为可怕的是,在简化字孵育下长大的一代代年轻人,似乎患上了简化字依赖症——简化字符合以追求效率为最高目标的成功学要求。他们很难体会文化割裂的痛楚,多以复古守旧讥讽要求恢复正体字的呼声。

    “为正体字争取生存权的斗争,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支持。他们认为,识繁用简是权宜之计,不只是认,而是要用,让正体字变成唯一的文字,将非驴非马的简化字驱除出我们的文字系统,才是最后的目标。醒醒吧,每一个中国人的尊严都与此息息相关!”

勿论老愚先生全盘否定简化字的观点正确与否,单说文中对那几个具体的简化得不成样子的简化字的批判,我认为是对的。

    不止那些字,还有些简化字的确是毫无道理(我在《一字之差,祸国殃民》博文中论述过“動”字简化为“动”的荒唐)。应当抨击,应当正本清源。

    二、有些象形字应当简化

    象形字是一种最古老的造字方法。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整体形状或部分特征上相像。

    我们的先祖非常聪明,用简笔画似的形式勾勒出了牛头、羊头等的样子,造出了简单易写又容易辨认的“牛”字、“羊”字等。也依据龟、马等的外形特征,造出了笔画繁多的“龟”(、龜)字、“马”(、馬)字等。但随着字符规范化的演变,我们看到的隶书、楷体,已经“牛”不像牛,“羊”不像羊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牛”、“羊”等字的辨认和理解。

    繁(正)体的“龜”、“馬”字等,与龟、马等的形状特征也已经是面目全非。但繁(正)体的“龜”、“馬”字并不影响我们辨认理解。但这类象形字笔画实在是过于繁多,书写极为困难。将其简化为“龟”、“马”等,同样不会影响人们对这些字的辨认和理解。

    因此,在下认为“龟”、“马”等象形字简化得好,应当维护坚持。

    三、偏旁部首简化约定俗成

    由甲骨文而籀文,由大篆而隶楷,字符规范化有迹可寻,偏旁部首简化古已有之。例如“阜”、“邑”简化为“阝”,“水”简化为“氵”,“衣”简化为“衤”等等。如此简化,约定俗成,不影响辩认,亦不妨碍理解,但便于书写。

    此类偏旁部首简化,没什么振振有词的道理,也没什么义正言辞的理由。它们的简化只是约定俗成。大家乐于接受,历史慨然认可,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以此类推,“言”简化为“讠”、“ 魚”简化为“鱼”、“ 車”简化为“车”、 “鳥”简化为“鸟”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只是顺着古人偏旁简化的思路又向前走了几步而已。实践证明,这类偏旁部首的简化,不影响辨认理解,也不妨碍文化交流。利大于弊、何乐不为。

    四、有些简化字合符造字原理

    如果我们不那么霸道地认为汉字简化都合情合理,也不那么偏激地全盘否定;如果我们都能抛开政治,心平气和地审视一个个的简化字,就字说字,大凡有点语文功底的人都能从简化字中找到些合符造字原理的简化字。

在下抛砖引玉,仅以“证”、“尘”、“灶”等几个简化字为例,来说明我的观点。

    篆文、繁(正)体中的“證”(证)字,是由“言”和“登”构成的形声字。“登”表声,兼表字义,有双手捧着装着祭品的豆向祭坛走去的含义。“登”与“言”合起来表示言语说出有资格登上祭坛的證(证)据。由此产生证明、证据的含义。引申表示证词、证明、证件等。

    “證”简化为“证”。“证”由“言”(讠)和“正”构成。“正”表声,兼表字义,与“言”(讠)合起来表示以正确的言语作证明、证据。不但与“證”的造字原理相通,而且字义更加正确。

    篆文、繁体中的“塵”很有意思。是由“鹿”和“土”构成的会意字。生动地表示群鹿在土地上扬起灰尘。“塵”简化为“尘”。由“小”和“土”构成。表示土地扬起细小的灰尘。如此简化,简单明了,有何不好?

    繁(正)体的“竈”字可难写了。由“穴”、“土”和“鼀”(蛤蟆)构成。表示用土石垒砌的像蛤蟆似的洞穴。由此产生灶炕的含义。“竈”简化为“灶”,是由“火”和“土”构成的会意字。“灶”字的含义非常清晰,表示用土石垒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

    毋须赘述,“竈”与“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写到这里,我想起陆广峰先生发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国际母语日会刊》中的《启动“汉字书同文工程”倡议书》。引用其中一段作为本文的结尾:

    “汉字横传万里,竖播千秋,功高盖世,德比日月。但其自身却屡遭劫难,九死一生。尤其是近100多年来,考据派为汉字修藩筑篱,保护成了囚禁,结果阻碍了汉字的发展;过激派高举屠刀,叫喊要废除汉字,愚蠢地想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明智派主张革新,却又每每误入歧途,因方向不明而补天乏力。其结果是,世人不得不面对两种矛盾的景象:一边是汉字的故乡、海峡“两岸四方”,依旧是“一国两字”状况,书不同文,语不同音,字不同形,词不同义,码不通行;一边是汉字文化在全球持续升温,一所所中文学校剪彩开张,一批批海外青年跨进了中国课堂,一辈辈汉字学新秀崭露头角,一部部汉字新著在全球上网,一件件汉字文化产品登堂入室。这篇短文不想对景象的根源评是论非,说短道长,众所周知的原因都已是些历史旧账。我们这一辈人的责任,就是要站在历史和未来的坐标点上,继往开来,改变现状。用我们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修缮汉字文化新的长城,在全球实现“书同文,语同音,字同形,词同义,码通行”的共同愿望。”









在下写了3500常用字的3500首《汉字歌》。若有兴趣,敬请登陆www.hanzige.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44 , Processed in 0.0676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