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的课本
编者按:那些用过的旧课本,在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和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一环、美好的一分子……
听说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是在给孩子办留学签证的时候。
当时正值澳大利亚的暑假,以曾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让孩子先有一份感性的了解与预习,我给一位老友打电话,向他借一套他在澳大利亚读高中的儿子上学期用过的各种课本———意料中,这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却落空了。电话那头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按当地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
即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朋友的儿子上学期用的就是不知传了多少届的课本,且早就按规定在放假前交还学校了……
记得当时通完电话,就不由得深深感慨:人家真是“环保”,真是富而知俭,且措施得力啊。而这在中国,就很难办到么?
一年之后,孩子也从澳大利亚回国度假了。无意间,在他的书桌上,我亲眼见到了他带回来预习的一本厚厚的下学期的物理课本。冬天的阳光从窗口斜照在它的身上———蓝色的封面,A4的纸型,精美、考究的全彩色印刷,300余页的厚重……都仿佛在鲜活的光束里有着生命,令人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尊重感。
随手翻翻,更令人诧异:除了蓝色封面上有着某些沧桑旧迹之外,整个课本的内页竟几乎是簇新的———这怎么可能呢?那些一届又一届使用它的,不都是身心活跃、好动好玩的中学生么?那儿的上课不是“自由”、“随意”得更像一个集市么?其教学的要求,学生的用功和成绩的竞争,不是也与中国如出一辙么?而如此的过程,却怎么能不损坏课本,学习与爱惜二者兼得呢?是什么使他们能够保持、又怎样保持簇新的呢?这可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翻阅呵,哪怕只有一次的疏忽……然而,事实就这样确凿地存在着,就像是在刻意地证实一些我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必然”,其实远非必然似的。
于是不由得怀着疑惑,不时观察预习功课的孩子了———他也变了。在国内养成的那些理所当然、大大咧咧、对课本命运绝不在乎的学习动作,这时成了保持手的干净,然后再轻轻地、小心翻动书页的“自然”过程,就像所有的人对自己珍贵的物品都呵护有加一样———原来有些事不是做不到的啊,只是你如何意识又如何实践罢了!而多年的积习,也不是不能改变的———仅仅一年,一个孩子十几年的“习惯成自然”,不就成了另一种“自然”了么?
且还不仅如此。文学与曾经从事教育的职业性思考还告诉我———课本的“公用”和“世袭”,其实还有更为丰富的含金储藏。这是一个枢纽细节。它所给予人的教益,就像一个古老的仪式在维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既凝聚又辐射,生生不息。
比方说吧,它能藉此从小培养对法规的尊重与自觉;它本身就是诚信而美好的校园文明;它能成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它能使人珍惜自然,也珍惜自己与别人的劳动,进而珍惜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它还能在身心活跃、好玩好动的天性里,同时训练人生的理性,即天性是不该也不能“越位”去做诸如损坏课本之类的错事的……
它在用事实证明,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比无数宣传更重要也更有效,而市场经济也是可以与生态保护、勤俭自律并行不悖的(澳大利亚的林木资源极为丰富,仅墨尔本市就有400余处森林公园,但人家却并不因此就浪费无忌);它在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和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一环、美好的一分子,并因此满怀欣慰与动力,而从小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一本万利以及根深蒂固性,是怎么估价都不过分的……
它甚至是一种批判,批判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虚假行径,批判那些泛滥的粗劣印刷品,尤其是打着“教辅”旗号的,其恶果不仅极为严重,且既显然也潜在地祸及方方面面;它还是一面镜子,凸现着挣钱的道义底线,因为同样是挣,且更会更能挣又挣得更多,人家怎么就增益正面,负面寥寥呢?它不同时还是一个具体的借鉴吗———即我们能不能也采取这样一举多得的“传承”之法,或至少用它来帮助穷困乡村的学生呢?……
细节的力量有时是不可估量的。虽然点点滴滴,但正是它们积蓄了生活和历史的进步与错误。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刘烨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