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开课程的视界——读《课程愿景》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3 12: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开课程的视界——读《课程愿景》有感

■娄小明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是我们在控制课程,还是课程在控制我们?”这是《课程愿景》这本书向读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或许双方都在控制,或许双方都有失控的空间,或许我们应该跳出“控制”的语境,用课程愿景的视角,对扑面而来的课程改革作一展望。
    什么是愿景?本书的作者之一——高夫认为,愿景既是一种对未来目标的共同展望,也是对现实的一种个人化的独特看法,例如一些反思性的活动。那么课程的愿景又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必须站在一个对课程未来的观点进行商榷的立场上……站在自己的历史和视野中心。”接下来的问题是,课程愿景怎样去获得呢?高夫认为,“从文化建构、意义、各种机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性等组成的期望等方面去探究的立场出发,我们就可以达到一种更为广泛、周全的富有预见性的视界。”
    反观我们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新课程中拥有怎样的愿景呢?新课程重新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拉进了课堂,以平等的首席和协商者的姿态重构教学关系。对教育就是奉献等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认为教育可以实现双赢。把人的愿景和憧憬融进了课程,用三维目标对“人和课程”进行了编织……
    但是,我们的课程愿景也存在以下“失衡”。过于注重集体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学校制定了种种集体行为:统一的电子化备课,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人都要进行课题研究……过多的“行政性考核”束缚了师生的畅想空间,师生在频繁的达标和抽测中只能“坐井观天”。我们的课程愿景太注重了操作性,而忽视了反思性。学校要求淡化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只能在试卷上打等第,而批改试题又施行“扣分制”,丝毫没有能够降低孩子的“分数危机感”。我们的课程愿景太注重了现实,而忽略了对未来的畅想。当孩子们一进入学校,就要受到未来工作的要求、家长的期望、教师的评价、学校的考核等的影响,“今天不努力学习,明天努力找工作”的严酷现实摆在学生面前,千军万马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现实放在学生眼前。这拉近了师生的视线,教师和学生蝇营狗苟于今天的分数,哪有遥望浩瀚星空的时间。
    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在刚走进教学工作岗位之时,曾经充满了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希望学生在美术教材中尽情遨游,希望能够提升美术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现学生往往从一些社区辅导中获取知识,无法通过教材取得尽快的成长;看到学生津津乐道于奖状,家长沉醉于考级,教师痴迷于作品发表……教学的急功近利蒙蔽了大家的双眼。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中、业绩考核中,领导要求学生的纪律必须像语数学科教学一样“安静”,学生的考核必须像科学学科一样“规范”,学习内容必须像主刻一样“正确”,而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却只能是“减半”……教学内部的不公平束缚了教师想像的“翅膀”。笔者发现,我们往往从课程外去寻求理想,从“控制”中去追求“自由”,课程的愿景在逐步远离我们的视界。
    什么是课程?不是书本,也不是经验,本书的作者之一——多尔认为,课程不是跑道,而是在“跑道上跑”的动态过程。他认为课程是“复杂系统,是宇宙论,是会话,是共同体”,提出“5R”的课程新视角——“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和游戏性”。多尔在现代主义哲学观、宇宙观、生物学以及混沌理论的基础上构想了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畅想了一种不同于现代课程的未来课程。他的课程观是建立在“杜威”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再创造。
    反观我们的课程改革,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和建构。无论是从课程内容上的吸纳,从分科课程走向了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还是从课程理念上的,从预构走向生成,从复制走向创造;或是在操作方法上的,从教法的单一走向多元,从评价的刻板走向灵活。
    但是我们在注重课程的引进的过程中,注重表面的模仿,忽视了内在的消化。简单地模仿一些发达国家的课程模式,忽视了我们当下的课程条件,把主观的想象脱离于具体的文本,把美好的愿望强加于现实的背景,只能造成“理念是先进的,但操作有困难”的难堪境地。我们的某些课程,主观要求音乐和美术的整合,一名教师既能弹琴又能作画,这和教师的现状严重不符。试问这样的课程仿佛无法驾驭的马车,谁敢于“乘坐”。我们的课程价值观在方法优先的情况下,忽略了对内容的审视。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合作性学习、情景教学、体验式学习时,往往拿方法去套内容,忽视了教学的复杂性,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新的,也才是好的,殊不知这只能造成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僵化。《课程愿景》一书指出,教学和内容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谁先谁后的争论,两者是相互生发,共同创造的。我们的课程在注重文本的实质中,忽视了人本的真正体现。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拿同一本教案教不同的学生,并且年年使用,年年重复。有没有发现教这个学生要用特定的方案,教那个班级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山不会过来”,我们也决不过去,这样的观念难以实现师生与课程同步“跑”的愿景。
    《课程愿景》这本书还批判了“控制”这个幽灵在现代课程中的肆虐,使我们的课程领域成为“充满死亡气息”的墓穴,对“课程全球化”现象进行了透视,批判了“科学主义课程观”的意义,对商品价值进入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对我国当下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们采取了“非学术”的语言来写作,他们让诗歌、电影、古英语、传说、童话、女性写作……穿梭在课程写作之中,使阅读本书成为一次“奇异的旅行”。
    本书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不同的作者对后现代课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鲍尔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未来课程”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提出“变化不等于进步“的观点,认为“与情境无涉”的隐喻,才能促进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提出了从个体智力观转向文化智力观的命题,认为挑战全球化的工业革命课程理论,需要新的意识形态取向,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听君一曲耳暂明”,从《课程愿景》这本书来透视我们的课程改革,启发很多。

文章来源:http://www.wjshjy.com/szsxbbs/ShowPost.asp?PostID=1243


反思课程——读[美]小威廉姆E•多尔 [澳]诺尔•高夫主编 《课程愿景》

一、关于课程的发展
    多尔认为,“课程,无论是吉尔伯德的意识形态分类(人道主义,发展主义,科学效率,社会改良主义)的课程,还是舒伯特的范式划分(传统的,行为主义,经验主义的)课程都是一个名词,是一系列有结构、相互联系的学程,这些学程的背后隐藏着控制的概念——来自外部力量的控制。课程,是为了操作这种控制而设计的,从第一次出现在建构于加尔文教环境中的拉莫斯知识地图中时,就已经这样设计了。而加尔文教具有浓厚的宿命论和决定论色彩,它把教育、学校教育、课程——实际的生活和现实——都看做是由外在力量控制的。”
    首先,他把课程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我们除了把课程看做是动态的,即‘在跑道上跑’之外,别无选择”,因为“跑道(学程)名称侧重于具体目标,而在跑道上跑则侧重于个人体验”。世界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知识更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认知能力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课程不做出顺应时代的改变,它必将对学生的培养产生消极作用。试想如果一套教材,一种教学手段用上几十年那么教师在教的时候感觉毫无激情,学生学的是过去叔叔辈们学过的陈芝麻烂谷子东西同样也不会产生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至现在的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能力远远不同于他们的父辈,90后和80后这样出生仅仅相差十年的两代人的差距是多么大。如果课程的更新不能适应一代人所具备的新的心理素质,同样也不具有生命力。从知识方面来看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我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知识。课程的设计是否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看出课程只要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具有活力。
    “课程不能再是单一的,不能只是一个代表一系列学程的名词。课程必须发展其多元的个性。”
二、关于课程中的“幽灵”
    作者认为课程与幽灵之间有一层隐喻的关系。“一方面,我们的课程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蓝图,常常受到历史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最好用隐喻的方式来想想课程应该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列出清单、目标、目的、方法的方式。”“幽灵在课程中神出鬼没,不是以在场的方式,而是以不在场的方式”(布瑞兹曼)。
    多尔在书中提出“控制”这个幽灵是现代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幽灵。“它使我们的课程领域成为“充满死亡气息”的墓穴。它扼杀我们的活力,遏制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气,使我们的课程暮气沉沉,使我们教育对象成了“塞在海象嘴里的牡蛎”……“正在被美国总公司吃掉”。不仅如此,由于“全球化长臂”无所不及,这样一种“控制”的课程的触角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泰勒原理”成了许多国家的教育体制无法摆脱的梦魇。”
    福柯曾经说过,现代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典型的“训练与惩罚”机制之一,现代课程——以泰勒原理组织起来的课程,成了这一规训机制中最强有力的工具。
    课程是由一定的原理形成的,或许这些原理在当时是被公认为正确无疑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时候,就会改变对以前的那些被公认为正确的原理的看法。像泰勒原理等等,是有其一定的局限的,并且具有使用的地域性的。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教育人文背景,如果盲目的照搬这样的原理就会限制本国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课程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本国体制影响,还有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地也有消极的,那些消极的影响如果长期遗留就成了课程中的幽灵。
    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是脱离的意识形态的,但是事实上没有哪一国的课程能够摆脱国家对其的控制,因此控制的幽灵就成了课程中最重要的幽灵了。
三、关于后现代的课程观
    正因为课程中的幽灵,作者觉得有些东西“必须改变”,这种改变的第一步是对课程的本质进行反思,让更多的有觉悟的人来设想课程愿景,促使课程愿景更丰富,更能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精神发展,更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和谐相处,更能启发人充满激情地投入生活,审慎明智地拓展自己的生活履历,细心的感知自我的成长,欣赏并促进个人的成长。
    本书的作者们以这一宗旨为原则,对现有的课程幽灵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批判,并试图唤醒那些对创设全新课程愿景有启发意义的幽灵,如杜威,怀特海,弗洛伊德,穆塞尔等等。他们试图用有别于传统的所谓“学术性”的语言来写作,他们让诗歌、电影、古英语、传说、童话、女性写作……穿梭在课程写作之中,使本书成为“课程领域与它自己的异乡人的对话”,使阅读本书成为一次“奇异的旅行”,一次奇妙的精神之旅。
    “我们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处在范式转换的过程中。我们正进入一个‘后’思想的时期:后现代、后结构、后殖民、后家长制、后工业。在这个新时期,控制不是来自于外部压力,而是来自于内部——由单纯的相互影响中自然地、复合地形成环境。这种新型的控制——由活生生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组成——比我们所知的任何形式的控制都更有生命力,更有效,更活跃。实际上,现在出现在整个课程领域的范式都有这个倾向。”
    在我看来本书作者们的后现代课程观实质上就是要求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独立。但是他们的思想理论来源大多是建立在杜威的课程思想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知道杜威的课程思想是有其局限性的,例如过分强调活动课程,忽视人文课程等等,这是他们不可取的地方。
    但是本书是对现代课程的深入反思,是当代课程理论家试图建设后现代课程的具体努力。它使在复杂、快速、多变,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时代,现代课程无法培养出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状况的人才的情况下,课程领域做出的回应,他给课程领域的“复活”带来了一线曙光。在这方面是十分具有重要意义的。

文章来源:http://hi.baidu.com/%C4%BE%D2%C1 ... 1c2fbdc9eaf48b.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3:17 , Processed in 0.0779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