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科走"下坡路" 学生母语水平令人忧
2011年08月17日 作者:程墨 姚茜
大学英语是重点培养的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却沦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学生母语水平令人忧——
传统中文学科为何走“下坡路”
新闻回放 一名中文系博士生给本科生上课,一个“嘉”字在嘴边嘀咕了大半天,写了好几遍还是没写对,学生们顿时哄堂大笑。最终在全班学生一笔一画地“指点”下,这名博士生才把“嘉”字写正确!多位名校研究生导师曾公开表示,不少本科生、研究生普遍存在错字连篇、文法不通、逻辑混乱的问题,修改大学生论文如同批改中小学生作文一样。
在现代化的经济大潮中,传统中文学科,到底该坚守些什么?应该何去何从?日前,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13次会议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全国重点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对我国目前的母语教育进行了探讨。
高校外语教学时间远多于中文
暑期中的一个清晨,武汉某高校校园内书声琅琅,侧耳细听,学子们都在背诵外语,鲜有人诵读国文。
大学校园里,四六级证书、笔译口译证书、小语种证书满天飞,却没有相关的体系来认证国人的母语水平。与大学英语这门“重量级”的公共必修课相比,大学语文受到的关注度显然并不高。
杭州一名理工科专业的大三学生,写一份不到100字的申请书,竟然出现28个错别字。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母语水平令人担忧,而中文专业的学生中文水平也不乐观。云南某高校中文系学生参加硕士论文答辩,由于错别字过多,答辩评审组最终作出了论文不予通过的结论。
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中,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透露,在北大,连中文系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甚至也存在语句不通顺的情况。调查显示,各高校外语教学的时间远远长于中文,母语教学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我们这个学期有一门西方文论的课程,本来应该是院里一名教授上,但是该教授上了两次课后就去搞科研项目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完全由他所带的博士生接手。这也算‘挂羊头卖狗肉’吧。”武汉某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打趣地说着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如今,在一些高校中文学科教学中,许多青年教师忙于评职称,一些评上了职称的教授又忙着拼成果,根本无法顾及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科研评估导向使语文教学不受重视
“回顾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国教育,中学没有文理分科一说,所有大学生都得上‘大一国文’。而如今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大学也没有强制性的中国语言文学教育。”陈平原表示。事实上,在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大学英语是一门重点培养的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却沦为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指出:“这几年中文传统课程压缩较大,如古代文学在有的学校被压缩到七八个学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武汉大学为例,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学分被压缩为12分,刚好与该校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的学分持平。
与学生培养相对应,传统中文学科中,教师面临着体制下的多重考验。“现在学科扩张太快,学校压力大,老师也疲于奔命。”四川大学阎嘉教授认为,现行的职称评价体制以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重视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下降是必然的。
湖北今年对于破格申报晋升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者,明确提出了学术论文数据化的具体要求。“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文科18篇以上,理科15篇以上。”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
“逼着教师发文章,容易造成学术GDP。”清华大学教授刘石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建议学者少写文章,宁可放慢写作脚步也要写大文章、写好文章。”
“减轻教师的写作压力,不奖励文章,或者奖励上要封顶。”陈平原呼吁改变数量为主的评价体系。
引导传统中文学科理性发展
对于部分学生中文学得不好的现象,武汉大学文学院萧国政教授认为,这并不能单纯地归结于学生的问题,还应该归结于社会的导向问题。
“传统中文学科的理性发展,应该从学科内和学科外努力。学科以外,还应当不断增强国民自信心。只有当中国人觉得很有自信的时候,我们的中文学科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萧国政指出。
萧国政认为,在学科内,传统中文学科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应该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专业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奖学金和保研制度上有利于学科长远发展,从制度和政策上保证传统中文学科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谭帆认为,传统中文学科要想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坚守教学为本的理念,扭转“轻教学”的不良风气。华中科技大学何锡章教授表示,要鼓励教师把教学放在首位,“教师考核首先考核教学,并且将教师们的劳务、津贴分配等与教师的教学成果直接挂钩。”
萧国政建议,可以尝试学习国外的高校,将高校教师分为高级讲师和教授。高级讲师专门负责教学而不参与研究,而教授则偏重于研究。这样就可以让擅长教学工作的教师安心教学,而不被学术GDP的硬指标所影响,这种对教师角色重新评定的方法对传统中文学科中出现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姚茜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17日第2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