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
作者:胡孙华
本报讯(记者胡孙华)《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竟然是杜撰的,《云雀的心愿》、《乌鸦反哺》明显背离科学常识,《沉香救母》、《母亲的纯净水》等篇目关于母亲的形象都是身体不健康的……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竟是如此不靠谱?
得此结论的是由17位语文老师组成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专题研究小组。日前,他们首次将其全部研究成果连缀成书《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极大关注。
这些教师都是浙江的一线语文老师。他们研究的是“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80%的小学生都读着那三套教科书。他们考察的三套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是涉及到母亲、母爱。
他们研究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爱和母亲形象大多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活中的母亲。比如苏教版中的《水》、《花瓣飘香》、《沉香救母》等文章,人教版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等,其中的母亲多是身体不健康的,这些家庭中一直若有若无地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而人教版《日记两则》和《看电视》、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和《妈妈的爱》等,里面的母亲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不论苦大仇深还是道德完美,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更甚的是以爱的名义,行摧残之实。
他们还指出教材中一些文章存在的随意杜撰历史故事、违背科学常识和缺乏儿童视角等诸多“问题”。
著者谈 他们为何要“挑刺”?
从书中可以看出,这算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批判,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那些老师为何要“挑刺”,记者昨日联系上三位老师代表。
“三鹿奶粉事件,没有一个母亲不觉得触目惊心。现在部分语文教材,不就是混杂了各种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剂的劣质奶粉吗?看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怎样成长的营养?”专题研究小组的郭初阳毫不客气地说。
作为小组学术主持的蔡朝阳老师则说:“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更加深刻理解到,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所肩负的教育重任。作为孩子启蒙读本的语文教科书,我们有责任吹毛求疵,有责任让它尽善尽美。”
而吕栋老师则认为,教科书是孩子的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
他们说,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扼杀儿童天性,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
这些老师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期间,也有一些媒体做过报道。郭初阳说,媒体报道后,有个别的出版社公开曾回应过,如北师大出版社回应说,有的文章,在编入教材时是从老的教材版本里选出来的;有的文章在收入教材时进行了综合,即对同一题材的若干篇文,请专家综合成一篇;有的文章本身是改写而来,但改写之前的那篇文章也是改写的,甚至已经改写多次了。不过,作为编写者,要对教材选文工作高度负责,从出处、文化内涵、科学性等诸方面进行审读。
新观点 请给孩子真实的母亲形象
在那些老师的研究报告中,对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母亲、母爱的近百篇文章进行了点评。以下选登部分挑刺内容。
挑刺《小蝌蚪找妈妈》
这确实是一篇经典童话。但还有一点遗憾,对一个小学生来说,看到这个母亲扔下孩子不管,而叫孩子历经艰难去找寻,是不是会有些困惑呢?母爱,是这样的吗?
挑刺《晚上的太阳》
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而且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所以爱迪生用镜子反射油灯光来“救妈妈”不可能。
挑刺《陈毅探母》
多个版本的陈毅传记均未发现“探母”记录;在《陈毅年谱》中,50多岁时陈毅曾于1959年11月2日回到故乡,看望了幺叔、幺婶、侄儿等亲属,却独独缺了“母亲”;《陈毅年谱》中1963年2月下旬出现了空白。那么,即便陈毅探母真的发生在了这一时段,那至少也是在他60多岁的时候,而并非“五十多岁”。
挑刺《乌鸦反哺》
这篇文章,以目击证人的方式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生物学已经证明了,乌鸦没有这种习性。这篇文章是要教给孩子们什么东西呢?
挑刺《落花生》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里,中国传统家庭的夫权、父权意识依然隐约可见。在作者笔下,母亲与子女们的辛勤劳作,最终仍须由父亲来赋予意义。教材选择传统文本时,是否要考虑现代性的问题呢?
挑刺《鸡妈妈的新房子》
听了鹅大哥的话,鸡妈妈有了收获;听了狐狸的话,鸡妈妈损失了小鸡。这篇课文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记者 胡孙华
来源:长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