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溢生命光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3 16: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溢生命光辉

——语文教育与师生心灵成长

本刊记者  陶继新   “齐鲁名师” 史建筑



【编者按】史建筑老师与陶继新先生交往时间不长,可是,他却给陶先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陶先生钦佩他渊博的学识,更敬仰他高尚的人格。史建筑与他的学生在教与学中,建立的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魂魄相系的生命联系。所以说,他的语文教育,流溢着生命的光辉。为此,近期通过QQ,陶先生与史老师进行了几次心灵相契的对话。今将部分内容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含英咀华  濡染经典
【史建筑】语文课最好上,常常以为一望而知;语文课最难上,其实是一无所知。
【陶继新】一望而知是假“知”,一无所知是“不知”,但是,二者的“不知”不一样,前者有浮光掠影之嫌,后者有不学无术之谦。只有抵达真知的境界,方能透视语文的内涵。
【史建筑】所以,语文课上,非细读无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魅力。记得我给学生补充《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狄仁杰的材料,记述狄仁杰人生的最后情景,文中写道:“辛未,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短短几个字,侧写出狄公的旷世之才干、耿耿之忠心。像这样的文字非细读不能真正“走进去”。当我与学生反复品味时,整个教室寂然无声,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陶继新】创设氛围,是学好语文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创设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思想与内涵,非对狄仁杰怀有敬畏、仰视与悲悼之情,便无法透视其中深厚的内涵。太后泣曰:“朝堂空矣。”是一个语言细节描写,令人感泣。但是,这需要老师入情入景地引领,不然,学生就进入不到彼时彼地的状态之中。
【史建筑】昨天的语文课上,学习《〈史记〉选读》中的《孙膑》,在“各抒己见”环节,张浩同学慷慨陈词:“我们读《史记》其实是在读司马迁,孙膑与司马迁更是在精神上有契合之处。一个遭受膑刑,一个被处宫刑。但孙膑终于雪耻,重振雄风。司马迁以失性的身体呼唤了大地刚健的雄风,作为一个男人,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巨人,没有被宫刑消磨斗志,在这个意义上,孙膑即是司马迁。”听到这里,我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陶继新】张浩同学是真的读懂了孙膑与司马迁。是的,如果两人没有精神上的契合点,就不会有这么感人的作品。孙膑用智慧与武力雪耻,司马迁则用文化与笔墨为历史树碑。所用手段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您在这个时候几乎流泪,是为学生能够入乎其内的理解文本而感动;同时,也有您在学生的触动下,对这篇文章的心灵触摸。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但能将文本理解透彻,还必须有大悲大悯的心怀,以及与书中的历史人物共振的心灵“基因”。
【史建筑】再如莫泊桑的《项链》,开篇独句成段——“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个“也”字,貌似可无,实则精当。主人公拥有美丽的资本,却无缘心仪的生活。我记得,当时与同学们思维交锋了半节课,半节课就讨论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词,但我和孩子们都大呼“痛快”,细读的魅力让我们在经典中流连忘返。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陶继新】《项链》揭示的主题是发人深省的,而您与学生在开篇的这个“也”字上细读,是一般老师所没有做到的。这首先需要您的细读,是您在细读中发现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实则相当重要的副词的魄力。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但是,如果老师没有入乎其内,没有一定的功力,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发现。当然,引领学生细读就无从谈起了。
【史建筑】对于母语,越是细读,越产生敬畏之情,神圣感油然而生。在母语细读活动中,我与学生常做的就是编写学本,精当选点,勾画批注,思想和情感像细雨随时滴落。这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与深化,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陶继新】我粗略地看完了您的学生做的《史记》选文的学本,感觉在选“点”上是下了工夫的,因为这些“点”,都是文章的关键词语,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批注相当精彩,有些一般语文教师也写不出来,足见您的学生水平之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您长期的文化熏染产生了作用,他们已经形成了选点和批注的习惯,由此进入到了近乎从容的境地。
【史建筑】“无限风光在险峰”,文言作品的精髓蕴于貌似艰涩的字面背后。语言本身只是作品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可惜的是,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句子的层面,这只相当于为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铺平了道路,遗憾的是,不少师生在历尽千辛万苦,铺砌完山路之后,却转身走下了山,与近在咫尺的旖旎风光失之交臂!因为他们又要赶紧修下一条山路……就这样,修了一辈子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领略过险峰的无限风光。而学本评点式的阅读形式,已远远超出了常规的文言文教学,开始关注读者心灵与文本精神的链接,引导学生领略经典美文中的“胜景”。
【陶继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链接,直抵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在选点与批注中,已经有了与作者及作品中人物心灵互动的精神生成。这个生成,有老师的引领,更有学生的自觉追索。我想,开始的时候,学生的这种生成不一定理想,而是在您一步步启发诱导下,才逐渐寻到自我追索之路的。而且他们从开始的未必特别感兴趣,已经发展到了乐此不疲的地步。
【史建筑】在信息芜杂的时代,我提倡学生读经典,读“每个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就像先生您不遗余力地推行读经典阅读一样。
【陶继新】是啊。研讨经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聆听未曾谋面的大师教诲。这就是取法乎上。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报刊、图书、网络等文化知识信息载体林林总总、斑斓多彩,自然也就有了上下之别、优劣之分。但往往因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会取舍或不知取舍便随意取来,结果就出现了“取法乎中”甚至是“取法乎下”的阅读现象。如果阅读的是三流“下”品,我想,不仅不会提高,而且还会对一个人既有的文化系统产生负面效应。所以,我觉得应该学会取舍,有“舍”方有“得”嘛。我们舍弃的是那些低层次的文化,取来的是思想与语言俱佳的作品。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向大师索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在自己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
【史建筑】要想向学生输送“真善美”的给养,教师的“前期工作”也是挺辛苦的,需要尽量多地占有素材,然后甄别筛选,甚至要“亲密接触”那些“假恶丑”的东西,最后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才是人生的营养大餐。上周我浏览了十几本有品位的书刊,才选定余秋雨纪念谢晋导演的一篇散文《门孔》。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读给学生听,读者戚戚,听者寂寂,课堂中弥漫着“人性的光辉”。
【陶继新】选文需要品位,也需要责任。两者的合一,才有了您的这种优中选优的行为。要想在“亲密接触”“假恶丑”东西的时候,既能辨其真伪,又不为其所腐蚀,这就需要一个很高的思想文化境界,您具备了这种境界。可是,有的老师却在接触“假恶丑”的时候,将原有的“真善美”也淡失了。所以,老师特别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不然,休说选不出高品位的精神产品来,自己也会迷失方向的。
【史建筑】是的,可能所有人的心中都有善念和恶念,教师的职责就是唤醒“真善美”,遏抑“假恶丑”。
【陶继新】在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自然也就有了您的学生的精彩表现和健康的生命气息。

静以修身  丰盈生命
【史建筑】我常常为学生的出色表现而沾沾自喜,毕竟我为一个个生命的拔节做了点事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老师的最大快乐就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陶继新】其实,学生更崇拜您。这种相互“崇拜”,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场。学习不会成为负担,而会变为一种有似追逐偶像式的自我趋动。教育走到最后,就是做人的问题。看看孔子的教育,核心是教学生修身做人。前一段时间,我给《联合日报》撰写了《读<论语>,学做人》的系列文章,其中就有一篇《做人重于学文》。学生学习上出现问题,很多可以追溯到做人的层面。兴趣重要吗?重要。但是,如果只有兴趣,而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兴趣还会淡失。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不是兴趣使然,则是责任使他做出了这一决定。学生一遇到难题,往往心急起来,可是,如果他们懂得了这种急不起任何作用,从容的心态才对学习、对人生大有益处之后,他们就会心平气和地努力研究下去。另外,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也都与做人有关。
【史建筑】陶老师所言极是,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一位优秀的教师具体执教哪门学科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科,温润生命,提升境界。最高的教育是融入了道德、担当、良心和责任的教育。
【陶继新】社会的浮躁,也蔓延到了学校,老师浮躁,学生自然也就浮躁起来。为什么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淡定从容,那是教育与修养的结晶。您说得对,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只是学好了学科知识,还要通过这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感悟学习的无限乐趣,特别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史建筑】引导学生“做人”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应关注自身生命的成长。前几天,我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听说,美洲的土著民族当年狩猎时,每行进一天就驻扎一段时间,他们说,我们的身体走得太快了,得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照理想象一下,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得有多少没有灵魂的肉体在狂奔,他们一直坚信‘赶路要紧’,而灵魂却被远远地落在后面。”
【陶继新】您的这段话很有哲理。是的,现在很多人只顾赶路,甚至不知道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只是忙忙碌碌地走着。有的时候我在思考,这些忙碌且“快乐”的人,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人们需要一个精神小屋为灵魂安家,而老师尤其需要。如果老师在灵魂方面出了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引领学生走向歧途。
您对人生、对教育理解得相当深刻,您也绝对不是一下子就悟出这些的。谈谈您的从教历程吧。
【史建筑】回顾自己20年的从教历程,我激昂过,也落寞过,如今,更多的情形下,是平静。我将其大致概括为“成长三部曲”:从教伊始,年轻气盛,一心要做德能俱佳的优秀教师;前些年,忽然得了一系列“称号”,山河为之变色,地球引力为之变小,大有非“名师”乃至“教育家”不做之气魄;近来,常在“高堂明镜”前端详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最寻常不过的一滴,做教师已属不易,做合格教师似乎更难,那就力争做一名合格教师吧。
【陶继新】您走的“三部曲”,都有必要和意义,特别是第三步。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名师”只走了前两步,而且为之志得意满或得意忘形,甚至连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也不知道了。这种名师之“死”的深层原因,就是失掉了自己的灵魂,就是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安家。您的超越就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拷问,特别是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之家。
【史建筑】先生过奖了。您所说的“属于自己”,内蕴丰厚。我常想,人对于浩渺宇宙来说,微不足道;但人对于其本身来说,就是一切。问题是许多人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别人,“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为稻粱,为名利,忙碌一生,终无所获。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定力”和“心静”是极其重要的。
【陶继新】是的,“心静”特别重要。有人问我,你都是在什么地方写的这么多的文章?我说,有的时候是在家里,有的时候是在办公室里,有的时候则在火车、轮船、飞机上等。于是又问,那样的环境那么乱能写吗?我说,我并没有感到乱,因为我的心是静的,一旦进入写作境界,所有外界的纷乱都离我而去,我只有我,只有我手敲电脑键盘时的心驰神往。
【史建筑】陶先生的“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丰盈的生命状态。
【陶继新】有些人在为名利奔波的时候,特别是在他看来取得了一些名利的时候,大多沾沾自喜。其实,他并没有考虑这种名利只是一时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大价值的。有哪些人在退休之后还是心灵充盈?有哪些人在奄奄一息时还能会心地微笑?少之又少。可是,我们却应当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每一个人都应当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都应当为这个意义而幸福且诗意地终生行走着。
【史建筑】“微笑”、“诗意”、“幸福”,这些生命的关键词太好了。

开掘资源  引领探究
【史建筑】我想再聊聊我们班的“课题探究”。我们的“课题探究”分四种形式:个人课题、合作课题、“领养式”课题和“集中式”课题。其中“领养式”课题可能令人费解一些,它是在教学中随时生成的,有余力的同学随时“领养”,加以研究。
【陶继新】为了不让读者费解,请您对“领养式”课题解释一下好吗?
【史建筑】譬如,在“人,为何而生”的主题交流中,我补充了数学家拉格朗日的名言:“死亡,对我来讲并不可怕,也没有什么遗憾,它只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刻必定会遇到的一个函数。”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这里面藏着探究的价值,就在黑板上写下“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一课题就被两个组“领养”走了。一个月后,他们带来了数万字的研究成果。
【陶继新】看来,需要认领的课题是当时或者一时并不能解决的问题,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认领者回去之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之后,才能“结题”的。不过,他们在这方面研究之后,可以成为这一领域里的“专家”。当他们以“专家”的身份给大家讲的时候,会有一种自豪感,大家也会从他们那里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有的时候是不是会有比较多的小组都想认领呢?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竞争才能确定下来呢?
【史建筑】是的,他们必须论证“领养”资格。陶老师,我们可以一起阅读一下“生命的最后一刻”课题的部分文字成果(课题作者:山东省北镇中学2007级(1)班  曹光瑾  钟世阳  孟笑芳) 。
【前言】(节选)
有人曾对一个诗人说:“我们总要在你去世之后才认识你的价值。”
诗人回答道:“是的,死亡总是一个启示者。如果你真的要认识自我的价值,那么真相是,我心里的诗多于形诸吟咏的,想写的又多于动手写出来的。”
这是有限之生的遗憾。生命最后一刻的道别,彰显了一个人最大限度所能表达的精神境界。我们惊异于不同人格造就的不同道别,倾听悲壮、达观、遗憾、安静、理想、呐喊所释放的全部生命情怀。这是一霎那的永恒,是百年花开绽出的精神留香。我们吸吮着这种香气,或侠骨柔肠,或生生不息,或慷慨悲壮……
如果有那么一两句话让你眼睛酸楚,那么这肯定是灵魂间对接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思考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考死,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生与死的交汇是什么?我想是一种对于须臾与不朽、灵魂与生命、精神与躯壳的多重的感悟——而这便是生命的诗人形诸吟咏之外的东西。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次,我们同与伟大精神往来。
【第一章】恰似飞鸿踏雪泥
        ——生命的最后一刻之诗意篇
【第二章】带着理想进天堂
        ——生命的最后一刻之理想篇
【第三章】能不能再借我一生
        ——生命的最后一刻之遗憾篇
【第四章】撒旦为我铺路
        ——生命的最后一刻之豁达篇
【第五章】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命的最后一刻之悲壮篇
【第六章】一个人的呐喊
        ——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孤寂篇
(以上章节详细内容略)
【结语】(节选)
轻如鸿毛,抑或重如泰山,无论如何都是生命最后存在的姿态。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纵然心扉洞开,也生怆然之情,终究是不喜欢将死亡演绎成笑剧的人,寓悲于喜,仿佛一尾被刮了鳞片的鱼,流淌着泪对大海说:“看,人们正用喷血的眼睛欣赏我青春的花纹。”一样不喜欢悲悲戚戚的结束,若是花甲老人在你面前絮絮叨叨,耿耿于怀新添的皱纹,你又有何感想?
也许是生命最后一刻渺不可期,也许我们今日的诉说即将远离,我却真心祈盼,你我皆能将当下活作生命的最后一刻,把永恒放进一秒钟,把无限掌握在手中,忍受不能忍受的痛苦,跋涉不堪跋涉的泥泞,负担负担不了的风雨,探索探索不及的辰星,把生命的每一刻都活得澄澈明净,谱成最为动人的“天鹅之歌”。
【附录】
一、彼岸花开无人解
二、人类遗言录
三、关于“天鹅之歌”
【陶继新】一万多字啊!我很惊诧于这些学生研究所选取的视角,特别新颖,而且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史建筑】再如《〈史记〉选读》模块学习过程中,我和学生们用了大约40天的时间做课题,这次是人手一个课题。虽然有些稚嫩,但他们骄傲地说:“这是我的课题!”
例如:
安  冬:复仇的火焰
安晓莉:天路
曹光瑾:皎皎之义 真真之情——《史记》中的侠者精神
陈保送:巾帼何须让须眉——《史记》中的女性人物探究
吕  瑞:《史记》中的谋士们
董赛飞:风追司马
高卫强:英雄之泪
张廷忠:处世之道
张  浩:穿越时空的文化场景
韩  芳:风雨如晦,欲壑难填
韩培欣:一生的守望
芦  展:《史记》之谏
牟云强:千姿百态的人生终点
张一珂:清洁的精神——《史记》中的刺客
钟世阳:不废江河万古流
菅欣怡:司马迁的君臣观
高  展:细节深处的绝唱
郭庆睿:《史记》的民间性和大众化
李志方:战神的陨落
阮强强:活生生的大千世界
张  尧:“狼来了”——透过《史记》看民族性格
郑  戈:“小聪明”与“大智慧”
周一舟:《史记》中的矛盾刍议
韩鲁滨: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家谱
孙  剑:纵死犹闻侠骨香
魏鲲鹏:《史记》——语言艺术的教科书
姜强强:司马迁的独白
代忠祥:英雄史,悲情记
【陶继新】看了您的学生研究的课题,令我震惊!单看这些题目,就很有思想与文化品格。如果不是对《史记》有着认真的研究与感悟,是不可能做出这些课题的。中国有句俗话:“名师出高徒。”他们在您的门下,怎能不异军突起呢?
【史建筑】多谢先生的鼓励。其实,课题就是一个凭借,我通过它提升的是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意义上讲,教育是立足教学又超越教学的。
【陶继新】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如果拘泥于教材文本,肯定教不出有水平的学生来。但是,也并不是说“海选”课外学习内容就一定可以使学生发展起来,关键是选的内容如何,这需要老师的眼光,我很欣赏您的“班本课题研究”。对于当下课题铺天盖地而来,甚至为了利益趋动而进行课题研究者,我是很有看法的。真正的研究,应当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应当明显地打上自己研究的烙印。
【史建筑】正如先生所言,这些孩子几乎成了某些领域的专家,我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睿智的头脑,这样的教学是智慧互生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丰实的课程资源。
【陶继新】这令我想到,学生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只是我们很多老师没有将这种潜力挖掘出来而已。但是,这种潜力如果长期挖掘不出来,就会处于沉睡状态,直至消亡。您这是唤醒学生已经沉睡了的潜能,而学生的潜能被唤醒之后,不仅是当下有了研究能力,还会将这种潜能迁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史建筑】是的,我常想,“为学生终生奠基”不是挂在口头上的,需要每一位教师因地适宜,因时而化,扎扎实实地做好身边的事。每位老师的个性不同,经历各异,智慧背景不一,开发适宜于自己的“班本课程”,才能实现教育的超越。  
【陶继新】您与您的学生则是这一“班本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其实,老师,包括学生在内,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您的探索是一种深层的教育教学改革,只有在课程上动了真格,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改革。
反思历程  渐成体系
【史建筑】向陶先生汇报一下我的语文观和教育观,请指教。我的语文观,简而言之——“学科”、“生活”、“生命”。
第一层面:学科。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个性与规律,语文学习必须亲近语言,亲近文本,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既尊重原始解读、个性理解,又提倡交流融合、海纳百川。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以语言为凭借进行体验与探究、感悟与积累、应用与创新的过程。我一直在坚守着语文的学科个性。
【陶继新】是的,在某种程度上,语文就是语言,离开了语言,就不成其为语文。另外,语文课本只是一个例子,如果没有超越课本之外的大量的文化积累,就不可能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一个大的飞跃。
【史建筑】是的,文化积累就好比冰山的下面,不“显山露水”,但却是高质量的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支撑。
第二层面:生活。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天起,就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从此以后,他的生活中便充满了观察与思考、独白与对话、诉说与倾听、阅读与写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到人际交往,大到国际交流,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小说的曲折、戏剧的冲突,也有诗歌的隽永、散文的飘逸。一个语文能力突出的人,能随时通过适当的自省反思调整自己,能以得体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能使自身折射出深邃的人格魅力。
【陶继新】语文离不开生活,我甚至认为,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文本承载方式。语文学习,有固化的文本,即有文字记载的文本;另一种就是与文字相对应的生活文本。两种文本的结合,才能生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现在很多语文教学脱离生活,认为语文学习只是学习固化的文本,使得语文学习离开了流动不居的生命活水,就少了真实与灵动,甚至失去了语文学习之根。
【史建筑】在与生活的对接上,语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一意义上,我庆幸自己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第三层面:生命。这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它已经超出了学科、生活的范围,而进入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语文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理念和传统,将深深地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和精神的进化。
【陶继新】语文学习提升到生命层面不是有意拔高,而是语文学习的必然归宿。在中小学教学中,没有比语文教学更能凸显生命意义的了。语文学习的内容,没有不与生命相维系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与个体的生命经历特别是生命感悟魂魄相系。语文教育的研究者,不只在于对语文教材了解得多么深透,而应当融进自己的生命感悟。爱因斯坦甚至说专家是训练有素的狗,似乎有点太过;其实,认真想一想,却不无道理。因为所有语文教学有成就者,都与老师本身的生命经历有关,特别是那些生命感悟很深的老师,其教学就另有一番味道。而这种感悟,是固化文本中很难折射出来的。
就是报告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这种生命感悟,报告就会成为对专业知识的诠释,而少了洋溢着生命意义的大气与生动。但是,真正有生命感悟者,却未必特别张扬。我出身卑微,太多苦难,所以,不管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不管遇到多么热烈的称颂,我的心理深层都有一种声音徘徊不去——我当过农民,甚至连一般的农民的权利都被剥夺过。所以,我永远不会得意忘形,甚至成绩越大,越是严格要求自己。在一般人看来,甚至我有点谦卑,但是,我又感到本该如此。所以,我特别看不起那些有点名气就摆起架子来的人,因为我血液里流淌的是一个“吾少也贱”的情结,我愿意以内心的谦卑来对待每一个面对我的人。在我的心里,人无高下,灵魂皆为高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在每次报告开始的时候,几乎都要做一个自我介绍,说自己农民出身,第一学历是专科。这不是有意谦虚,而是让这份经历永远刻在我的心里,对我是一个提醒,同时,也令我更加努力。
【史建筑】先生之谦卑,让我们感到羞愧。吾少也贱,家庭成分富农,原始学历中师。“自卑”时时袭上心头,像一根刺在不断提醒我:“慈”、“俭”,甚至“不敢为天下先”。 这种心结在我的自传体散文《一路有书》中有详尽的描述。
【陶继新】“慈”、“俭”可是老子称道的两大宝啊!“不敢为天下先”才能真正“为天下先”。
【史建筑】我的教育观,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学生能够——学得投入,做得出色,走得更远。
第一层面:学得投入。减负,主要是减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学力求丰富多彩,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大做文章,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我和我的学生在高中的书山题海中迂回前行,苦中作乐,兴味盎然,“累并快乐着”。这还是需要一点精神和坚守的(有点自我表扬的味道)。
【陶继新】 对啊!减负重在减去心理负担,而不是减去学生学得更多的东西。如果学生学起来兴味盎然,甚至在学的过程中产生高峰体验,这样的学习,就是高效愉悦的。“乐此不疲”就是学习进入到审美状态所致啊。如果学习的东西和时间很少,可是,心理特别压抑,这照样是负担。
【史建筑】何其芳曾说过:“对你热爱的事情,照例没有困难。”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把满腔的热情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乐此不疲。
第二层面:做得出色。利用一切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直接经验”的获得,融入社会,链接生活,让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在“坐中学”。
【陶继新】古人为什么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呢?因为“直接经验”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而“直接经验”却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另一种“文化”,没有这种“文化”,所有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会没有意义。
【史建筑】第三层面:走得更远。这是个体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锻造学生独立人格,关注学生生命状态,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为学生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陶继新】“走得更远”需要走得更远的资本,其中有知识、技术、能力等,而最为重要的却是人格、心理与习惯,否则,即使当下走得非常好的人,也会以惨败告终。只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才能使人长期处于优质生命状态中,且从而构筑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殿堂。
(原载于《创新教育》,2009年第8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3:11 , Processed in 0.2128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