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离名师还有多远\巧笑倩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5: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离名师还有多远\巧笑倩兮

http://blog.cersp.com/7923207/1254300.aspx

  初看这个标题,您一定觉得我狂妄极了,一个刚出道的后生,怎么能把自己和名师相提并论?如果您耐着性子看完,将会发现,其实我是怀着一颗极为谦恭的心在语文教学这块芳草地上前行,以名师的课堂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学点皮毛便也心满意足了。

  一直偏爱王崧舟,欣赏他的儒雅与内涵,有时上课也会偷偷搬着他的教案自我实践一下,尽管无法领略其精气神,但我的心里总也会莫名地激动好一阵子。虽然我从未有机会聆听过他的课,但每次看课堂实录,我都会被深深打动。我能想象王老师充满激情的模样,感受到他充满诗意的语言。这些都是我想达到的高度。正巧这次参加了学校的教研活动,执教了一堂《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斗胆作个比较,来找找自己与名师的差距。

  一、用激情点燃学生精神的火焰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很感人的故事,讲述地震后一位父亲用双手在废墟中挖掘了整整38个小时的故事,但因为学生没有过这种体验,所以让他们感受父亲的了不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先请学生深入读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打动了自己,然后,我紧紧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一句层层深入,用我的语言一点一点地煽动学生的情绪------“同学们,阿曼达此时就被压在这样的废墟底下,当父亲在杂乱的废墟里连续挖掘了8小时后,你眼前浮现的是怎样的父亲?”“一天过去了,12小时的艰难挖掘耗尽了父亲的体力,他的皮肤怎么能抵得过坚硬的钢筋水泥?他的躯体怎么经得住12小时的高强度挖掘呢?带着你对父亲的认识读一读。”随着父亲挖掘时间的增长,我的语调逐渐激昂,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也是读得非常投入,其中,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挖沙的经历,然后和文中的父亲进行对比------“同学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父亲吧!他面对的可不是软软的沙子,此时,在他面前的是瓦砾、钢筋、巨石啊!此时的他并没有像你们一样拥有快乐的心情,因为他正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他使用的也不是小铲、铁锹之类的工具,他靠的仅仅就是一双手啊!”这些动情的话语将学生的情感引向了最高潮,学生饱含深情读得很认真,我自己也非常感动。

  这让我想起了王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他充满激情的话语更是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生:他紧紧抓住“我的心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一句,用情,用心拨动学生的心弦,当他说:“是啊,战友的担心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绝望就是我们的绝望,战友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让我们齐读这一段”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和迸发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通过朗读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走进了邱少云的心里,这一点当时就获得了听课老师的掌声。

  总结一:中国有句俗话叫“道始之情”,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课堂上会是什么样的?但如果一个老师带着充满激情的心灵来到课堂上,又会是什么样子?一堂课,只有先打动自己,才有可能用自然流露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进而打动他们。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是可以做到的,我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事物感动,鲜花、蚂蚁也能成为我关注的对象,真希望自己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永远不要消失。

  二、用语言增加学生想象的高度

  我在执教中遇到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是学生的想象上不去,父亲在废墟中整整挖掘了38小时,在构想教案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别想象挖掘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后父亲模样的环节,但几教中,这一环节始终不理想,因为总觉得学生想象的8小时后的父亲和36小时后的父亲没什么区别,父亲的形象始终是平面的,没有立起来。课后,请屈校长点评,她说:“问题出在你的评价语言上!”回想教学片段,确实如此!学生想象8小时后的父亲手指甲盖里尽是泥土,衣服上有血迹,当他们想象挖掘36小时后的父亲形象,说到同样的画面时,我应该及时追问:“此时的父亲手指甲盖里仅仅只有泥吗?”“此时难道只有衣服上有血迹吗?”如果老师的引导恰当及时,那一定可以成为学生想象的奠基石,因为学生会顺着老师的语言不断往上攀升,这样父亲的形象就一步步高大起来了。

  我不由地又想起王老师执教的《小珊迪》,学生体会珊迪死去的片段,开始只能说出“我很感动,因为珊迪他已经死了,但他的眼睛里的光还是在向我表示感激呢。”王老师觉得不够,于是连忙点拨道:“看来,这段话你确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同学们请注意,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动感情是不行的。你想想,珊迪还是一个孩子啊!他才多大呀!可他就这么死了,就要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了。死的时候,连眼睛都没有闭上啊!”一段看似普通却十分神奇的文字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他对珊迪的感情由原先的单纯感动变为了感同身受,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总结二:中国文字相当有魅力,光看文字,都能感觉到它是有声有色的,更别说细细聆了,加上说话人或激昂或低沉的语调,它能很快带领听话人走进情境。所以,教师的语言是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工具,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微笑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花蕊中的露珠酿成甘甜的美酒。当然,语言功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这关乎到老师个人的文学修养、教学机智,这一点,我还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花大力气去揣摩、实践。

  三、用情境走进学生对话的心灵

  我说的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站在人物的立场上去思考的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不停挖掘,双眼直直的,嘴里不停地问路人是不是来帮助自己,一系列的行为看似失常,但实际上蕴含着对儿子的爱,是不失常的体现。在上课时,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谈父亲失常没有,尽管学生辩得有理有据,但我总觉得他们浮在表面,游离于文本之外,课后,听课老师也说这一部分感觉有些混乱,细想之下,一定是学生成了“局外人”造成的,如果当时给他们一个身份,假设他们就是路人,让他们通过路人的眼光来传达自己对父亲的看法,是不是更真实更入境?

  再看看王老师的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周总理在想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走进总理的心,写下你的想象和感情。请记住,这是一位大国的总理,这是新中国刚成立以后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总理!上自国家大事,下至普通百姓,他有多少多少的事要思考,他有多少多少的问题需要解决,想吧!写吧!写下总理的思考,也写下你对总理的那份感受和体验。”(《一夜的工作》)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他创设了很好的角色,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

  总结三: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当孩子想说某句话而没有说出来,老师应该及时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这样,孩子们就能迅速进入课文中,他们的情感自然就展现出来了。如果老把自己当个局外人,他当然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算数。这种教育智慧的力量是可以慢慢增加的,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淀和课堂中有意识地加强,我能做到更好!

  借着名师的成就我又反思了一下自己,似乎看到的前方的路又清晰了许多,觉得自己要学的也还太多太多,当然,我不会因为困难而停下脚步,毕竟我是幸运的,有那么多名师可以成为我学习的楷模,前进的动力,我会为此而奋斗不止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0:34 , Processed in 0.0930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