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一棵树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8:5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一棵树开始
文/sxmxlhj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心灵只能依靠心灵去唤醒,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生命注定和学生相连,给予学生快乐,教师也会收获快乐;给予学生痛苦,自己也会收获痛苦。教师和学生彼此走近,以真诚的态度进行平等对话,在交流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驱走了冷漠,消除了隔阂。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你在改变学生,学生的青春气息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你,让你学会真诚,常常被感动,有时还会“聊发少年狂”。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这样的感受并非从开始做教师时就有,教育就像行走,是一次寻找人生智慧的神圣之旅,其中的艰难曲折相信做教师的人都有所体会,是垂头丧气、铩羽而归,还是将九九八十一难视作换取真经的必然经历?或者说,教育的真谛就是行走,能否享受行走的乐趣,将所有的磨难凝结成教育的智慧?这一切都需要信念的支撑,有了信念,就有了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信念从何而来?来自阅读,来自反思,来自专业成长,来自教育“自觉”的形成——
  昨天:此情悠悠竟为何
  1990年大专毕业,我分配回家乡任教。得知要去的学校竟然是初中时的母校,心里就一百个不情愿。
  学校设在离县城三公里多的一个村子里,周围都是农户,连一家像样的商店都没有,更别说书店、饭馆之类了。城市的繁华、喧嚣和农村的荒僻、寂寥,这是一种刺心的对比,一颗心变得冰凉。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前是一片池塘,塘边有几棵一搂粗细的垂柳,颇有“一塘春色半塘柳”的画意。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才发现池塘已经被填平了,建起了村民的宅院。唯一能让人有些美好怀想的景象也失去了,心里不免更加失望。
  教师宿舍是砖木结构的房屋,一间分成两半,南北各住一位老师,顶上吊着芦苇织成的席子,完全通透,两边的教师可以自由谈话。到了晚上,万籁俱寂,顶上的老鼠就开始活动了,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一家,却不是散步的样子,就像开运动会,跑到这边,又跑到那边,“咚咚咚”,踩着重重的脚步。我咳一声,它们就会暂时安静下来,然而过不多久又开起了运动会。“绕床跑饥鼠,蝙蝠翻灯舞”,我夜夜这样度过。
  那一年的秋天阴雨绵绵,似乎没有放晴的时候,街道成了“水泥路”,被人踩得稀烂,又被拖拉机、小四轮碾出深深的车辙,难以落脚。周末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县城,专门买了一双高筒雨靴,这才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直到现在,在泥泞中艰难跋涉的情景还留在记忆中,那可是整整两个月时间艰难行走镌刻下的。
  唯一的慰藉,是淳朴而简单的师生关系。学校不大,三个年级只有12个班。一开始,我担任的是初一和初二年级的课程,后来又从初二换成了初三,于是,认识了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吃饭的时候,常常有学生到宿舍来串门,闲聊上几句,那些同村的或者相熟的学生见了面,大家心意相通,淡然一笑。农村的女孩子天生腼腆,内向羞涩,下午活动的时候到了老师宿舍,脸色绯红,说不上几句话,就开始帮老师收拾房间,找出脏鞋子、衣物,抱去水龙头下洗,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直到现在,那种纯朴美好的师生关系依然让人回味,这也是当时单调校园生活的一抹亮色。
  学校里鲜见硬性管理的痕迹,大家都在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这些都是教师的本分,没有理由不去做好。从宿舍到教室再到食堂,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生活,不过这一次是以教师的身份。课余,老师们聚在一起,开开玩笑,打打篮球,三三两两到周围的田野里散步。生活是平静的,可心里总有些空落、忧伤。
  阅读: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这空落、忧伤中,我忽然想到了阅读。用阅读来抵抗寂寞。
  我找到学校保管(没有图书室,保管兼任管理员),想借几本书看。这位老大姐一脸诧异地看看我,想了半天,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带我到了她的宿舍,打开一个木柜,说:“你自己找吧。”
  一股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一人高的柜子里,上面三层,下面三层,七零八落地摆了一些书,细细看来,大多是课外辅导书、旧课本之类,还有厚厚的一叠铅印的作文选,应该发给学生却没有发出去。好多书封面泛黄,已经很陈旧了,文革时代的标语醒目地印在扉页。我顿时泄了气,万丈豪情化做云彩散尽。勉强翻找找两本,一本是茅盾的小说《腐蚀》,一本是《学校心理学》,都是很老的版本。
  那是一次严重的挫败,读书的热情因了那股发霉的气息而湮灭,事实上,县城书店里也没有我想要的书,况且,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书,周围没有“向导”,也没有人读书。如此,一沉寂又是五六年。
1999年,我到市里参加培训,买了本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读完之后深受启发,才发现教育也可以这样表达,于是结合工作体会写了一篇短文《教育的“池水”》,抄写后发给了《德育报》,时间不久就刊发出来,自己的思考变成了铅字,那是多么珍贵的褒奖,我内心的激动、欣喜不言而喻。现在看来,那次阅读,那次写作,那次投稿都是偶然,“如果一件事情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米兰·昆德拉)。它无疑成了一个开端,一种新生活的开端。
  后来,在一本杂志的广告上看到成都一家教育书店暑假促销,光看书单,就很诱人,折扣也很大,对于囊中羞涩的我这不啻一个“伊甸园的苹果”。抵不住诱惑,我将那些打折的教育书籍统统订了下来,就这样,《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名家名著摆上了我的案头,为我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我终于知道教育不仅仅是备课、上课这么简单,教育也不仅仅是教科书那么枯燥,它有着丰富的意蕴,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力。10年后,我在《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一文中写道:十多年前,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发言:“既然你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把教师当作职业,你就要在这份工作中寻找快乐,否则,你的生活将会很枯燥、很乏味。寻找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把不懈的研究作为快乐的动力。”那个时侯我却懵懵懂懂,正处于工作热情过后的迷茫期,相信这是一句很真诚的话,发自校长肺腑,但是自己又缺少行动,不知道如何从教育教学研究中寻找乐趣。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我领略了肖川教授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文字,知道了教育的表达竟然可以如此美丽;因为读书,我知道了张文质老师内心的温润而敏感,每一个文字都敲击着我的心,心灵就不再麻木;因为读书,我知道了李希贵校长的管理理念是“学生第二”,当一校之长用真情实感去打动教师,教师也会把这份情感用在学生身上;因为读书,我知道了苏霍姆林斯基,知道了杜威,知道了陶行知,知道了帕尔默,因为读书,得以结识这么多的优秀人物,你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农村学校,最可怕的不是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是保守和封闭,是那种保守和封闭造就的“精神囚笼”。起初,我们还会有抵抗心理,不断挣扎,想要挣脱出去,时间长了,便会麻木,继而沉沦。打破“精神囚笼”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当然是要读好书,就是周国平老师所说的,“读永恒的书”。
  我习惯于在每本书读完之后,在扉页题上自己的感悟,在肖川教授《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这本书上,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能做一个思想家,就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就做一个思考着的人。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写作: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篇《教育的“池水”》发表后,极大地振奋了我的精神:原来自己也可以写点文字的。于是,又连连发出了几篇稿件,却都是杳无音信,事实上,那些论文体的文字自己看着都有些生搬硬套的痕迹,发出去,纯粹属于碰碰运气的心理。这时,我才知道虽然有一个好的开端,成功却依然遥远。
  有一天,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台上的学生演讲铿锵有力,台下的学生却心不在焉,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演讲辞才能打动学生?答案很简单,教育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学生习惯的培养,只有源于学生生活,注重细节的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打动学生,国旗下演讲辞不正是应该从此入手吗?于是,《国旗下演讲辞的“深入”与“浅出”》立刻成文,并于2004年年初在《中国德育》发表。这时,距离第一次发表文章,已经过了三年时间。
  写出来的文字是美丽的花朵,它的根必须长在土壤之中,这里的土壤便是教育生活。对学生,对教师,对课堂,对教育的观察和反思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看看这些年来写下的文章题目,便会闻到它们的“泥土味”。《新课改缘何成招牌?》、《欣赏你的真实》、《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让教材走近学生》、《学学胡一虎的“挑拨离间”》,《善用学生的“好动”》,这些是课堂上的体会;《教师成长的边界与突破》、《教师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让教师享受职业的乐趣》、《老师你快乐吗?》,这些是对教师生活的思考;做一次主人,反思学校管理,于是就有了《听课评课为何这么“虚”》、《尴尬的教案》、《教育评价:学校的矛盾心态》、《一位教师对评优的期望》、《例会如何短下来》,《为什么反对过度管理》;学生,永远都是关注的中心,《开学,要对新生特别关注》、《谁来尊重学生》、《评差,还是评优?》、《妥善处置“以暴制暴”事件》、《惩罚三问》、《歌声、书声与笑声》,这些是对学生管理的思考。
  当越来越多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我在想:这样的写作意义何在?发表的新鲜感终有淡然的时刻,微不足道的稿费也有失去诱惑的时候,只有找到“原动力”,才能坚定自己的行走方向。
  这时,我发现了另一个词语: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每位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路。”当然,这里的教学科研决不是那种赚取名利的表面文章,正如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所言“应该真正打动教师的心灵”。触及心灵的教育研究不仅能够打动自己,成为内在需要,而且可以打动学生,彻底变革师生关系。
  我们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不是去做什么高深的命题,“问题即课题,反思即过程,解决即成果”,关注每节课,关心每个教育事件,时刻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这时的教育教学就不再是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就有了生命的特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工作的趣味就在其中产生了,这样的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这才是良性的教育生态。
     写作,是研究的一种形式,是思想的记录,写的过程往往成为再思考的过程,写出来,有价值的东西就变得清晰起来。教育不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仅仅依靠熟练便可以应付自如,很多时候,需要沉静下来,读一点书,做一些反思,当你有所思有所想的时候,就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就这样,在不断的思与写中,我们就向前迈进了。
  触网:相看两不厌
  2001年,我到教育学院干训班参加培训,第一次接触到了网络,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信息,使我深深迷恋。到了第二年,我花费大半年的工资购买了计算机,开始在家中上网。最初是盲目漫游,慢慢接触了“教育在线”、“成长论坛”、还有“K12教育教学论坛”等,才发现属于教育人的“桃源深处”,至此,目标渐渐专一起来,读帖子,发帖子成了周末回家后的重要工作。
  现实世界的精神生活是贫瘠的,丰富广袤的网络世界让我陶醉。在这个平台,我与同行们探讨、交流、争论,极大地振奋了我的精神,之中也浸漫着平等、民主、关怀、热情,都让我深深迷恋。
  随着博客的兴起,2006年底,我在搜狐网上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一路狂奔,写了不少文章放了上去,吸引了不少朋友来访,看着自己的“新家”宾客不断,我颇有成就感。可是,慢慢也发现了问题,搜狐是门户网站,人流量不少,真正关注教育的同道之人却很少。
  2007年6月,在孙明霞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我来到新思考网站建立了博客,取名“心触教育”,意为“用心触摸教育”,正式开始了撰写教育博客的历程,思考教育现象,实现自我成长。
  和网友交流的时候,我说:“这些文章都是孤独的产物,走在教育的路上,你会发现自己几乎无所依靠,只能靠自己的信念前行。有时候,你会疑神疑鬼,有时候,必须学会自我安慰,更多时候,只能负重前行。”赋予教师生活以意义,做追赶蝴蝶上山的另一个“西西弗斯”,将孤独的行走变成快乐的旅程。
     在新思考网站,结识的多是教师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有共同的目标,有相似的兴趣爱好,也就有了共同的话题。或发表见解,或参与讨论,彼此温暖,彼此鼓励,大家抱成一团,成了名副其实的“成长共同体”。融入其中,我也迎来了自己的最大收获期。
  2007年教师节前夕,《中国教师报》推出了“教师节专刊”,其中的“博客”专版介绍了30多位教师的博客,我的“心触教育”幸运地被推荐了,且放在第一位。
  在“博客感言”中,我这样写道:“用一颗真诚的心触摸教育。我记录,记录心动的每一刻,不论是喜悦还是悲伤,不论是收获还是失去,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思考,努力成为思考着的人,用思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成长,让成长成为内心的需要,用成长丰富心灵,用成长提升境界,在不断成长中享受教师人生的乐趣。”之所以说自己“幸运”,因为我知道有很多教师的博客非常优秀,他们却默默耕耘,一点都不声张,自己的博客能够被选中,确实有运气的成份。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写博生活。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新思考博客有众多的群组,但是每人只能选择两个,于是我先后加入了“教育管理新时空群组”和“生命化教育研究群组”。
  第一个群组是由华东师大周彬教授主持的,第二个群组是由张文质老师主持的,这可能是新思考博客上最活跃的两个群组了,经常有讨论活动。周彬教授善于归纳总结,抽丝剥茧,层层析理,渐入佳境;张文质老师具有敏锐的直感,不温不火,让人从细节中读出思想,从失望处生出希望来。名家主持,众多优秀教师参与,聆听他们智慧的交流对话,无疑是最好的研修。
  两个群组都有电子周刊,“生命化教育研究群组”每周出两份电子周刊,选用群组成员的优秀文章,集中刊发。我像个饕餮之徒,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阅读这些博友的文章,和传统阅读有所不同,经由畅达的网络,我似可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博友的存在,好像他们就在你的对面,可以询问、可以质疑、可以争论。
因为有了网络,有了博客,才得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才能与更多的朋友相识、相知,成为生命中重要的同行者。
    常常有人问起,写博客给多少稿费?我只能笑答:“没有稿费的。”那你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图的是什么?这是周围人的困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夜晚来临,喧嚣渐渐远去,坐于屏前,一杯清茶,幸福感便随着茶香弥漫开来,自己偷着乐!
  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什么是幸福?我的幸福在哪里?这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常常问起自己的问题。
    任课的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杨康,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子。他在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写道:“我做了错事以后,心里想着要勇于认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可是到了认错的时候,我却口是心非,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该怎么办?” 这是学习了“辨别是非,扬善弃恶”一课后提出的。小小年龄,能够有这样的反思意识,难能可贵。我做了认真的思考,在作业本上解答了杨康同学的问题:
    “杨康同学,你好,感谢你的信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本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可能犯错误,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利于和老师、同学交往,不利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即使父母,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我们还是要选择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首先需要勇气,一开始肯定很难,但是从小错开始承认,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变得容易起来。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还需要克服‘面子’心理,觉得不好意思,其实认错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反而能够树立‘敢于担当’的光辉形象。当然,这也需要坚持,一次两次,也许不难,但是坚持下来就不容易,持之以恒,才能成为良好习惯,一旦坚持下来,就会成为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当然,这不是鼓励你犯错误,‘三思而后行’,明辨是非,做事之前,应该考虑得更周到一些,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我一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问题,并且承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这只是其中的一例。谈话,找资料,写建议,和班主任沟通,给学生父母打电话或者通过QQ交流,对于这些“额外”的工作,我都乐此不疲,我无法拒绝学生的信任,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每次对话,都像漫步学生心灵,分享他们的欢乐与忧愁。改变也是明显的,见了面,我与学生都有了更多发自心底的微笑,课堂上,目光相遇,总是流淌着默契与理解——让我知道,学生其实懂得你的心。
  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会使你快乐。”很多时候,现实坚硬无比,面对困境,我曾经写下了自己的感慨:“不能成为森林,就从一棵树开始,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一棵树,首先自己成长,然后改变身边的环境。”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80&do=blog&id=45348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8:32 , Processed in 0.0749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