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教育追问到自主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23:3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教育追问到自主成长

——给2010全区新招聘教师的教育心语
□边走边唱


  亲爱的、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同伴:
  大家好!
  非常高兴跟各位一起聊一聊教师成长的话题。我接到的通知要求是让我跟大家谈一谈“我是怎样成长的”。我认为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外因和内因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但是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将教师成长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即实现自主成长。实现不了这一步,一个教师会很难走得比较远,而且很容易失去感受教育幸福的敏锐。
  我是在1994年成为一名教师的,我认为我这个人不属于聪明的人,只善于用大量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情。于是我放弃了当歌唱家的梦想、当翻译家的梦想、当主持人的梦想脚踏实地从事教师这一行。因为我知道,尽管我不能实现我所有的梦想,但是我所有的梦想都有可能在我学生身上实现。工作之初,我时常会感受到我的力不从心,我不得不读书、学习、请教、实践,每当我进步一点我就会感觉到我掌握了更大的自由——教育实践的自由,教育思想的自由,教育方式的自由,这是至高至美的境界,我也随之变得智慧起来,常常在游刃有余间品尝到工作的快感。在我取得了很多很多的荣誉以后,我发现:工作中能带给我快乐享受的正是在于我平时的投入与获得的真实体验。
  我不断地进行教育追问,在追问中批判自己、否定自己、继承自己,我努力在追问中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先哲们寻找智慧。我是想让我自己的短暂的职业生涯不至于在稀里糊涂中荒废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远,先哲的智慧正是巨人的肩膀,让我看到更加清晰的行走方向。
  第一讲:我的教育追问
  第一问:教育是什么?
  ……
  第二讲 我的自主成长
  成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圆满成熟的生长。在量化的方面如身高的增长,经济的增长,或抽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积极面的生长如一个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生物体变得更加成熟完善。每个人都始终处于成长中的,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都已经有了不同,至少在岁月的涤荡中阅历更加丰富了,智慧日益增长了。用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眼儿一天比一天多了。我们期待的是生命的完善程度和实现能力的增强,没有人希望自己越长大越笨而且还越坏。
  强调教师自主成长,是因为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教师成长是生命修养和教育的过程,借助于“教师”职业本身生命个体本身日臻完善;其次是因为职业过程本身都是让人获得生命的幸福和意义的过程。只是人们在过于强调外在于生命的“专业”的情况下忽略了完善生命和享受生命的这个本来就存在的过程而已。在目前面临相对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实现自主成长是对生命负责,追寻纯粹的职业自我的重要途径。在我确定我要当教师而且不再改行的时候,我开始寻找我的自主成长之路,尽管也和许多人一样面临着许多诱惑和浮躁,但是学会拒绝平庸实在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而生命本身正是由于富有挑战性才具有了意义。我一直在做,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努力的过程,多年以后我成为了我自己。以下是我要分享的一些成长体验:
  第一节  用心养育职业情感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一份职业,但没有一份职业是天生就具有褒义色彩或者贬义色彩的,扫马路修鞋匠并不卑微,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职业会因人的态度而有不同的意义。职业本身是个中性词,我发现因为人的态度不同才影响了职业的色彩。职业的情感需要用心去养,从来没有用心去从事一下某项工作的人,没有资格褒贬自己从事的职业。我成为教师并走进我们教室的第一天,我梦想能够和孩子们一起创造教育奇迹,但我唯有用心才能养育职业情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我很快发现自己在师范学校学的那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只是帮助我获得一个一个毕业证书,到了具体的问题上,却并不能够帮我解决棘手的问题。
  当教师的第一堂课,一个留着长发的学生在墙角处站着,单腿站立,摇头晃脑自言自语,一幅不屑一顾的神情。我无法容忍这样的状态,但我又毫无办法来应对这种现象,我问他为什么不坐下,得到的回答让我很恼火——“喜欢”。我的个头其实要矮他许多的,这让我在体格上看也不占什么优势。我没有发火,我憋住气告诉他:请把想说的话课下跟我说,我一定会认真听,现在的时间是属于大家的。45分钟的时间,磕磕绊绊结束了,我觉得异常艰难,这给激情万丈的我实在是泼了场不小的冷水。这个难题迫使我研究这个学生,因为我不想让我遇到的第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成为我无能的理由。结果,我发现了一个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不仅仅与现在的情景有关,更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好教师应该去了解和关注他的生活背景。从此以后,我尝试着透过学生的家庭和平时的学习行为来寻求帮助学生的策略;后来我知道真正爱学生就要关注他的全部,而不仅仅是学业和纪律。这个多年来被压抑得不得不张扬的孩子终于开使转变了,半年后,孩子的父母提着一群鱼、鸡蛋,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打听到我家的住处去拜访我的父母,我上完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开了。那一刻,我明白了教师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一个教师的点滴举动可能会给家庭带来希望也可能会带来灾难或不幸。
  为了了解所有所谓的“问题”学生,我骑着一辆小自行车跑遍了我们学生居住的所有村子,这是我平生以来第一次进入这些村庄,当然也是第一次进入这些家庭。让我难忘的是一个被教师和学生认为有些弱智的学生的妈妈,她攥着我的手好半天,那是激动也是信任,她说:老师,我的孩子上了初中后可懂事了,前天下雨,他能够把水桶拿到屋里去,帮助我收拾这收拾那。现在他还常就说起班里的故事,说起老师,也说起同学……我心头猛地一颤:在我们教师用统一一把尺子衡量身心发展不同的学生的时候,可曾想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个体,个体的成长和变化根本无法用那把统一的尺子去衡量出来,而且那样的话他永远都不过关,也将永远将有力地证明我们教师的“无能”。我知道“水桶”在雨天是可以不用拿到屋里去的,但是对这个孩子而言确是责任意识的觉醒,长这么大能够发现这个区别的是自己的妈妈,因为他是妈妈的唯一,妈妈也是他的唯一的妈妈。教师需要从这里借鉴的就是:要把每一个孩子看成一个个体去比较,并帮助孩子在这个比较中建立学习的信念和情趣,这是多么重要的发现。
  为了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位学生的家长给我提了重要的建议:可以以村子为单位,把同年级的或者同班级的同学组合起来,把他们分成一个小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每个周末轮流学习,这次在张三家,下次在李四家。这个主意提醒了我,在学校里教师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学生知识能力,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学习应该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时候才变成有意义的。而且学生教学生一定弥补教师教学生的不足和时空的不方便。这个小组的成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个经验来自学生家长,教师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智慧。两年后,这伙学生步入高中学习,五年后他们步入不同的大学深造。在我去小学当校长的第一年,这伙同学聚合起来去看我,说我让他们懂得了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而给我提建议的这位家长,在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远远地看到我就一直在兴奋得喊:“董老师,董老师,是你吗?我是…..”,他迅速的把自行车停靠在路边的小树上,扑打扑打身上的尘土,激动地攥住我的手……那个场面成为我美好的记忆,回忆起来时常会让我感受到教师的美好!
  在一次我们的课堂上,我正在朗诵一篇优美的散文,一个学生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在偷偷地递纸条,这个场面跟全班的安静和享受的状态极不相称,但进入我的视线以后他便一动没动,那只伸出去的手拿回来放到了桌洞里,一直到下课,这份煎熬也实在不容易。课下我迅速走过去递上了一张纸条“请把你的小纸条交给我,谢谢”。接过纸条一看,我傻眼了:“今天下午放学以后,我们一起到我奶奶家偷她的大锅去卖,然后打游戏”,接下来的是我跟某生的单独对话。我喜欢听孩子们一半撒谎一半坦白的状态,我并不歧视这样的孩子,眼前的这个小生命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的抉择,并不亚于中日战场上的激励厮杀。我愿意做一个听者让另一个生命进行思想的死亡、复活的历程,之后我辅以帮助。这种“欣赏”的状态常常会给学生极大的阐述思想的自由,我也最终获得真诚的结果。这个孩子是迷恋游戏厅的游戏,父母教育缺位,学习一沓糊涂,但是智商很高,缺少的是一颗善良的心和起码的教养。我跟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孩子,后来我成了这个学生的最亲近的老师、最放心的老师。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找不到一个放心说话的老师了也实属一种不幸,我就成了那个可以让孩子的心灵畅通无阻的人。
  冬天到了,天气很冷,孩子到校带的饭菜都凉了,自己吃着热乎乎的饭菜的时候,能否立即想到那些孩子们应该怎么吃呢,随后去帮助那些带饭菜的孩子放在炉子上热一下;班上有个结巴的孩子,读课文的时候很不流畅,我们全体同学学会了耐心等待,而耐心又是多么宝贵的一种品格;一个孩子不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买上字帖,悄悄走进他才知道他其实正在把吃饭的钱也攒着准备买字帖,因为走近和了解才避免了一场错误的批评,同时又唤起了老师的怜悯和关爱之情…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体现的是关爱,温暖的是心灵,成长的是孩子的心,养育的是教师的情。一个老师经由若干年的职业生活以后逐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职业带给生命的福利,也是自己带给学生的福音。不是吗?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审视自己心灵的一个窗口!
  ……诸如此类的案例实在太多,这些看似与教学分数相比并不重要的小事情,给了我极大的征服感和兴奋感,我认识到许多学生身上的问题恰恰是教师的问题,在恰当地处理中极大地提高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关爱弱小的老师是好老师,能让他们有机会说话的老师是好老师,心灵通着心灵,思想连着思想,他们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了语文学科,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万一我要请一节假需要调课了,他们会很不情愿并叮嘱我一定把这节课在要回来。这份依恋、这份不舍总会让我有股莫名的感动,这份感动给足了我当教师的尊严,我并且由此更加努力地去走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走近他们,我也在成长。
  “判断一位教师是否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标志就是:看他能不能如数家珍地讲述一个个学生的故事。能否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心底有一块敞亮的天地,装着他一个个被唤作孩子的学生。他不是语文教师,不是数学教师,不是音乐教师,不是生物教师,不是物理教师……他只是‘教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以人为本的老师。”教师就是要成为行走在教育者的道路上的一个良师。在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我被邀请参加了莱芜市的“我的学生我的爱”的演讲会,一个个跟学生之间的故事走进了听众的心灵,之后我被推荐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演讲比赛;在后来的莱芜市感动人民的教师评选中,还是因为与学生之间的点滴故事,我被选为莱芜市感动人民的人民教师。我觉得这些荣誉都应该属于我的学生,那一刻我非常感谢自己对职业的用心,非常感谢学生给我的启迪;一茬一茬的孩子们丰富着我的教育生活,他们让我的教育情感如同长了翅膀自由飞翔着。
  以上这个话题的缘起正是在于自己的一个切实体会,即职业的情感之树很容易枯萎,需要用心去养。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自己就会发现: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的确不能给自己带来持续的幸福!用心去养,让职业情感因你的滋养而愈加健康!
  第二节:用创意来摆脱平庸
  导致平庸的原因正是因为对工作的漠视和机械重复。
  我记得小时候一位老师能够用发黄的备课本连续送走几届毕业生,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都不错。我小时候的语文学习是这样的:读课文,归纳课文的段意、归纳中心思想,背过里面重点词语的意思,背过所谓的重点句子的含义,完全是机械式地学习。那些词语的确成了深刻的记忆,例如“偃旗息鼓”、“甘拜下风”、“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等,至今我能够滚瓜烂熟的说出它的意思。但是在十几岁的年龄阶段,这种机械记忆并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不能够给自己的表达增添多少色彩,甚至记忆的东西和表达之间是两张皮的状况,那时我唯一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于能够有机会朗读课文或者讲述童话故事。后来教我们的一位老师能够把《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和情节讲述给我们听,顿时就觉得这位老师很博学,而且他语言表达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感召力,能够召唤我们的思维一起灵动起来。他的字写得也非常漂亮,写字的姿势很美,于是盼着上他的课,可惜只教了我们一年。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工作本身看上去也就这么几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反馈等,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创意的舞台。唯有让它富有了创意,教师才能够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趋向螺旋上升式地成长。
  以备课环节的创意为例,在通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后,教师可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改造。“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加进自己的创造。例如可以打破教材的顺序,对教材进行重组,并补充进来更鲜活的接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内容来。以一年级的语文为例:教师可以分成板块来学习,分成拼音板块、识字板块、朗读板块、口语板块,分版块教学分版块测评反馈,这几个板块的完成时间可以用一个学期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剩下的时间用于教师跟学生一起享受读书和生活实践。这个顺序的整体打破,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的容量增大,备课的方式也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的课程资源丰富了,这个过程本身就促进了教师成长。我在任教的过程中,曾经大胆的对语文教材根据单元主题进行了改造,并补充了大量的优美的文章和适合阅读的书籍,一个学期的总学习时间没有变化,学生却学习得非常愉快和精彩。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打破传统以后的创意所带来的教育生命活力。这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工作本身就是自己学习成长的重要过程。(互动:展示自己的多年前的备课本和学生的体会文章)
  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不说普通话,不说普通话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表达和思维导致不同步,影响课堂的效率和容量。尽管是农村的孩子,我认为农村的教师有这个义务让孩子去说普通话,如果教师本身会说普通话,那么这是一个天然的契机;如果不能,可以营造一个氛围,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朗诵社团,带领他们养成习惯,至少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要说,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为了想方设法让他们会说而且能写,我在课前为每一个同学制作了小卡片,材料是用包香烟的纸盒剪成的,让学生和我帮忙一起剪的,然后你发给学生让他认真写上自己的名字并附上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我自己的也在里面。我们用这一张小卡片半随了三年的语文学习生活。每到语文课堂上,都要现场抽出两个小卡片,是谁的卡片谁就跟大家朗诵一段优美的文字或者背诵一首诗,同时他的日记完成情况要接受检查。我们制定了规则,如果谁不能够流利朗诵或者日记完不成,就要被罚蹲马步,老师也不例外,我自己就被罚过一次,那个姿势不舒服,可是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是意想不到的惊人,只是需要教师给他一种孕育的土壤即可。(互动:学生的来信赏析)
  作业设置的环节,基本上没有作业负担。尽管我刚当教师的那几年,应试教育是如此疯狂,疯狂地让教师自己也疯狂起来。布置作业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顾及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看到那个局面我曾彷徨过,并尝试布置了一次大量的饿作业,结果61个同学一个也没有完成,一气之下,我一个一个把他们踢出教室,最后我的脚趾的大拇指被踢破,指甲盖掉了,但在学生面前我无以言说,学生刹那间已经吓懵了,之后类似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他们为不布置我也而欢呼。“踢人”事件让我猛然惊醒:我自私的为了取得一个分数舍弃学生的休闲和自由,我的内心就有点心虚。长此下去,我踢破的何止是自己的脚趾,还将踢破学生的心灵。“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教师不会整天把分数挂在嘴上,但却让学生不自觉地取得了高分,并且爱上这个学科”,一位学生给我的信中这样的一句话让我时刻考虑到我的所谓是否适合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一次,有的学生让我猜她一晚上做了几张试卷,结果竟然是八张,我问做得怎么样的时候学生告诉我:反正老师只是在上面订正,早晨我早去抄抄别的同学的也可以,老师不会知道的。学生的无所谓状态让我汗颜!
  是谁让我们的学生对学习如此不负责任了,是谁让我们原本书写认真的学生开始潦草起来?是谁让我们良好的教师形象毁于一旦?做那么多的作业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如果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或者锻炼了学生的投机取巧的话,教师自己最好转换作业布置的方式。我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读课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让他回到学校后讲述家庭的故事,然后把它记录下来,让他喜欢上读书和看电视,我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生活就是语文,生活呢就是最大的学习资源,用读书的方式生活,用文字的方式表达!锻炼了学生,也锻炼了我自己。在我当校长以后,我时常提醒我的老师们:在你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兼顾到其他学科,兼顾到学生的休息时间,兼顾到对他以后的学习的影响和意义,这很重要,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来不只是一个教师的自己事情,相互协调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互动:互相你在上学期间的作业情况,有没有逆反的时候?有哪些有创意的作业对你影响很深刻?一直影响到现在?)趁着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个事实,希望各位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面对你的学生的时候就把作业当成一件对学生很有趣的事情去做。如果你自己的确不知道该布置什么作业更好,可以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在这里跟大家推荐1+1教育网上的一位我敬仰的孙明霞老师,她是一位生物老师,她的课堂和作业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希望致力于当教师的诸位经常去跟踪学习。(互动:分享明霞的博客地址和相关内容)
  当教师的往往很关注学习冒尖的那几个同学,并且引以为荣沾粘自喜。我总以为这些学生本来就具有良好的习惯,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这成为他顺利学习的保障,他们将来不论考上北大还是清华多数都是他自己的功劳。相反的,走向社会以后犯罪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多数却是包含着我们的功劳。在1999年初秋,我被派往辽宁大连参加全国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培训,在培训期间我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他说:别小看那些学困生,走向社会能够上税的,做经理的,开公司的多数是班里的学困生;当教师多年以后我也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么,从现在开始,面对自己班级中的学习困难学生、品行不端正学生,作为教师需要倾注一些精力用心去关怀他们。长这么大,经历了多次的爱心奉献活动,在座的各位也曾经是。地震来了的时候给灾区捐款,家庭困难的我们送过米,世界上的悲喜曾经让我们彻夜难眠。其实爱世界是比较容易的人事情,帮助一个身边的人却是比较难的事情。作为教师需要克服的就是:把潜在心底的那份关爱给予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的孩子,不是通用语言而是通过具体的行动。
  曾经有一个同学生病了,学习状况并不是很好,偶尔搞个恶作剧。住院检查才发现是严重的肺炎,学校和家里都没有电话,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两天以后了。我们全体同学商议怎样去看看他并鼓舞他有勇气战胜病魔,有的孩子画了画,写上祝福的话;有的孩子准备了一首歌,歌词改成了自己的话;有的学生从家里拿了一个鸡蛋,上面画着充满童趣的漫画;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好玩的玩具拿出来;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好吃的点心拿出来;也有的是一个小苹果……再加上一点零花钱,这是一个爱心的行动,这样的学生给我们表达爱提供了一个载体。多年以后,学生回忆起来记忆尤深,他们说那一次改变了他们的观念: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他们的同伴。有了这份情感的发展,成绩成了其次的附庸。有个学生的座位位置一直是在被遗忘的角落里,在前排第一排最靠墙角的地方,个子很矮,整天“萎缩”在那里,不被关注。一次我要通报没有完成作文的同学的名单(其中有他),为了尊重学生我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有不愿意让我公开的可以用眼神示意一下。这个角落里的孩子用很微弱的声音招呼我“老师,老师……”他写了两个字“我害羞”,我意识到我不能撕破了学生的自尊把学生推向无助的边缘,那一次我没有公布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课下他们找到了我说明情况和改正的决心。那几个孩子的上进激励了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信心。这给我的重要启示是:能够带动全班同学共同上进的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困难学生一视同仁,能够凝聚集体力量的是教师通过表达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教会孩子们以世界为教科书,从中学习并获得真理,这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不论教育的现状多么艰难和令你窒息,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要去做。记得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德国马丁.内莫勒神甫的一段文字:当他们让屠杀共产党的时候我不说话,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当他们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我不说话,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屠杀新教徒的时候我还是不说话,我也不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了,再也没有人能替我说话了。“世界上的一切都与你息息相关”。道理就是如此简单,却需要透过世界的关键事件让学生建立观察世界、参与世界的基本基础和能力。那一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了,战争的灾难造成了无数无家可归的难民,有孩子、有老人,我们从电视中亲眼看到有若干个生命刹那间化为乌有,每个同学的笔尖开始流淌出了美丽的文字,他们在呼吁他们在呐喊,其实他们才刚刚十三岁,他们同那些战争中的英雄同样让我肃然起敬!
  汶川地震震惊了世界,奥运会成功举办了,亚运会顺利召开了……舍得拿出一些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去讨论去感受,教育就会变得不再孤单和功利,孩子们会感觉他自己就是人类本身重要的一员而从没有被边缘化。许多案例终于让我明白:越是把孩子们周遭的事件交给孩子亲自去处理,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常常在想,冲破了应试的牢笼,学生自由的徜徉在教育的晴空,教师更是不也是一本万利吗!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禁锢教师的成长的根本的原因不是体制的原因而是教育者自身的胸怀和视野,把成长归于体制的制约只不过是一个不愿意改变的借口罢了。
  以上也并非什么创意,只是相对于现状中教育的艰难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创意的冒险。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够走出你自己!
  http://blog.edu11.net/space-390-do-blog-id-39508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30 , Processed in 0.1097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