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无量
——《教师博览》(原创版)创刊号印象
文|沈丽新
收悉《教师博览》(原创版)创刊号,轻轻屏息。期待太久,也就持了极其慎重的心意去晤对。从听闻《教师博览》将有“原创版”,到创刊号一册在握,这几个月真的有些漫长。爱屋及乌?《教师博览》(文摘版),曾陪伴我那么多年,在职业生涯里烙下刻骨铭心的痕迹。今时今日,在文摘刊的基础上创办的原创教师专业刊物,在众多教育刊物中,如何定位呢?如何彰显自己的独特之处呢?
捧读在手,如赴一场定下已久的约会,欣欣然,无限憧憬。
喜欢封面的装帧,淡雅之至。是丰子恺的《光明无量》:两童伫立,看山间旭日东升;清风袭来,映水面波光粼粼。这幅写意画,舒朗清淡,却寓意深远。“光明无量”,于人世,于刊物,都是美好的寄语——将光明胸怀放大,定能成就一番不俗气象。
遗憾的是封面的纸张质地有失厚重,稍嫌轻薄了点。我这样敬惜字纸之人,才细读不过半卷,封面与正文已脱落,且中缝开裂。——不是不心疼的。
“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封面左上方短短一句话,并不醒目,却温和地向每一个有心人表白:刊物的定位是“源于教师的真情实感,与普通教师零距离”。
自然将自己定位于普通教师里一员,看到这句话,也便如晤故人,特别安心。无端相信自己可以潜入尚未打开的文本里面,一定可以汲取教育的勇气、力量、智慧、真情,一定可以与各位作者彼此慰藉。
也就选择跳越过最前面的“卷首语”和“专访”,直接进入“叙事”。——原谅我的不够深刻,通俗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吸引我。——袁卫星老师是我们学校“石梅讲坛”邀约的第一个专家,他的《幸福教师“你、我、他”》里一个农民父亲的形象曾在来学校的报告中初遇,这次在文章中重逢。这个父亲的形象再次提点自己记取:“每堂课都是学生乃至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碱性教师”吴任非》中的吴老师也谆谆告诫:“师爱,首先是尊重,尤其是尊重孩子的私密空间,否则,就不叫爱,只能叫打着爱的幌子入侵。”感动,知道自己会铭记在心。
然而,目光却久久停留在那篇《那天我咬了学生两口》,有些意难平。教育,可以简单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个一年级孩子,咬了一个高年级孩子一口,老师就软硬兼施:从教孩子道歉到用钳子吓唬孩子要拔掉他牙齿,从威吓他要让高年级孩子咬还他一口到老师亲自动口咬了他一口。看看这样的场面,触目惊心:
“我蹲下身子,挽起他袖子,把他雪白的小胳膊放到我的嘴边,没等我咬,他就大哭起来,我知道他这是吓的。”
“我再次蹲下来,把他的小胳膊放在嘴边,并轻轻咬了一口,他闭着眼睛大哭起来。”
“我看着他的脸,从他脸上表情的变化感受着他的疼痛程度,一定是不疼,他的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于是我又略微使了一点点劲儿,他的哭声就提高了几分。”
太可怕的场景。而且,“我的身边已经围了很多一年级的孩子”。无论是那个小当事人,还是这些小旁观者,他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老师咬一个孩子!这个老师居然如此理直气壮地咬孩子,如此冷静地观察这个孩子的疼痛程度。这就是教育?一定要用这样的手段——恐吓和惩罚?事后的反思,居然只是如此草率的几句:“可是这样做(咬他)能改变这个孩子的坏习惯么?他的心灵会不会受到伤害呢?”作者是否扪心自问一下,这件事如何会发生?为什么一个一年级孩子会咬到六年级孩子?“那天课间本是我在楼道值班,因为临时有点事,就让班上的学生宋真替了我一会儿。”——就是在这“替”的一会儿,发生了小男孩咬人的事情。如何不对发生这起事件的缘由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自我检讨?谁给了教师这样的权限:轻易把自己的工作转嫁到孩子身上?
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有价值的案例也不一定非要是成功转化后进生。——教育哪有这般轻易、简单?作为作者本人,他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故事,用来他日自鉴、反思,自然不必质疑他的记录的价值。可是,作为刊物,编发这样一篇叙事的寓意何在?这篇叙事的教育含金量很值得商榷。作者在叩问:“如果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这样的教育大家,他们会怎样处理呢?” ——是否刊物也认为:这个突发事件太难以处理了?只有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这样的教育大家才能解答作者心头的困惑?
不是滋味。
但还是很喜欢“叙事”栏目,在“悦读”的同时很能引发自我的专业反思——无论认可还是反对,相信会在最通俗最亲切的教育叙事里无痕地成全自己的专业成长。只是刊物对篇幅还是比较吝啬,相信有些教育叙事,不铺陈开来恐怕不能很好地言说与表达。
才读到“大夏”书系之《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不想在这里也读到“影像阅读”,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电影固然是艺术创作,可是所有的艺术无不来源于生活。看教育电影,在别人的故事里演绎自己的职业心情,欣喜、羞愧、感动、惶恐、敬佩——万千滋味齐涌。这一期是《放牛班的春天》影评,电影当然看过,在学校的政治学习活动时。当时看电影时候的心绪如今有些模糊了,再读别人对电影的解读,也便重温,也便更多了感悟。好的电影,真的是好的教材,或许比某些教育专著更能打动人心。“影像阅读”,一定能帮助我这样看过或者没有看过相关电影的教师,更多一份领悟。
至为喜欢“影像阅读”这个栏目,在我所接触的很多的教育杂志中,尚未见到有相似的栏目。何其独特,又何其有蕴意。
期待更多更美好的“影像阅读”。
回到刊物“卷首语”开始,慢慢阅读。
《教师的“一桶水”与“一碗水”》的观点似乎太陈旧了点,当然作者的文字是很不错的;《传记》里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故事真的很打动我,敦促我保持不断前行的心境与姿态;有些吹毛求疵?数了数作者中“大家”、“专家”的人数,似乎比普通教师作者要多。——不是定位于“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么?——觉得有“集合众多教育名人高姿态教育普通教师”的嫌疑。也不是很习惯每个版面都分成三栏的排列方式,不够大气,不够舒朗。——或许是我的阅读习惯苛刻了点?
无论是赞赏,还是意见,都由衷。祝福《教师博览》(原创版)光明无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