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追求的“语文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8 21: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追求的“语文味”

On the pursuit for “the Chinese Tast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生 班 级
2006级2班

姓        名
孙宗美

学        号
200601401250


  

指导教师单位
中文系

指导教师姓名
潘冠海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追求的“语文味”

汉语言文学2006级2班  孙宗美

指导教师  潘冠海

摘要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非语文因素,如泛语文化现象、缺乏深入品读文本等,使语文教学走向了边缘化,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不高、效果不佳。针对现状,提出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主张,对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具有现实意义。“语文味”强调语文教学追求的是: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及韵味,语文教与学有机融合,教师的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发展个性、语文情韵等达到较高的水平与境界。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的要求,要着力于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教学过程中要凸显语言学习、注重学生参与等。师生共创富有语文韵味的课堂,从而使语文教学获得更佳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思考









On the pursuit for “the Chinese Tast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un Zongmei

Class 2, 2006 Grade Chinese & Literature Department

Supervisor  Pan Guanhai

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non-Chinese factors exist in Chinese teaching such as over-Chinese-teaching phenomenon , the lack of deep-reading articles, which lead to marginaliz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low level of Chinese teaching with inefficiency. In allusion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affirmation on pursuit of “the taste of Chinese teaching” whi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sent Chinese teaching. The emphasis on the pursuit of the “taste” of Chinese teaching is: ①Chinese teaching should materiali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ms ②The teaching and study of Chinese should be in organic amalgamation ③The accomplish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students should be in good interaction ④knowledge-learning, competence-training, individuality-developing and the Chinese charming rhyme can achieve higher level bourn. To meet the need of materializ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taste”, teachers should exert themselv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inese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highlight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create the Chinese tastes for the Chinese class to get better results in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taste of Chinese,  Chinese teaching,   consideration











目录

前言…………………………………………………………………………………………1

一 、“语文味”的内涵界定……………………………………………………………1

二、“语文味“教学的特征与意义…………………………………………………………2

(一)“语文味“教学的特征………………………………………………………… 2

1.体现语文学科特点…………………………………………………………………2

2.教出语文独特的美感境界………………………………………………………  2

3.教师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3

4.课堂彰显出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3

(二)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意义………………………………………………4

三、当前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失落分析………………………………………………5

(一)“泛语文化”现象…………………………………………………………………5

(二)品读不到位、不深入…………………………………………………………… 5

四、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思考 ………………………………………………… 6

(一)“语文味”营造的关键点:提升教师的素养………………………………… 6

(二)“语文味”营造的立足点:学语言,凸显返璞归真…………………………8

(三)“语文味”营造的突破点: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学出“味”来………9

结语……………………………………………………………………………………… 10

致谢……………………………………………………………………………………… 10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语文教学由于过度地强调人文教育,从单纯的机械化、模式化训练一步跨出语言的疆域,脱离了语言这个载体,过渡到了非语文化教育。这一极端的过渡使语文课堂存在着大量非语文的因素,教师所执教的并不是语文本质的东西,导致了语文这一“味”的严重缺失,甚至使整个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语文教学走向了边缘化,为此,教学改革的思潮不断推进,学界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一堂好课的标准至今尚未达成明确的界定。而程少堂先生首倡提出的“语文味”理念很有现实意义,切合当前的语文教学实际,其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一、“语文味”的内涵界定

随着语文教育界的研究者提出“语文味”的理念,一些教育工作者对语文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深圳市的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他是语文味理念提出的先行者,其提出的“语文味”对语文教学是一个独到的贡献。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味”?经程少堂等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1]

当今语文教学界很多名师也对“语文味”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的本体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2]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3]

而正如程少堂先生说的,“语文味”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首先因为“味”不是一个容易说清楚甚至也不需要说清的概念。著名文艺理论家、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孙绍振说:“‘语文味’是一个很好的提法,既有近年来教学经验的升华,又有历史经验的积淀,最精彩的是对语文味的界定……也是对于中国古典文论中“滋味”说的传承。” [4]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味”或“滋味”的基本含义是指“意味”或“趣味”,而作为美学范畴的“味”则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具体指在审美过程中,讲到“味”或“滋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抽象则是要讲的对象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或“滋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却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语文味”也是这样,一提到语文味,要讲的对象也一定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所谈论的对象也进入了比较高的境界。

在众多名师对语文味的精辟论述中,特别是程先生对语文味作出比较成熟的界定,学界对“语文味”的本质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本文认为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及韵味,语文教与学有机融合,教师的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发展个性、语文情韵等达到较高的水平与境界。

二、“语文味”教学的特征与意义

“语文味”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充盈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应彰显出语文学科特点、语文独特的美感、教学相长及富有语文韵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而语文教学追求的语文味在具备诸多特征的同时,也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学本体。

(一)“语文味”教学的特征

1.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味”洋溢着的语文课堂,是不存在泛人文教育和偏工具性倾向的,也就是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是语文味最为重要的特征。《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是语文课堂重在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入一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入必要的人文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要以工具性带动人文性,促进二者的和谐统一。

2. 教出语文独特的美感境界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一门情感十足的学科。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教学中充溢着语文味。这样的语文课更是教出了语文本身独有的情感和美感来。上文谈到“语文味”的界定时阐述过:一提到语文味,要讲的对象一定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所谈论的对象也进入了比较高的、具有美感的境界。程少堂先生说过:“‘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美学境界,是语文教学过程美和结果美的和谐统一,因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美。” [6] 因此“语文味”教学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独特的美感境界。

3.教师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

教师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一个重要的表现,其渗透着教师这个“主导”和作为“主体”学生的生命体验。“语文味”体现的是教师较高的综合素养、教学激情、教学个性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兴趣、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交相辉映。教师的教学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语文教学所期待、所追求的语文味应该是辩证统一的,让人体验到一种美的至高境界。教师的素养与学生自身的潜能都得到最大发挥,师生共同创设的课堂呈现教学相长,如沐春风,达到一种最佳境界。因而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和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和创作欲。[7]因此,语文味的教学课堂要体现出教师较高的素养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等,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4.课堂彰显出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

“语文味”教学的课堂,弥漫着一种和谐及富有语文韵味的氛围美,它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领略出语文学科独有的韵味来。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的课堂表现为师生共生互享的学习课堂、教与学和谐统一。由师生共生互享、共同创设的学习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教师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无拘无束的敞开心扉、倾吐心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教师教得津津有味,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的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具体情境的学生,考虑需要教什么,怎样去教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到和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语文韵味来。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 [8]也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使教与学能够达成和谐统一,彰显出语文学科的韵味。

(二)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意义

“语文味”的提出,使语文教学更切合实际、教学的要求指向更为直接明了;更能使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回归教学本体、返璞归真,开展有意义的教学。

首先,“语文味”是对中国古典文论中“滋味”说的承传,但不停留在历史上,而是结合了当代的学术资源,是历史经验的升华和积淀。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的研究及实践。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的概念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 [9]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概念,而语文教学中的较高境界也应是有味儿,就是有“语文味”。因此,“语文味”承传了“滋味说”,又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其次,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提出“语文味”这样一个概念,它能把有关语文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它能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10]可以说,语文味集教学精华和教改各家之所长于一身,是最有个性而又具有全面性的理论,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有重要作用。它也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语文味”的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其与《语文课程标准》不谋而合地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1]而从“语文味”的内涵界定及其特征来看,我们所提倡的语文味理念是与新课标要求相吻合的。

第三,语文味理念的提出更具有极其深刻的实践意义,它是对语文教育中非语文现象的一种纠偏,特别是对语文教学的极端倾向——泛语文化的纠偏,纠正了把语文上成政治课、文学课、道德说教课或其他自然学科课程的现象。当前的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但实施中避免不了掺杂一些非语文因素;而“语文味”则是能汲取素质教育理念的精华,又能防止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再一个是利于开拓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局面,“‘语文味’不能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它更鼓励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的张扬。” [12]语文教学绝不能模式化,要清除语文课堂存在的照本宣科、应试化和技术化教育等诸多弊端,应尊重教师为“主导”及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不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三、当前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失落分析

当前“语文味”的失落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泛语文化”现象的产生;另一种就是考点的机械训练,忽略对文本的品读。

(一)“泛语文化”现象

一场对“对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失落提出批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推动语文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加强了,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泛语文化”现象。“所谓泛语文化,就是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偏离课程标准,脱离教材,游离于语文知识之外,漫无边际地延伸课堂内容的教学行为。” [13]形象地说就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刻,李海林先生说过:“‘泛语文’的实质,就是把新课标中关于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联系等这些论述,理解为是关于语文本体的论述,认为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社会实践就是语文。” [14]其次是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课,即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文学课、德育说教课、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等,但就不是语文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哪一种课都忽视了语文本真的特色,丧失了语文本质内涵;再者是教材的使用欠妥当,有些教师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品味,而是漫无边际的探究、夸夸其谈文本背后一些关系不大甚至毫不相干的人文主题;以及教师个人的演讲课堂,一味的灌输大行其道、课堂上空泛的假对话等。李海林先生将其概括为:“在主题活动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在语文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淹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 [15]

(二)品读不到位、不深入

品读不到位、不深入,这主要是就当前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考点训练、忽略文本的品读而言的。教师抓文本中的相关考试的句子,解释一番,自然就谈不上品味出语文独有的“味”来,课堂枯燥无味。而对文本相关句词的品读不到位、不深入,学生难以进入文本的情境,便体会不到诗意美的境界,品尝不出语文独特的“味”,从而造成“语文味”的缺失。如有些教师讲解《山居秋暝》的首联时,点出了诗人用一个“空”字去修饰山,点出来就完事了或者简单解释“空”为“空旷、空无一物”的意思;而我们知道“空”在诗中应是一种心境的空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空山在“新雨”后,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明朗的,而后学生理解存在困难时再适时运用背景材料,结合王维晚年的向佛思想,学生对“空”的真正内涵才容易读懂、理解到位。

这些貌似与语文有关,而其旨却在语文之外的“泛语文”教学;或只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品读的语文教学都离语文的要求越来越远,与“语文味”的标准背道而驰,语文教学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违背。因而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追求浓郁的“语文味”刻不容缓。

四、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思考

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语文味”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特点;促使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教学本体,返璞归真,防止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及语文这一门最富有情趣、感性的教学领域变成学生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鉴于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语文味”,细细把这一“味”精心调制,让其洋溢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飘散在语文教学中。

随着“语文味”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提出来后,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就争议不断,各有说法。那究竟如何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呢?本文认为追求语文教学“语文味”的几个着力点体现如下:

(一)“语文味”营造的关键点:提升教师的素养

语文课要追求“语文味”,对语文教师这一“主导”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始终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不是一个教书匠或教参的传声机,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是语文课富有语文味的关键。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娴熟运用语言交际工具的能力、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深厚的教学技能等。 在知识的领域中,我们常讲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潺潺不息的水。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娴熟运用的能力,深厚的科学教育理论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并在教学中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相结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使语文味能常鲜而不乏味。教师还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对事物的观察、教学中不断自学新知识、时刻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及借鉴别人的好经验等方法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实自身的“语文味”,才能感染学生,营造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其次,要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浓厚的“语文味”,语文教师这个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其生理素质基础之上,通过教育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巩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16]具体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学识、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 [17]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是育人之人,为人师表,其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树立良好的师德典范;必须富有爱心,热爱学生,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具有敬业精神及广博的学识等。教师要以自身健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言行感染学生,这也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教出语文这一学科独特的情感来,进而使语文课堂充盈着浓郁的语文味。

再者,“语文味”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懂得创设情境,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并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调控艺术。此外,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激情的语文教师自己都体会不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又怎能感染学生?而缺乏激情的教学课堂,纵使再动人的文本,教学也必然枯燥无味。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教师面对语文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即要像热爱情人一样热爱你们教的每一篇课文。——教师在备课时备情感,才能把遥远的讲得亲切,把枯燥的讲得有趣,才能讲出感染力。” [18]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素养,这是语文课上出浓厚语文味的关键所在。

(二)“语文味”营造的立足点:学语言,凸显返璞归真

对于“语文”一词的界说,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纸面上叫书面语言……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为‘语文’。”  [19]可见,语文主要是语言学习,即学语文就是学语言。《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的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20]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绝对不能因为泛语文化等现象的盛行,而否定或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就一味致力于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或是夸夸其谈人文教育。有些老师分析《愚公移山》这一课,重点讨论“移山还是搬家,哪个经济更为划算,甚至批判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这样的讲解使文章不再是阅读对象,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发一些随想的“由头”,使语文教学走向了边缘化。不管是哪一篇课文,语言都作为载体渗透其中,是教学的出发点、语文味营造的立足点。语文课堂应该致力于语言这一基础的学习,教学生学习语言,对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回归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21]叶老这一观点重在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要扎实抓好听、说、读、写。而语言学习归根到底也是通过听、说、读、写这些方式来训练完成,教师应重在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教学生学语言并会运用语言。

而追求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立足点是学语言,凸显返璞归真。既要学习语言这个与语文味营造息息相关的载体,也要兼顾文化、文学等方面,回归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是营造浓厚语文味的必然要求。工具性是语文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承载物属性。工具性重在“文”,而人文性在“道”,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道是辩证统一的。语文教育者应在语文教育中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因文悟道”或“循文求意”,以达到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2]而人文性是以工具性为基础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3]要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教会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能力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语文课要营造出浓郁的语文味,则要净化课堂,去除非语文因素,回归语言学习,还朴素语文、本真课堂。语文教学“偏工具性则散,偏人文性则空”,培养能力不能滑入技术机械的泥潭,探讨人文思想不能陷入伦理道德说教。总之,片面的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科学的,既要抓住学语言这个立足点,也要回归人文性,,二者要和谐统一。

(三)“语文味”营造的突破点: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学出“味”来

“语文味”的营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学出语文的“味道”来。语文课堂应重在学生的参与来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语文味营造的突破点所在。而有些课堂,整节课下来全是语文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在演独角戏;学生只是悠闲的旁观者,教师在任意挥洒,而无视“主体”的存在,这剥夺了学生“亲历、自得”的时间及其独特体验和审美快感。我们应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教练、起引导作用而已;而学生才是学习训练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应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非教师代劳。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教说,学生默默聆受。” [24]

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是文本的读者,作者在创作文本时也会考虑读者的存在,可以说读者是构成作品的要素之一。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不仅以阅读主体的身份存在于文本之外,而且以“隐在读者”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中,成为文章的一个构成要素。然而针对文本的教学,必须尊重读者的独特体验,所引起读者的共鸣。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活动,每个读者已有的经历、知识不同,自然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道:“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深藏着的潜能,并使他们在自己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25]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这一读者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理解,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既是教学民主的体现,也是营造语文味的需要;更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变通。教师也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反馈,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失,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使他们自身存在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学出语文独有的“味”来。

五、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呼吁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学本体,追求富有“语文味”的教学,就是追求的一种较高教学境界,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诚然,本文的阐述只是一家之言,“语文味”研究领域及重要的研究价值还很大,还应继续努力探索一条富有浓郁语文味的语文教学之路。

致谢

论文写作经历了几个月的艰苦写作,不断进行修改,终于完稿。但我清楚地知道这距离潘冠海教授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我也深刻地明白这一篇文章的呈现,凝聚了潘老师的心血与汗水。我将永远不忘他的谆谆教诲;铭记他的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对学生极其负责任的态度……他的言行深深感染着我。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潘冠海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中文系所有老师、同学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感谢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先生、语文出版社的刘立峰编辑给予我的帮助。

最后,对论文中所引著的作者致以最深的谢意。

注释

[1][7]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主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59,58.  

[2][3]任明新.从程少堂的几个课堂实录中搜寻“语文味儿”[J].中学语文,2008(07):25.

[4] 孙绍振.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J].综合天地,2007(01):113.

[5][11][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6,4.

[6]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初步批判[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05).

[8]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8.

[9][10][12]程少堂.语文味研究回顾 [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10):54.

[13]桑进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化的原因及其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6(11).

[14][15]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主编)[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113,190.

[16]钟海青.师论——多维视角的教师透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178,179.

[17]曹彩虹.论现代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与特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18]刘人云.“语文味”与语文课程标准.刷新课堂[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81.

[19]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5,46.

[21][2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7.

[24]朱昌元.穿越语文丛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2):44.

[2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475.

参考文献

[1]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主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

[2]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主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钟海青.师论—多维视角的教师透视[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7]朱昌元.穿越语文丛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8]刘人云.刷新课堂[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15:47 , Processed in 0.0707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