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教师流行语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教师的教学语言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在课堂上,特别是在众多的公开课中出现了不少教师的流行语。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剖析,引发大家对课堂中师生关系问题的更深层次思考。
一、“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你喜欢学哪段就学哪段,想怎么学就怎么学。”
不知从何时起,“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你喜欢学哪段就学哪段,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句话的使用频率逐渐上升。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气氛空前热烈,场面极为热闹。第一感觉这位老师的做法实在是太高明了,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学习,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不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吗?
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因为现有的教材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时,相当一部分同学是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随心所欲,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就逃的不良心理。而“你喜欢学哪段就学哪段”这就隐含着不喜欢哪段就可以少学或不学了,但是,有时学习不是喜欢的就学、不喜欢的就可以不学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在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就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这无疑是建造了一座空中楼阁,缺少坚实的基础,看到的只能是表面的热闹罢了;如果学生想学的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想学的方式又不恰当,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无异于放任自流。
二、“谁能帮帮他”
“谁能帮帮他”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经常用的一句流行话。教学时,当学生迟迟无法说出令教师满意的答案时,教师就采取了这种十分巧妙的方式:将“问题皮球”踢给其他学生,既能得到所要的答案,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又能避开包办代替之嫌,真是一举两得呀。
我想课堂教学最大的意义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他也能行,这才是对学生的最大鼓励与支持。“谁能帮帮他”,在许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如此便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认真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看似给了学生平等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深层次地想想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以学生是否有能力“帮帮他”作为底线与标准的,这种方式将更多的学习成绩暂时不良或者不能“帮帮他”的学生排除在外;其二,一句“谁能帮帮他”将学生轻易地打发了,让其“坐享其成或盲目随从”,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问题,没能成为精彩课堂的催生剂,反而被某些教师演变成了“屠刀”,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试想,常常都需要别人帮助的孩子,其学习的自信心如何建立?此时,需要的是教师进行有效的点拨,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三、“打造书香校园”
打造书香校园的本意,是让师生爱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灵魂栖息地。创建书香校园已成为很多学校的价值追求、办学目标和自觉行动。
在创建书香校园的热潮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是大张旗鼓地推动此项工作,先是开会讨论、布置,再是督促、指导,最后是评比、授牌。这本无可厚非,不妥在于只是查看一些台帐,诸如学生制作了多少份手抄报,开展了几次读书交流活动、师生写了多少篇读后感、发表了多少篇文章等等。哪个学校能将相关的台帐资料堆得象小山似的就能得高分,就将被授予“书香校园”称号。
笔者认为,阅读不应是件轰轰烈烈的事,而应是校园里一种静悄悄的变化,是师生自觉自愿的行动。须知,是不是书香校园,社会自有公论。挂了牌的“书香校园”到底能“香”多久?浓浓书香会绵延不绝吗?在如今的评价制度下,我们的学生有大把的时间读课外书籍吗?我们要改革评价制度,更要改变这“喊口号”的行为。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培养终身读者。
四、“你真棒、你真细心、你太伟大了。”
如今的老师深知“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莎士比亚语),夸奖学生的话语如泉水般汩汩冒出,什么“你真棒了”、“你真聪明”、“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之类的套话随处都能听到。而视批评如履薄冰、如越雷区,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爱迪生”,夭折了一个“牛顿”, 压制人的成长。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教师喜爱的、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表扬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教师一味都以“很好”、“真会动脑筋” 、“你真棒” “你真细心”等甜言蜜语进行评价,这些常挂在嘴边的评价语,已成了一些教师的口头禅,在课堂中泛滥起来,几乎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也不管问题回答得是否真的需要夸奖,把表扬变成了一种程序。
殊不知,过多过滥、分寸失当的表扬,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 “一路叫好”却枯燥无味,让学生或盲目自满,或沾沾自喜,滋长学生的傲慢情绪,经不起学习上的挫折。这样的“赏识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清楚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甚而滋生一种投机取巧心理。
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一项研究显示,受到过度表扬的学生往往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付出努力、自我激励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用表扬,还要让学生学会接受批评。
五、“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在一节课的结尾,老师最喜欢问的常常是“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收获”之类,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话音刚落(教师往往还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们就纷纷举手,你一言我一语,眉飞色舞,人声鼎沸,授课教师则频频点头,甚为满意。那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孩子们海阔天空地说,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课堂气氛之热烈是空前的。
这样的课堂设计,看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是“花架子——中看而不中用。”遗憾的是教师常被如此活跃的气氛蒙蔽,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不品评、或全盘肯定、听之任之,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到哪,就等下课时间的到来。课堂小结,单纯地成了教学的流程,教师没能充分利用学生获得的信息,深入探究知识,造成资源浪费。
课堂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教育艺术,别人用得好的,不等于“放之四海而皆准”。 教师要善于揭开这些课堂流行语的神秘面纱,敢于对一些教学“流行语”说“不”。 要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智慧,寻求适合自己课堂的精彩,让教学用语句句走进学生的心田。(作者:颜林忠,选自《中国基础教育》2011年第一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