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对话教学”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 11: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对话教学”纪实

2011年08月19日 作者:成浩  来源:中国教师报
  巴赫金认为,人的存在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性、价值性的存在,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想法,只有在对话中才能真正成为思想。人之为人就是要引导人理解自我,创造人的价值。21世纪已进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教学”也引起了教育界的热点关注,今天让我们解开“对话教学”的神奇魅力,走进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走近贺慧琴校长和她的“对话教学”。

  影壁告诉你:欢迎大家来“对话”

  迎着东华门小学校门的,是一面大影壁。影壁上“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映入眼帘,它旁边的板面上赫然画着“对话教学流程”。它是一幅方形网状图示,其核心是“对话”。周边是对话所涉及的生生、师生、教学资源等几方面的内容。“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线条图形,字里行间形象地诠释着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和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探究学习、思维创新和开放生成的特点。前来迎接我们的贺慧琴校长说,“对话教学”是东华门人从校长到教师,历经10年,呕心沥血、不懈追求、百转千回后发现的教育真谛。而今,“对话教学”对于东华门的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更成为一种贯穿在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一种教育精神。

  每个孩子都能用画与文本对话

  来到教学楼走廊,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两边墙壁上一幅幅形态各异的画,有小草,有大树,有的像地图,有的像瀑布。有一张图上是一只手,每个手指头上是一个表情不一的人面相,指头上有简要的文字。透过不多的文字,能看出有的与语文相关,有的与数学关联……“纲要信号”?这里的孩子也能画“纲要信号”?笔者最早接触用字母符号概括教学内容的“纲要信号”,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沙塔洛夫教学法中所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中的“纲要信号”都是教师或者专家画出的。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孩子个个能画这样的图,有的竟然是二年级的学生。有些图是教师教完课后画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在预习时就做出的。我不能不佩服东华门小学老师的策略与智慧了。

  每个班上的孩子都可与教学目标对话

  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课开始,李敏老师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互相正音。从预习情况看,有三个具体任务:1.抽读字卡,组长汇总不认识的字。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声音洪亮、无错误、通顺流利三方面打分评价,记录在小组评价表中,然后组长总结本组的朗读情况。3.交流关于列宁、蜜蜂的知识和课文不懂的地方,选出小组代表汇报。任务明确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地交流,之后汇报各组的预习情况。

  在汇报过程中,老师一边和学生共同归纳其中的主要问题,一边整理出三个学习目标:1.认识莫、斯、谈、派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在东华门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贯穿在了教学的始终。

  每个班上的孩子都可以自在地与同伴、老师对话

  在东华门小学的课堂上,对话作为枢纽连接起了教学中的诸要素,在互动沟通中实现了诸要素的协调平衡。对话教学采用“情境触发——探究交流——联系运用”的教学流程,具体操作办法是:创设情境,触发情感,熟悉教材,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提出问题,了解方法,交流沟通,知识综合——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新旧联系,再现运用,注重实践,鼓励创新——提升对话的价值。在笔者看到的语文、英语、数学课上,情境活动多姿多彩,质疑探究积极主动,多样展示异彩纷呈,小组长各负其责,班上看不到不进入学习状态的“自由乘客”。

  每个老师都在与研究专题对话

  这是笔者参加的一次“最高规格”的对话会议,12个“研究会”的会长分坐在会议室两旁。每一个研究会的研究专题都与“对话教学”密切相关,如对话教学课前准备研究会、科任课堂激发兴趣研究会、读书研究会、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研究会……每个研究会都有醒目的“会徽”、激动人心的“会号”和得体的“会标”。我很欣赏这种交流方式,贺校长和分管业务的赵校长、李主任总体介绍学校开展对话教学的研究情况,学校按小课题“五步操作流程”组织专题研究:真实问题,课题申报;方案答辩,论证立项;组建团队,活动研究;阶段小结,中期评估;结题报告,成果展示。一所小学的课题研究如此科学规范,实属难得。

  对话教学的开放与评价

  贺慧琴校长说,对话的内容是开放的,所有围绕主题的内容都是对话教学的资源;对话的对象是开放的,每一个课堂中的主体都可以与其他主体或客体发生口头的或文本的对话;对话的信息来源是开放的,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他人都可以成为有效信息的来源;对话的时间是开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是对话教学的伸延;对话教学的评价是开放的,它不会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形成在对话中思维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在对话中进行学习,在对话中不断激起新的思考,并学会从多种答案中提出疑问和作出自己的选择。

  后记:从校长自豪而又坚定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了东华门小学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感受到了贺慧琴校长的教育智慧;感受到了对话教学的神奇魅力。我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界值得广泛推广和借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5:38 , Processed in 0.1279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