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学校里找到最好的“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6 10: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学校里找到最好的“我”

  ■本报记者 徐启建
    在海滨城市烟台,除了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这样的“俗”名,烟台三中另外一个多少有些另类的名声也叫得很响——“人家三中最让人服气的是不管什么样的坯子,送到那里最后都能像模像样!”
    相对于前面的俗名,烟台三中校长郭宏成更在意和得意的显然是后者:
    “现在的家长看考试成绩的多,能看到我们学校的这种努力,不容易,有这样的评价,我们一点点艰难摸索出的这条路就值得继续走下去。”
    郭宏成所说的值得走下去的路是他们“发现自我,成就自我”的教育探索。正是这种对自我发现和自我成就的强调,使得烟台三中的师生走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路,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各得其乐”的良好生命状态——“不管什么样的坯子,到了烟台三中就有了自己的样子”。


    “我”,迷失了吗?
    最可怕的教育是让人迷失了自我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长大了想当一名科学家”……
    类似这样的问答场景,我们似乎都很熟悉。
    “但现在上了中学的孩子,你问问还有多少人这样回答?”郭宏成说:“我们现在上了中学的孩子,最多的回答是‘我的理想是以后考上大学’。这样的回答其实是一种悲哀,考大学成了理想,简单的手段代替了人生目标,孩子们的人生已经开始了迷失。”
    让孩子们大面积发生这种迷失的是什么?是一些不良的教育倾向。
    郭宏成总结的这些不良教育倾向中最可怕的就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当家长和学校都盯着孩子能不能考出一个好分数,能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的时候,孩子们还很稚嫩的人生态度会不发生偏移吗?而在这种偏移之下,孩子们被异化成了学习的工具,只知道考试,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往往一辈子就糊里糊涂过去了。现在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往往和这个有关,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没有了考试,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是遮蔽了生活中本来该有的丰富多彩,把一个人的成长逼到了一个狭窄的小道,而在这种狭窄的小道中走出的往往是一段狭窄的人生。”郭宏成说。
    缺乏赏识、批评泛滥的“灰色教育”也是郭宏成眼中造成学生在教育中迷失的顽敌:
    “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之前接受的是阳光教育,是鼓励、欣赏,在没有器质性差异的情况下,发展几乎都差不多,家长也不抱怨、不指责,但到了幼儿园之后,就有了比较,有了埋怨和指责,到了中学甚至有了打骂。这些都是灰色教育。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孩子也需要阳光,孩子们的阳光就是赞美和鼓励。只有在赞美和鼓励之下,孩子们才能找到自信,找到‘人各有异’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阳光之路。”
    “我们大家在小学课本中都学过的那个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因为那些丑陋的板凳,用批评扼杀了我们的爱因斯坦,那罪过就大了。”
    应试教育和灰色教育对于在学校中生活成长的另一个群体——教师的伤害也是一样道理。应试教育让教师们失去了教育本应有的正确方向,逐渐“不知所措”,而“灰色”则一样吞噬着教师们的自信和潜能。
    “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灰色教育,让人失去的都是发现自我的机会,没有了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何谈让他们去扬长避短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呢?”郭宏成说:“所以,我们烟台三中的办学理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们发现自我,最终成就自我。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学校都有‘历史欠账’,我们应该清算这种‘历史欠账’。‘发现自我,成就自我’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时刻高悬在头顶之上的教育铁律之一。”


    帮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阳光之路
    从“阳光班”到“3E成长班”,让每一粒珍珠都闪光


    对于学生们的自我潜能,郭宏成有一个“珍珠论”: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优势,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的突出智能,虽然这些智能很有可能在正式的学科学习中无法充分地显露,但他们同样是珍珠,只要给予他们合适的光照,都会闪光。”
    正是在郭宏成的这种“论调”之下,烟台三中挖掘学生自我潜能的“教育创意”可谓层出不穷。
    2005年9月,郭宏成开始带头推行阳光教育,主要理念是号召老师和家长鼓励、欣赏孩子,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2006年新学期开始,他们又在普通的高一年级4个班进行实验,成立了“阳光班”。这些“阳光班”班主任采取了一系列以赏识为主的激励、辅助措施,结果3年后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成绩显著,效果明显”,许多班主任纷纷自愿报名加入,现在“阳光”已几乎洒满烟台三中的每个角落。
    2010年9月,在“阳光班”的基础上,烟台三中又升级出了“3E成长班”。当初担任过“阳光班”班主任的两位老师,团结了两位年轻人,充分合作,“4个班联动”,成立了4个“3E成长班”。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3E学生”,即拥有3个E特征的学生:EQ——情商、Enjoy——快乐、享受(学习)、Excellence——优秀、杰出、卓越。
    4位班主任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组织过设计班徽、设立班级读书角、制作黑板报、成立E基金、每日五分钟讲演、走进工厂和社区、徒步远足、向不良习惯告别等活动,逐渐创建了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尽管成立才一年,但是这4个班已经呈现出勃勃生机。
    郭宏成说:“从‘阳光班’到‘3E成长班’,我们的教育思维在成长、深入,但我们的关注点其实没有变,我们始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能不能充分发挥,所有个体的‘自我’能不能全面成长。”
    “让自我疯长”,除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这种成建制的实验和改革,烟台三中还通过构建丰富的选修课程、策略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有发挥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为了增强人生发展最重要能力之一的创新能力,他们成立《创造学》教研组,开设了《创造学基础知识》校本课程,还成立了“奇思妙想”科技发明俱乐部,为学生参与发明创造活动提供平台。郭宏成甚至带头参加活动,而且发明了一个方便携带的“创意耳机”。
    学校不管是多么大场面的活动也基本是让学生唱主角。比如每年4月的“校园开放周”,5月的“迈入成人门,走好人生路”成人礼、“阳光普照,群星闪耀”优秀学生授奖仪式,6月的“毕业典礼”、9月的“体育节”、10月的“读书月”,12月的“科技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全部让学生参与设计、主持、实施。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都在这众多的自主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们的“导师制”辅导,也对孩子的自我开发贡献良多。“导师制”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引领者,通过每周一次的《学生成长记录》交流及经常性的面对面交谈,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关爱,明确方向。高三年级曹靖雯同学就说:“导师制让我从中体会到关爱与温暖,心中增添的是感动、信心与勇气,我想我收获了最好的东西。”


    教师“不迷路”,学生才能“不迷失”
    帮助每一个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变成普照大地的“太阳”


    对于学生,郭宏成有“珍珠论”,对于教师,他也有自己的“基本判断”:“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只不过有的时候因为目标不明或者目标错位,而使得自我潜能在无谓的事务中消解了而已。”
    “只有教师‘不迷路’,学生才能‘不迷失’!”郭宏成强调。因此,郭宏成在鼓励对学生进行“亮点开发”和人生规划的同时,也通过创立各种论坛,鼓励教师们勇于发表见解或观点,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比如开设“阳光教育教师发展论坛”,创设班主任论坛等等。
    在烟台三中搭建的各种成长平台中,“青年教师联合会”尤其值得关注。
    在学校里,青年教师资历浅,因而很多聘任、学习、获得荣誉的机会就很少。为了给青年教师一个发展激励平台,烟台三中成立了由32岁以下教师参加的“青年教师联合会”,并让他们中的优秀者竞聘主席和秘书长等,确定他们自己的组织章程和活动计划,组织成员评“青年教师联合会”青年教师之星、优秀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先进个人、课题研究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这样一来,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找到了离自己很近的成长的动力,找到了自我发展的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教师幸福的源泉。烟台三中的全员“导师制”,也是在创造“一个都不能少”的机会,使每一位教师充分体验育人的职责和光荣。
    烟台三中最让人叫绝的还是他们的“多元激励自主申报奖项”。
    “多元激励自主申报奖项”就是鼓励教师们自主申报,要求学校对自己进行奖励,奖励的名称由教师自己确定,并最终公布在学校网站上,由教职工投票决定能不能获奖。在烟台三中,曾经有老师申报过“最佳爱心奖”,有教师团队申请过“最佳团队合作奖”,甚至有一位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老师申请到了“最低碳生活方式奖”。
    郭宏成说:“对教师的传统奖励模式存在着奖项少、范围窄的弊端,难以全面评价各个岗位人员的辛勤劳动,我们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多元激励自主申报奖项’活动,每年两次,让每个教师都看到了自己的亮点,也看到了别人的亮点,大部分人正是从这些被鼓励的自我亮点出发,慢慢成了乐于奉献的‘太阳’。”
    “抓亮点而不是缺点”,郭宏成的这个思路渗透到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学生评价老师上,他就主张不应该引导学生给老师“揭短”,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老师的亮点”。
    包容,鼓励,自我发展的多样平台,每一个教师都能体会到自我的成功,烟台三中的这种管理风格让教师们都很“自我”,像太阳一样喜欢发光、发热。


    找到学校的“自我”,做没有痛的变革
    在尊重学校“自我”的前提下,变革代价被最小化


    郭宏成爱读书,长得也是一副儒雅淡然的书生模样,但在私下里很多教师却说他“其实很狡猾”。教师们说他“很狡猾”的一个主要理由是:“没见到他张牙舞爪,也没见到学校里锣鼓喧天,但是他的很多教育想法悄悄地就变成现实了,而且我们不知不觉中上了套,最后还高高兴兴地为学校卖命。”
    郭宏成领导学校变革显然是有自己的策略的。郭宏成的主要策略是:在学校变革中找到自我,尊重自我,依靠自我。只有在尊重自我和依靠自我的前提下“自我革命”,学校变革的代价才能最小化,甚至最后实现“没有痛的变革”。
    “尊重自我”是要把学校的改革建立在原有基础之上,“拆迁式变革”能不搞就不搞。他认为,学校的改革应在尊重传统,秉承已有优势,发扬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扎实稳步进行。学校的发展要靠文化带动,而文化的积淀要坚守,要不折腾。改革的思路应当是:在已有的总体框架结构内,将已有的内容不断完善,将没有的内容及时补充。
    比如,烟台三中现行的“塔式”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就是在原有的首席班主任评选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而最初简单的期中授奖大会现在也已演变成为震撼学生心灵的激励盛会,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依靠自我”是要发挥所有教师的作用,有想法不是去硬推,而是因势利导,让教师主动去进行,从每个教师的自我内部去认同和推动改革。
    “3E成长班”的建立就是郭宏成“依靠自我”变革思维的一个鲜明例证。在这个班级成立之前,郭宏成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大肆宣扬类似“3E”的理念,买了著名畅销书作家凌志军描写微软研究院内优秀人才“3E”成长之路的书广泛散发,等等,最后“瓜熟蒂落”,有人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动申请成立“3E成长班”,而这种实验班的成功最后又会像“阳光班”一样“传染”到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一项变革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了。
    “发现自我,成就自我”,烟台三中无论是从学校发展层面,还是在教师成长层面,现在都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理念的巨大魅力,而这种理念为烟台三中学生一生所打下的根基,我们所能体会到的魅力才刚刚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03:43 , Processed in 0.1075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