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出来的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4 21: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格”出来的幸福

——郑州“语文深度教研”印象

汲安庆

在这次跨省的三校“深度教研”语文组活动中[①],一位曾经告诫子女、学生,不要报考大学中文系,做语文老师的男性老教师发自肺腑地感受到了一种虔诚,这种感受很多老师都有。我也有,但是更能体验到的还有浸润其间的幸福,不绝如缕,清芬四逸……

一.慢慢走,欣赏啊

语文组“同课异构”的内容是“古典诗词鉴赏”。

河南第二实验中学蒋倩老师以“秋天的诗意”为题,引领学生深度鉴赏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说她“深度”,不仅指结构上的层层推进,曲径通幽,如“秋天的旋律”——“悲伤的吟唱”——“明丽的秋色”这一教学结构的预设,而且还涉及对诗词艺术特色精微、个性的解读,比如从“夕阳”“残月”的意象切入,从地点“古道”、“天涯”、“深院”切入,从多种形象的组合切入,甚至从一般人根本介意的修饰语“西”字(西风、西楼)切入,丝丝入扣,新意迭出,令人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而对马致远小令中名词性意象的诠释:抽去动作性意象,纯名词性意象的组合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当时蒋倩老师用的是对比的方式,将自己翻译、改装的一首现代版《秋思》呈现出来,如“枯藤缠绕在苍老的树干上”,引领学生揣摩),组合的密集性则体现了作者愁思之重。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发现,都是令人称绝的。

该校的教研组长石振华老师说她初读蒋倩老师的教案,感到“很震撼”,我觉得一点也不虚夸。从教时间不长,蒋倩老师竟能拥有如此渊深的学养,由不得人不惊叹。

我校陈冬梅老师是从领略诗词“滋味”的角度去展开课堂教学的。她的课干净、有力,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听后颇感痛快,给力。

比如引导学生品味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的妙处时,陈老师不仅饶有兴味地和学生一起探讨该字的读音,是读jiàn好,还是xiàn好?在学生弄明白“xiàn”(通“现”)字的拟人化功能,最能揭示作者无意中与南山神情凝望的那种自得、闲适、恬淡之情后,她还特地亮出了“词语意思+修辞手法+景象描绘+思想情感”的言语模式,使学生悟有所据,说有所凭。以致当时一位听课老师就在台下忍不住嘀咕:“陈老师肯定是一位指导中考的高手!”

不同的授课模式,不同的对话风格,却都有令人习得的满足,个中原因或许有很多,比如简易、通俗、深刻、个性,但是我更想说是注意了“逗留”的艺术,在审美的秘妙处逗留,学生的体验、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机能才会有生长的空间和解放的可能,从思想到思想滑行的机械、冷酷、残忍,才会悄然隐退。

这种追求颇像阿尔卑斯山上标牌所揭示的“慢慢走,欣赏啊”,因为巧妙地慢走,于是真正的精神关怀落实了,语文的味道也随之飘逸而出了!

二、坐看云起时

深圳外国语学校的白桂珍老师以“闲听歌曲细品词”为题,和学生一起赏析了李清照的3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重阳》、《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3首词的选择很有特色,以清新脱俗的荷花、雍容华贵的牡丹、枯瘦凋零的菊花分别折射李清照的少女时代、中年时代和老年时代,很能反映一个人的人生气象,这种大气而细腻的架构一经想出,就显得不容易,更何况还有独具个性的解读呢?

白老师的知识面很是广博,不管是正话,还是闲话,都能透着一股文化的力道。比如她将李清照《如梦令》的语言和冰心的诗意语言相比较,“如同水洗过过一般,干净、透明”;将李清照前期词和后期词的风格进行比较,前者“清丽缠绵,如信阳毛尖;后者沉郁苍凉,如陈年的女儿红”;问及学生更爱哪一种风格,当学生说偏爱晚年的词作时,她顺口引用了杜拉斯的一句话:“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句句珠玑,却又很是自然,以致一位评课老师开玩笑说她的两个小酒窝里“盛满了中国文化的酒”。

这种比较思维似乎成了白老师的一种嗜好,品鉴“欲语泪先流”一句时,她引导学生顺带欣赏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中年闰土见到“我”时的“有苦说不出”;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她和学生又牵连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及余光中的乡愁意象。视野开阔,触角敏锐,使课堂教学呈现了一种灵动、开放的飘逸之美。打通文本与文本的壁垒,文本与生活的隔阂,白老师做得那样自觉和用力。

事实上,这种专题化教学的倾向,两校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仅从片言只语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深圳外国语分校做过中西战争小说比较的专题介绍,对中国战争文学中涉及的美丽人生、喜剧色彩,以及悲剧意识的缺失做过详尽的解析,还邀请深圳话剧团的演员对学生进行朗读的专业化训练;河南第二实验中学举办过“冰心诗歌阅读”、“先秦诸子百家”、“魏晋文学介绍”等专题讲座,也很钟情学生的表现能力,如指导学生排练《花木兰》、《变色龙》等课本剧,且在省里举办的文艺演出中获得大奖——要知道,这在某些人看来,纯粹是务虚,是不学无术,是浪费时间啊,他们做得竟是那样乐此不疲。

令人感动的是两校还组织教师集中研读余映潮、窦桂梅、李镇西、铁皮鼓等人的专著(二实验);发动“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开展深入研讨;邀请家长定期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书等(深圳外校)。“根之深者其实邃,膏之沃者其光晔”,有了这些文化素养的不断积淀,教学的视界还会狭窄、逼仄吗?学生听他们的课,还有“听上句就知道下句”的枯燥、无聊吗?

当很多语文老师被应试教育折腾得不胜疲惫时,被日渐枯燥的课堂教学搞得尊严丧尽时,不妨静静品味河南第二实验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的老师在语文教学领域里所做的开拓。

他们或许也经历了“行到水穷处”的尴尬,但因为忠于真实的体验,倾情学生的感受,还有瞩目语文教学的大道,所以他们步出了困境,充分领略了坐看云起时的潇洒与快乐!

三、静听花开的声音

观摩“课程超市”时,我选了杨福建老师的“听故事,写作文”。

凭心而论,杨老师的课并不深刻,也不是很新颖,但是我却被他的朴实和真诚打动了。

比如一个女生讲了她和弟弟趁大人不在家时,她将蜡烛点染,放在靠窗的饮水机“帽子”上,结果导致失火,将窗帘给烧着了的故事。好在她看电视的时候闻到了烟味,发现了火情,并用脸盆装水,最终扑灭了大火。

我十分清晰地记得:杨老师一开口评的倒不是叙述技巧,而是说:“你这样做非常危险。应该先拔掉饮水机的电源插头,因为水会导电。”

第一个男生讲故事,没有导语,也没有“我的故事讲完了,欢迎多提宝贵意见”的结束语,杨老师微笑着说:“讲故事是在与人交流,应该注意运用简单而礼貌的导语和结束语,这样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有了这样的铺垫,第二个学生便规避了刚才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该生讲完,下面没有一个人鼓掌。

杨老师的脸分明红了。他似乎有点羞赧地说:“尊重是相互的。故事讲述者尊重了我们,我们应该用尊重回报她。”

经杨老师这么一点拨,孩子们立刻很响亮地鼓起了掌。

说实在的,因为当时已经连续听了3节语文课,再来观摩这一个小时的课程超市,加上杨老师声音温和,亲切有余,激情不足,所以尽管内心深处一再提醒自己,要放低自己,虔敬地倾听,但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可是,听完归来,杨老师的课却在我心目中栩栩如生起来,且越发清晰、难忘。

他的课不是纯粹的技艺之学,还渗透了做人之道啊,而这种渗透竟是那般虔诚,那般投入,那般执着。仅就这一点,他的学生就肯定会受益终身。

该校的工会主席孟新平老师在发言时说到了“静听花开”的幸福,杨老师的课不是一个鲜活的例证吗?他的课,人格之花与知识之花一起悄然绽放,多么令人沉醉!

《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的意思。郑州之行,我从不同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他们“格”(推究)的殷勤,“格”的充实,还有“格”的丰满多姿。因为贴着具体的教学细节,注重心灵的感应,且善于分享,我能鲜明地感到他们已经很好克服了跟着习惯做事,随着大流做事的惰性和惯性,所以他们“格”出了幸福,也“格”出了境界!



--------------------------------------------------------------------------------

[①] 主要指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河南第二实验中学,厦门英才学校。郑州第六十二中学、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浙江余姚中学、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学等学校也参与了此项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5:16 , Processed in 0.1505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