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69岁老翁在北大清华旁听博士生课程(组图)2011年11月11日
来源:金黔在线
李文超旁听总是坐在第一排 课间喜欢和年轻同学探讨问题 “对我来说,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从59岁高考,到64岁读研,再到68岁来到北京旁听博士课程,10年中,李文超学习的劲头,非但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越来越足。有媒体甚至用“疯狂”来形容李文超的求学状态。
“在别人看来,我退休后报名参加高考,已经是石破天惊,没想到我又考研,又跑到北京来上学,一个快70岁的人,为了学习,还住在地下室里面,没错,这些事情表面上看,是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李文超笑道。
“然而他们没有透过表面去研究本质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文超说,“回顾我的一生,再来看我这10年的求学过程,你会发现,我所做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
李文超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没有上过学的农民,然而他们却教育李文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习。“父母的话那时候就在我的心里面埋下了一颗种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他们的教育是我孜孜不倦求学的最本源的动力,”李文超说,他能像今天这样对学习这么着迷,都是父母教育的功劳。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李文超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1964年,22岁的李文超参加高考,由于种种原因,自认为“考得还不错”的李文超,没有获得读大学的机会,这让他内心十分痛苦。
“但是我并没有自暴自弃,我始终记得父母告诉我的那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习。”在那个生活并不能完全自主的年代,李文超无论忍受怎样的磨难,都没有放弃学习。参加工作后,李文超也在不断地读书、看报,“一天不学习,我就不自在。”
“所以,学习这件事情,是一直与我相伴的。”李文超说,“我并没有刻意去放弃什么或者追求什么,学习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在我的世界里面,我退休后所走过的这10年的求学路,都是我人生自然而然的轨迹,我的心态一直都是十分平和的。”
笑对争议:为了梦想“北漂”
离家千里,住在不透气的地下室里面,衣服都要自己手洗,每天只吃清淡的素菜,最奢侈的也不过是花5块钱买三两食堂的红烧鱼吃……李文超过得似乎有些“自虐”。
在别人看来,每个月拿2200多块钱工资,不算多,但是要过一个安乐的晚年也差不多够用,李文超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
李文超却连连摆手:“我不觉得现在的生活困苦啊,外人不知道,但是我乐在其中,如果你让我每天就是遛鸟、打太极、打牌什么的,我才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好过呢。”
李文超说,退休后求学的这10年,是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10年。因为从学习中,他获得了新的人生体验。
“10年前我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但是通过这10年的学习,我觉得我的人生达到了一种新的状态。”李文超用人类从混沌蒙昧,到思想受到启蒙,再到散发出智慧之光,来类比自己这10年的学习过程。
“在知识不断的学习中,我找到了自己心灵的落脚点,因而我的生活即便在外人看来很苦,但是自己内心却觉得踏实,”李文超说,“我住的地方虽然狭小,但是心灵却是广阔的,在学习中,获得了独立的思想,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独立的思想,才能自由。所以,十几平米的房子困不住我,我的心和思想在更高更远的地方翱翔。”
同时,李文超认为,现在很多学生厌学是因为压力太大,“我自己学习就是为了丰富内心,不为名不为利,这样我就轻松,学习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与李文超同住的都是些“北漂”青年,他们都很难理解李文超为什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跑到这里来和年轻人一样吃这种苦。李文超笑答:“我也是‘北漂’啊,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来到这里的。”
这些年,媒体的报道在为李文超带来赞誉的同时,也使得他备受质疑。“很多人说我,这么老了还上什么学,简直是浪费教育资源嘛。”对此,李文超回应:“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这么多年来我去上课,课堂上总是有空位置的,怎么能说我浪费教育资源呢,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来上学才是浪费教育资源呢。”
在李文超的观念里,教育不分年轻年老。“不管我多大,我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现在在国外,七八十岁的老人拿到学位证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同时,也有很多同龄人对自己求学的行为表示“同情”:“我们单位一些跟我一样退休在家的老同事就说我,‘一天读什么书啊,你有那精力,不愿意在家闲着,还不如像我一样出来给别人打更,一个月还能多点钱,你这学习,自己还往里贴钱,不是遭罪嘛’。”
每当这时候,李文超总是一笑置之,“我开玩笑回应他们,‘穷读书’,我是穷人,所以要读书,哈哈。”
“我不强迫他们接受我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毕竟误解容易,理解难嘛。”李文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