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关注课堂服务课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02:3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关注课堂服务课改


作者:赵小雅 

——写在新课程周刊成立一周年之际
  2007年年初的那场大雪还依稀可见,2008年的日历又将翻开。岁末回望,仍然免不了老套的感叹:“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在这一年中,伴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足音,新课程周刊也走过了成长的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也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选题、策划、采编节奏中忙碌着,每一个选题与每一块版面见证了我们的所思所想与努力方向:关注课堂,服务课改。
  聚焦课堂,我们呈现了课堂的进步。知识目标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介入为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教师们的追求,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我们也呈现了课堂教学变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地理课没了地理味”、“音乐课像语文课、历史课甚至手工课,就是不像音乐课”、“体育课变成了说教课”……学科虽然不同,但问题却有着共同的特征,热闹的形式变化迷失了学科课堂的真正目标,综合渗透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如何处理?讲授与“合作、探究”的关系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新课程理念是诱人的,但在新理念与课堂行动之间的路却走得如此的曲折与缓慢。从另一个角度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凝聚着教师们的探索与困惑,因为要把理念具体化为课堂行动是一件复杂而精细的工作,这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有着太多的不确定。但是,面对课堂教学的迷失,也有很多清醒的守望者:“找准课堂教学的原动力,这个原动力不在教育学与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原故。而现在很多人对抓教育理论的稻草趋之若鹜,以为从那里获得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学科教学,事实证明并没太奏效。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把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颠倒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亚夫的观点也许就是其中之一。“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教师和所有课堂情境的,关键是对课堂的理解、对学生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见解有现实针对性,但也许正是在经历了曲折以后才能真正有所体悟。我们聚焦课堂,呈现进步与问题,也希望能做一个冷静的传播者、清醒的守望者。
  面对课堂,我们汇集读者心目中的好课。在“好课讨论”系列中,我们看到了来自读者的真知灼见:“有效开放是好课的生命力所在”,打破以书本、教师、分数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活力,不断引起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与发现以及想象与表现的欲望,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拓展思维的角度,丰富人性与心灵,加强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好课的品质在于精神生命的涌动”,平等交往、高质互动,师生都能够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感受幸福、共享智慧,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体现“民主、平等、融洽”,“真实、生动、诗意”,“怡情、益智、愉悦”,好的课堂应当使师生的学识、智慧、能力和人格得到提升,在获得认识的同时,体验生命的涌动与精神的拓展。“好课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支撑”,好课首先要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实现,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心灵得到舒展,情感得到升华。“从顺与不顺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中提出了看起来很“顺”但没有问题的课是“真正有问题”的课,而因为有了“问题”而使课堂看起来有点“不顺”的课却能够发现学习中的真问题,从“不顺”中得来的“顺”,才能使教学达到目的,使学生的学习质量真正提高……如果我们尝试把从不同视角切入、结合实际案例的真知灼见像“拼图”一样完整地拼起来,是否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好课形象呢?这是我们的愿望,因为新课程周刊正是凝聚读者智慧的平台,就像我们倡导的以价值来作为文章取舍的标准,以价值决定文章长短的尺度一样,而价值的核心在于智慧。
  关注课堂,我们注意了专业引领的力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专业人员的引领,新课程周刊为那些专业的课程教学的研究者提供平台,因为专业,所以能够切中肯綮。我们刊出了教师成长系列专题文章、有效教学系列读题文章、心理学与有效教学系列等专题文章。我们希望从专业的视角,为那些处于迷惑中的探索者指点迷津。
  思考课堂,可以看到,在课程改革六年后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了不容质疑的重心。因为每一位从事课程改革的人都明白,再好的课程蓝图,如果不能落实在课堂上,只能是纸上谈兵,课堂改革的期待也将会落空。然而,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仍然刚刚上路,虽然课堂的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上课堂教学仍然在“带着镣铐跳舞”,在传统的课堂与新课程的课堂之间挣扎。新课程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教师们太需要样板与引领了。2007年“杜郎口旋风”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这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以其创造的勇气与执著的坚持走出了一条独具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这个被概括为“三三六”教学模式改革的最大价值也许正在于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去过杜郎口中学吗?”这就像当年的“去过洋思中学吗?”一样的似曾相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与形式影响了许多前去参观的地区、学校与教师,这种自发的“学习行动”暗含着对课堂教学改变的内在渴望。然而,我们思考的仍然是课堂教学改革还缺少什么样的力量?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过去很多年来有影响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那些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并且有符合这种主张的课堂操作策略与模式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也许,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的正是有着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与实验,我们以此来呼唤新课程下的“教学流派”,希望新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之间出现一个中间桥梁。
  展望课堂,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高中课堂教学的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高中的课堂教学恐怕是最谨小慎微的了,因为高考的利剑高悬,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2007年最早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四省区的高考却为高中教学的改革作出了某些昭示。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也许更应成为关注的难点与重点。课程改了,如果相应的教与学的方式还是老一套,必将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与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新高考与教学的系列文章凝聚了一批一线教研人员与教师的深切思考,也发出了改革高中课堂教学与高考制度的呼唤。高中新课堂的具体样貌还不太清晰,但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2008年,我们将继续带着责任与真情上路。关注课堂、服务课改仍将是新课程周刊不变的追求。同时,课程改革的进程,课程改革中的事件,课程实施中的个性与创造性也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新课程周刊仍是广大读者对话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展现智慧的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2:22 , Processed in 0.0678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