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序言和结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1 09:4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序
研究表明,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有鉴于此,我力主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本书所选的,是我近年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实践,分“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五个板块。为了便于交流,所评议的课,均附录课例及课文。
上述五个板块,可以看成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五种样式:“名课研习”——细致解析优秀语文教师的名课,供语文教师研习。“课例研讨”——由一堂课延伸,研讨执教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某种主张,讨论其在课程论或教学论上的意义。“课例评析”——评议比较典型的课例,从学理上分析语文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做法或普遍存在的问题。“课例兼评”——分析语文教学的某种现象,兼及对一些课例的评议。“课例综述”——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课题(作文和口语交际等)的教学内容作较全面的扫描,并加以专题评议。
在我看来,观课评教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活动,目的是谋求语文教学的改善。而研究,必得面对问题,必须正视问题。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里,我对一些课例进行了批评,需要郑重声明的是:这些批评不是针对教师个人的。我在许多场合反复说过这样的话:
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问题,表现在课堂教学,是集团性地、长时期的、大面积地出现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合适。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
正因为问题乃至错误是集团性的、长期性的、大面积的,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才有其必要性,才有其意义。事实上,我所批评的那些课,执教教师都是很优秀的;惟其优秀,才把他们当作承受批评的“替罪羊”,尽管这样做,我也于心不忍。
在“课例研讨”中,我也对一些课例及执教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主张提出了异议。这些异议只是一种角度的认识,只代表一种看法,既与执教者研讨,也供广大教师参考。希望这本书能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希望“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这些样式,能为提高语文课观课评教的专业水准作一点贡献。
               
王荣生
                    
                                   2007年3月20日


结语•在两个关联中反思,审议语文课堂教学
                       王荣生
我是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为此写了专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主编了我国第一套从教学内容角度分析教例教案的《新课程教例研究丛书》,发表了《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对两个课例的评议》、《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等一系列文章。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见效。
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对“教什么”的回答。“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可分出三个层面,相应地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在这堂课想教什么?第二,教师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第三,在这堂课里学生实际在学什么,学了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阔大的背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
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
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
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教学生“如何感受和鉴赏抒情散文”,但实际在教的东西却是罗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渗透作者情感的“景”被当成似乎人人能见着的客观之物。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但实际却是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日常事件在评说。比如教师意图培养学生亲近古典的态度,但实际在要求学生做的,却是毫无趣味的死记硬背——真的是死记硬背,默写出每一个字 每一个标点。
我发现,语文教师们在课堂里好像集体性地患了专业知识的失忆症。应该说,目前的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高师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问语文教师,他往往也还能说出这些知识。这段时间在外讲学,我经常这样问教师: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有没有区别?唐诗和宋词有没有区别?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朦胧诗与校园诗,有没有区别?老师们回答“当然有区别”,有些从来没想过这一串问题的,犹犹豫豫也默认“有区别”。我接着问:那么,为什么所有的诗歌,你上的都是一样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差别?抒情散文“情景交融”这人人都知道,小说是“虚构”这也人人都知道,议论文的关键是“问题分析”而不是观点的态度的态度,这虽然不是人人都知道但好些老师是明白的。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里教的是些什么呢?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我们的观课评教往往是就课论课,从上课铃响到下课铃止,既没有看到教师“想教什么”与教师“实际在教什么”的复杂关系,也没有把“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勾连起来。一堂语文课,似乎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一堂课下来,学生心中所留驻的经验是什么,是否与教师所意图教的相一致或相关联,教师想教的、实际在教的、学生实际所学的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哪一条相关联,是否有效达成或趋向一致,这些方面的考察均排除在观课评教之外。那么观课评教有什么基准呢?教师上一堂好课的努力有什么方向呢?语文教学真实实现的“教学内容”,究竟是些什么呢?语文教师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何在呢?
现在,,“反思”的理念已被广泛地宣传,“审议”这个词也开始流传,但是光有“反思”的精神、光有“审议”的愿望,而不知道反思什么、审议什么,那精神和愿望我想十有八九是要落空的。我认为,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9:39 , Processed in 0.0704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