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少堂“语文味”语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5 17: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程少堂“语文味”语录                                                                                                                      林润生摘录
http://www.vastman.com/Article/jiaoxue/zonghe/10617.html




      ◆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我以为它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语体的特点来。第二是要教出情感美。一堂好的语文课,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第三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含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之美。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  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味儿”理论构想》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3
     ◆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 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才是符合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语文美学体系。
                 ——《语文味研究回顾》原载2003《语文教学通讯》2003/30
     ◆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到2003年下半年,我们把语文味定义为: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到2006年,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探索,井吸收学术界的建议,把语文味定义阐释中原本有的“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把语文味进一步定义为: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 “语文味”的成长史》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8/14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批判》原载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05 
  
     摘录者感言:
    1、一个书评家说:“英国小说家劳伦斯说过,相信故事,不要相信讲故事的人。”对教育理论,我们要相信什么呢?相信教育理论话语系统本身,还是作者?
     2、 对“语文味”的不同时期的表述,有其内在的一以贯之的内核吧,那是什么?笔者以为是偏向了人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5:54 , Processed in 0.0624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