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仙桃教育局局长彭中才谈“村小强化”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21:3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仙桃教育局局长彭中才谈“村小强化”战略 2010年11月08日  作者:叶莎莎 刘徽   来源:中国教育报
激活村小沉睡的“细胞”
——湖北省仙桃市教育局局长彭中才谈“村小强化”战略
湖北省仙桃市教育局局长彭中才  
  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在农村,而作为“重头戏”的村小却在教育的整体格局中长期被边缘化,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带着对农民的真挚情感开展村小建设,让最基层的百姓子女也能享受就近上好学的便利,湖北省仙桃市想尽方法办好管好村小,把加强村小建设作为维护基层百姓切身利益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第一年建样板,第二年抓中间,第三年整体提升”的战略,抓投入、抓管理、抓队伍,强力推进村小建设。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向村小倾斜,用制度固化教师的逆向流动,村小正由教育发展的“短板”变为助推教育均衡的强大“引擎”。
  “以对农民的真挚情感开展村小建设”
  记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一些地方往往采取的是大撤大并的方法,看重规模效应,任由一些村小萎缩,而仙桃却旗帜鲜明地提出“强力推进村小的建设与发展”,把加强村小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着力点,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彭中才: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提出全面加强村小建设与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加强村小建设是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要求。我市共有村小108所,占全市普通小学总数的73%;村小在校学生1.8万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近30%。这表明,尽管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但村小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仍将是我市广大农民子女入学就读的主阵地,村小承担的义务教育职能是其他学校所不可替代的。可以说,在村小就读学生的父母,都是最基层、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和城镇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办好管好村小,是对广大农民最大的关心,是维护基层老百姓切身利益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农民的真挚情感开展村小建设,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快村小发展。
  第二,加强村小建设是扭转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必然选择。由于受地理位置、人口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及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市村小面临着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开设不齐、生源严重萎缩等诸多难题,在全市教育整体格局中被边缘化,可以说每一所村小都是薄弱学校,村小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盲点”和薄弱点。不抓好村小建设,我市城乡教育的差距将愈来愈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无从谈起。
  第三,加强村小建设是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村小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加强村小建设,提升村小办学水平,事关人才培养质量,事关教育工作全局,只有打好这一基础,夯实这一根基,我市教育发展水平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39:26 | 只看该作者

  “推进村小建设与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
  记者:村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仙桃是如何破题的?
  彭中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村小建设与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今年3月,我们组建了18个工作专班,以镇办为单位,全面摸清村小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内人口、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重新修订《仙桃市村级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准确界定农村永久性保留学校和过渡性学校。对人口在8万人以上的大集镇原则上确定4所永久性保留村小,人口在8万人以下的小集镇原则上确定2所永久性保留村小,全市共确定60所永久性保留村小。为了方便偏远地带学生就近入学,对一时难以撤销的村小改为过渡性学校。截至今年9月,我们已将条件差、规模小、质量低的20多所村小予以撤并。同时,我们将按照“第一年建样板、第二年抓中间、第三年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下移工作重心,统筹城乡资源,分步推进村小建设。
  “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向村小倾斜”
  记者:在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村小的投入难题上,仙桃有什么好的经验?
  彭中才:改善办学条件是推进村小建设与发展的基础,面对村小发展的落后面貌,我们坚持不等不靠,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向村小倾斜,加大村小投入力度,以大投入推动大建设,促进大发展。
  一是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在全市财力十分吃紧的条件下,我们积极争取市级财政支持,提高学生在120人以下村小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全省的平均水平每年315元提升至400元,解决了村小“开门难”的问题。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先后统筹国家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资金583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拉动镇村两级投资163万元,吸引社会捐资80多万元,今年以来累计投入863万元,共维修改造校舍6万多平方米,添置各类教学设备1万余套。
  三是拓宽对口帮扶思路。我们分别将21所市直学校和38所镇直学校就近与永久性保留村小结成对子,规定高中学校每年拿出不少于5万元、其他学校每年拿出不少于2万元,帮助村小添置教学设备,开展全方位帮扶。半年来,对口帮扶学校捐赠资金近100万元,维修校舍1万多平方米,兴建篮球场8个,购置升降式桌椅、体育器材等3000多件。
  四是落实村小安保人员。我们积极争取劳动部门支持,将学校门卫及保安纳入国家公益性岗位,落实项目资金200多万元,为全市中小学配备了243名保安人员,强化了村小安保力量。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39:55 | 只看该作者
“抓住校长就抓住了村小建设的‘牛鼻子’”  记者:除了硬件设施,村小更缺少优秀的教师,加强村小教师队伍建设仙桃采取了哪些措施?
  彭中才: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抓住了校长就抓住了村小建设的“牛鼻子”,就赢得了村小发展的主动权。长期以来,村小校长处于无名无分、放任自流的境地。真正建立起村小校长选用的长效机制,选好、管好、用好村小校长,我们采取公开竞聘和民主推选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市镇办直属学校选拔30名优秀青年中层干部担任村小校长。同时,加大村小校长培训力度,将所有村小校长轮训一遍。通过健全选聘制度、完善培训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校长的管理潜能得到了激发,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另外,针对村小教师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优、人心不稳等问题,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到“四抓”并举。
  一是抓补充。实施转岗培训三年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依托仙桃职院开展紧缺学科教师转岗培训;与仙桃职院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选派体育、艺术系大学生到村小走教;与华中师范大学、咸宁师院等高校合作开展“教师置换顶岗培训”活动,改变了村小教师学科结构。
  二是抓交流。健全完善支教走教制度,凡到村小支教走教的教师,每人每年发放1600元交通、生活补贴;强化政策导向,推进职称评聘改革,将“具备一年以上村小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作为评选高级职称必备条件,对支教两年以上且仍在支教岗位上的教师和从事体音美等学科教学的专职教师实行指标单列;推动200多名市直属、镇直属学校优秀教师到村小支教走教;引导67名改任主科教学的体育教师重返体育教学岗位。
  三是抓培训。建立农村教师培训基金,每年统筹5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村小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广泛开展城镇优秀教师与对口帮扶村小教师拜师结对活动,帮助村小教师全面提高业务水平。
  四是抓稳定。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对村小教师重点实施“三个倾斜”,即在绩效工资发放上倾斜,村小教师绩效工资平均水平高出城区学校教师12%;在职称评定上倾斜,将晋升高级职称60%的指标投向农村中小学;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倾斜,大力开展教师周转房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多方筹资38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教师周转房500多套,改善了农村教师住房条件。
  “三制”改革拆除教师流动的校际围墙
  记者:均衡师资配置,仙桃把重点放在了推进支教走教上,用制度固化教师的逆向流动,仙桃有什么好的建议?
  彭中才:2009年,仙桃被确定为湖北省18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市)之一。改革之初,我们一度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要是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均衡发展就是要大撤大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深入调研后我们认为,推进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固然重要,但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主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改革。
  “学区制”是指以镇域为单位建立学区,选择一所优质镇直初中与镇办中心学校合并,实行真正意义的中心学校管理体制,统筹管理学区内所有中小学。对学区内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根据各校学科需要合理调配;“一校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所强校就近兼并一所弱校,推行“一个法人代表,两个办学实体,财务统一管理,教师交流使用,资源共同分享,整体均衡发展”的管理模式;“联校制”是将优质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实行互联互助,优势互补,合作共建,逐步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三制”改革突破了固有的管理体制障碍,拆除了教师流动的校际围墙,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市已在9个镇办建立了“学区制”、102所学校实行了“一校制”改革、52所学校开展“联校制”管理,“三制”改革覆盖面达到90%以上,让8万多名学生享受到了公平优质的教育,择校之风明显缓解,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仅仅只是破题开篇。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三制”改革,以加强村小建设为着力点,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战,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局面,让所有孩子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本报记者 叶莎莎 特约通讯员 刘徽)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8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2:30 , Processed in 0.0616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