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4 01: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探讨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熊冠恒
一、特色与特色办学
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确,世上之物生而不同,各自表现出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是它的特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类型而言,事物的共性代表了一类事物的特色。就同类的个体而言,它们或存在量的和质的不同,或处于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或者表现为结构与形式的差别等等。其次,我们所谈论的特色是在认识论范畴,而且一般都在比较中出现,正是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不一致之处才叫特色。而这种比较又与人的目的性相关联,目的不同,价值不同,特色的认识也不同,因而特色还是个价值概念。另外,特色尤其社会组织的特色一旦被复制而泛化,它就不再成其为特色,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产生新的特色。统而言之,特色具有客观和主观双重属性,客观性取决于特色的实际存在,主观性取决于人的发现与观测。
特色办学是指在同类学校中办出自身的独特性来,这种独特性表现为与众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学校特色建设可以从某个项目或领域开始,不断吸引师生,集聚资源,优化管理,端正评价,把它做成同行中的优秀,再以类似的信念或者哲学来全面更新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直至形成某个领域或整体发展的卓越,从理念到实践,管理到评价,教师到学生,硬件到软件都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格调,彰显着一种特殊的氛围,师生洋溢着不一样的精神风貌。尽管这个过程不可能短期兑现,但它确实是我们所追求的特色学校。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诉求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教育改革却举步维艰,有人说日益浓烈的应试教育总有一天会出大事,甚至可能牺牲几代人的良性发展,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如今的孩子们,他们有的损害了体格,有的坏掉了脾性,有的缩短了视线,有的压抑了好奇,有的牺牲了爱好,有的没有了特长;教育被考试所绑架,唯分数是英雄,唯“重点”是好汉,可以说教育之路越走越窄。殊不知,其原因就在各自的身上,教育的行政权力、学校的管理权力、教师的专业权力、家长的监护权力,当初都是带着“良好”愿望上路的,但是暗中各自都深藏着不可告人的功利盘算,可悲的是这些盘算都落到了孩子身上,而且不断发酵:他们的书包变重了,空余时间没有了,节假日“被安排”了,身体瘦弱了,想象力和好奇心湮灭了,探究心被题海淹没了。童年不再快乐,青春不能追梦,待到翻越了高考大山已是筋疲力尽,再走进曾经神往的大学校园,已是“无心恋战”。这是成人世界对孩子的最大不公平。有人抱怨:该死的教育,狗日的学校,可恨的教师和父母。今天的学校本来各有其别,但是,因为过度强调“应试”所以千校一面,过于关注分数所以孩子无法发展个性特长。特色办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而出、推而举之的,它本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现在却变成了无奈之举。
特色办学的关键在于办出学校的独特个性,办学的个性从哪里来?归根到底来自于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教师教育教学和学校内部管理则因应学生的需要,办学理念集中体现这种需求。学校则应认识到学校特色形成的内在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发现和挖掘可能形成的特色,培育和呵护处于弱小之中的特色,浇灌和茁壮处于发展之中的特色,完善和强化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特色,这应该是学校创建特色的理性思路。特色办学因应了个性化人才的成长而具有了蓬勃生命力,这就是特色办学的核心诉求所在。
三、学校特色建设的阶段论
(一)特色建设的三个阶段
目前,比较普遍地认为特色学校建设存在三个阶段:特色项目(或领域)、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或学校传统)。按时间进程来看,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如下:首先是寻找发展为特色的项目并建立特色项目的阶段。其次是特色做强做大的阶段,所谓做强是指把特色项目做出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大是使特色项目能够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惠及更多学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在这个阶段中,学校要从制度与管理上加以保障,课程设置上加以落实,教育教学上加以贯彻,师生评价上加以调控,既保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要求的核心教育价值,又能有效实现学校特色项目的附加价值。第三是学校特色的彰显和维护阶段。俗话说,“守业比创业难”,特色学校的最好维护就是坚持创新,继续保持优势和卓越,惠及和服务于更多的人,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从成熟程度来看,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也可以认为是特色学校的三种表现形态,特色项目是在特色学校创建之初,特色表现为局部的状态;学校特色则形成了该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东西,显现出一些优势;学校文化则表现出优势日渐物化,形成了因应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传统。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学校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假以时日,也就是说特色项目需要有若干年的建设,需要资源投入,师生积极参与,需要设定目标,需要做得比别的学校做得更好,才有可能成为区域性的由某个项目发展起来的学校特色。学校传统的形成则需要更长时间,这已为百年老校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二)特色及其教育哲学
从理念的角度来看,学校特色发展应该呈现为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特色项目的建立到相应教育哲学的提炼就反映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我们在纽约市第7学校见到的“艺术教育”特长,当初仅仅是几位教师将他们的艺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展示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后来每次参加展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教师,学生也加入了,渐渐地波及到了全校各个年级,于是学校老师们发现:当孩子们的作品被人参观受人赞赏时,孩子们有说不出来的愉悦,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更投入了,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了;正如该校校长所说“当孩子受到艺术熏陶时,孩子们的心灵之门都会打开,任何学习就变得更容易了”,这就是他们的教育哲学,也是他们建设“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崇高理念。有了这个教育哲学之后,他们有了更多的规划,比如招聘教师时要考虑是否有一门艺术特长,音乐或美术;艺术与各学科如何结合,比如阅读课是否能结合话剧;教师专业进修时,原来没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多学一些艺术课程,比如电脑美术、雕塑等;结交学校伙伴时,也考虑艺术的因素等等。这时你会发现,抽象的教育哲学又回到了具体实践当中。特色建设阶段也许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来回“折腾”。这个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已有20多年了,特色也非常显著,学校变成了艺术化的殿堂,浓郁的艺术氛围一进到校园就被吸引和笼罩住了。
(三)有文化传统的学校是怎样的?
有人说,学校的特色是她的某个领域乃至整体表现的卓越。耶鲁的“精英意识”,斯坦福的“创业精神”,麻省理工(MIT)的“工业设计”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点出了这些名校的教育特色。是特色成就了名校,还是名校成就了特色,究其关系已经不再重要了。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一定会慕名而来。徐志摩诗句“在康河(Cam River)的柔波里,我甘愿作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Cambridge)),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对剑桥教育的理解。名校的特色是什么?形象地说,当校长离开,它们还在;当学生远走,它们被带走了;当人们谈论她,总是令人咀嚼回味,这就是学校的特色,学校的文化,学校的传统。
也有人说,学校传统就是学校的一种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包括居于其核心地位的文化精神,比如西方大学名校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其次是体制制度和组织形式,这是服务于文化精神的中间层文化,如西方学校扁平式管理模式;三是处于这个集体当中的各主体的行为方式,如个体是自我约束型的服务方式,还是纪律约束型的服务方式。这种文化模式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意识系统,所以它不一定需要气派的校门来装点,也不一定需要由显赫的高楼来支撑,悠久的历史倒是自然了其恰当使命的存在方式,人文荟萃是其兼容并包的向心力,英才辈出是其川流不息的浪花。有传统的学校不一定需要豪言和壮语,倒是需要慢工出细活,所以特色加名校才真正达成“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就是学校传统的概貌。
四、特色建设的主要内涵

(一)与课程的结合
笔者在美国纽约参访的公立368中学(MS/HS 368 IN-TECH ACADEMY)是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中学。学校与一些著名科技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如微软、思科等企业。在高中课程设置中,就增加了大学科技教育的导向课程,并且在所有学科都开展了与科技进行整合教育。课外活动与科技结合就更紧密,初中有修电脑、机器人学等综合课程,高中有微软和思科工程师认证内容的课程,学生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在网上开展的虚拟电子商务,模拟得惟妙惟肖,有声有色,每年“盈利”几十万美元,还与全球上百所建有网上电子商务公司的学校有合作关系。暑期学生可以到伙伴企业参观甚至参与合作项目。教师的进修也主要倾向于将科技与学科进行整合的内容,包括学校利用最新的教学设备“Smart Board”,开展与学科整合研究,与校外组织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研讨教学,开展各种新技术的教育应用培训等等。
(二)落实到主题活动中
布朗克斯工程技术高中为了实施科技和工程定向发展特色,学校按年级规划了不同的培养重点,并要求学生为自己订计划。九年级的学生主攻科技,学校提供个性化教学;十年级学生主攻科技对全球的冲击;十一年级的主题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十二年级主攻探索工程。学校还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Olympic等各种比赛,这些比赛一般以年级为单位,包括设计汽车与桥梁,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学校资源的利用方面,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校内如此,校外的合作伙伴也是如此,社区、校友会、大学、公司、家庭等共同支持学生的学习。
布朗克斯工程技术高中教师中有五分之一为工程师。学校聘请校内资深教师指导教学,也请校外专家指导学科实践,学校有专题指导日,比如科技日、数学日等。一个月两次的科技日那天,学生不上正常的课,而是与老师或专家一起共同设计课程,做一些操作方面的工作,比如学生与专业人士一起参与“北方人掩地博物馆”设计。其次,为专业学习做准备。每学期,工程方向学生和老师都去建筑工地考察,建筑工地是学校合作伙伴的施工现场。另外,还有大学教授对学校指导,合作伙伴之一纽约曼哈顿学院允许能力强的学生修该校AP课程,升入大学后学分可以直接带入大学。此外,学校也建立教师网络,加强教师间经常性相互学习。
(三)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合
纽约市公立第7小学(P.S. 7)的特长是艺术教育。用艺术吸引学生,教师们把走廊过道做成“博物馆”,展示教师和学生作品,相互观摩和交流,开始时展示作品的地方慢慢地变成学校的艺术长廊,现在整个学校都在走向艺术化。该校学生大多是南美人后裔,英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开展特色教育以来,所有班级所有学科都与艺术整合。有一个班的语言课,原来学习落后的几个男孩,通过读剧本,表演舞台剧,认真理解剧本情节,并练习表演。表演过程中,台下的同学都听见他们朗诵台词,而且非常惊叹他们读得那么流利,这使他们感觉非常好,非常成功。表演开启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学习也进步了。学校越来越感觉到艺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是密切相联的,现在学校的音乐和美术内容已经变成了日常教育的一部分,融进每一门学科课程里。这里的所有教师都懂得一个或几个艺术门类,科学教师可以把绘画、音乐融入到自然科学课中;社会科学课教师可以用音乐和美术来介绍历史,用学生熟悉的信息编成一首歌,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那些乏味枯燥的年代、事件和人物;移民和印地安人的遭遇编成音乐剧,学生来表演,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印第安人的情感,进行跨文化多种族的理解和合作教育,这就是他们的社会科学课;等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特长,学校自然形成了一个传统,那就是教师自觉进修艺术课程。比如二年级的社会科学课教师为了学习艺术,自愿到圣文森山学院(该校的合作伙伴)进修雕塑课程,回到“社会交往”课堂,老师就让学生创造一些人物形象。如果新教师不懂某门艺术,受此环境影响,他会积极申请到圣文森山学院艺术整合课程工作室学习。工作室提供图画、作画、表演、诗歌、音乐、环境艺术、历史和神话学等艺术与人文内容的教师培训,以及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践;同时工作室专家也会到学校听取反馈和进行指导。现在教师加强艺术进修变成了学校的无形要求,也变成了教师的一种专业发展方向,完全适应了学校特色特长发展的需要。
(原载2011年10月14日《深圳教育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01:25:49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市基础教育办学特色综述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鉴

一、上海市基础教育办学特色的发展历程
在教育长期发展的积累中, 上海一直是全国的教育高地,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起着一定程度的引领作用。
(一)解放前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校特色
解放前, 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程度高、质量高、名学校多, 模式各异。其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办学多元化, 学校特色鲜明, 成为全国的教育中心, 显现世界教育改革潮流。
办学主体上, 社会参与程度很高。一批爱国的实业家在“教育救国”思想指导下, 倾注心血办学, 如杨斯盛、叶澄衷、吴蕴初、凌兆之等。一些高层官员、社会名流也分别担任学校董事长和董事, 如汤恩伯、钱大钧、于右任、邵力子、杜月笙等。
办学人员专业资质非常高, 汇集了一大批教育家和名师, 如蔡元培、马相伯、匡互生、潘序伦、舒新城、陈鹤琴等。如匡互生所办“立达中学”, 名教师有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夏衍、茅盾、郑振铎、叶圣淘、朱自清等; 澄衷中学有卢于道、陈虞孙、钱君匋等名师。雄厚的师资力量保证了教育质量。
正因为办学力量强、师资水平高, 所以学校特色明显。如蔡元培办学突出科学教育, 教师可以讲授《天演论》, 并且重视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提高艺术兴趣; 王培孙办育才学校, 重视学制和课程设置,在清末就开设国文和日语, 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发展, 允许学生跳级, 学习不必面面俱到。
(二)上世纪80年代上海基础教育特色发展的政策引导
此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实际, 超前建设法规和制定规划,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改革。
80年代,上海市强化政府高层的教育管理职能, 推动依法治教和教育发展战略前沿研究。上海在地方教育法规、规程建设上领先于全国, 为全国提供了一些重大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80年代中期, 上海率先在全国基本形成与普通教育并行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从1985年起, 市教卫办牵头, 开展为期三年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先一步、高一层”的总体要求, 确定“坚持方向, 深化改革、增加投入, 提高质量, 注重效益, 适度发展, 社会参与, 双向协调”的指导思想。
80年代初期, 上海为了尽快提高教育质量, 采用的主要策略为: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先行探索课程改革; 兴起全市的以第一线学校及教师为主体的群众性科研,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科研网络。一些来自基层第一线的学校、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科研, 形成一批以科研兴校为办学特色的典型。如改变困难学校面貌的闸北八中、飞虹中学、海南中学、恒丰中学、曹扬七中等, 其中最典型的是青浦教改实验, 还包括整体改革的普陀区中朱学区改革经验等。
(三)20世纪90年代上海基础教育注重内涵发展的特色
90年代上海进入大发展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大量上马, 产业结构急剧调整,基础教育发展适应上海城市“一个龙头, 三个中心”国际化现代大城市建设( 一流城市) 和“科教兴市”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教育的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形成新的、持续的发展动力。
90年代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体现出超前、整体联动态势, 在全国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乃至获得“改革看上海”的评价。
此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理念先行, 规划超前, 重视“体制、机制、投资”三位一体的整体改革, 各级政府的教育宏观调控强势作用和创造能力突出,发展中呈现上下互动、相互配套的格局; 注重学校发展增长方式的改变, 强化科研, 带动教师队伍发展。
1996年, 上海率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 打破了当时“人本主义思想”的认识禁锢。这一先进教育思想,提升了教育发展的内涵价值, 对全局性的教育改革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1995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发展目标。市教委开始组织专家研究“建设一流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相对独立但又与上海整个社会经济以及教育发展全局紧密联系,对上海基础教育发展起到重大的导向作用。
199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机制、投资”三位一体改革的思路。在教育的整体改革中突破人事制度的障碍, 首创校长职级制; 在学校事业单位改革中推行校企分离等机制改革;在办学体制改革上, 上海采用“民办公助”“转制”等办学形式, 使其成为上海基础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90年代中后期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鲜明特点是素质教育的区域性整体推进。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指导下, 区县改革活力非常强。如静安区以政府优先行动、管理改革为突破、制度创新为特色, 推行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其校长职级制、校企分离等制度改革很快在全市推广。闵行区政府以文件形式强势推进素质教育, 大胆改革中考,实行“两考分离”; 小学取消留级制、百分制、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座位排列,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制度; 初中不准按能力编班、大面积补课、加班加点、随意增减课时, 确保音体美劳技课、理化生实验课开足等, 在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中保证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虹口区积极探索“政府宏观管理,社区积极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极大地调动了校长和教师改革的积极性。
90年代中后期, 上海滚动实施了二期课程改革。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为指导, 确定了发展学生的“三种学力”和课程实施的“三维目标”, 设计了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新课程结构。在推进过程中, 市教委先行制定各学科改革纲领, 选择外语、计算机学科和推进研究型学习为突破口, 采取稳妥、局部推进的策略。
为了推动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上海在督导、评价和招生制度上加强改革力度。在吸取发达国家督导经验基础上, 上海研究和推行了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 为全国提供了经验。评价上制定了《上海市学生评价手册》, 探索学生的综合改革。招生考试中义务教育推行“就近入学”, 中考采取“两考分离”, 高中阶段入学实行“多次机会、双向选择、多元评价、多元录取”, 高考中探索部分大学和部分中学联手“提前入取、提前培养”的机制等。
二、上海四所学校办学特色概要
(一)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1.基本情况
1958年建校,1963年成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7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部属重点中学。二附中率先在中学教育领域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出了一批名教师,一批好学生,逐渐形成了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精神。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东迁浦东高标准现代化校区后的二附中,将依托华东师大教育科研和张江高科技创新人才群体的优势办学,积极探索青年英才在中学阶段的成长规律,发现并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最大发展。

2.办学思想
二附中努力构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勤奋、求实、开拓、进取的校风和严谨、扎实、灵活、创造的教风,使二附中学生成为追求卓越、具有宽厚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国家栋梁之材。
3.课程特色
(1)课程设置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程适应每位同学发展的需要。
(2)课程方案。二附中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学校,从2002年9月份起在高一年级全面执行《上海市普通中学课程方案》。要点如下:
----提供五种学习活动

品格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

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

体育与健身的经历;

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

社会实践的经历。
----提供八大学习领域
①语言文学学习领域:语文、外语课程;
②数学学习领域:数学课程;
③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课程;
④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历史、地理、思想政治;
⑤技术学习领域:信息科技、劳动技术;
⑥艺术学习领域:艺术;
⑦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
⑧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社会实践、学军、学农、社会调查、社区服务。
----学校课程。建设百门学校课程,是二附中投入第二期课改的一项重要的工程。目的是通过学校老师自行构建百门学校课程,来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传统、满足学校学生对学习的需求。2001年10月,二附中提出了“建设百门学校课程”的任务,85%的教师投入到这项任务中,至2003年已推出四大类共125门学校课程。使得学校选修课丰富多彩,极大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2003年4月,华东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汇编了上述成果。
(二)上海市格致中学
1.基本情况
格致中学是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先驱——徐寿先生(1818-1884)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于1874年筹建,1876年建成。徐寿先生爱祖国、爱科学、毕生探索我国近代实业振兴、科学救国和教育发展之路,他的为国为民的爱国思想,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成为格致中学百年发展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源泉。一百多年来,学校继承了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凝炼出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校训与求实求是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爱祖国、爱科学的能人志士。江同志曾为学校题词乐育英才,朱镕基同志也称赞学校培养了一流人才。中央电视台1999年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的连续报道节目中,格致中学是唯一被报道的中学。
2.办学理念和目标
格致中学的远景发展目标是继承和发扬学校科学、爱国、求实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设计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总结和形成有国际意义的教改经验,逐步营造有独特个性的学校文化,创意建构高效能的学生培养模式,把格致中学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世界名校。
3.课程特色
(1)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学校课程植根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优势智能的发现与发展,立足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课程和主动学习平台,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科学教育基础,促进学生在厚实基础之上的能力、身心、个性、特长的多元发展。
(2)课程改革格局。在最近20年的发展中,学校课程建设经历了双轨同步三大板块基、拓、研三型课程的第三阶段,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由两大类”“三板块课程模式向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的课程结构转变。在新一轮学校发展中,将进一步深化与完善课程改革工程根据格致中学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定位,学校将进一步形成各科高水平并举,科学学科特强的课程改革格局:
----全面优化基础型课程。格致中学的基础学科教育将保持并发扬基础教学高质量的传统,文理并重,夯实基础,重点在结构性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与掌握,培养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运用能力。格致中学的基础型课程设置面向全体学生,也对学生差异作出反应,既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的培养,也注意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性学力的开发。
----充实丰富拓展性课程。格致中学的拓展型课程以拓宽知识,培养兴趣,主动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学生的实践体验,潜能开发,特长发展。格致中学的拓展型课程在现有的五个方面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专题性新课程开发和建设。格致中学的拓展型课程将进一步体现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择学习、主动学习的需要。
----规范多元研究性课程。格致中学的研究性课程建设与开发将继续体现专题性、综合性、开放性特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研究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执行过程,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指导与多维度评价。
根据开发高中学生多元智能的需要,学校将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开发和优势智能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形成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协调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格致课程特点。
4.科技特色
(1)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学校近年来一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除首批挂上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上海市TI数理教学技术实验学校等铜牌外,还荣获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三十余项荣誉。2002年底,已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2)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放在重要地位。《格致中学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即为学校建设全国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三年规划(19992002)的龙头课题。该课题研究的科学素质包涵四大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学习、科学实践等),并获得上海市教科所市课题评比二等奖。和谐发展,理科见长,富科学素养,有个性特长则是格致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还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主管领导,以副校长为分管负责人的三级管理网络,工作开展有序、有效。
(3)学校科技教育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学校科技教育开设到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这三个不同的层面。比如,地理、生物等基础性课程每学期拿出四周教学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环保类的考察、实验活动,数、理、化则通过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布置长作业来提高科学能力;历史学科的科技史研究课题即是学校科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一大创新举措。学生做到研究型课题人人有长作业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探究能力的学生群体。劳动技术课则增大科技含量,增加普及OM活动和机器人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拓展型课程的层面上,新开设了数十门科技类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学校已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师队伍。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建立的科技类社团组织与兴趣小组25个,占全校的社团与兴趣小组的比例已超过50%,活动有组长与指导教师,有计划与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地进行活动。
学校已建立校园科技网。学生对科技网颇感兴趣,上网浏览人数较多。学生电视台的《科技之窗》节目专门播出现代科技信息,报道获奖者的事迹。以信息化手段推进科技教育已成为学校科普教育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学校虽然占地仅14亩,仍拨出20余个专用教室进行科技教育。每年用于科技教育的经费支出(不包括学科竞赛、活动场地的修建和设备的购置)均超过8万元。
学校坚持科技教育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普及到每一位学生,提高在每一个学生社团。从学科竞赛,到研究型课题,再到网络、电脑、环保、国防等等,硕果累累。学校有一支由院士、专家、校友讲师团和本校教师组成的高水平科技教师队伍,他们不定期向学生开设科技知识讲座,和学生一起开展科普活动。
(三)上海中学
1.基本情况
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实验性示范性大型寄宿制高中,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2%,堪称绿色校园之典范。现有行政班98个,中外学3200余名,其中累计有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80余名国际部学生。 学校素以管理严谨、名师荟萃、教育高质、英才辈出而饮誉海内外。历届校友中有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代表的现任或曾任党和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100多位,两院院士51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29人。 学校被誉为一流大学的摇篮。本部学生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定在95%以上,2006年,2007年均超过98%。2006年,2007年本部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四所名校的比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2006年,2007年达65%。国际部报考北大、清华等中国重点大学留学生录取率超过85%,港澳台学生报考中国大学录取率为90%左右,报考欧美名牌大学录取率超过75%;报考美国大学的学生中,有1/3左右进入全美排名前20名大学。2007年,IB文凭获得率达96%以上,学生参加美国SAT(I和II) 考试,多人获得满分,美国排名前50名的一流大学中有34个大学录取了我校的25个毕业生。近几年,一批学生进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早稻田大学、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等世界名校深造。上海中学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实现了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教育高质、管理高效的办学目标,现正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的中国名校
2.办学理念与特色
学校坚持乐育精英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的主要特色有:全国最早提出资优生德育并进行创造性实践。教育的国际化基本形成,是上海最早加入国际文凭组织的中学,也是上海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项目学校;与美、英、法、德、加、日等国的十余所世界顶级中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数字化校园初显成效,固定网、移动网和MP网三网合一,构建了四大类18个现代数字化基础实验室,其中工程类数字化基础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中心、数字化音乐美术中心等均属全国首创。高绩效管理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和谐发展。
近年来,本部学生获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与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金牌24枚,银牌9枚。2003至2007年获世界、全国、上海市、区各类竞赛奖项2300多个。其中有因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团体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邓小平奖、首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团体第一等多项高层次奖。
3.培养目标
以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基础,以高素质、强潜能为核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并为他们日后有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打下早期基础。
这一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
以三大意识、四大品性和五自准则为核心的德育目标体系(一流意识、时间意识、国际意识;爱国心、责任心、适应性、创造性;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工作自强、生活自理)
以三大能力、六大领域为中心的文化科学素养(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语言、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技术六大领域)
以大体育观为指导思想的身体心理素养(发展个人体育特长兴趣;体魄、心理、运动技能、保健知识、生活习惯协调发展)
4.课程特色
学校认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基础。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探索活动的基础,主要通过基础型课程加以培养,同时,也会延伸到以创新探索为主的发展型课程中。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需建立在基础型课程之上,更多是通过发展型课程加以培养和发展。

基础型子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学科的模块选择与不同学科的科目选择两个方面。根据学科类目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德育类采用核心科目+选择科目的形式, 智育类与体育类采用核心模块加选择模块的形式, 美育类采用选择科目的形式, 目前,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12门学科的必修课已可进行科目选择或模块选择,课时选择的比例已达30%左右。

为提高基础型子课程的选择性,学校增加可供选择的科目与模块。在上海交大等高校的支持下,开发了一批新的学习科目与模块,并列入基础课程。如工程类的自动控制基础,数学奥赛导引、大学英语入门、现代生物基础实验、数字电路基础、电脑音乐制作入门、计算机美术设计初步等模块,它使得学科教学中近现代的内容明显增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所拓广,并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了较好的学科基础。

学校发展型子课程由知识拓展类、特长培养类、课题研究类、项目实践类、体验感悟类五部分组成,知识扩展类主要通过讲座方式予以实施。内容涉及面极广。
特长培养类以选修课或兴趣小组为主要形式,着眼学生兴趣形成与特长发展,建立特长认定制度,如2002年第一学期就认定各类特长学生231人。

课题研究类强调全体学生参加、与学科学习结合、分阶段指导培养、以个人研究为主。

项目实践类以CPS科目为主要形式。

体验感悟类主要通过24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与双I科目予以实施。
(四)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1.基本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市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双重领导的寄宿制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50年,前身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起改属复旦大学领导,之后曾改名为“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劳动中学”(1957年)、“复旦大学工农预科”(1958年),1962年定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占地约82亩,各类建筑49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1000平方米。学校现有高中3个年级,包括海外学生共40多个班级,在校生1500余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拥有一批敬业爱生、专业博学、教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师。在123名现职教师中,高级教师50余位,一级教师51位,先后有13名教师被命名为上海市特级教师。一批有影响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中数人被作为全国和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奋斗,复旦附中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名牌学校。市内外兄弟学校前来观摩交流者络绎不绝,学校还与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中等和高等学校有广泛的联系。
2.办学理念与特色
复旦附中始终秉承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素以教风学风严谨踏实、学生基础厚实闻名。近年来,在继承发扬传统特色的同时,对“基础”的内涵重新研究确定,将教育学生立志报国、持续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关心,正确认识自己,敢于超越自己等,作为“基础”的重要内容。复旦附中决心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方针,为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决心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勇于革新的办学传统,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现代学校。
3.课程特色
学校一贯重视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创造才能初露锋芒。在各类竞赛,如立意新颖的作文竞赛中、强手如林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选拔青年科技精英的雷达杯百科知识竞赛中、英特尔美国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中,在全国长江小学者及明日小小科学家评比中,复旦附中学生表现突出,成果累累,为学校、为上海、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显示了他们勇于探索、努力创新的勇气和才能。这样的学生,普遍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高校的欢迎。每年的毕业生中,有近70%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另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海外各校留学深造。
从学校追求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二期课改”实践,就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观测、实验、调查、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具体问题进行诊断评价与创新试验,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稳步提升。确保学校和教师能引领上海乃至全国高中素质教育和教学的发展。使学校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向世界一流高中迈进的目标展开,在师资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育人和高中大学协调衔接等方面进行理性的探索与实践。
(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1.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重点寄宿制高级中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4年的上海市第一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预科,1962年改为上海工学院预科(附中),1963年改为交通中学,1964年定为现名。学校地处虹口、杨浦、宝山交界处,占地860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幽雅,20多年来一直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9名,其中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49名,学科带头人11名,骨干教师34名。学校连续4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2004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上海市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实施总结性评审。2004年高考升学率达100%,其中94.17%为一本,122名(约占1/3)毕业生直升或考入上海交大。学生每年约有200多人次在市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设立奖学奖教金,每年有逾200多名师生获奖。
2.办学理念与特色
建校五十年来,学校一直以培养“政治坚定、作风朴实、潜质丰厚”的人才为己任,形成了“求实、求高、求新”的办学传统;实施“依托交大、内实外名”的办学策略,力争办成全国一流重点大学附中;确立了“自主创新、综合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学校积五十年的办学经验,取国内外名校之特长,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每一位师生的潜能。大气,却不张扬;厚重,却不逼人;谦和,却不乏创新。2004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上海市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实施总结性评审。师资力量雄厚,主要学科均为上海市或杨浦区的特强、特色学科。上海交大附中被评为杨浦区2008年-2009年度科技特色学校。
3.重点内容
教学科研。在面向未来,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教育领先、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基本目标和以教育创新为动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以整体提升学校素质教育品质为主题,追求卓越,铸就辉煌的根本宗旨理念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以学生学力发展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社团。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课程化。每一个学生每学期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时间列入课表,每个社团都有一名指导老师。目前有近50个社团。

对外交流。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每年有师生互访。学校还与延安、井冈山等地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互访交流联谊等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0 03:42 , Processed in 0.4381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