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种印刷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1 00:3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种印刷介绍
转载▼






凸版印刷(Relief Printing)
    凡是印刷面是突出的,而非印纹部分是凹下的,称之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有活版与橡胶版两种。
    活版印刷(Letter press): 活版印刷乃由早期胶泥活字而木刻活字及铅铸活字发展而成,延至近代大多数是以铅字排版为主,同时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由印版直接印在纸上的,所以是属于直接印刷的一种。凸版印刷所用的印版,除了文字部分使用铅字排版外,其他如特殊字体或图案、图片之类,则使用照相制版方法,制成锌版(俗称电版),而近期更发展至尼龙胶版,改良网点印刷效果。一般活版印刷的版是平的,但有一些情况下,需将平的印刷版复制成曲形的铅版,这可装上卷筒式轮转凸印机上,以供大量的印刷,如报纸等。除了印制图片文字外,活版印刷再加上一些配件,还可以印制凹凸印面的文字图案,可以割切印面(俗称啤样)和印制为撕开纸张用的针孔线及加印自动转位的数码字等。
    橡胶版印刷(Flexgraphy):橡胶版印刷和活版印刷相似,不同的是印版是一块软胶,有如盖图章用的像胶。所用的油墨和凹版印刷相似,挥发性高而稀薄,用以印刷胶纸及胶袋。制版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一、先把图文制成活版用的电版。二、用以电木相似的硬胶加热压在上述的电版上,印刷硬块的印版阴模。三、同样再在这个阴模上以另一种软胶加热压在阴模上,制得和第一步骤中与原来电版相同的胶印版。各类胶纸,如玻璃纸(Cellephane)、P、V、C胶、聚合脂胶纸(Polyester)、醋酸纤维纸(Acetate)等,表面无吸收与渗透油墨性能的物料都可以在上面施印。适用于印胶袋、手抽、大小塑胶包装。但这种印刷方法印微细的点、线都不及柯式及活版印刷,所以图片要注意强调大效果。
平版印刷(Planography)
    平版印刷基本原理:平版印刷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发展命名的,早期石版印刷其版材使用石块磨平后应用,之后改良为金属锌版或铝版为版材,但其原理是不变的。凡是印刷部份与非印刷部分均没有高低之差别,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纹部分保持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纹部分上的版面则可以吸收适当的水分,设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后,印纹部分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种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称为“平版印刷”。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而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刷方式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转印方式发展而来,而描绘于转写纸上再落在版上成为反纹,然后印刷于纸面上为正纹。由于此种方法在印刷时所承受的压力,使本来就是平面版的平版(即印纹部分与非印纹部分均是平面的),承受了压力之后,使得占在版面上之油墨为之扩散膨胀,而产生画线不良现象,因此后来才改良称为〖柯式印刷法〗(offset Printing)其印刷方式是将版面制成正纹,印刷时被转印在橡皮筒上为反纹,再由反纹印到纸上为正纹,这样就可以改进印刷压力的弹性。
    早期的平版印刷为平版平压型,到后来发展为平版圆压型及圆版圆压型两种,平版圆压型机器大部分使用在特殊印刷上,如校样用的打稿机等,至于在印刷纸张之类的机器则全部改良圆版圆压型。平版圆压型亦即是印刷版面平放,压力部分是滚筒式的压筒,此种印刷方式很类似凸版印刷里的平版圆压机器一样。圆版圆压型则是将印刷版包裹在滚筒上称为版筒,机器上另外一个滚筒包裹有橡皮的称为橡皮筒,压力部分同是滚筒式的压筒,此种以三种基本滚筒构造的机器称之为“柯式印刷机”。
    平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套色装版准确,印刷版复制容易。印刷物柔和软调。可以承印大数量印刷。
    ②缺点:因印刷时水胶之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只能表现70%能力,所以柯式印的灯箱海报必须经过双面印刷才可以加强其色泽)。特殊印刷应用有限。
    应用范围  ①海报、②简价、③说明书、④报纸、⑤包装、⑥书籍、⑦杂志、⑧月历、⑨其他有关彩色印刷及大数量之印刷物。
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
    凹版印刷基本原理:凡是印纹部分与无印纹部分高低差别甚多,与凸版恰恰相反,即印版着墨的部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印刷时需先把油墨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当然凹陷之印纹油墨是不会被擦掉的)。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方式由于印刷压力较重,所以印刷进行中除了动作比凸版或平版为多,且版面所承受的压力亦须特别注意,印刷方式是版面反纹,印刷纸面是正纹。
    凹版印刷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Photogravure)
   
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早期由金属装饰的雕刻术演变而来,当时把雕刻铜图案做为装饰品,后来才被利用在印刷表现上。
    雕刻凹版所用之铜版印刷纸张,早期是先以湿润,主要是增加共对油墨的粘着性,故其纸背需铺垫一张厚的呢布,并用较大的压力始能将凹陷之印纹内所粘着的油墨拉现而印在纸上,此种印刷方法,主要的缺点是印刷后需烘干,会产生不规则的伸缩,使印刷产品产生长短不齐现象。不过现在铜版印刷,已经改良为干式印刷法,改进版面平担,并使雕刻凹陷之线条更浅。使其所粘之油墨易于拉出。依铜版印刷和钢版印刷对于图案画面的深淡,都是以线条的粗细和深浅来表现立体感,线条粗而深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较厚,故其印得之墨色较深。线条细而浅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便较薄,故其印得之墨色则较淡。此种印刷品与现代之视觉艺术之设计一样的美妙,但多数用于表现图案或文字,至于如照片般的连续色调(Continuous-tone)则较难做到。
    照相凹版:  照相凹版又称为影写版,亦即利用照相的原理将铜版腐蚀,是一种经过重铬酸钾溶液感光处理过的胶纸(Larbo Tissue)和凹版专用之网线版(Screen)贴台曝光,然后将这种胶纸和连续版调之阳片晒版,胶纸经两次曝光之后,乃可由温水予以显影,画面光部的胶纸其阳片上面的黑银较淡,则其胶纸被光波所透射而硬化的程度则较高,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厚,画面暗部的胶纸,因受阳片较浓黑银掩扩的关系,则其胶纸可为光波透射而硬化的程度便较少,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薄。因此这种经显影后而厚薄不一的胶纸贴在铜质滚筒或平面滚筒,用过氯化铁予以腐蚀,光部胶膜较厚的地方,其溶液能渗透并侵蚀铜版的深度便较浅,故其粘着的墨膜乃较薄,则其印出之墨色即较淡,至于暗部胶膜较薄的地方,其胶厚可溶液渗透而蚀入铜版必较深,故其印纹粘着的墨膜便较厚,而其印出的墨色便较深。
    凹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表现力约90%,色调丰富。颜色再现力强。版面耐度强。印刷数量宏大。应用之纸张范围广泛,纸张以外之材料亦可印刷。
   ②劣点:制版费昂贵,印刷费亦贵,制版工作较为复杂,少数量印件不适合。
    凹版印刷应用范围: 雕刻凹版印刷,因为其线条精美,且不易假冒,故均被利用在印制有价证券方面,如钞票、股票、礼券、邮票以及商业性信誉之凭证或文具等等。由于它的制版印刷等费用较高,故一般印刷品,采用者甚少。至于照相凹版虽然其制版过程较为复杂,且其成本亦较贵,故不适合印刷少数量的印件,一般均被利用在大数量的印刷物,如彩色杂志及目前所流行的建材印刷等等,都极为合适。凹版印刷因为采用高速轮转机型,非但速度快而且印出墨膜也远较凸版或平版为厚。
孔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
    孔版印刷基本原理:除了凸版、平版、凹版三大版式之外,另一种类似手工艺之孔版印刷,也占了现代印刷业之独特一门,由于现代商业界深受影响,在设计界里亦深受重视。孔版印刷因其独特之表现力,而应用范围广泛,是设计家或一般民众,也是必须了解一点概念。凡印纹部分呈如孔状者,并利用此种方式印刷者均称之为“孔版印刷”。如一般用钢针在蜡纸上刻字或用电子蚀版的油印机印刷,这便是较基本的孔版印刷,而在设计或工业上应用到的是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丝印早期是使用在手工艺品之类,现在已发展为自动化的印刷了,在制版方面已利用照相制版方法使版面构成;因其墨色浓厚,另有一种特殊感觉,最宜用为特殊效果印件。又可以在立体面上如盒、圆形、罐等上施印,并除了印纸张外又可印在布、快把、塑胶片、金属片、玻璃等物料上。
    孔版印刷方式:孔版因是透过式印刷,因此给墨装置在版面之上,而纸张是放在版面之下,印刷方式为版面是正纹透过式,印至版面仍为正纹。由于印刷目的之不同,版面随印刷物之表面做成曲面版亦可,任何在印刷三大版式限制范围以外,大体均可以孔版印刷达到目的。至于其压力方式并不是平版平压,亦非圆版圆压,而是采用早期发明印刷时期中国印刷法之延伸,亦即是“水平压印法”。当然其压力方式亦减低到最低限度。
    孔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浓厚,色调鲜丽,可应用任何材料印刷,曲面印刷可能。②劣点:印刷速度慢,生产量低,彩色印刷表现困难,大量印刷不适合。
    孔版印刷应用范围: ①有关特殊印刷类、②玻璃瓶、③塑胶瓶、④铁皮、⑤金属板、⑥布花、⑦纸张印刷、⑧其他立体面之印刷。
   
    凸版印刷之特征:由于凸版印刷版面之印纹部分与非印纹部分有显著的高低差别,印刷时压力受到明显的受压状态,因此,被受压的边缘即产生较中心为重,故边缘显露油墨较厚现象,所以印刷成品在单位面积里均可以看到边缘受压状况,此种状态称为外缘带(Marginal Zone)。凸版印刷色调浓厚,是印刷三大版式中列为第二位,油墨表现力约为70%-80%。

    平版印刷之特征:平版印刷物较凸版印刷物为柔和,版面之构成是利用水与油不互相混合之原理制版印刷的。因此在印刷工作中版面印纹部分受到水胶之侵扰,而使得印纹部分之线条其边缘受到严重的破坏,故使得单位面积的线条边缘产生油墨浓度减淡,而呈现不整齐现象。当然越入线条中央就越浓,此种由淡的边缘到浓的中央之表现现象,即是平版印刷物之基本特征。但平均色调因水胶及间接印刷之故,色调平均降低,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浓度最淡者,油墨表现力约为60-70%,换言之,平版印刷较为柔和软调现象。


    凹版印刷之特征:凹版印刷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调表现最强者,约为80-90%浓度。由于凹版印刷版面印纹部分是凹陷于版面之下,在印刷过程中需要经过上墨、擦墨、而后印刷,当印刷时需要以强大的压力将凹陷之印纹油墨拉出,因此在线条边缘即产生力学上之拉力作用,而构成毛毛之边缘,当然也会产生外缘带(Marginal Zone)现象,这是鉴别凹版印刷最重要的观点。虽然如此,凹版印刷平均色调仍然是极为浓厚的,所以印刷品印纹部分有立体厚度之感觉。

    孔版印刷之特征:孔版印刷由于是必须透过网状之孔而落下油墨,故其印刷物表面均产生有布纹样式之表现。大部分是以绢布制版印刷,因此产生绢布的布纹,其他如铜网或塑胶网等等均一样产生此种现象。同时由于油墨是透过网状而达到纸面之缘故,其印刷油墨极厚,用肉眼可以看出厚度。印刷油墨不发亮亦是其特征之一。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00:55:32 | 只看该作者
印刷技术60年








铅排铅印:“铅与火”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印刷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印刷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印刷技术要落后二三十年。
  改革开放前,在印刷厂,铅字是最值钱的资产,铅字工是人数最多的工种,铅字车间是面积最大的车间。“手工拈字,照相制版,铅字印刷,手工装订”——印刷人通常用这16个字来形容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
  印刷厂先用高温铸出一粒粒铅字,放在字架上,再由拣字工一粒粒挑拣出需要的铅字,印出样张,可谓是“铅与火”的印刷方式。
  样张出来后,进行校对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和体力的事。“在样张上改一个字问题不大,但如果要删除几个字,后面所有的铅字就一个个都要往前移动位置,就像是碰倒了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块,铅字工人为此要忙活上好几天。”某市印刷行业协会一位老印刷人这样描述他记忆中的铅字印刷时代。
  “工人手托铅字字盘,每天要来回走几十里路,手拣手排,再浇成铅版印刷,不仅辛苦,而且效率很低。”最严重的问题是,铅字印刷效率太低,导致印刷周期很长。“一般图书从发稿到出书要1年左右,有的要拖2~3年,许多新书到发行时成了旧书。”原国务委员张劲夫曾在其撰写的文章中如此记录这一时期印刷业发展状况。
  而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铅字排版印刷这种落后的印刷技术,显然成为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

照排胶印:“光与电”的变革
  自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印刷业在“自动照排、电子分色、高速胶印、装订联动”的16字技术进步方针的指导下,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发展自动照排,后来改为发展激光照排,可谓牵住了整个印刷技术发展的“牛鼻子”。
  1987年,《经济日报》率先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张采用计算机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成为我国第一家废除铅排作业的报社。原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组长范慕韩曾撰文如是评价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历史地位:“如果说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第一次革命,它的代表人物是毕昇的话,那么从铅活字印刷到电子排版印刷就是第二次革命,说它的代表人物是王选也不是夸张的了。”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1500多家报社全部采用了激光照排系统,重点书刊印刷厂全部采用了国产激光照排系统。我国印刷业终于甩掉了铅字,告别了整整一个时代。
  “我们只用了5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中国报纸印刷业。1988年,中国报纸印刷业的工艺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30年。然而至1993年末,我们就基本上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与最先进的水平相比,最多不会差5年。”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原厂长、中国报业协会顾问夏天俊曾这样表述激光照排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激光照排,可以任意增、删、改,可以尽情美化版面,为编排校提供了丰富的版面语言。过去用铅排,如果要换一种字体,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将一篇宋体文章变成任何字体。各道工序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回忆起报社当年应用激光照排系统的情景时,湖北宜昌的一位老印刷人这样说。

数字印刷:01”的突破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在“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28字技术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正迈向数字印刷的新时代。
  “数字印刷已成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它给印刷业带来很多改变,这是以往任何技术都无法提供的。数字印刷在全球正以惊人的指数形式增长,中国正在经历数字印刷带来的改变。”在2009年“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上,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出版与传播中心主任安德鲁·威特克劳弗对数字印刷技术作出如此断言。
  的确,正如他所说,中国正在经历数字印刷带来的改变。数字与网络技术已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印前领域,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印前工艺实现数字化。近10年来,我国内地CTP设备的保有量呈跳跃式增长。数码印刷机的装机量也在逐年攀升,科印传媒调查显示,截至20097月,我国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为354台。
  数字印刷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印刷周期大大缩短。在铅字印刷时代,印刷一本书需要一年左右;而在数字印刷风行的今天,只需要几分钟。在20097月举办的上海国际印刷周上,技术人员就当场用数字印刷方式演示了古旧书重生的过程。一本100页的名叫《扇谱》的老书在拆线后,经过扫描、软件修正污点、打印、装线等程序,整个过程在5分钟内完成,服务人员只需1个人。
  最让消费者心动的是,数字印刷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2009年举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可见一斑,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专区展出了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印制的产品:图文并茂的纪念相册,独具特色的菜谱,印着持有者姓名和地址的童书,甚至某报社的年度工作总结。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印刷业共有企业10万多家,从业人员约350万人,产值约4800亿元。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印刷大国之一。更令人鼓舞的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相信我们的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进入“01”,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者:左志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03 , Processed in 0.0996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