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升高衔接,专家建议学生全面发展
松松手,别再“抱着孩子走”
作者: 吕学莲 王倩 卢希 谢静 来源: 江淮晨报 第1教育 一提起高中生,大家都不自觉地把他们与文理分科、高考这一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确实,升入高中不是目的,学生和家长还面临着一个更重要的考验——高考。尤其是升入高中以后,孩子面临着两方面的过渡和挑战,一方面是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知识结构的衔接;另一方面是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快速发育,近于成熟,需要一个良好的调整与适应。那么,步入高中以后,学生们在学习方法和心理上该做怎样的调整?家长们又该给自己做出怎样的定位呢?
A “准备战”——暑假就已拉开
对于初中升高中的同学来说,既充满期待,可能又有一些困惑。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即将升入高中的同学以及家长去面对、去适应。所以,有这么一群刚从初中毕业的孩子,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把初中的最后一个暑假放在了补习上。
韩素琦是一个16岁的“准高一”生,这个暑假陪伴她时间最久的就是20多个“高一预科班”的同学们,他们都有着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为适应高中生活做足准备。“报辅导班是我自己向爸爸妈妈要求的,就是怕高中跟不上班级进度。我总共报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四门科目的辅导课程。”在韩素琦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她对于高中生活的向上态度,“我期待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新的朋友,虽然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担心和压力,但是我要对自己有信心!”
每天早上8点到10点补英语,下午2点到6点补习数学和化学。初中毕业的一个多月以来,唐笑亮都是这么度过的。在邻居们的眼中,笑亮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成绩优异而且爱笑懂事,今年他还如愿考上了合肥八中。说到这一个多月的补课生活,唐笑亮笑着说:“一开始自己还有点反感,但是想想高中生活的各方面压力,还是答应了。”对于高中生活,唐笑亮很是期待,尤其是自己即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唐笑亮觉得这样的生活既新鲜又富有挑战性。“我相信自己肯定可以很快适应!”唐笑亮为新学期许下了第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一段精彩的生活。
B 误区——家长手把手介入
“我们每天给孩子定学习任务,监督孩子学习,告诉他应该怎么学习,怎么与老师同学相处。为了孩子,我每天尽量一下班就回家,可是孩子反而和我疏远了。”心存疑问的正是崔女士,她的儿子今年升高二,崔女士表示孩子上高中以来逆反心理很强,有时候越让孩子做什么孩子越是不做什么,甚至和自己吵架。
合肥一中副校长王勇指出,高中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因为高中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处于一个走向独立、性格逐渐成熟、对父母依赖性降低的阶段。然而很多父母依旧把孩子“抱着走”,强行分配孩子的学习时间,给孩子制定学习方法,一旦孩子做得不如自己的意,就选择训斥或者其他极端手段,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的做法是对孩子逐渐放手,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树立他们的人生观和理想,在目标上给予引导。家长要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好姐妹。
也有一些家长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孩子的成绩在初中的班级里还是数一数二的,一进入高中反而就变得普通了呢?教育专家表示,首先高中有一个筛选的功能,优质的生源共同进入,无形中就会出现排名下降的情况。第二,初中升高中的学生进入新环境,在各方面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学习上没有调整过来,就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第三,初中毕业以后,学生和家长们没有充分重视暑期时间,整个暑假让孩子处在放松甚至是放任的状态,成绩下滑就是必然的结果。最后一点就是学生们心理上的问题。从初中到高中,不少学生会产生“歇一歇”的思想,思想上懒惰了,就跟不上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步伐,成绩也就落下了。
C 专家——危机可以避免
王勇表示,初中升入高中,除了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差异外,还表现在科目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从科目上来说,初中的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要求低,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容易接受,而高中的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且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在学习方法上,初中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初中的一些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之后可能就不再适用。到了高中之后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高中生要为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理解和运用为主。
高一新生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要学会利用笔记、试卷、作业等,尤其是对其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要反复思考和练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推敲,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保持不急不躁的平稳心态,按照学习计划稳步学习。
升入高中后,许多孩子需要住校。习惯了初中走读的生活,寄宿制生活又该怎么去适应呢?“寄宿制对于新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王勇表示,寄宿制强调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对时间的掌控,缺乏自觉性的学生做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和室友关系的处理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些孩子突然脱离父母,心理上的依赖得不到释放。对于这些情况,王勇建议生活教师以及班主任在学生们的生活过程中进行介入,给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以及科学建议,同时家长也应帮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吕学莲 王倩 卢希 谢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