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葛亮的文学奇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2 19:4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葛亮的文学奇迹

刘悠扬
[table]
  《七声》  葛亮 著  作家出版社  2011年4月  定价:28.00元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
  7月1日,在深圳中心书城见到葛亮,他刚从罗湖口岸过埠,做客这晚的“周五书友会”。一身休闲打扮,留起了小胡子,这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如今已相当港范儿。
  葛亮是谁?对于内地读者来说,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之前我们会在《收获》、《鲤》等文学杂志上零星看到他的小说。去年,他的长篇《朱雀》在内地出版,人们惊奇地发现了葛亮,这位在港台已经得了很多奖与很多认可的年轻小说家,过去竟消弭在大众视野之外。但与此同时,引起大家更多关注的还是葛亮显赫的家世: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是著名艺术史家葛康俞,叔公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这个定居香港的“70后”,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在香港大学读完硕博。2006年毕业至今,在香港某大学教书,课程围绕文学,除了小说创作、现当代文学之外,也“有点跨文化”,教授文学与电影等。
  最近,葛亮的短篇小说集《七声》又一次和内地读者见面了。7月1日晚,葛亮带着这本新书在中心书城南区多功能厅,举行了一场书友会。本报记者提前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据了解,他的下一部新作《戏年》将在20日开幕的香港书展上首发,届时,葛亮还将在书展上以“此戏经年,说从头,《戏年》书话”为题,举行读者沙龙。
  得了很多奖很多认可
  写作让葛亮在港台地区声名鹊起,翻一下他的获奖履历,成绩令人惊艳: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中国小说排行榜”及台湾“2006年度诚品选书”。长篇小说《朱雀》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与张爱玲的《小团圆》、陈冠中的《盛世》、苏童的《河岸》排在一起,葛亮也成为这一奖项迄今最年轻的获奖人。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得了很多奖与很多认可的年轻小说家,外界对他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这也使得葛亮的迅速“蹿红”成为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
  旅美文学评论家王德威说:“《朱雀》展现的气派为葛亮同辈作家所少见。”台湾作家张大春说:“葛亮是非常敏锐而细腻的作家,有宏大的叙事企图,且文字干净冷隽,往往能够利用白描推动内在的叙事情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技术。”莫言说:“《朱雀》是兼有人文地理和灵魂拷问的新型小说。”反对他的评论家则质疑:“葛亮笔下哪几个人物站得住?”认为他的情节设置,“局限在于一厢情愿得厉害,总是好人受挫,然后出现一个救星,让人感觉笔力和认知都未免荏弱。”
  葛亮究竟写得好不好?《七声》的出版或许能给读者和评论家一些答案。因为这是葛亮早年的作品,在写作时间上要先于后来让他获得诸多赞誉的《朱雀》。阅读《七声》,就像回到了葛亮的最初。
  谈起《七声》和《朱雀》,葛亮用“朱雀王谢堂前燕,七声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来形容,“《朱雀》是对于自己成长过的一个城市,关乎到几代人的一个怀想。而《七声》代入了我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体验,无论是《朱雀》还是《七声》,都是我作为一个南京人,以文学形式来回馈家乡的一个方式。”葛亮介绍说,《七声》是短篇小说集,其中有他最具代表性的短篇《阿霞》。
  这本书要献给“独一代”
  2007年,《七声》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原收《琴瑟》、《洪才》、《于叔叔传》、《阿霞》、《安的故事》、《阿德与史蒂夫》、《老陶》七篇。今年作家出版社的内地版新增的是《泥人尹》、《英珠》、《威廉》三篇,另有一别册,曰“番外篇”,篇目是《外公·好莱坞》。
  和台湾版相比,内地版的《七声》在葛亮看来是“最饱满的一个版本”。他特别提到书中的代跋《拾岁记》,“这对我是蛮重要的一个纪念”。“拾岁”是双关,一个是“朝花夕拾”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十年”。“2000年,我正好在港大开始读硕士,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起点。所以我写了《拾岁记》,是‘捡起来、回顾’的意思。”
  《七声》类似日本所谓“连作小说”,在情节上独立成篇,在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关联。它们都是围绕着第一人称的角色——毛果展开的。毛果,当然是葛亮的化身:同样是70年代末生人,同样生于世家、长在南京,祖辈是文化名流,父母是知识分子,同样在南京念了大学又去香港深造,足迹所至还有川藏与加拿大……围绕主人公毛果,葛亮写了10个故事,他坦言曾受到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的启发。
  “为什么我称它为《七声》,因为既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群人的故事。”在这本书的献词里,葛亮写的是“给毛果及这时代的孩子们”,他说这本书是献给“独一代”的。“之前有个界定叫‘80后’,但真正从国家的人口政策,在一个大格局下对个体的影响,我觉得1978年是更加科学的划分。”在他看来,“独一代”的意义在于,通过他们看清所谓的“社会转型”,“他们既看到新的东西、对旧的东西又有所负累,和“70年代中”及更早一代人有精神上的衔接,而1985年以后的小孩子则完全轻装上阵。”
  《七声》的书名来自于《隋书·音乐志》“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一句,是已经去世的王世襄先生生前所题。“我虽然没有着意要书写底层的想法,但正是这些人物的存在,让我体会到了时代的砖瓦的构成。他们的声音尽管微薄,却是这丰厚的时代,最为直接和真实的见证。我认同德赛都的观念,这些人,正是‘行走于街巷的平凡英雄’ ,他们的伤痛与欢乐,都是这时代的根基,汇集起来,便是滚滚洪流。”葛亮表示。
  家族史写作要慢慢来
  相较于他的作品,不得不说,葛亮本身的身份更为人关注。他祖上大人物很多,从太舅公陈独秀,到叔公邓稼先,祖父葛康俞更是著名的艺术史家,一生经眼名作真迹无数,后来集成三大册《据几曾看》,是治中国艺术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而葛亮自己的文学营养、中正平和的文气,也与家庭的潜移默化不无关系。他曾经表示,“家族里一些人物的口述史的确是我目前最想写的内容。”许多人在关注,他何时将家族史写成一部小说。对此葛亮表示,这个题材太大,驾驭它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所以不会特别着急。而不久前,刚刚写完《南渡北归》的文史作家岳南也透露,自己的下一个写作计划,将是清末民初中国那些文化大家族的故事。葛亮则认为,“家族史的写作,难就难在如何获得、整理,并且善用这些史料。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有些整理,很可能只是家族内部的事情。”
  而他的文学修养,显然不完全来自家族内部。香港的十年生活,已经把这座城市变成了葛亮的“我城”,“多元”是采访中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事实上,作为身份多元的新一代人、新一代作家,葛亮所提供的新的写作经验,正在引起评论界的重视,台湾评论家张瑞芬甚至认为他“可望成为两岸三地极具大将之风的小说名手”。
  对此,文学评论家马季预测说,在中国当代文学现场,具有特殊写作身份的作家,正在形成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其暗合了文化全球化的潮流。过去,“一个缺乏中国日常生活经验的外籍作家,进入中国本土化叙事领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对外开放,最有可能的事情已经发生,那就是一部分中国作家因为婚姻、工作或者其他原因进入更加辽阔的文化空间,他们必然会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这一条民族文化新的成长途径真切地把中国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他认为葛亮将是个代表,“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杂糅其他文化所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将是新世纪中国文学不能回避的文化现场。”

刘悠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0:27 , Processed in 0.0637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