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当代的眼光看文人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3 06: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当代的眼光看文人画
八大山人 鸲鹆
  关于文人画,我是这样思考的:我们讲文人画是为了什么?是要发展它,往大里讲是发展中国画与中国文化。而文人画从苏轼以降几百年了,博大宽广,要发展如此久远、如此博大的文化,就要参考同量级的文化,同量级的文化有禅宗,也是博大宽广。五祖发展禅宗是破除限制。同样道理,我们发展文人画就不要设那么多的技法、条框,只要心中有文人风骨,不为名利所动,率性而为,直击灵魂根基的就是文人画。
  另外,关于文人身份问题,有说“文人没了,何来文人画?”对此,我门要以联系的眼光与发展的眼光来看,比如看古代的将军是披挂上阵,二战的将军是小米加步枪,和平年代的将军是军演,所以不要拘泥于成见,风物尽宜放眼量,当代的文人讲文化本质就行。
  从上面的角度来说,广东的刘斯奋、陈永锵、卢延光如果不是文人画家,那广东谁是?广东画国画有多少人呢?这些人中画到成名成家又有多少人呢?如果连这些人都不是文人画家,那有哪些人是呢?如果设那么多限制,如何发展中国画呢?
  我头脑中的文人画是追求形而上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为了探讨艺术美学与文化根基的,是纯粹的艺术问题。这样有人会问,这世间难道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就不信艺术家不考虑卖画、送礼的事。我说,人非圣贤,只要艺术家是把形而上或文人风骨排在第一位,其它排在二、三位就行了,二位三位可以是做官、卖画,可以去应酬。另外,当下社会物质浮华,有些知识分子欠缺了中国文人风骨,而回归文人士大夫一些风骨,是对当下一种批评与提出问题,是一种当代意识。
  关于文人画中的“文人”,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并不仅是世俗所理解的知识分子,“画”也不是只画胸中逸气、文人情趣、求神写意这么表面,而是上溯“文人”形成的本质,是士大夫美学与士大夫精神,因“文人”是魏晋时期形成并叫开的,今天的复兴是找回魏晋时的文人精神与知识分子的担当。魏晋文人的风、古、神、韵、组成了沉郁、悲怨、飘逸、荒凉、刚劲、冷竣、风雅等,这些文人精神、文人气质、文人境界、文人性格是文人画的精华,是笔墨造型与笔墨功力未能充分表述的,而是在乎作者平时人品,及创作理念、意志、信念。
  关于笔墨功夫与诗书画印问题,以联系的眼光看,歌唱家天天早上练唱,相信文人画家也会日常写生,常耕笔墨不缀,并且更多是修炼文化修养与文化底蕴。所以我以为文人画不要设那么多素描造型与诗、书、画、印这些条条框框,要学五祖,率性地直指心性、忘却功利地画就是文人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2 17:50 , Processed in 0.3210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