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成果发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3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成果发布
  2005年1月2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成果在北京发布。该课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客观反映了少年儿童的饮食、睡眠、玩耍、运动、媒介接触和卫生习惯现状,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

  一、少年儿童的食物种类充足多样,饮食观念趋向合理。但是少年儿童在饮食习惯方面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用餐无规律,漏餐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早餐较为突出,23%的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盲目食用保健品,82.7%的少年儿童认为保健品可以替代天然食品,63.5%的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地吃过保健品;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钟情“洋快餐”;零食中烧烤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 ”比例偏高,占三成以上。

  二、少年儿童对睡眠的认识与行为存在巨大反差。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少年儿童对睡眠的重要意义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少年儿童的睡眠不足、质量不高、习惯不良的问题非常突出。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小学生不足10小时,中学生不足9小时);48.2%的中小学生感觉睡眠不足;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睡眠质量欠佳。

  三、多数少年儿童“有自己随意玩的时间”,游戏种类较为丰富。但是少年儿童的休闲状况并不容乐观: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长于父母的工作时间,平均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长达8.6个小时。过多的作业、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占据了绝大部分课余时间,孩子们玩得并不开心。

  四、少年儿童乐于运动健身,学校是其运动健身的主要场所。77.4%的少年儿童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57.2%的孩子是为了“放松,休息”,53.6%的孩子因为“感兴趣,寻求快乐”。但是,由于没有时间、缺乏合适的场所等条件所限,有一半以上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同时,课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五、对电视和电子游戏孩子的积极评价明显高于成年人,只有少数父母对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绝对禁止或不加限制。少年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55.5分钟,74.4%的少年儿童玩过电子游戏,37.9%有过上网聊天的经历。

  六、少年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逐渐养成,在勤洗手、刷牙,不随地吐痰,打喷嚏顾及周围的人,随身携带纸巾或手绢,居室开窗通风等方面,大多数少年儿童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视力保护被忽视,患近视者达三分之一以上;饮食卫生方面存在隐患;健康与学习的关系错位。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的深化和具体化,此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客观反映当代少年儿童日常的生活习惯状况;分析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社会及家庭原因;研究如何创造条件、改善少年儿童生活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广大父母提出可操作性的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23%的少年儿童不是每天吃早餐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少年儿童漏餐现象依然存在,23%的少年儿童不是每天吃早餐。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在我国城市少年儿童中,漏餐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早餐最容易被忽视和遗漏。调查数据显示,有4.0%的中小学生“经常”因为家里做的菜不好吃,就少吃或者不吃;另有14.3%的学生“有时”出现这种情况。对早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每天都吃早餐的仅占77%。而且,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容易成为早餐桌上的逃兵,每天都吃早餐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0.4%和70.3%。少年儿童不吃早餐有种种理由:“没有足够的时间”(56.5%)、 “不饿或早上不想吃东西”(37.5%)、“嫌麻烦,不愿意吃”(13.6%)、“觉得吃不吃无所谓”(12.1%)、“不喜欢吃早餐中的食物”(8.4%)、“节食或减肥”(4.5%)、“家里生活不富裕,早餐能省就省”(2.2%)。

  专家认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漏餐不是一个小问题,它通常会影响学习效率,使少年儿童精力难以集中,解决问题更加困难,并加重疲劳感。更严重的是,由于漏餐而错失的营养很难简单通过下顿饭多吃来补充,所以漏餐很容易导致少年儿童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此外,漏餐经常会导致少年儿童吃过多的零食,或者下一次用餐时过量,从而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每天都与孩子一起吃好一顿营养搭配科学的丰盛早餐。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82.7%的少年儿童认为保健品可以替代天然食品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少年儿童盲目食用保健品现象严重,82.7%的少年儿童认为保健品可以替代天然食品,63.5%的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地吃过“保健品”。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在我国城市少年儿童中,盲目食用保健品的现象较为严重,明确表示“从来不吃”保健品(包括营养品、补品等)的中小学生仅有37.5%,“每天都吃”的有9.7%,“有时吃”的有17.8%,“很少吃”的有35%。这种情况与少年儿童对保健品的认识不无关系,在表示吃过保健品的学生中,同意“学生服用保健品(或补品)对学习有好处”的高达84.4%,不同意的仅为15.6%;同意“保健品包含各种营养成份,可以代替天然食品”的达到82.7%,不同意的仅为17.3%。在这里,观念与行为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专家认为,一些少年儿童青睐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保健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方面对保健品作用的过度宣传,以及成年人的误导。日常的健康饮食已足以保证少年儿童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不必要、不恰当的进补不仅可能导致儿童营养过剩和肥胖,而且某些保健品中所含的激素还可能会扰乱儿童自身的内分泌状态,对儿童会造成诸多危害。因此,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保健品,父母一定要慎重对待,有可能的话,要在征求医生建议的前提下再做决定。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城市少年儿童普遍进餐过快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少年儿童普遍存在进餐过快的现象。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但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20.3%的少年儿童在5分钟之内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儿童在15分钟以内能够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战速决,18.3%的少年儿童在10分钟之内吃完午饭,72.5%的少年儿童吃午餐所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只有晚餐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少年儿童在20分钟内吃完晚饭。

  专家认为,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孩子们就不能细细品尝和欣赏食物的味道,使吃饭只起到了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吃得过快,食物就不能被充分咀嚼,也就不能通过唾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这样就加重了胃肠的消化负担,延长了消化时间,降低了食物营养消化吸收的比例。吃得过快,还容易导致饮食过量,吃得过多,从而造成肥胖。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超过一半的孩子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一周之内,能够每天都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母亲仅占64.8%,有10.8%的母亲一周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次数少于4次。对于父亲来说,情况更为严重,能够每天都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父亲仅占45.6%,而有15.8%的父亲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次数少于4次。调查还发现,在餐桌上,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挨过父母的批评。具体说来,有5.1%的小学生和6.9%的中学生经常在吃饭时被父母批评,16.7%的小学生和21.7%的中学生有时会被父母批评,35.0%的小学生和42.2%的中学生偶尔会被父母的批评,而从未在吃饭时挨过批评的小学生仅有43.2%,中学生更少,仅占29.2%。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应减少。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往往成了一家人能够彼此碰面的惟一机会,家庭成员彼此交流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了。专家认为,父母应该把餐桌营造成全家团圆、感情汇聚、畅快交流的欢乐地,而不是管教孩子的课堂。紧张的就餐气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抑制消化、吸收,导致孩子厌食,而且会使孩子心理压抑、情绪低落,加深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感情。因此,父母不管多忙,每周都应固定几个晚上作为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时间。在餐桌上,一家人可以愉快的交谈,讲一些令人高兴的事情,回忆一天中愉快的经历,尽情享受互相陪伴的感受。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五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在我国,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中,都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本次调查发现,小学生中每天能够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中每天能够睡足9小时及以上的共22.9%。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让人担忧,约有2/3 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严重不足!问其原因,绝大多数与学习有关:说“作业太多”的达到49.5%,排在首位;与此相联系的是“写作业太慢”,有32.3%;其他依次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24.4%,“校外学习”13.4%,“家教补习”6.7%。有41.6%的学生“经常”和“有时”有“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少睡觉”的情况。看来,学习负担不减,难以保障少年儿童充足睡眠。

  睡眠具有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身高;睡眠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休息,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体力;睡眠还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思维活动。专家认为长期睡眠不足,脑供氧就会缺乏,脑细胞就会损伤,脑功能就会下降,孩子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高。另外,睡觉不足还容易导致焦虑等心理障碍,如果孩子总是处于缺觉状况,就很容易烦躁。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23.5%的中小学生晚上难以入睡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六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有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64.8%的中小学生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人叫醒或被闹钟叫醒。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64.8%的中小学生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人叫醒或被闹钟叫醒,还有2.1%的中小学生需要借助药物或者保健品帮助睡眠。由于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白天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质量,调查中,研究者询问了“你在听课和写作业时有打瞌睡的情况吗?”回答“经常有”的小学生为1.6%,初中生为6.7%,“有时有”的小学生为9.1%,初中生为27.8%。“你平时有身体疲乏的感觉吗?”,9.9%的小学生“经常有”,25.1%“有时有”;13.1%的初中生“经常有”,45.9%“有时有”。

  专家建议,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父母要注意为孩子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控制室内的噪音和光线,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11.3%的父母认为“为了学习少睡点儿没关系”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11.3%的父母认为“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儿没关系”。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父母对睡眠的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面对健康和学习相抗衡时,有些父母宁愿选择学习。对“您认为孩子每天应该睡几个小时?”这一问题,仅有52.9%的小学生父母认为孩子每天应该睡足10个小时,68.2%的中学生父母认为孩子每天应该睡足9小时;有23.1%的成年人选择了“8小时”和“7小时及以下”。 

  对父母的睡眠观念进行考察发现,绝大多数父母拥有科学的睡眠观念,对“有规律的作息对健康非常重要”、“睡眠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足够的睡眠和补充营养对身体同样重要”、 “睡眠不足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认同度较高,分别为99.0%、97.1%、95.9%、92.3%。但在“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儿觉没关系”这一观点,却有11.3%的父母表示同意。这说明,在一些成年人心目中,为了学习让孩子少睡点儿觉也是值得的。

  专家提醒父母,让孩子少睡觉不仅对孩子健康有损害,也起不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作用。长期睡眠不足,脑供氧就会缺乏,脑细胞就会损伤,脑功能就会下降,学习成绩自然不会提高。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86.1%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有自己随意玩的时间”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86.1%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有自己随意玩的时间”,少年儿童休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86.1%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有自己随意玩的时间”。 从问卷回答的情况看,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平时的休闲内容依次为跟小伙伴做游戏(39.6%)、体育运动(38%)、娱乐活动(35%)、电子游戏(32.7%)、棋牌类(24.8%)、手工制作(18%)、拼装游戏(14.1%),还有17%的同学自行选择了其他活动,说明孩子的休闲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

  孩子们的休闲喜好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喜欢的休闲项目依次为:运动类、电子游戏、做游戏、棋牌类、娱乐活动、拼装游戏与手工;女生喜欢的项目依次为:做游戏、娱乐活动、运动、手工、棋牌、电子游戏、拼装游戏等。其中喜欢玩电子游戏的男生比例是女生的2.6倍;有超过一半的男生喜欢运动,而女生只有四分之一人喜欢,比例高于女生一倍多(52.7%:25.6%)。而女生更喜欢游戏类(高于男生17.4个百分点)和娱乐节目(高出13个百分点)。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及周围人对少年儿童的性别期待造成了男女少年儿童不同的游戏偏好。目前随着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地位的提高,女孩受到的约束有所减小,游戏差异也在缩小,女孩较之以前,能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休闲活动。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同学、朋友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伙伴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九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伙伴多集中在同学、朋友中,也有10%的少年儿童最愿意自己玩。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伙伴多集中在同学、朋友中,84%的少年儿童最喜欢的玩伴是同学和朋友。这是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近,彼此也更容易沟通和理解。这一结果也说明,当今少年儿童珍重朋友、渴望友谊,愿意与同伴交往,普遍认可朋友的重要价值。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10%以上的少年儿童选择“最愿意自己玩”,这与少年儿童经常不得不独自在家有关,也是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电视或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休闲方式无疑大大减弱了游戏培养人际关系的功能。当今大多数城市少年儿童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做伴,应该说是比较孤单的,再加上现在单元式居住环境较为封闭,大大减少了少年儿童在闲暇时间与邻居伙伴的交往。如果父母不能更多地关心、理解少年儿童的交往需要,就会加重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52.9%的孩子把家作为最经常的游戏场所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少年儿童把自己的家作为最经常的游戏场所。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最经常的游戏场所是在自己的家(52.9%),其次是所居住的小区或者公园(44.9%)以及学校(40.2%),同学或朋友家(28.9%)与室内游乐场所(12.5%)也是少年儿童进行游玩的地方。

  少年儿童选择在家里玩,与其说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不如说是不得不如此。因为事实上能够让孩子在户外进行安全游戏的场所越来越少了。在本次调查中,有一半人回答“在其所住小区没有健身场所”,由于场所的匮乏,无论父母还是孩子的户外活动与健身都受到阻碍,有49.1%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运动量不足,有55.2%的父母在调查前的一个月内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在回答自己运动量不足的人中有19%的孩子和16.9%的父母回答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可见,户外活动场所匮乏已经成为导致儿童缺乏身体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指出,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场所越来越小,这不仅影响了少年儿童的休闲质量,也导致了其身体素质的下降。在组织孩子户外玩耍、运动健身方面,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努力把社区建成孩子们的玩耍地、运动场。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比父母工作时间长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略多于其父母的工作时间,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孩子平均每天的在校时间超过大人的工作时间,长达8.6个小时,有50%的学生在校时间超过了8小时,其中最长的12个小时。毕业班的学生(小学六年级)中则有80%每天在校时间8小时以上。

  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有40%的学生平日要参加与课堂教学知识有关的学习班,在周末则达到60%以上;平日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的有27%,周末则有46%。90%以上的学生每天回家要写作业,复习、预习课上的学习内容。孩子在平日写作业要花费一个半小时(90.59分钟),而到了周末,作业量比平时更大,比平时要多花费近将五十分钟(148.32分钟)。

  在调查中,有35%的孩子感觉课业负担较重或很重。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课业负担也在加大。小学三年级时有25%的学生感觉学习负担沉重,到了初中二年级,有这种感觉的孩子增加到50%。而感觉课业轻松的比例从三年级的30%降到了初二的10%。

  “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学好”,类似的话经常成为老师与父母们的口头禅。生活中,许多时候,大人们忘记了学生仅仅是孩子的一个角色,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就像工人、教师、白领等等也只是大人们承担的一个角色一样。专家提醒父母,且不可以学习的重要性来否定孩子其他的正当需要,包括玩耍和休闲的需要。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一半以上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平时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平均为32.9分钟,其中一周内没有进行体育运动的占26.1%,不足半小时的占21.2%,半小时至1小时占35.9%,1小时以上占16.9%。事实上,除去每天课间的广播操时间,学生自主支配的体育运动时间微乎其微。

  当问到“你觉得自己的运动量足够吗?”有50.8%的儿童回答“不足”。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年级越高,说自己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高: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分别为30.5%、51.1%、69.8%。学生运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高达70%的孩子是因为“没有时间”,38.7%“没有合适的场所”,34.9%的孩子说“没有人跟我一起运动”。

  专家认为,除了课业负担重造成的活动时间少、合适的活动场所等因素之外,许多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体育这一倾斜的教育价值观起了重要作用。有相当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时间才可以运动”;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学习好、不生病就行了,没必要花费专门的时间进行锻炼;有的认为要使孩子身体好,就要吃好、营养好,运动健身被排斥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外。由于父母认识上的误区,很难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有意识地把孩子的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成为教育的“盲点”。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不活动”的课间活动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课间活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了。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发现,在课间休息时,“每节课间都出来”的有22.7%,“大部分课间出来”的32.2%,“有时出来”的29.4%,“很少出来”的12.4%,“从不出来”的2.4%。课间活动作为防止和缓解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被相当一些学生忽视了。而且越是感到学习负担重的学生课间出来活动的越少--课间也被课上的学习内容充斥了,或者上课累了懒得活动了。

  在学校里10分钟或15分钟的课间活动,不仅是两节课之间的转换,也是学生休息和运动的时间。一节课连续在室内听课,一般会使学主大脑持续紧张的工作而引起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力下降;较长时间的坐姿,使躯干、四肢等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室内空气混浊、缺氧,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长时间的视物引起眼疲劳,易诱发近视……课间休息,正是为了消除这些消极后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调整时间。

  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通过短时的环境改变对身心 的保养,消除上课产生的疲劳;还可以通过运动促进身心机能的增强,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坚持课间运动,可以日积月累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因此,专家认为,有必要提高学生认识,开发课间的体育运动功能,充分利用课间的积极作用。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对少年儿童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对少年儿童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但父母比孩子更倾向于否定。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显示,对少年儿童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对少年儿童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孩子有63.7%,高于持肯定态度的父母。但也有32.7%的少年儿童和39.3%的父母认为“上网对学生没好处”。 

  从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到逐渐肯定网络的价值,反映了成人和孩子对网络的认识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网络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网络都充满了吸引力与诱惑。通常,人们对于儿童接触网络总是怀有一定的戒备之心,这不仅是因为网络上确实存在一些不适合儿童的讯息,也是因为在成人看来,儿童更缺乏自制力,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儿童喜欢幻想的天性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更容易被夸大。

  专家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要想将孩子阻挡在时代之外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在对待网络与儿童的问题上,成年人不应当采取禁止或阻挠的态度,而应积极了解、勇于探索,让网络更适合于孩子,让孩子更好地利用网络。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仅一半中小学生视力正常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五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少年儿童视力保护被忽视,视力正常的中小学生所占比重仅为总数的54.4%。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显示,少年儿童视力保护被忽视,视力正常的中小学生所占比重仅为总数的54.4%,其中小学儿童的视力正常率为62.6%,中学生则下降为38.0%。从小学起,就有11.0%的小学生戴上了眼镜,到了中学时戴眼镜的数量则上升到38.8%,变化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让人感到震惊。

  中小学生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得如此之快呢?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调查发现28.1%的小学生和40.4%的中学生经常或有时躺在床上看书,数据分析表明,躺在床上看书的频率越高,视力正常的比例越低,这说明躺在床上看书这种行为习惯对少年儿童的视力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除躺在床上看书之外,还有其它一些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也导致了中小学生视力的下降,如书写时坐姿不正确,长时间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上网、玩电脑游戏等。另外,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营养结构不合理,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学生视力的下降。视力健康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少年儿童的饮食卫生习惯存在隐患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发现之十六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少年儿童在饮食卫生习惯方面存在隐患。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岁-13岁的儿童(即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5名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次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饮食卫生问题尚未引起少年儿童的足够重视。在路边摊贩那里买过现做现卖的羊肉串、麻辣烫、凉皮之类食品的孩子高达73.6%,其中7%的孩子经常买;有37.9%的少年儿童与他人一起吃饭时“从不”或“很少”使用公筷;26.1%的少年儿童“经常”和“有时”吃剩饭、剩菜。在选择购买零食时,高达28.6%的小学生,31.7%的初中生不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

  在这些不良饮食卫生行为的背后是少年儿童对饮食卫生的错误认识,有超过5%的中小学生认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俗话说“病从口入”,吃得不干净,将会大大增加患各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可能。除了食品本身的卫生隐患以外,“病从手入”也是疾病传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次调查显示,7.3%的少年儿童饭前不洗手,8.6%便后不洗手,33.3%触摸宠物后不洗手,超过9.8%的中小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洗手方法。专家提醒少年儿童,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源,比如接触泥土时可能沾染上蛔虫卵,接触报纸和铅笔会在手上留下铅等,各种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通过手的接触。手部卫生习惯不好,在用手进食或触摸口唇时极有可能污染食品,最终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注重饮食卫生既要防止“病从口入”,也要防止“病从手入”,消除食品本身的卫生隐患和手部卫生习惯不良的隐患。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该书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呈现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深入的理论探讨,宏观的对策建议;并且该书通俗易懂,特别为广大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指导,有助于广大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1:39 , Processed in 0.0852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