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明日报》:经典诠释与国学新视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 12: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明日报》:经典诠释与国学新视野作者:无 日期:2011年12月28日    时  间: 2011年10月21日下午
    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A座会议室
    特邀嘉宾:成中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座教授)
                   张祥龙(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潘德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特邀主持人: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经典诠释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上世纪研究反思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立足于经学讲哲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而从经典诠释的视角,梳理、讨论,乃至发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已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哲学思想研究之多元格局中的重要势力之一。而在9年前,也就是2002年,《光明日报》曾经做过一期有关诠释学的访谈,题目叫《中国诠释学是一座桥梁》,当时还没有国学热,《光明日报》也还没有开辟国学版。9年过去了,这一研究有什么新进展?在当前国学热背景下,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这些问题很值得思考。当然,经典诠释,需要建立在文献学基础上的文本把握,需要西方哲学方法、理念的借鉴,还需要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特色的认识。所以今天特别邀请四位学有所长的专家,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以嘉惠于学林。
    潘德荣:经典诠释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与社会实践的直接需要有关。换句话说,诠释的兴起,与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分不开的。遇到困境,要来解决这个困境的时候,诠释的任务才凸显出来。拿西方来讲,至少有两个例子值得关注:一个是在古希腊的亚历山大·里亚时期,那个时候由于翻译、重新编订荷马史诗、神曲,希伯来语的圣经的需要,诠释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为什么,因为希腊神话的信仰逐渐转向希伯来文化的信仰,于是需要诠释。另一个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这场改革首先涉及到的用德文来翻译具有绝对权威的拉丁语《圣经》的问题。我们知道,语言表达系统不仅仅是描述某个东西,实际上还包含着一整套的观念性的东西。所以当《圣经》的文本从拉丁语转向德语的时候,德国人自身对《圣经》、对信仰的理解和反思就会全部融入到《圣经》表达的体系里面。这种理解和反思对不对?是不是在挑战拉丁文圣经的权威?有没有合理性?等等,都需要做出阐释。所以包括马丁路德在内的当时不少人,都自觉不自觉地讨论到了被后来的诠释学视为原则的一些问题。透过这样的历史考察,回过头来再看我们现在面临的国学热,我想国学之所以热,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碰到了一种诠释的困境,这种困境迫使我们从我们的先贤那里去寻找出路,从中国古代的典籍里面去寻找智慧。那么所谓的机遇与挑战,我想大概应该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
    张祥龙:说到困境,科学和经典的关系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里面更深层次的困境。科学史上有很多经典著作,像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这些在科学史上都起过重大作用,但现在学物理的学生没有人再去读这些经典,因为没这个必要。科学解决的是问题,它培养科学家的最有效方式不是去读经典,而是通过教科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懂相关的原理,然后马上进入实验,透过实验验证理论,并马上进入到科学研究的前沿。所以,读经典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那人文经典就不同了,它的生命力就表现在人们对它的不断研读与解释。经典与科学的区别,好比礼和法的区别,礼是防患于未然,法是发生罪行之后用法来审判、纠正。经典,像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等,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已经发现了深层次的问题,它防患于未然。你读了这些经典,整个的文化生态改变了,犯罪就会减少。当今时代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科学俨然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什么事情一说是科学的,是专家论证的,这事就算定了。科学当然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科学是专注于现在,而经典则是通过回旋到过去,然后再走向未来,再带动现在。两者的功能不一样,所以在西方历史上,一度出现科学与经典互相排斥、对抗的情形。中国历史上则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像《黄帝内经》与儒家的五经、十三经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回过头来看国学热背景下的经典诠释,其实这是一个挺沉重的题目,潜在的和明显的挑战还很巨大,但机遇也就在其中。我们现在一直在讲软实力,经典是软的,还没对象化,处理的恰恰是一种情景化的、文化生态化的问题,它虽然软,最后衍生出来的那个实力却不可小觑。
    廖名春:现在国学很热,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普及的人走到前面去了,而专业研究的人却落到了后面。结果好像是大家都在那里比口才,谁的口才好,真理就在谁那里。现在谈经典诠释,谈国学,特别应该注意一点,就是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拿汉学宋学之分来说,我们常常讲汉学家和宋学家孰长孰短,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两家的东西各有它的必要性。汉学里面很多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读书不识字,不懂语言文字,经就读不好;经读不好,文史哲也就做不好。同样,宋学里面的很多东西也非常重要,它有创造性,便于普及。但宋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不少人认为《周易》只是卜筮之书,没有思想、没有哲学。请问没有思想、没有哲学怎么会成为群经之首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误读了《周易》本经的文字。这就说明,光靠宋学是解决不了经典的问题的,,必须要建立在汉学的基础上。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汉学和宋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汉学家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要走在前面,义理家在汉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再进行发挥。做国学研究也好,做经典诠释也好,一定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一定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面活动。我们现在“同”的东西讲的太多,“异”的方面讲的太少,实际上最有价值的是这个“异”的部分。
    主持人:廖教授讲的汉学宋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同样适合于我们对“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一话题的理解,不是相互标榜,而是相互学习。
    成中英: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一直贯穿着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样了解古人,即古今的问题。从诠释学的立场说,了解古人也是在了解我们自己。那除了古今之外,还有一个近代以来怎么了解西方的问题。诠释是一种理解。诠释是对我们的理解的一种文字上的陈述,所以它具有现代性、当下性、即时性。诠释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形成一种规范性的认识,然后指导我们的行为。例如我们不了解西方的优缺点,怎样去面对西方,形成一种对西方行为方式的超越?我们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怎样去面对自己,找到一个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诠释作为一个文明间或者文明类之间的了解活动,它的意义远胜于“知”,更具有一种指导和规范“行”的作用。
    我很同意廖教授的观点,要重视汉学家的基础工作,但也不要因此裹足不前。诠释学有个重大的特征就是可以透过部分了解全体,全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理解的循环的关系。透过诠释,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这对于具有多元特征的中国文明本身意义非凡,能够产生一种能量,造成一种价值,起到一种指导作用。
    中国经典诠释研究对于国学研究的意义
    主持人立足于国学热看经典诠释研究,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立足于经典诠释看国学热,中国经典诠释的研究对于国学研究的深入将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伽达默尔有个概念叫做“真理的源泉”,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自身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境走不通的时候,就会回到源头再往前走。中国人的经典大概可以算作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的源泉。从这个角度讲,当我们遇到诠释困境时,回到经典的阅读和理解确实是非常必要的。朱熹讲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过一段话,他说他从年少的时候就读经典,到他年老的时候还在读那些经典,文字的层面年少时和年老时理解上差异不大,但经典的含义却随着年岁的增长而不断被体会出来。所以他就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理解、体会和实践方面了。
    :在经典的解读方面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出土材料固然是一个方面,即使没有出土材料,透过研究仍能发现不少问题。另外,我们对古人思想的逻辑化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比如每部经典强调的重点不同,我们要从繁杂的现象里面把核心的价值提炼出来,这实际上是需要今人做大量的工作的。我刚才讲汉学和宋学,两种“学”都是在做经典诠释的工作,汉学的路子适合打基础,宋学的路子适合发挥义理,二者没有高下之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都需要。但不能彼此诋毁,而应彼此结合。
    :顺着廖先生讲的再往下思考,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即使大家都通过或者基本上通过了小学的功夫,大家翻译、注释的结果就一定是一样的吗?不是的。美国哲学家奎因曾经专门研究过翻译的完全同一性的不可能性问题。比如两三个语言学家去调查一个原始部落的语言,最后各自做出一个翻译手册来,每一个翻译手册都能把这个部落的语言解释得很好,但是翻译手册之间往往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诠释学的问题。还有我刚才讲到科学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科学也是一种诠释,这个通过库恩的工作已经看得很清楚。科学解释世界也要通过范式。尽管如此,科学与经典还是有重大不同的。诠释本身的真理并不排斥别的东西,反而对其它的文化传统有一种尊重,它承认多元局面的事实;科学则绝不承认这一点。科学号称自己发现的是唯一真理,追求的是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而我觉得对于经典教育、人文教育,挑战最大的恰恰是这种科学主义。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经典的衰落,都跟科学主义的泛滥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从西医和中医的区别里可以看得出来,中医基本上是代表了经典的传统,很难说是西方意义上的充分实证化、对象化、数量化的科学,它是非常依靠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由于科学主义大行其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搞中西医结合,都是以西医的科学观为主导的。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面对科学,的确是一个大问题。科学以独立的客观存在作为基本对象,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用来彰显、说明这个客观存在的。这里要求排除人的主观意愿,要求对客观存在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测和精密的、最好是数学式的表达。所以它和诠释学和人文传统是不一样的。但诠释学也曾一度追求这种科学性,如狄尔泰,一直致力于找寻一个人文科学的逻辑。即使是现在,西方学术也仍然存在一种倾向,即要把一切都拿到物理、化学的语言当中,尤其是认知科学,还是用神经学、神经生理学来解释一切现象。奎因本身也是这样想的,他不承认有一个心灵世界,认为心灵只是个字眼,本身没有实质的对象性的意义,它的所谓的意义只能在行为的网络里面来找寻。我认为,问题的本质在于科学对于诠释学究竟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更进一步,现在中国的经典诠释研究是不是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今天中国的经典诠释可以把科学看成人文研究的一个工具,但诠释学还应该考虑到形而上学,考虑到人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很肯定廖教授的观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能忽视器物层面的研究。考古学不能代替哲学,哲学也不能代替考古学。经典诠释要吸收诸如文献学、文字学、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做扎实的功夫,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国学的发展。
    中国诠释学的建构
    主持人确实,经典诠释的研究会为国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很多切入点。大家都知道,虽然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经验非常丰富,资料非常之多,但说到“诠释学”,谁都会认为那是西方的东西。中国有经典诠释的传统,没有系统的成体系的经典诠释学的理论建构。在今后的经典诠释研究过程中,这方面是不是也有考虑的空间?
    :借鉴西方的思想资源有两块:一个是本体论的学说,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这个传统;一个是方法论学说。西方的诠释学,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伽达默尔、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思想从来没有成为德国诠释学的主流,中国人格外重视他们,可能跟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有关。比如伽达默尔哲学的核心是实践智慧,这一点与中国人的倾向颇为契合。但西方的诠释学的主流是方法论。中国人有自己的不同于西方的独特体验。我们的诠释经验不同于西方的诠释经验。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我们自己的经学传统,把那些方法论的规则梳理出来,并且体系化;一方面对本体论、方法论的两个向度做一个整合,以超越西方那种站在本体论的立场就一定要反对方法论,站在方法论的立场就一定反对本体论的做法。西方的方法论具有普遍性,但忽视对形上价值的关怀,甚至是刻意回避它。我们则不,既借鉴它,又不回避价值导向。所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诠释上是有它的理由的,因为经典具有规范性、典范性,构成我们的传统,能使我们的道德、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这个可以称作诠释学取向上的一种有效性。这样的话,透过经典的诠释,我们就可以把方法论与本体论整合在一起。我认为朱熹的工作做得是蛮好的,可惜缺乏体系化。你看朱熹解经,既有文字的,即小学功夫,又通过文本追寻作者即圣贤的意图,还强调个人的体悟、修身养性。把这三个整合起来来建构我们的诠释学,很值得尝试。
    :理论跟方法是相互为用的,理论主要是说明世界的真实,具有本体性。方法主要是帮助我们如何找到这个理论,具有知识论的作用。西方哲学有重视方法的传统,从柏拉图第一、二、三期的对话录可以看出他已经形成了一种超验的辩证方法,到亚里士多德产生了分析的方法,一种经验的、分类的、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延伸到近代哲学,笛卡尔是方法论,莱布尼茨是方法论,康德、黑格尔也是方法论。但中国人一直很重视本体性,重视对世界的当下体验,对生命自我的体验,而对于方法意识并不强调。但方法实际上是在本体之中,方法即功夫,功夫所至就是本体。本体是一种学,而不是一种论,是从生活中获得的一种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诠释学是一种生活体验,不断发展、不断自觉、不断改进。中国哲学是一种具有内在的基本方法的诠释学。现在讲中国诠释学的建构也不应离开这一固有传统。说到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我想不要忽视两个面向:一个是面向中国传统文明的诠释学;一个是基于中国哲学,也基于中国人对西方进行了解的普遍性的诠释学。这两者缺一不可。中国的经典怎么在世界有一定的分量,怎么在世界几大传统里面、尤其是西方的传统里面发挥重大作用,很值得研究。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应该透过经典诠释的研究对中国的传统的文字传统、思想传统、哲学传统进行重新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前面说到汉学和宋学,我要说汉学的传统加上宋学的传统,再加上近代中西融合的传统,这三个东西整合在一起便能造成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便能在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当中建立我们的位置。
    :现在应该发起一个经典诠释运动,以便在主流知识分子中造成一种新的意识,那就是对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科学主义做出真正的反省。不是说要抛弃科学,而是要抛弃建立在科学主义基础上的唯一真理论。“真”是和诠释传统分不开的。比如说西医实际上是西方的诠释传统,中医则是我们的诠释传统导致的对真理的认识,双方不可互相替代。如果在主流知识分子中真能形成这样一个诠释学的意识,并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层面,那中医的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当今人类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威胁,而有些人却认为是一种根本性的跃进。比如前些天还看到某些学者谈论所谓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就是要运用现代科技对人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使之升级到更超越的层面,比如寿命可以活到500年、1000年甚至是永生。这是一种思潮,西方有,中国也有。完全被科学主义绑架了。面对这个思潮,据我看来,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宗教,包括西方的经典,是没有能力回应的。因为他们几乎都不甘于做人,都盼望超越人,而只有儒家,成人之教,甘心做人。那儒家的经典有没有能力,有没有使命来回应这个思潮?这应该是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必须思考的新问题之一。
    :的确,中国从《周易》到孔子都是肯定人的价值的,儒家讲的人有宇宙论的意义。中国诠释学可不可以在彰显人的地位、人的宇宙意义、人的价值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回应这些思潮,事实上也是为儒学获得现代性提供了机遇。
    :中国诠释学一定要强调人的生命的价值。
    主持人借鉴西方的资源也好,重视本体与方法的整合也好,回应现实的思潮也好,总之对于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建构大家是十分期待的。其实成教授的本体诠释学的建构已经走到前面了,很有启发意义。今天各位教授的发言很精彩,也很有启发性,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    日期:2011年12月27日    版次:16
    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12/27/nw.D110000gmrb_20111227_1-16.htm?div=-1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9:26:26 | 只看该作者
【免费下载】《中国古典名著合集》电子书




共两册
第一册书由“边城祥子、或越在渊、无间盗、云中孤雁、坐看云起”制作,由“hezhibin”制作合成
第二册书由“csshy、常岚、对面无缘、国庆、hezhibin、黄忠宝、或越在渊、金川、老羊皮、luodu、李彬、六水居士、liqingqi、秋梦无痕、晴空碧海、漂泊的树、射鸟人、尚遥、无痕茶楼、骆肖达、星期五、杨志勇、坐看云起、zm”等免费制作,由“hezhibin”免费制作与合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1:46 , Processed in 0.0849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