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 树:浅谈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特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7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 树:浅谈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特质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9921.shtml

  
  我以为,楚文化的精核就是浪漫主义。
  一、楚文化产生的自然、人文环境
  楚人是发祥于河南丹水和湖北荆山地区的一个民族,他们的先祖是祝融氏部落,西周初期,楚族的首领鬻熊因归周、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楚的始祖。周成王时,鬻熊的后代熊泽受封建国于丹阳,姓
   芈氏。起初,楚人与三苗后裔同被中原人称为“荆蛮”,楚国疆域亦方不过百里,然而进入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大国争霸,在长期的兼并战争过程中,楚国的势力得到极大地扩张,至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时,更是“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一跃成为当时黄河以南唯一的“超级大国”了。在如此辽阔的新征服领土上,群山绵亘、河泽密布、森林茂密,与开发较早的中原地区不同,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到处充满未知事物,同时,由于受相对落后的生产力限制,居住在这里的楚国先民们对自然的认识尚处于半蒙昧状况,这也就为具有浪漫主义物质的楚文化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楚人的浪漫主义气质
  历来有种说法,楚人信鬼神尚巫傩,《吕氏春秋•异实篇》亦云:“楚人鬼而越人機。”应该说明的是,前面提到的楚人先祖祝融氏即为一位大巫师,“祝”是巫的意思,“融”是他的名,祝融是帝喾的臣子,一名大巫师、担仼火正,故又被后世尊为火神,在现今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火宫殿后殿中供有一块木刻的神位牌,上面刻有:“赤皇上品三 火宫洞阳帝南丹纪寿天尊神”的字样,虽然说这个冗长的神名因为后世宗教的影响,而被打上明显的道教神烙印,但应该说,它供的原始神和南岳衡山祝融殿供奉的神灵一样,都是楚人的先祖火神祝融,这也就不难想象楚人何以崇巫了,当然,这样一位火神先祖也在楚人的血液中注入了火一般的激情与浪漫。
  因此,楚人的气质是放达不羁,感性而浪漫的,早在春秋时,楚庄王就曾饮马黄河而问周鼎之大小轻重,在此之前,五霸中的齐恒、晋文都是打着辅佐王室的大旗挟天子以令储候,而唯“楚子”却敢于第一个对周王室的权威提出挑战,这不能不说在他身上体现了楚人个性张扬的一面,而古代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更是通过《楚辞》流动、铺陈华美的语句展示了楚人激情浪漫、富于想象力的一面,他在《天问》中提出的问题,恐怕在汉时正统现实、循规蹈矩的中原人看来,是胡思乱想,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以至于后来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以楚人、楚文化的继承人自居:“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具有楚人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李白对作为当时所谓的正统思想,讲求诂名钓利的儒家学说是嗤之以鼻的。
  三、楚国神话人物与神怪故事的浪漫特征
  楚国是一个巫的国度,也是一个神话的国度,在楚国的神话中,作为主角的神、鬼形象又与当时中原文化圈里的神鬼形象大相径庭,在中原文化圈里,鬼神的形象大都是澶然不可侵的,他们多以高高在上,人间帝王将相的形象而被供奉于庙堂之上,但楚国的神却常常可以或飘逸俊朗,或轻灵美艳,在屈原的《九歌》里面,作为沅湘水神的湘君与湘夫子甚至就是一对人间的痴男怨女,《湘君》与《湘夫人》储篇中,虽然也提到了湘君去洞庭、大江扬威显灵故事,但更多的是侧重于表现他俩甜蜜而略有风波的爱情生活。楚国的神不但具有人的感情,不排斥与凡人的来往,甚至还可以与凡人共享鱼水之欢,行周公之礼:宗玉的《高唐赋序》言楚王梦与神女相会高唐,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当然,这也许是古人关于“梦遗”、“梦交”的一种隐晦的说法,但这也侧面反映了楚国神在人们心目中人格化,与人亲近的一面。
  近现化流传在湖南地方的花鼓戏《刘海砍樵》也许能带给我们更深的印象,在该出戏中,身为爱情故事女主人公的胡秀英出身是一个狐狸精,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安徽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女主人公七仙女却是被王母娘娘谪下凡尘的女儿,仍不免要附上一层“官家”身份。
  
  四、楚国的灭亡和楚文化的发展
  楚虽大,但在它的西北方更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强邻秦国,根据近代西方的地缘政治学解释,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秦国连续代国君都是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率先应用了法家学说,终于,在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所灭。
  国虽破,但楚地的人民却出于对故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楚文化的认同感而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呼喊,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相继揭竿而起,终于,过不多久,暴秦的政权就被楚地人民的义旗所淹没,又经过几年征战,楚人刘邦建立了汉朝,关于汉朝,在行政体制上虽历来有“汉承秦制”之说,但在我看来,在文化上,汉却充分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特质。作为汉代文学的丰碑——汉赋,就更多地表现出南方文学《楚辞》的风韵,一些赋被直接称为“骚体”,而在诸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长门赋》等散体赋中,除了析理讽喻之外,更多地运用铺张夸饰的语言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个五彩斑澜,使人目不暇接的场景,南朝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评介道:“楚艳汉侈,”应该说,“侈”与“艳”是一脉相承的。
  可以说,自汉以后,浪漫的楚文化并没有随着楚国的消亡而衰败,相反,它已在全中国范围内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并与北方的中原文化融会贯通,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1:12 , Processed in 0.0634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