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芙蓉——我们的杨绛 光明日报 苏 雁
“闻道廊”是百年老校苏州市第十中学的“圣廊”,李政道、彭子冈、何泽慧、杨绛、费孝通等校友的头像和成就介绍,像一条历史的时空隧道,缓缓地从西向东,溯流而上。而今,“圣廊”中的杨绛先生,于7月17日迎来了她的百岁寿辰。两天前,十中校长柳袁照就已把手写的贺卡寄往北京,“恭祝杨绛老校长百岁生日快乐”的端正字体,千里传递着母校全体师生和历届老校友对她百年寿辰的诚挚祝福。
“清水芙蓉”铸就不服输性格
杨绛是苏州振华女中1928年的毕业生,也是苏州十全街旧校址上老振华女校毕业的最后一届学生。柳袁照告诉记者,杨绛到振华读书,是她的三姑妈杨荫瑜的意思。那时的振华校舍很破旧,杨绛开始很不习惯,但振华的种种好处,随后她就慢慢体会到了。她说:“王季玉先生办学有方,想方设法延聘名师来校任教,教科书采用外国教科书最新的版本,学业成就是一流的,学风朴实务实。”
杨绛在《我们仨》中一再提到的母校振华校长,就是王季玉。王季玉是最喜爱杨绛的人,杨绛与季玉先生经常同桌吃饭。季玉先生每次从家里带来菜肴,分给各桌的老师每人一勺,季玉先生自己也一勺,同学各一勺,剩下的全给杨绛吃。
杨绛说:“我曾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女子学院的奖学金,因为奖学金只提供学费。季玉校长以为我傻,不敢向父亲争取。其实爸爸早已答应我了。我只是心疼爸爸,他已年老,我不想再增加他的负担。我原本指望考入清华研究院,可以公费出国,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考上了。”韦斯利女子学院的奖学金是王季玉力争推荐得来的,杨绛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竟然主动放弃。为此王季玉校长还生气了好久。
杨绛在1927年《振华女学校刊》第一期发表五言古诗《斋居书怀》云:“松风响飕飕,岑寂苦影独。破闷读古书,胸襟何卓荦。有时苦拘束,徘徊清涧曲……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今日有所怀,书此愁万斛。”早在振华读书时,杨绛就形成了“清水芙蓉”般的倔强而不服输的性格。
从振华毕业后,杨绛先后去东吴大学、清华大学读书,随后又去欧洲留学。1939年苏州沦陷期间,振华搬迁到上海,杨绛担任了振华校长。母校的学生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当校长,在振华的历史上,杨绛是第一人。
那是在苏州沦陷期,振华避难搬迁到上海办学,杨绛于1938年担任了振华校长。对此杨绛在散文回忆录《我们仨》、小说《事业》里都有提及。杨绛在《我们仨》中说:我母校振华女中的校长因苏州已经沦陷,振华的许多学生都逃难避居上海,她抓我帮她在孤岛筹建分校。杨绛又写道:筹建中的振华分校即将开学,我的母校的校长硬派我当校长,说是董事会的决定。她怕我不听话,已请孟宪承先生到教育局立案。我只能勉为其难,像爸爸形容的那样“狗耕田”。
柳袁照告诉记者,在振华最艰难的时期,杨绛勤恳而努力地为振华“当了一年家”,把振华的历史很好地延续了下来。
母校是心灵深处抹不去的记忆
2006年,苏州十中百年校庆前夕,柳袁照和同事们打算去探望杨绛,但又担心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议程”。因为杨绛已避门谢客多年。谁知,面对来自故乡的母校校友,杨绛却破了例。
柳袁照回忆,那是2006年12月的一天。上午,杨绛出了鼻血,保姆劝她下午是不是不见校友了,杨绛坚持要见,她说要与振华的校友叙叙往事。
刚坐下,杨绛就向校友们回忆起当年的“振华校歌”。并用吴语普通话轻轻吟唱道:
三吴女校多复多
学术相观摩
吾校继起
德智体三育是务
况古今中外
学业日新月异
愿及时奋勉精进
壮志莫蹉跎
保姆告诉校友们,得知下午母校校友要去拜访,早晨,杨绛就坐在书桌前,回忆当年振华的校歌,把歌词默写在纸上。字体娟秀而端正。
唱完当年的振华校歌,杨绛还问校友们唱得对不对。杨绛说,振华有一种特有的味儿,她说那是可意会而难以叙说的那么一种味儿。学生们带着这种味儿离开母校,无论到哪里,干的是什么工作,无论是荣是辱、是贫是富,这种味儿一直没有变,会伴随一生。还说,振华的育人环境,代表了数代人的传统,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当人们走进这座幽静而又古雅的校园时,就会浸润于它特有的严谨而朴实的文化气息,使母校成为学子们心灵深处抹不去的记忆。
校友们为杨绛带去了昔日振华的老照片和今日苏州十中的新容颜,还带去了苏式糖果糕点和丝绸围巾。大家说着吴侬软语,一片乡音。柳袁照回忆,“我们把围巾围在她的脖子上,给她拍照,一张拍完,拿着照相机给她看,问:‘好不好?’还没等她回答,我们又不由分说地要给她重新拍。她笑呵呵的,随我们一一‘摆布’。”
一个多小时的探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校友们即将离开之时,杨绛应邀欣然为母校题词。写什么好呢?她想起在振华学习时,季玉校长每天朝会向同学训话,开头第一句就是:“昵(苏州方言,我们)振华要实事求是。”于是,她走进书房,在一张大红纸上恭恭敬敬地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书明“季玉先生训话”,题款“杨绛敬录”。
“她题词时的神情专注而严肃。”柳袁照说,“分别时,杨先生深情地对我们说,‘把我对母校的思念带回去’。”如今,在十中校园的“季康亭”南面,竖立着杨绛为母校题写的“实事求是”纪念石碑。
在杨绛题词的间隙,柳袁照环视着杨绛的家,特别是接待他们的客厅:简朴的家居,水泥地面,简陋的大书桌里装满了书,桌上安放着钱锺书与钱瑗的两幅照片。
离开杨绛曾经生活过的校园,柳袁照告诉记者:“杨绛是从百年十中走出去的名人,但她也是十中众多学子中的一分子,我们把她称作‘我们的杨绛’,那是我们的自豪和荣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