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一凡:摄影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信息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20:2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一凡:摄影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信息整合







王一凡,摄影师。曾经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黄石的孩子》中担任摄影助理,独立摄影作品包括《故宫》《热爱》《红灯梦》《给野兽献花》等,并拍摄过数十部广告作品。



             《给野兽献花》工作照



Q:你也刚从上海回来,听说是在那边拍摄了一部新的电影,和我们聊聊那部新电影的一些情况吧?

王一凡:对,刚拍完。那个电影是房祖名主演的,片名叫《给野兽献花》。演员挺多的,有演过《古惑仔》的大B哥,还有吴孟达,林雪,高捷、安以轩等。演员多,档期就很麻烦,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场戏拍几个人在一起,今天这三个人来了,我只能是拍他们三个,过两天另三个人来 ,我再拍他们的,很麻烦,但也很挑战。那个戏周期很紧,只有一个多月。第一天去就拍了二十四个小时,后来就是玩命的拍。机器用的是RDE ONE,本来是想用艾丽莎拍的,这个电影在开机前两星期的时候我去找器材,当时我想用ARRI的最高格式ARRI RAW,但那个时候ARRI RAW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我只能用444格式,或者是高清的格式,后来我一想,同样的价格我用RED ONE,可以用到更好的镜头,更多的器材,更多的灯,会得到比较好的高清效果,后来我觉得还是用red one去拍。

Q:你拍摄上部作品《红灯梦》也用的是RED ONE,从摄影的角度,在这两个组里面工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王一凡:他们属于两个范畴的东西,我拍的这个《给野兽献花》属于商业片,年底会上映。那个《红灯梦》是一个独立制作的,基本上是司马优他自己出钱拍的,而且当时是一班年轻人在一起,可以很单纯。但也很累,经常因为这个器材、那个景不太好而发牢骚 ,容易发脾气。司马优他是演员出身,就对演员演戏要求特别高,经常有时候一个镜头要拍二十次,三十次。我们拍室内戏,大部分都带有窗户,都需要考虑光影的变化,有的时候一天拍一场戏,光线变化太大,我这边就没有办法接起来,所以就跟他急。我说,你不能光管你自己那套,影像这块也很重要,你也必须顾及啊,所以当时大家就去寻找一个平衡点。而你拍商业电影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所有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美术道具灯光等虽然没有那么豪华,但是基本上在可以达到的条件下,你要什么东西都有,那么这个时候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你摄影师的身上。电影摄影师,他最重要的不是把画面拍的漂亮,他更多的作用是信息的整合。这个信息是由美术师、灯光师,还有服装等各个业务组提供的信息,你必须要做到最好的整理,把整合好的信息提供给导演,导演和演员利用你提供的信息去给观众讲一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是摄影师应该做的。在这个过程里面你要用光线的造型,镜头的造型,气氛的控制,这些东西,所以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拍小电影,你可以使用很多不常规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机取巧;拍大一点的制作所有的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你不用着急,只要稳一点就行了。第一你要肯定自己的能力,要和其他业务组配合好,和别人合作的时候,该强势的时候要强势,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电影不是为影像设立的,它毕竟是一个导演的作品,摄影我觉得在电影里很重要,但是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第一就是故事,第二就是导演和演员,我觉得可能甚至于在大一点的电影里摄影还没美术重要,美术我觉得是要比摄影更重要,我确实一直这样认为。但是国内一直不重视美术,你想一个美术师他的出现就决定了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些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你想他有多重要。老是说是摄影师来决定色调,其实不是,是美术师来决定色调,但是摄影师来决定它的气氛,影调,和它的节奏。

在一个电影里,我认为就真正的艺术家只有三个人:第一个人就是编剧,他是一个艺术家;第二个人是导演,他是一个大艺术家;第三个是演员,他们也是艺术家。为什么?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他们是真正的在创造,而对于我们美术、摄影、录音、灯光这些部门,我们更多的是偏重于技术,所以纯艺术家我认为只有这三个人是纯艺术家。那我们这些技术部门的主创:灯光师、摄影师、美术师、录音师等,这些人也是艺术家,但是他们没有那些艺术家纯粹,是一个技术型的艺术家,是这样的,我认为是这样的。还有一个电影的影像,其实这部电影的影像拍的漂不漂亮和摄影的关系很大,但是不是最大的,往往都一部戏它漂亮不漂亮的很多是由美术师来决定的,其实我一直认为在一部电影里面美术师他的作用,当然要达到一定的制作资金,达到一定的规模,因为如果你的规模越小,你摄影的作用就会越大,那么如果规模越大,你这个片子美术的作用就会越大,这是很重要的,那么比如说一部片子拍的漂亮,摄影师是很占便宜的,这个片子拍的漂亮,所有人都会说这个摄影师太棒了,但是为什么拍的漂亮,首先你的景要特别的漂亮,你的演员表演的要特别好,摄影和导演在一起合作调度要特别好,镜头要很流畅,他穿的衣服要漂亮,和背景搭配,故事要好看,这样才能成就影像的互动,那么这些东西都是谁给的?导演 演员 美术师,灯光师,化妆师,服装师。这些人先要给你一些条件,你才可以去去整合,所以摄影师是占便宜的,那一个电影拍的很漂亮,没有人说这个灯光师打灯打的太好了,也没有人会这样说,这个服装师太棒了,甚至于稍微懂一点的人会说这个美术师真的很棒,知道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但是大部分的观众都会说,这个摄影师太了不起了,我觉得摄影师是占便宜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红灯梦》工作照

Q:你的这个解读很有意思,摄影师虽然“占便宜”,但是在拍摄条件艰苦,比如拍摄《红灯梦》的时候有遇到过什么特殊的困难吗?

王一凡:没有太困难的时候,你比如说酒吧那场戏。当时司马优带着我去看这个景,我觉得挺好的,但是就是光线太暗了,需要增加很多灯才行。但是当时资金很紧,没条件增加设备。后来我想既然我们没有很多大灯,我就用小灯。所以,当时酒吧那场戏我们买了很多小管灯,贴在上面,也营造出了性感的暧昧的效果。我们也让演员把灯拿在手里,两个人用这种东西去调情,在黑黑的环境里面也可以得到另外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你有的时候没有钱,你拍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会不好,当然有钱肯定最好,那就看你怎么去选择。当时在处理这个小电影上面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我觉得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还没有找到一笔新的资金进来去做后期调色,如果能再配个光再调个颜色,就很好了。他(司马优)对影像已经很满意,我肯定是不满意,我还是想稍微再好一点,但也不会是太脱离现实的那种,调完后,颜色稍微更漂亮一点。

Q:拍《红灯梦》的时候,使用了哪些镜头?

王一凡:很便宜的镜头,18-85mm的定焦镜头,全都是red自己出的,镜头像质不太好

Q:怎么不好?

王一凡:它成像质量不好,拍室内的时候又没有很多灯,我就必须全开光圈,这些镜头全开光圈的时候成像质量非常差,但是你如果能收一档光圈会好一点,再收一档会好很多,如果我用2.8或者4去拍那这个镜头还是不错的,那如果我用2.8拍我就需要用2倍的光,我要用4去拍,我就需要4倍的光,是跳跃的、倍数的。当时没有这个条件,只能用最大光圈拍,所以感觉就差一些。我不太喜欢这个镜头,我没有变焦镜头。

Q:那在拍摄《给野兽献花》的时候,会好很多吧。你用了哪些镜头?

王一凡这个机器用的就是cooke的镜头,然后还有一个cooke十倍变焦25-250mm的,然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就是安琴的17-102mm的一个小的变焦,它在一些调度上处理的特别好,10倍的变焦镜头,我只是用它当长焦镜头使用,85或者135不够长了,我才会用那个镜头,我不会用那个变焦的,但是小变焦就是不一样了,因为可以做很多定焦完不成的事情。

Q:你除了拍摄电影,平时也拍摄了很多广告,和我们聊聊这方面吧。

王一凡:广告的话,参与很多,有些是独立拍的,也有些是参与拍摄的。拍摄的设备从胶片到red one 、艾丽莎等都用过,都还可以。广告反正和拍电影还是不太一样,我个人更喜欢拍电影,因为电影更像一个作品,广告这种东西就是更刺激,视觉上的东西。拍广告你要听客户的话,不要有太多的想法,他会给你一个故事,给你十几幅画面,按照这个去拍就好,拍的漂亮就可以了,不去想太多的东西。拍电影就不一样,一个镜头就会改变很多,所以每走一步,你都要很细心的去想,你可能拍一个镜头的时候要想到下面二十个的镜头。

Q:你用过那么多不同的机子拍过广告,从综合性价比来说你觉得谁最适合拍摄广告?

王一凡:胶片,因为我一开始参与做摄影的时候就是跟老师,比如温德光。他们拍的片子都是大制作,都是用胶片拍的,在他们那边都是耳暄目染的学习。比如看光都用眼睛去看,调整完了之后再用点表,太亮以及太暗的地方控制一下,再用照度表去定一个光孔拍,这样拍出来的画面跟眼睛看到的东西区别不是太大,反差会稍微的大一点点,色彩会明快一点,这就是人的眼睛和胶片记录的一个区别,时间长了你就会掌握这些区别,很熟悉了。用数字去拍,跟眼睛看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它的宽容度太低了,因为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记录原理,一种是物理的电学记录,一个是化学记录,所以出来质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现在对于摄影机来说像素不是最重要的,只要2k就可以上大屏幕,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宽容度、色彩很重要,人的脸只要一着光,就会有最复杂的颜色,从亮到暗,胶片可以很好的解释它的过度。但是任何一种数字摄影机都是在模仿胶片,尽量在靠近胶片,但是达不到胶片的效果,这还是一个性价比的东西,我觉得反正各有优势。胶片都发展100年了,我们国内主要用柯达胶片vision系列的,从vision1vision 3每次的改进,比如色彩更明快,宽容度更高,都是渐进的。原来为什么胶片的影像不好是因为洗印这方面差一点,还有后期方面差一点,现在后期技术提高了,其实胶片本身区别不是差太多。但是数字就不一样了,从我们开始用到现在就差不多有十年吧,每天都有在变化,一年或者两年就是革命性的变化,而不是像胶片那样阶梯性的一点点的改进。所以我觉得未来数字取代胶片是肯定的,那胶片我觉得也不会消失,可能就会是比较奢侈一点的东西,不太适合拍商业电影,因为太浪费也没这个必要,会比较适用于不计成本而在于艺术表达的文艺类作品。对于商业电影观众其实就是在看剧情而已,不会对影像在艺术表达上有过多的要求。那么我觉得胶片可能将来就像莱卡相机一样,变成一个贵族的东西。不过谁也不知道十年以后数字会发展成什么样,可能感光度越来越高,宽容度越来越大,有时候可能甚至超过胶片,但是我觉得质感这种东西是永远超越不了的,超越不了并不是说没有胶片优秀,我觉得还是从心里上喜欢胶片,作为摄影师来说有胶片情节是很正常的。

Q:胶片确实还是有它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在,那在数字机里面,你觉得哪款摄像机的性价比最高?

王一凡:从性价比方面比较,我觉得可能是艾丽莎吧。一部电影如果使用艾丽莎,前期和后期加起来的费用会比使用red one 贵百分之二三十这样子,但是效果确实会好一些。也不是说要好多少多少倍,我没有那么强调,好一些,仅此而已。而且从使用上来说我更喜欢艾丽莎,因为red one的人体工程设计的不太合理,肩扛的镜头,很多时候不舒服。艾丽莎毕竟是阿莱出的,老厂有经验。对于设计这一块,操作便利,肩扛更舒服,配重更合适,包括和阿莱的附件的功能性,它都解决的特别好,所以我更喜欢艾丽莎。但是现在艾丽莎加上ob-1的话,也太沉了,我不太喜欢沉的机器,我喜欢轻一点的。而且我不喜欢自己掌机,我拍《给野兽献花》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没有自己摸过机器,我有自己的摄影掌机。即使拍《红灯梦》这种小成本电影的时候我也不喜欢掌机,我喜欢坐在监视器后面看,然后去控制就可以了。

Q:近期还有什么拍摄计划?

王一凡:接下来到七月初我可能有两个小一点的电影要拍。一个是儿童片,那个导演找过我三次,第一次是去鄂尔多斯那边拍,当时景都找好了,因为我有一些事情,我就没有去。第二次又找我,但是当时我刚和别人签了电影的拍摄合同,我又没去。这次再来找我,这段时间刚好没其他事了肯定会去,总要跟人合作一次。另外,《给野兽献花》现在就在剪片子,可能再过一个月我就要过去配光调色,然后输出胶片





                                     《给野兽献花》工作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6:51 , Processed in 0.1107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