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5|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日常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9 10: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大师教你拍摄日常生活照片



2011-4-21



作者:迈克尔∙弗里曼

自然的方法

    不考虑准备、控制,也不考虑光线,而鼓励你的拍摄对象做一些自然想做的事情,往往能拍到最自然的照片。

    类似这样的照片看上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我这样说没有一点批评的意思。这确实是没有艺术感的、自发的、自然的创意,是从许多瞬间中捕捉到的没有受到摄影师明显干扰的时刻。不装腔作势,没有刻意布置光线,也没有刻意的姿势,至少脸上没有。

    但当然这其中包含着技术,与摆拍人像一样需要技术。不同点在于所需的技术不同,从制作、组织、安排时间、反应等方面。这些在画面中轻描淡写,结果是任何东西看上去都不刻意、不复杂。画面中的人物正好出现在这个位置,露出某个表情,做出某个姿势,而相机正好拍了下来。

     根据灯光和背景对大致的环境做一个快速的估计,从此开始。它们能这样保持多久?合适吗?如果不是,则考虑更换场地,特别是你的拍摄对象要走动的时候。检查相机的设定:感光度、白平衡、快门速度和光圈。

     ·瞬间反应

    在雅典的一家小工程车间里,我一直等到焊工们完成工作。他们抬头看我,其中一位露齿而笑。这正是拍摄的好时机,不容迟疑。

·特拉普派的修道士

    这张肖像简单、直接的风格与画面中修道士们居住的比利时Orval 以啤酒闻名的男修道院的环境正好相仿。负责啤酒酿造工作的路德神父冷静地站在有千年历史的建筑的走廊里。

·收获

    在保加利亚的卡赞鲁克小镇附近,一个玫瑰花山谷里,附近学校里的九年级学生们正在收获世界上最昂贵的玫瑰花。这些是大马士革玫瑰,用于确定香水工业的玫瑰油标准。其中一个女孩停下手头的活,与她的一个朋友交谈。

街头摄影

    把拍摄对象带到街上,让他(她)与邻居互动,这就是如何用经典的报道摄影的方式来拍摄肖像的方法。

    在报道摄影中,街道是人类活动的宽广舞台,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街头摄影是标准的工作程序之一。以最少的装备—一个双肩包、一台相机、一到两支镜头(或一支变焦镜头)—步行探索,拍摄人行道上、露天咖啡吧、超市、公园等场地的人们。没有预先计划,你只能依靠自己的观察和预判,还有运气,从普通的环境中寻找有趣的画面。这就是城市生活,它是始终不变的,即使人物会有不同。有3点需要强调----不要强迫别人,要预先发现潜在的画面,然后快速拍摄----这些技术原本是为抓拍设计的,你也可以把他们用于拍摄自由风格的人像照片。为了做出变化,甚至可以摆拍人像,也可以让你的拍摄对象走动走动,买些东西、喝杯咖啡,或做一些自然的事情。

    不强迫和吸引拍摄对象对自己注意的意思是说,画面中的人物不应该看到相机并且和自己产生互动。这是一个很简单达到的目标,别带太多引人注意的设备,穿着要低调,别站在马路中间,要保持走动。发现好的拍摄题材要时刻保持注意力,持续关注潜在的画面,熟知不同拍摄情景所使用焦距的方法。总之,因为总是有人流和车流的存在,拍摄一张清晰照片的机会也许只会持续1秒左右。

    你必须随时有抓拍的反应,当然这是将相机中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矩阵测光(或多模式测光)和自动白平衡等设置准备就绪的情况下。

     
·尼斯市场
   
尼斯早市中的一个购物者与相片外一名摊主笑谈,相机视点在高架行人道上,我正在用中焦镜头寻找这种聊天时互动的时刻。


·库斯科

    三个秘鲁小孩走到路边正准备穿过马路。接近观察他们,在他们走这几步的时候我有几秒的准备时间。

·早晨咖啡

    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小镇,周围咖啡馆的桌子充满了这个古老的广场。拍摄目的是拍下全景,所以我使用了一个广角镜头(20mm)。这个男人栩栩如生的动作和他靠向背后望向天空的朋友构成了这个瞬间。


焦距与距离

    熟悉焦距与距离的组合能使你掌握从全身像到特写镜头的基础构图技术。这能加快你对焦段的选择,使你可以轻松自如的举起相机,拍摄画面。







标签: 摄影技巧(12)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http://i.mtime.com/1821362/blog/5863964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34:26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35:17 | 只看该作者
2000新闻摄影好稿·日常生活类










日常生活类
世纪留影
新世纪第一天,一位8旬的曹姓老爷子,携全家4代人来到佳丽摄影中心,拍下一张“世纪留影”。其中三代夫妇都穿着各自结婚时的衣:马褂和中式棉袄,中山装和开领衫,西装和婚纱服。老人表示,拍这张照片,就是因为日子一代比一代过得好,值得留下纪念。(20001231)
                                             记者  马延涛










日常生活类
被拐女踏上回家路
    2000年4月中旬,浙江省打拐行动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展开。浙江公安部门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调查摸底,从近14.6万余名浙江省安家的外省籍妇女中,排摸出被拐妇女4642名,被拐儿童130名。1882名犯罪嫌疑人在打拐行动中全部落网,解救出全部被拐的妇女和儿童。(20000420)
                                         记者  钱永安










日常生活类
茫茫人海  父子相逢
杭州警方首次通过NDA比对,找到被拐儿童。
    5月18日晚,被拐卖9个月的儿童方安,终于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今年全国“打拐”行动开始后,江干刑侦大队刑警三赴淳安,经过多方努力找到方仁六和方美君,抽取两人的血样,录入公安部的DNA血样库和被拐儿童数据库,5月12日,从公安部传来喜讯,小方安找到了,通过血样DNA比对,在江苏找到方仁六被拐9个月的儿子小方安。(20000518)
                                           记者  潘良干
















日常生活类
雨中释放好心情
10月21日夜,杭城下着大雨,这位挤在人群中的小伙子背着他的女友,在雨中尽情地观赏着烟花。历年规模最大的一次烟花节——西湖博览会烟花节在西子湖畔举行,灿烂的烟花让10余万民在雨中释放着自己的好心情。(20001022)
                                             记者  钱永安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36:04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37:04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生活与民俗摄影的技巧作者:阿邦网摄影话题帮手唐俊君(2008)


     在写实主义摄影强盛时期,除了对战争场面、风光、建筑的拍摄,还有很多摄影家对世界各地的人文民俗和人们生活状态进行了拍摄。使之不仅成就了不少优秀的摄影作品,同时也为世界历史贡献了十分珍贵、鲜活的图片资料。    如果从社会意义考察早期的写实主义摄影,那么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摄影家们对往日生活场景的客观纪录与拍摄了。用相机直接面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那些即将消失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民风民俗,这实在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但是,在当时的艺术氛围让写实主义摄影家们感到尴尬,因为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流派完美的拍摄风格仍占主导地位,新的摄影风格再次受到排挤。    说到对那些即将消失事物的纪录,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拍摄经历。大学所在的城市有一条老街,虽然没有什么特色的古建筑,但是,在人文上十分有特点。街道不是非常干净,但是小吃、叫卖、摊贩、炒货店活跃在马路两旁,再加上有很多大学里艺术系的学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常常来此进行写生和绘画创作。所以,也隐隐地透露出一些草根艺术地的气息......在这样一个当地各种独特民俗相互交融的地方,我感受到它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一次偶然得知这条路要被拆迁了,改建高层小区,就萌生了去拍摄采风的念头。想想其实是很有趣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年以后,看着那些高耸的住宅楼,再拿出自己当初拍的老照片,实实在在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在具体拍摄上,我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建议大家的。只是觉得你去拍它是因为你对那里的人、事、物有发自内心的感觉,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按动快门,遵守基本的摄影技术准则,保证曝光正确,就一定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哪怕照片上的人物是虚动的,只要能反映出现场的意境,都可以算作是好照片。    1868年,苏格兰著名写实主义摄影家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837-1921)在中国街头拍摄了《流动商贩》。这幅作品十分亲切、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中叶中国街头的景象:街边挑担货郎、算命先生、剃头匠惟妙惟肖,似乎一幕舞台剧正在上演,视觉内容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用相机去纪录自己身边的珍贵点滴,多年以后,你也将拥有一本令人欣慰的生活画册。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38:43 | 只看该作者
40幅日常生活的惊艳摄影作品,改变你的心情2011-03-08


  时间永不停歇,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过有时我们仍会发现自己在某种环境下愣住了,那一瞬,时间仿佛已然凝固。摄影师在拍摄时都有此种情感体验。摄下完美/惊艳的照片殊为不易,因为你不仅需要完美的时机,还要关注其他条件,如光线、饱和度等等。这儿我们设法搜集了40余幅精美绝伦的来自于我们身边生活的摄影照片,它们或能给你自己的设计项目带来一些启发。

  

嘘!

  

谁会胜出?

  

神奇之火

  

爱生活

  

一叶知秋

  

但愿你在…. 想你, Eve。

  

透过镜头看生活

  

看来尺码不对啊?

  

仓鸮吃着小白鼠

  

为了不负此生,我要定格在这一瞬…

  

清晨…

  

无题

  

两位船长

  

静谧的生活

  

[冰凉]

  

拉链

  

隐藏

  

***

  

好心情

  

让阳光照进音乐

  

圣灵降临节的日落

  

书与鸽子

  

学生抗议09.12.2010 – 国会广场

  

去往冬天的路

  

活力

  

革命万岁…!!!

  

约克维尔瀑布

  

NASA蓝色大理石

  

路人

  

我的儿子

  

兔子

  

神奇的水母!

  

只有公驴才乞食

  

生命之针

  

纽比

  

Ruth Kl在BuchBasel

  

如果我完全不动,人就会走开

  

蜗牛的顶棚

  

与Sampo一同静止的生活

  

http://500px.com/photo/32837

  

观看生命的冲突

  

过来吧,我的猎物…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39:31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家李杰关注日常生活 表示经历决定摄影视野
2011年12月19日

蒋蓝    来源:成都日报   


本报记者 蒋蓝/文
主持人语
在国内外办过多次摄影展,拿下多次大奖,李杰呕心沥血的摄影,不但为他记录了一个匍匐、倒地、顶礼的过程,而且打开了他与大地间的纵深域度。在他的话语中,高原、海边、石头、草地、枝丫、老人、庙宇逐渐成为撕开天光的法器,成为具有人类学价值的佐证。
本期嘉宾
李杰,1956年生于重庆长寿,1982年起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现为自由摄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1987年,参加四川成都“四川五人”黑白摄影展;1993年参加德国科隆“四川人”个展;1995年、2006年两获巴蜀文艺奖;1996年获“四川省青年摄影十杰”称号;1998年在新加坡举办“冬天的童话”个展;2004年获《中国摄影》年度十杰;2006年获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摄影作品集《康巴的太阳》《川西民俗》《冬天的童话》《中国川剧脸谱》《梦幻九寨》《布拖记事》等。
对话
摄影,就是寻找一种诉说方式
经历决定摄影视野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两岁随父母来到成都定居。你很少谈及以前的生活。
李杰(以下简称李):1958年来成都后我们就住在杜甫草堂旁边。父母在省火电设计院工作。我在草堂小学、百花潭中学读书,与所有街坊的同龄孩子一样。“文革”前后,我成天操扁卦、街头游荡、打篮球……这些经历可能决定了我的价值观,包括摄影视野,那就是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
记:你还有“一颗子弹”的故事……
李:1968年我12岁时,各级通知交出枪支。宿舍里的半大娃娃准备交枪前把子弹打光,我准备跟他们去峨眉山过一把瘾。出发前听到有个人叫我,我一迈步,正好一颗小口径子弹迎面射来,从我的气管和食管间穿过,没有碰到动脉,卡在条形肌肉中间。现在小豆大的子弹还在我的颈脖处。当时我父亲是单位领导,军宣队的人对我妈说:“马上抓人,立即重判。”妈妈却说:“那孩子才十八岁,他打我儿子是无意的,抓起来一辈子就完了,千万不要动那孩子。”家里平淡地处理了这事,医药费都没让对方出。那些大朋友都跑来跪在我妈面前……母亲在她不长的生命中永远在帮助人,她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我一直记着母亲的话:“踏实做人平常生活。”刻骨铭心的一句话。
记:你那时喜欢看书吗?
李:进中学了,父亲有个书店提供的购书卡可以买外面见不到的书,家里每周给我两元钱,小伙伴眼红,星期天一早就陪我到人民南路新华书店买书,条件是必须借给他们看。我陆续买了很多书,革命故事、名著等。记得一次去黄田坝看热闹碰到武斗,看见几米外就有人中枪倒地,心里很震撼……这也促使多年后我对生命、死亡的思考。
关注纯粹的日常生活
记:你什么时候摸照相机的?
李:严格说是在中学阶段接触照相机的。我家里有一台“莫斯科人”120型相机,我经常摆弄,也拍摄了不少照片。当然那不过是好玩罢了。后来我到《西南电力报》当记者,开始使用海鸥4B和4A相机。1984年我好不容易攒了一笔钱,买了全机械的尼康FM2型相机,这算是自己的第一台相机。
记:你何时开始到边地摄影的?
李:是1983年,报社派我到凉山的布拖采访。因为土地承包制刚刚在四川农村实行不久,激发了空前的创造性。走访实地,我很羡慕当地百姓的生活。县委书记对我说,实行了承包,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干部高。我发现劳动附加值高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农产品城里城外一样。我那时的拍摄不深入不真实,比如拍摄雕刻般的皱纹、奇异的服饰等。从那以后直到1988年,我每年都去布拖拍摄。1988年—1992年我出任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外贸与交流》画报常务副主编,忙于各种事务,到1999年完成展示死去的胡杨为主题的《亡灵99》拍摄后,很想再去看看布拖,到了那里,我心情就变了。我很心寒,因为与80年代几乎没有变化。我自问:我能为这个民族留下些什么?我决定走进这些人。
记:你看到了什么?
李:这段时期是城市化运动高速推进时期,摧枯拉朽,消解了边远地区的文明。那种生活状态一旦被外力打破,它固有的场域就不复存在了。我绝不是一个喜欢拍“阴暗面”的人,我关注的是日常生活,拍摄那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比如很多摄影家喜欢拍火把节,我不大在意,那不属于纯粹的日常生活。
摄影是“自我启蒙”的完成
记:你持续二十多年拍摄布拖的人间百态,可以说布拖是你的一块精神飞地。
李:的确,布拖是我一生的命题。当我走近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我不时进行换位思考。他们没有过多的生存以外的欲望。而我们控制不了欲望。我们身处欲望之中,永远不会变得那么单纯。我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我由此思考,更大区域的山地居民是否也如此生活?为此,我几乎走遍了所有亚洲国家。在环太平洋东岸很多国家里,我发现在那些具有普遍生存意义的场域里,的确有种迥异于都市的文化对抗。
记:一个摄影家如何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超越自身的生命经验,进行更为复杂的观察,这有可能为我们打开更多的思考向度。请说说你去亚洲国家拍摄的情况。
李:2006年底我应约拍一个选题,有机会出入东南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我选择了尼泊尔的莫洛哈拉和柬埔寨的中季伦两个村落,并与我长期关注的四川布拖村落的彝人日常生活进行比较。2007年1月我首次进入莫洛哈拉。我在村子闲逛,见人就主动双手合十打招呼“那玛思德”——我至今只会说这一句尼泊尔的问候语“你好”。我通过翻译与他们聊天,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到第4天,村民的好奇心消退了,我确信已不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时,开始把镜头转向他们。此后两年我去了6次,每次都会在村子里待上十来天。我通过翻译对他们进行采访,我在看他们,其实我也在看内心,一定要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
记:你是一个思考型的摄影家,你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是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李:我只是一个在摄影过程里自我修行的行者。摄影不过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自我启蒙”的完成。必须承认我没有太大抱负,也改变不了他人命运。我只是觉得我们和他们不该有这么大的距离——无论生活还是心灵。这也是我内心的观看,尽量真实,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全部不干涉,只想通过我的影像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人在观看一个事情的时候,有时带着迫切的心情进去,得到的反而是表象,如果冷静一点找到切入点,才能看到本质。
记:你拍摄的大量影像被称为纪实摄影,你如何看待真实?
李:摄影与真实是有隔膜的。真实是我面对的物像,你举起相机,就与活生生的物像无关了。真实是我作为摄影师对物像的一种想象。勿过分夸大摄影的纪实功能。我们是根据不同的价值观来寻找、确认现实意义的,因为摄影者在对现实取景过程里已注入新的意义。因此我们看到的照片已非纯现实的一幕。
我的摄影比较随缘
记:你一直拍摄黑白片。
李:我的摄影一直带有实验性质。我用各种方式训练和检验自己的影像。每拍摄一个东西,我首先要寻找一种叙述方式,让我的观看变得多元。说到彩色,有拍摄得很好的摄影家。但我认为彩色容易让摄影者至少是我,被一种简单的真相迷惑,进而去追求一种片面的真实。黑白是对时空的一次纯化,它可以达到我对真实场景的想象。这也是我多年来选择黑白片的美学动因。
记:你使用数码相机吗?是否进行后期制作?
李:我大概是国内较早使用黑白反转片的人,每次走几个国家,行李要经过七八次海关的激光扫描,有一次就使我的几十个拍好的胶卷报废。没办法,我购买了一台佳能1Ds Mark Ⅲ的数码机,到国外去都用它。我认为纪实人物拍摄绝对不能后期制作,那是对生存者的阉割。
记:四川电视台拍摄过一部反映你摄影生涯的专题片《一年中的三个月》,三个月在外拍摄,三个月打理公司,三个月整理资料。现在呢?
李:公司早就不做了。我现在大半年在外拍片,剩下的时间在家整理资料,读书,会老朋友。说到题材,没什么能限制我。我的思维很跳跃,川剧脸谱、九寨沟、胡杨林、布拖村寨等拍摄可以交叉进行。
记:你平时主要依靠摄影的收入为生吗?
李:十年前我办文化公司的积累使我不再为生计而奔波了。我几乎不为媒体提供照片,但欧美的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每年要收藏我的几组作品,一组作品五六幅规模,这笔收入也可以应付开支了。摄影最大的物质开支不是这些,而是你必须“在场”。
记:在你的摄影生涯里,最让你感动和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李:我的摄影比较随缘。应该说,我每次从外地回来,家人在我作品里发现了让他们感到幸福的痕迹,我所有目的就达到了。说到难过的事情倒是有:记得我在马来西亚渔村,看到来自国内的一批摄影家,竟然反复劝说一个少妇脱掉上衣给孩子喂奶!这简直是对摄影的侮辱……
记:回顾走过的路,你由“路上风景”的拾穗者变为趋向终极地跋涉的摄影家,返回内心,心境平息。
李:我从来不怕被社会遗忘。在没人特别关注的情况下,我仍然可以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愿望。
采访手记
2011年12月6日
我第一次见到李杰,是在2009年举行《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一书的首发式上。作者之一的陈维是李杰的老朋友,他来捧场,他向朋友祝贺,心意已到,好像没有进会场就悄然离去了。他显得有些落落寡合,我后来读到记者采访他的一篇文章,他谈到了自己的想法:“直到5月16日,我终于思考成熟了,决定要从‘幸存者’的角度切入,跟踪拍摄一个幸存者,以此展现人们在灾难后的生活和心理变化。我已选好拍摄对象,是一个我认为足够典型的14岁男孩,他的身上集中着灾情带来的苦难。他的孪生姐姐在地震时去世了,自己左小腿截肢,家里是农户,屋子全部倒塌。但他很坚强,而且有自己的思考。我希望以此记录幸存者们在灾后心灵的修复、认知的变化、生活的继续,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显然,这不是他二十多年的摄影轨迹中的变数,而是他关注民间生存状态的一种正常反应。
一次与诗人钟鸣雅聚,钟鸣转送我由“艺林国际”出版的李杰摄影集《布拖、中季伦、莫洛哈拉——全球化背景下亚洲三个不同区域村落的百姓日常生活》。回家翻阅这部厚达500页、重2.5公斤的大作,三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群落,在李杰的镜头下得到了一种富有深意的“交汇”:它们均是游离在主流社会域场之外的、被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几乎遗忘的地方,其生存状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因而,当“地球村”“一体化”之类的词汇已成人们的口头禅之际,李杰把这三个区域标举到我们眼前,好像在提醒这个一味奋力跃进的时代,后面落下了一些兄弟。虽然摄影是一种浓缩,具有凝固时间的力量,但李杰想说的却是:“我不喜欢刻意摆布,我更愿意展现人们在特别条件下的常态生活。”
李杰的这部作品已发行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众多国家领事馆、图书馆、大学和艺术研究机构收藏。我认为这是一部基于反思纪实摄影、解惑纪实影像焦虑、寻求突破种种桎梏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纪实摄影的场域。
艺术批评家刘树勇指出,李杰的纪实摄影实践,集合和显现出当代中国纪实摄影发展过程的种种延伸:比如对纪实性影像早期那种过度艺术化想象与视觉特征的摆脱,转而对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予以特别关注;比如援引社会学及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和方法……其实,李杰所做的,不过是他“彰显大地”的田野作业。
在李杰位于锦江畔的书房,我们谈论的话题已不限于摄影,他的几千册藏书,令他更靠近学者。在我看来,他的镜头固然是他之于世界的连通器,但他决定拿起相机时,相机就是他敬献于大地的一桌香案。对于大地而言,照相好像是比喻,一幅真正的摄影作品绝对是隐喻。在隐喻的地域没有大师,只有彰显隐喻的大地之子。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40:4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吕楠的《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吕楠是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是最早被著名的“马格兰图片社”相中的中国摄影师,也是美国《光圈》杂志作为专题刊登过的唯一的中国当代摄影家。无数的影展邀请他,他几乎无一例外的拒绝。他坚信“好东西是在沉默中完成的”。

1996
年至2004年,吕楠独自在西藏拍摄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作品以季节为顺序,从春播到秋收,从温暖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几乎包含了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完整,画面质朴,洋溢着劳动与亲情的诗意和美感,像一幅幅伟大的影像版的古典主义绘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现在能像绘画般精致构图,内容细腻,后期制作如此严谨,7年如一日低调拍摄一个主题的摄影人不多了。朋友,看多了PS过重和摆拍过滥的照片后,看到这组画面,会有什么感受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43:41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44:25 | 只看该作者
论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
瞬间的视觉表现
南国早报  唐辉吉/文
    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是发生在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琢磨从中发现新闻,找准最佳拍摄角度,同样做得很精彩。
    面对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件,我们不去深入采访和认真思考,缺乏新闻敏感,看一眼就走,就不能从中发现以小见大的好新闻,也无法将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做成都市报的文化大餐。读图时代,我们如何做好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从一些生活小事件中挖掘出“一图胜千言”的好图片,实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办报方针,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新闻影像的视角,完美地表现新闻摄影视觉语言。
    一、抓好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的独特视觉语言
    视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也是人在观看事物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视觉审美享受。我们欣赏大自然,人的思维随着感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形神合一”情景交融的视觉。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本身是没有视觉的,因为视觉在本质上只能是人看到物体的审美感觉。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惊险的、恶劣的、时尚和美妙的一些事情发生,它随着事发现场情景的发展变化,事态中的景象刺激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或惊慌或感动,从而出现不同感情色彩的视觉。我们如果能运用文字语言、影像视频、绘画和雕塑等不同形式塑造或者记录下来,这些视觉便成为新闻摄影和其它门类的艺术作品,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美的视觉。
    我提倡重视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的视觉表现,倡导摄影记者在抓拍新闻时,选择适合表现新闻事件中的各种人物形态的视觉语言,将新闻图片拍出具有一定视觉感染力的好作品。如何从日常生活新闻摄影作品,表现独特的视觉语言,我们通过阅读清朝诗人王国维的作品《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描述,他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肺腑,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在文学创作中的文字语言,给人一种真实情感的视觉。他认为情感的真实性,是视觉的本质也是目的,对情感的描写要“沁人肺腑”;对景真实的描写要“豁人耳目”。这些都必须具有 “见者真、知者深”的词语,目的是实现真实的视觉,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文明社会的今天,读者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对新闻视觉语言的表现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新闻摄影要重视图片视觉的表现,让日常新闻摄影更贴近百姓生活,源于百姓生活,记录百姓生活,让我们的新闻摄影影像达到真实可信,使新闻图片中情景交融的独特视觉审美特征得以体现,从而促使传播在社会上更加深入人心。
    由于日常类新闻摄影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街头巷尾处处都有,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件常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视野中一晃而过。面对这些 “小”事件,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去细心琢磨,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凭一双“火”眼去识别 “真金”进行抓拍新闻,才能拍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既有新闻价值又有社会意义的优秀新闻作品。
    二、开拓新闻影像思路   让总编为你开设图片专栏
    当摄影记者,靠体力和脑力吃饭,为使自己拍到独家新闻,记者深入社区,勤跑街头,理性观察,擅于抓拍日常生活中的奇闻趣事。
    目前,全国都市报除了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突发新闻)、法制新闻、文化娱乐新闻之外,绝大部分图片都是表现城市里的日常生活。目前,国内一些报纸的总编,根据摄影记者的特点,开辟各类摄影题材的视觉专栏,目的是培养报社的优秀摄影记者。如《新民晚报》推出图文纪事摄影专版,聚焦百姓生活故事。其中,被发表的新闻摄影作品,打破了往日只拍摄建筑、街市景观以城市看变化的图片编辑格局。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切入,已经转向透过镜头记录上海市各界人士的工作以及居民生活的 “人文”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和谐社会中的文明与进步。在广州,《羊城晚报》的编委,长期为摄影记者叶健强开辟“健强跑街”的摄影栏目,目的是加强城市日常新闻报道的力度,鼓励记者关注民生、民情。
    北京《新京报》就特别重视新闻图片的采编,创刊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40多人,报纸版面重视新闻图片报道的探索与创新,为了报纸版式的美观,实行多样化的图片报道,记者拍摄图片重视摄影视觉语言的创新,开设了摄影专栏图片故事性强,人情味浓,新闻观点立场新颖,图片编辑风格独特。
    三、扫街“扫”出奖牌来
    有人把都市报的摄影记者外出找新闻,称之为“扫街”、“逛街”、“打街”。无论是逛街还是扫街,目的都是走向社会抓拍好的社会新闻。当记者背相机“扫街”时,不要认为没出息,因为街头有许多新闻是可遇不可求的。采访当中,凭你的新闻敏感,扫回来的新闻是“金子”还是“垃圾”。如果扫街勤,碰到的突发事件多,最容易拍到别人无法拍到的独家新闻。
    2005年8月15日,我途经南宁市步行街,碰到两家店铺的员工为争停车位发生群体械斗事件。事故发生后,我立刻向110报警,然后迅速拿起相机拍摄了一幅题为《不该发生的群殴》的新闻照片。
    记者“扫街”,有时也会扫出金牌来,如今在我们媒体,靠扫街扫出奖牌的大有人在。  2004年1月31日,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曲浮镇路萞村,突然爆发禽流感,当地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命令在各个禽流感爆发点3公里的周围,对鸡鸭鹅一律实行捕杀。《南方都市报》卢汉欣得知这一信息,便来到乡下在一巷子里,他看到一位男子拿着一只鞋追杀一只公鸡,拍摄了作品《禽流感爆发》。由于作品题材新颖,人物形态生动,年度获《人民摄影报》2004新闻摄影作品日常生活类铜奖。记者 “扫街”运气好,不仅可以拍到突发新闻,还可以积累抓拍经验,街头巷尾,那些富有人情味的新闻,一旦撞到你的“枪口”上就是独家新闻。
    2004年10月底,我在南宁市百货大楼门前,看见墙上贴着一幅宣传冬季床上用品的广告,如能碰到一个坐在地上讨钱的小孩,他闲暇之际深情地看着广告画中那位幸福的小男孩,感慨自己命运的不幸。我借助广告画作为新闻拍摄背景,与他形成强烈的对比。就可以拍出一幅富有人间真情内涵的日常生活新闻摄影作品。
    同年12月31日,我“扫街”途经此地,果真碰到一个残疾小姑娘在此乞讨,她手中的“金盆”载着行人给她的爱心钱。等她回头凝视广告画中那位小男孩时,我拿起相机走过去,采用低角度盲摄的办法迅速连拍2张,成功地捕捉了这幅构思已久的新闻摄影作品。简洁明了的画面和对比强烈的人物形态,较好地表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人的命运就不一样的主题思想。报道这类社会新闻,写图片说明,以白描的形式交待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哪干什么即可,忌用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渲染。写图片说明应避开政治去报道,免得惹祸招灾。聪明的读者,自然会悟出你报道的新闻价值。元旦过后9天,该作刊登在《南国早报》上,引起了各方读者的关注,有个别读者对我说:“照片拍得不错,题材人情味很浓,耐人寻味。”我拍到这幅以小见大的百姓生活瞬间,突显了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中具有浓郁的人情味视觉理念。
    做记者无论是深入社区还是勤跑街头,只要留心观察了解我们身边的各种事件,就可以发现普通人难以发现的新闻线索,拍摄出与众不同的日常生活新闻摄影作品。

    四、关注日常生活小事    表现独特新闻视觉
    以小见大,是做好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的诀窍,应该值得我们重视。这类新闻摄影的根,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小事。判断这类新闻,大脑里应时刻装着一把能够准确丈量新闻价值的“尺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观察日常生活,要以宏观的思维去分析事物,以独特的辩证眼光去观察事物,找到适合表现新闻事件的角度,丰富自己采访到的新闻影像视觉语言。新闻采访中,有些事件表面上看新闻价值不大,新闻报道焦点糢糊,业内称为隐性新闻。这对没有采访经验的新记者来说,很难看出内在的新闻价值,也难以找到拍摄角度,容易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如果你新闻鼻敏感,就能在短时间内“闻”出新闻,并轻而易举地拍到独家新闻。对于那些火灾、车祸、凶杀案件之类的突发性事件,连普通市民和10岁的小孩都知道是新闻,我称之为浮在 “水面”的新闻,也是最容易做的常规新闻。面对日常生活,我们要用两个“脑袋”去判断新闻。一个是“热脑袋”,专门应对突发新闻;另一个是“冷脑袋”,专门针对没有新闻线索之日,坐在办公室等“米下锅”时,有针对性地走进居民生活中去寻找新闻。
    随着报业传媒的激烈竞争,摄影记者,说白了是一名新闻图片生产者。然而,通过采访生产出高质量的图片奉献给读者,才算一名合格的图片生产者。但是,高质量的图片标准何在?第一,生产(拍摄)出来的新闻图片视角独特,构图新颖,瞬间捕捉精彩,打动编辑、总编采用你的图片;第二,你的作品发表在媒体上,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他们延长阅读你的新闻图片时间,并得到媒体同行的赞赏,证明你的确拍出了一幅令人赞赏的好作品。
    我的作品《抢修》,就是一幅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 2004年10月13日,如果我从地下水管爆裂这个角度切入,表现马路成“河”的新闻事实就平淡无奇,因为这类新闻报道太多拍摄视角如何突破,成了我思考采访这条新闻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新闻价值,拍出新颖的新闻视觉冲击力。根据采访获悉,这条地下自来水管的直径有1米大的线索,意识到早上8点是居民用水高峰,看自来水厂如何抢修。经过细心琢磨,我决定从抢修这个角度切入新闻,表现一位修理工人为了不让国家水资源浪费,保障人民生活用水而奋不顾身。
    20分钟后,抢修工程队赶到现场,一名修理工人脱掉自己的外衣,搬开井盖潜入水中,马路上只露出他抢修中一个脑袋,我仔细一看,只见他一手潜入井下抢修,一手撑在马路上。我选择低角度盲摄,将修理工人的人物形象与踏“河”而过的机动车流,人们驾车经过此地,看到修理工人头露在马路上,进行抢修的面部表情十分感人。此情此景,形成鲜明的动与静、藏与露的精彩瞬间成为《抢修》独具一格的新闻视觉语言。视觉效果让人觉得有人在马路上游泳。成功地塑造了一名修理工人爱岗敬业的献身精神。
    上述事例可知,如果我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马路成河的新闻事实 “咔嚓”几张就走,就无法拍到《抢修》这样富有视觉感染力的作品。这幅新闻照片的新闻视觉表现得恰到好处,将人们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感人瞬间浓缩在画面上,深深地打动读者及各级评委的心,2005年不仅获第十二届“佳能杯”亚州风采摄影赛纪实类一等奖,还荣获2006年第22届全国艺术摄影展纪实类铜奖,并连续三年在全国各类摄影赛中多次获奖。

    五、掌握日常生活小事的“脉膊”     让新闻图片感动受众
    平时,我无论走到哪,都处处留意生活小事件,学会从小事件中摄取大题材,用心灵去发现“焦点”新闻, 挖掘具有典型新闻人物形象的百姓故事,将他们拍成专题。
    2004年10月8日,报社一名女同事告诉我,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某社区的居委会干部,每次发现小区有新产妇,都主动上门免费送去2.5公斤鸡蛋表示慰问。我刚想答应,女同事说:“我叫了好几个摄影记者,他们认为事件太小,没多大的新闻价值,都不愿意去采访。唐老师你看这条新闻可以去吗?”。我一听,觉得是一条很有人文关怀的日常生活新闻线索,很有意思,值得报道。倘若今天没有重大的图片新闻,可能还会上头版。我将图片拍回来,次日见报果真上了《南国早报》头版,得了A十B的高分。
    摄影记者对待新闻线索,不能急功见利。面对生活小事,要从不同的新闻角度去审视提炼新闻,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小”事件。新闻摄影采访,时刻逼迫自己拍出独家新闻角度很有好处。否则,做好做大做全任何一条新闻,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从事新闻摄影,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力。在新闻现场,要根据新闻事件大小和题材的选择,运用各种焦距的镜头视角,巧妙地借助对比、动静、色调的冷暖与光线的强弱,以及物象的大与小、高与低、虚与实、藏和露等对比手法,巧妙地“修辞”我们拍摄新闻事件的视角。只有鲜活的视觉语言,才能吸引读者欣赏发表在纸质媒体上的新闻摄影作品。
    六、从几幅日常生活类新闻照片   看捕捉摄影瞬间的视觉语言与传播地位
    好的新闻照片,就像一位美丽漂亮的年轻姑娘,人们爱看“回头率”就高。摄影记者,只有拍出一幅与众不同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使图片在新闻传播中具有非凡的视觉震撼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享利-卡蒂埃.布列松,是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摄影大师,最擅长捕捉日常生活新闻。他一生拍摄的作品,大都是表现世界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作品的生活内涵深刻,瞬间精彩感人。布列松拍照,不喜欢携带沉重的器材,只带一部相机配一支50毫米的标准镜头,轻装上阵拍遍全世界。作品《巴黎穆费街》表现的是一位小男孩,外出逛街为家里买葡萄酒的生活小事,布列松抓拍这个看似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瞬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那位小男孩过着何以见得“富裕”的生活,幽默的人物形态和滑稽的面部表情,照片半过世纪以来成为读者百看不厌的传世佳作。
    要想拍出具有一定视觉感染力的新闻摄影作品,就得研究视觉表现。从人类的情感上分,有让人震惊的视觉,有让人喜欢的视觉,形象幽默的视觉,诗情画意的视觉和品味低下的视觉等等。下面就以《华商报》记者王鹏的一幅《穿警服的就是警察?》新闻摄影作品,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形象幽默的视觉特征,论证视觉效果在读者欣赏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2004年8月23日,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在社会上行骗被巡警抓获关押在派出所接受审问时,面对警察低头沉思无语,王鹏抓住他交待穿警服行骗的犯罪事实细节角度新颖,主题鲜明地表现了身穿警服的假“警察”低头认罪的神态,幽默的视觉语言十分耐人寻味。由于这幅作品的新闻性强、题材新颖,获《人民摄影报》2004年度新闻摄影作品日常生活类银奖。
    另一幅就是南方都市报记者拍摄的《顶牛》,也是一幅极其滑稽的日常生活新闻作品,作者抓住一位小车司机酒后驾车被交警当场抓住的瞬间,司机由于酒醉,他从车上下来准备接受交警的处罚,面对严肃的交警,小车司机下车东倒西歪地向交警行个军礼,作品瞬间幽默,获得《人民摄影报》2005年度新闻摄影作品日常生活类金奖。
    我倡导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注重视角视觉语言的表现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摄影记者对日常新闻不够重视,拍出来的新闻照片刊登在版面上缺少新闻价值和视觉感染力。第一、绝大多数摄影记者认为,影像视觉的追求,是从事艺术摄影创作者的事,与新闻无关。第二、由于我国新闻体制实行工分计酬制,个别记者采访新闻,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每天拍回来的一大堆新闻图片,瞬间视角(构图)平谈,拍摄角度不新颖,图片缺乏影像张力。第三,个别记者不珍惜新闻摄影这份工作,没有把它当成一生追求的事业来做,对视觉语言的表现理解有极端偏颇和误解,不注重更新自己的新闻敏感及知识储备,,更不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上述论据证明,一幅具有视觉感染力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以真实的镜头记录新闻现场,揭露社会的丑恶,弘扬正气,倡导和谐起到宣传作用。因此,记者用真实的手法表现新闻现场,拍摄出角度新、视觉新、观念新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新闻图片的视觉美感。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因为日常生活类新闻摄影没有突发性新闻的时效性强。所以,要求我们在长期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时刻刷新自己的新闻摄影观念,深入社区、街头,在业务上不断地磨砺、积累,不断地探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文学、美学以及绘画艺术、哲学等其它科学知识。我坚信,日常生活类的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表现,越来越受记者的重视,让读者感受到新时代新闻视觉语言的文化魅力。
    作者单位:《南国早报》摄影部,唐辉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广西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0:37 , Processed in 0.1179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