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女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0 00: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56:24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人体艺术摄影?

摘自林路编著《他的目光》一书
  对于人体摄影,向来有多得不可胜数的误解与嘲弄。比如,李西建在《中国文学需要什么——关于世纪之交重建文学精神的思考》一文中说:“8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进步和文学发展,就总体状态而言,实则呈现出希望与缺失同在,热闹与冷寂并存,上升与沉沦人有这样一种扑朔迷离的活跃景象。......严肃艺术和纯文学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生存危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体摄影、武侠传奇、言情小说、地摊文学、人物隐私、揭秘写实以及黄色加暴力等俨然构成我国当今文艺领域的主体形态和奇观。”很轻松地挥一挥手,就这样毫不留情地将人体摄影排斥在了严肃艺术的范畴之外。

  据说,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可以以穿衣服的多少来衡量。法国时装学者发现:1880年欧洲妇人的正装由25块单独的部分披挂而成,约50年后却只剩下4块缠在身上(它们是外衣、亵衣、两只袜子),不到50年的

超级模特儿组合

时间,脱掉丁20件衣服,每两年要减去一件。过去一个女性穿衣服要30分钟,脱衣服要10分钟,现在,穿要1分钟,脱要20秒钟就够了。为此,有人开玩笑说:裸体的产生,是20世纪最美丽的风景,20世纪的人也是看见裸女而心跳的最后一代。于是,国外一些优秀的摄影家往往对女性的裸体钟情有加,比如在近年推出的《赫伯.里兹:作品》这本精彩的画册中,这位美国大牌摄影家的作品《超级模特儿组合》将女性人体摄影推向了极限,画面中由超级模特儿的裸体组成了金字塔的造型——女性、名模、裸体,无以复加的极限,莫非就已暗示着人体摄影已经达到了无可比拟的峰巅?

达盖尔银版法作品
  这幅作品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的人体摄影作品之一。透过照片的斑斑划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含蓄的背景,以及女性回眸一笑的轻松自然,它拉开了人体摄影沉重的帷幕。

  人们在关注他们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人类的身体在当代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女性的身体更成为关注的中心,这就自然会引起种种关于女性与人体的话题。其实,不仅仪是在今天,追溯艺术的发展史,特别是绘画的历史,关于女性和人体的话题还少吗?

  我们发现,随着从习惯裸体的原始状态逐渐向文明过渡,人们在各种社会文化条件制约下小心地调节审美感、性感和羞耻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活中相应的裸露界限与伦理尺度。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中裸体“地盘”小而又小的情况下,人们便通过艺术进行宣泄,于是赞成人体可以作为一门艺术的观念认为:人体艺术是摆脱了服装标志的种族、职业、尊卑等外在社会特征而对人本身价值的赞美,它把人的形象提炼成最纯粹的、没有任何附加标志的“人”。我们暂日.不说是否脱去了衣服就等于是对人体形象的提炼,还是先从历史的渊源中去看看人体艺术的发展。

裸体
  这幅被艺术界公认为艺术品位相当不俗的人体摄影,也许就是因为一个背景、一种含蓄,从而避免了镜头的真实而产生大多不必要的“邪念”。

  当摄影一诞生,面对有数千年历史的绘画巾无数经典的女性人体杰作,摄影家,尤其是男性摄影家的勇气丝毫不少于在伊甸园中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他们迅速将镜头对准了女性的人体,不惜让裸体的女性在镜头前曝光几分钟,以满足感光度极低的底片的要求。因为时代的久远,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确知哪一幅女性人体作品是最早的人体摄影实践,一位不知姓名也无法确定国籍的摄影师(可能是法国人)在19世纪40年代拍摄的一幅女性人体,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的人体摄影作品之一。透过照片的斑斑划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含蓄的背影,以及女性回眸一笑的轻松自然。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幅写生习作而已,不要说和绘画中的优秀人体作品相抗衡(尽管它和画家写生时的造型很相似),即便是放在摄影作品中,也不算上乘之作。然而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摄影家镜头中的女性人体,从此便拉开了序幕。还有著名摄影家雷兰德,为了完成他的历史性巨作《人生的两条道路》,就尝试过拍摄一些女性人体,不仅仅作为组合的元素,也作为单独的作品展示。他的一幅独立的人体作品,也是拍摄于1857年,被艺术界公认为艺术品位相当不俗的人体摄影,它的不俗可能就是因为一个背景、一种含蓄,从而避免了因镜头的真实而产生太多不必要的“邪念”。

  同时我们也发现,女性的人体摄影不仅仅是摄影师单方面的实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女性本身的认同,并希望摄影师将自己的美丽以更多的方式记录在镜头中,留下足以珍藏的视觉记忆。比如早在1855年,摄影术诞生还不久的日子里,法国摄影师尤金.杜里尔(Eugene Durieu,1800-1874)就为女性留下过一些纪念照“套装”,很像我们今天的女性写真留影后的组合。据说当时的一些大家闺秀很喜欢拍摄诸如此类的留影,并相互之间传阅,成为一处我们今天也难以想象的时尚。

无题
  无论造型姿态还是光影色调,一代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的作品,总是染上了强烈的画意色彩和沙龙摄影的韵味,对于人体摄影来说,这也许在中国是一条最安全的出路。

  即使是在传统封建意识相当浓厚的中国,早在摄影艺术传入中国不久,就有摄影家开始对人体摄影进行大胆的尝试,很多著名的摄影大师也都以能涉足人体摄影领域而自豪。比如在半个多世纪前,一代宗师郎静山先生就创作过许多精美的人体摄影作品,并在世界上频频获奖,也为中国摄影留下了一个突破禁区的话题。

  然而为了进一步认清女性人体摄影的实质,我们不妨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少有男性的裸体在镜头中出现呢?


  这是一幅模仿安格尔同名油画的作品,只不过将模特儿的站立姿势变成了跪姿,同时采用多底叠放的手法,模拟自然中的泉水,显示出一代摄影大师“集锦摄影”的特色。

  我们看到,一方面,女性的人体不断地在摄影家的镜头下演绎着缤纷多彩的幻梦;另一方面,越来越需要获得主权意识的女性开始发出这样的呼吁:“为什么只拍女性的裸体?”这几乎是大部分女性都愤愤不平的问题。其实,这种愤慨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退一万步说,难道也要男性去向女性呼吁:拳击场上都是男性在表演,为什么就该男性在台上挨揍?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中也许蕴涵着不被人察觉的哲理。

  人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女性美其中蕴含的正是当代审美文化最为内在的秘密。美学家往往用人体美是最高形态的自然、女性美则是人体美的巅峰来解释为何女性成为人体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但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够的。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诸多方面去理解......





窗中的裸体
  女性在画面中仅仅占据了很小一部分的位置,但是由于韦斯顿精心选择的环境以相对粗糙的质感,与画面中的细腻肌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使作品中的人体充满了温热的情调。


宫泽理惠
  这位摄影家也是一个善于利用人体摄影制造话题、以名人隐私供大众消费的角色,比如一本拍摄电影明星宫泽理惠的裸体画册,曾经引起过不小的轰动,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就是其中的一幅。


帕梅拉.安德森
  模特儿以新一代维纳斯的形象,从一个巨大的蛋壳中砰然而出,她扭动的身姿将女性身体的优越性表现到了极致,让一只破碎的蛋壳衬托出永远透人的魅力。



辛迪.克劳馥德
辛迪.克劳馥德(局部)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辛迪回眸一笑,还可以通过摄影家展示的数以百计的底片,真正全方位地领略这位名模的千姿百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56:56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57:3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著名的女性摄影师介绍

在摄影史上,一大批女性摄影家以她们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创作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图像,像拍摄圣雄甘地的马格里特·伯克—怀特、奔走在战场上的苏珊·梅塞拉斯、为受丈夫虐待的姐妹们奔走呼号的唐娜·费拉多等。一些理论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同样举足轻重,比如写《世界摄影史》的内奥米·罗森布拉姆、有摄影圣经之称的《论摄影》的作者苏珊·桑塔格等。这里介绍的6位女性摄影家,均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谨向她们及天下所有伟大女性致敬!

  ★多萝西亚·兰格

  多萝西亚·兰格(Dorothea Lange,1895—1965),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农业安全局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之一。这位因为小儿麻痹症而终生残疾的女士以极大的热情和敏锐的社会意识参与到对经济衰退的研究中。从1935年到1942年,她走遍了美国南部和西部的22个州,大范围地研究了季节工、破产的农民和佃农的生活状况。兰格的摄影充满了同情心,但是她又不失时机地将尊严和希望附加到他的拍摄对象身上。因为对“美国社会状况的摄影研究”,1941年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奖。她拍摄的《季节工母亲》不仅成为农业安全局纪实摄影的代表作,而且成为诠释人文主义摄影最好的例证。
  兰格女士1965年因癌症去世。

  ★戴安·阿勃丝

  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她把穷人、畸形人、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裸体主义者、智障患者作为自己(正常人)和社会(主流)的背面而进行的摄影探索,执拗地逼迫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正常”与“不正常”、“道德”与“不道德”、“公正”与“非公正”、“尊重”与“侵犯”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她的摄影展在全球巡展,参观者达725万人次。
  阿勃丝出生在一个百万富商之家,但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过着并不从容的日子。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试图表达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美国人的反叛倾向、精神错乱和理想破灭,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阿勃丝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1971年7月26日,阿勃丝在家中自杀。

  ★琼·斯彭斯

  琼·斯彭斯(Joe Spence,1934—1992)英国女摄影家,出生于一个劳工家庭,十几岁辍学,先后当过打字员、秘书和摄影助理,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一个成功的肖像摄影师。
  有着强烈自省精神的斯彭斯在接受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后,开始把镜头指向英国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和流浪的吉普赛人。但她很快发现,那些以传统人文关怀思想为道德杠杆的纪实摄影对于改变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显得有气无力。她转而从人类学、戏剧、电影和自身成长的阶级背景汲取灵感,审视作为一个女性所体验的有关阶级、种族、性别关系、性体验的压抑与焦虑。同时,她又组织了一个女性摄影团体,以集体创作和讨论的方式讨论女性的社会位置和性角色。
  斯彭斯被诊断出乳腺癌后,她的摄影进一步由他人/外界转向自己/内在的世界。她自创了一种“摄影疗法”,通过拍摄已被病魔判了死刑的自己进行自我救赎,并进一步了解自己作为生物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意义。1992年,斯彭斯不幸去世。

  ★玛丽·艾伦·马克

  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1940—),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获得新闻硕士学位,是世界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之一。她在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摄影生涯中,以其独特的敏锐视觉和处理场合、人物、事件、出版等事宜的勇敢方式而为人称道。她的主题是那些经常处于危难之中,或者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们:埃塞俄比亚垂死的饥饿儿童、加利福尼亚生活在汽车里的无家可归家庭、西雅图街头过流浪生活的青少年、被禁锢于病房里的精神病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孟买的娼妓……马克最优秀的作品被认为是“关怀摄影”的典范。她引导我们参与她的悲悯。其摄影作品令我们沉思自己是否具有像她那样程度的强烈感情反应,从而使我们对社会边缘的人们加深关心而不再视而不见。
  马克出版的摄影著作包括《护照,肖像采集》、《81号病房》、《福克兰路》、《特丽莎妈妈的慈悲为怀的天职》、《街头,西雅图街头离家出走儿童的照片》。马克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包括新闻摄影优秀奖(1980)、POY摄影故事专题头奖(1981)、莱卡优胜奖牌(1982年)、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1985)等。 

  ★南·戈尔丁

  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3—),当代“私人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她在14岁时离家出走,一路颠沛,最后在纽约落下脚来。她与诸如女装同性恋者等各种自我放逐于美国主流社会以外的青年人共同生活,经历了感情与性爱、自立与依赖的充满矛盾的心路历程。这期间,戈尔丁怀着“自己记录自己的历史”的愿望,开始以摄影方式如实拍摄他们的群体生活。这些作品于1986年以《性依赖的叙事曲》为名结集出版。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的生活为题材的摄影打破了摄影者只是观看者的惯例,质疑摄影家与现实的关系、摄影与私生活的关系,开创了一种大胆地将私人生活纳入纪实摄影视野的所谓“私人纪实摄影”的新体裁,引起巨大反响。
  戈尔丁另外出版有《另一边》(1992年),与日本著名摄影家荒水经惟合作出版《东京之爱》(1994年)等。1996年,纽约惠特尼美术馆以《我将是你的镜子》为名,为她举办了一个检视她25年来摄影活动的大型回顾展,对她反映后工业社会中人的精神荒凉的纪实摄影作出了高度评价。
  
  ★辛迪·谢尔曼

  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1954—)美国人,现代艺术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她的摄影作品中,她既是主角又是导演,她的作品表现了自信和恐惧,解释了在现代媒体包围下人的心理状态,她运用摄影手段,从电影、电视、广告、大众媒介和艺术中的大量著名影像中阐述她的原则。
  辛迪·谢尔曼早期的摄影作品,是人们熟悉的《未命名电影剧照》,她通过自己拍摄、自己扮演不同的女性角色诠释当时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未命名电影剧照》是辛迪·谢尔曼最重要的摄影系列照片,其中69张照片1995年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100万美元收藏。此后,她又通过自扮自拍的方式完成了《历史肖像》等系列,阐述了她对艺术史的见解。
  谢尔曼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1997年国家艺术奖、1983年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奖、1999年哈苏国际摄影大奖。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58:31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59:46 | 只看该作者
浅谈摄影中的女性发表时间:2010-4-13   来源:《大舞台》2010年第1期供稿

【摘要】本论文在诠释了摄影中女性的同时,通过纵观女性摄影的发展,来阐述现代女性摄影的状态。摄影对于女性来说不管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还是后来的主动寻求,她们无疑在摄影史中都绽放了美丽的身影,但与此同时也受到很多质疑。当代女性摄影家在创作中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们要在现实中不断地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要面对现实或是传统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还是应改从自我认识开始,并且应该在女性摄影的发展中不断探求其真谛所在。

【关键词】神秘摄影中女性社会地位女性自拍自我意识寻求




        摄影中的女性通常指被拍摄对象和从事摄影工作的女性,她们常常都被认为是“神秘”的,而造成“神秘”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神秘者有意把自己包裹起来;另一种则是因为不被认知而造成的。作为女性,不管是在社会地位还是其他层面上都没有把自己藏匿起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那这种“神秘”很有可能是由后一种原因而带来的,摄影中的女性就这样被戴上了“神秘”的高帽。如果女性自我意识继续被忽略,那她将成为男性世界中永远的“神秘”。
        下面,让我们在摄影史这条“历史长河”里开始一段探索“神秘”的女性和女性摄影师的旅程。在摄影初期,我们只能在镜头前面找到女性的身影,当时的女性是被当作和静物没什么区别的拍摄对象,《无名女性》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随着摄影术的发展,许多女性逐渐地对摄影有了了解,并且应用这种新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由于经济的限定,这种新的方式只能被少数人所应用。英国著名女摄影家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的作品《和平之吻》,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女性不再只是靠她们的家庭, 而是在社会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大的氛围,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也只不过是从摄影史中被拍的无名氏提升为拍摄者的陪衬品, 在1949 年编辑的《从1839 年到今天的摄影史》中, 只收入了13 位女性摄影师,而在1982 年的修订版中,也仅仅增加了一位。在乔治·伊斯曼机构1986 年征集出版的《摄影大师》一书中,194 位摄影大师中女性摄影师仅仅有8位。三年后,在令人尊重的约翰·斯扎克袄斯基所编撰的《直到今天的摄影》一书中, 也只能从202 位摄影家中找到16 位女性。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女性摄影师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也有很多作品不被公认,但是在少数的女性作品中还是反映出一些区别于主流的非常视角。
        进入20世纪50、60 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视角独特的女摄影家——— 黛安娜·阿勃丝。她首先是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同时她对自我、对生活的选择也是勇敢真实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她拍摄了大量的老幼侏儒、喜欢夸耀的男女变性人、同性者、弱智者、飘忽不定的流浪艺人,由于她拍摄题材的选择和拍摄方式的与众不同,使得她的图片大受非议,同时使得女性摄影更加的神秘并且匪夷所思,然而这正是女性摄影师寻求自我意识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女性摄影家更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各种事件看法的独立性,虽然都可以一一的通过图片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内心还是非常矛盾和不确定的。图片中的自我寻求使得她们作为女性更加的美丽,作为一个灵魂她们是如此的真实;摄影中的女性在这个时期已经不仅是简单的消遣和被消遣品,也不单单是寻求与绘画不同的表现语言和其手段,而更多的是女性摄影师关注自我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一种潜在自我力量的释放形式。
        在现代随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很多女性摄影家的作品都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女性摄影家的地位也在不断地被社会各界给予肯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压力也随之而来。进入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大量涌现,进而开始讨论她们在创作中的自拍像,这一简单的表达方式还是不断的受到质疑。整齐划一的回答, 固然是行之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解读所有照片的万能钥匙,了解当前这一现状并反复的质疑,反而是诠释现代女性自拍的关键所在;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从“摄影史”中找到答案,也没有可评论的现实依据;现代女性摄影的自拍像不仅是作为传统摄影的反命题而存在, 更多的是要超出这一反命题的束缚,建立自身特有的体系,所以轻率看待作品的表面相似性来卖弄已有的摄影理论, 对于这一反命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一时期女性摄影中的自拍像恰恰反映了一种抗争,她们想把根深蒂固的女性形象彻底颠覆,并否认其形象在传统意义中的解释,而更多倾向于自我价值的衡量和诠释。
        现代的女性摄影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60 年代末至70 年代蓬勃兴起的女权主义和其他反传统文化的影响。1973 年发表的安妮·图克的《女眼》,该书率先关注女性摄影家的这一新动向, 并从创作的探讨上升到了理论。此后还不断地推出了《女性看女性》、《女性拍女性》等摄影家的个人展和专题论著, 而且尝试把女性摄影家的创作当成一种运动来把握,并且探讨其意义的团体影展和图书不断涌现,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时下这些并不是全部,这些著作和展览只能在有限的阅读群中出现,而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视而不见的,当代中国的女性摄影作品大多还是由社会需要做出有趋向性的选择,而这种需要的社会主流并没有相对平衡, 这个平衡点还是围绕着男性,而他们大多是经济的操控者,他们对喜好有说YES$or$NO 的绝对权利,他们还是愿意把女性想象的“神秘”一些, 这样无疑使得整个游戏更加具有趣味性,如果你妄想谈到什么女性精神和自我意识, 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你, 给你戴上“现代女权”的旧帽子,让你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成为这个游戏中的异类。我们如何能感受和传达自我精神,使它不再简单的成为某种社会环境下的奇怪投射,或者是某种性别的代言人,那只有在女性摄影的前行中寻找其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林路编著,《她的视角》,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
[2]孙京涛编著《荒谬的真实》,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
[3]苏珊.桑塔格著《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年。
[4]立原美智子著《招摇》,华夏出版社,+2004 年。
[5]王小慧著,《我的视觉日记》,学林出版社,2002 年。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0:24 | 只看该作者
女性摄影手法
笠原美智子著 何积惠译

连载:招摇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笠原美智子著 何积惠译

  现代摄影的特征,不仅仅限于现代女性自拍像,更体现在表现形态的多样性上。纪实和新闻摄影、快照和风景、肖像摄影、拼贴和负感处理等传统摄影手法眼下仍在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而谈论现代摄影时常被用到的混合媒体、人工置景摄影和舞台场面摄影(场面经设定的摄影)等的加盟,更使影像之苑百花齐放,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除了这些基于手法与方法论的分类外,概念主义、新色彩和新地貌风景摄影等点明内容的分类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分类虽然便于从群体的角度理解某种固定类型的摄影,但一件作品理应立足于包罗万
象的框架,不可能光从一种分类上去理解。而且构成现代摄影的不只是给贴上新标签的摄影,必须强调上文提到的传统摄影手法,也就是说,要让纪实和新闻摄影、快照、风景、肖像摄影的作品形成层出不穷的局面。不用说,现代摄影的特征恰恰是这类表现手法和方法论的多样化,关键在于每一位艺术家涉猎主题的必然性,时尚本身并不重要。于是便有了摄影家采用传统摄影手法的作品,有了摄影家运用混合媒体的作品,也有了出自美术家之手的人工置景作品。它们都可归入由名曰“现代”的同一片土壤所培育、面向同时代人话语且由同时代人诠释的“当代”作品之列。既然摄影家扬弃了摄影这一坚壳,美术家为了淋漓尽致地挖掘主题也同样开始自由地使用摄影,那么,通过对绘画、录像、音乐、刺绣、计算机等一切媒介的自由运用所带来的互为交叉渗透的效应,对于摄影这一容易封闭自足的体系倒是值得欢迎的特征,而不该为时尚流行等的表象所迷惑。
  即便在现代女性自拍像中,其表现手法也是跨越多种媒体的。如果根据各自的题材认定直接摄影是最佳表现手段,那就可以选用这种形式;如果觉得绘画和雕塑等其他美术领域的手法乃至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方法论是卓有成效的话,她们就毫不犹豫地与一切领域,一切手法实行“自由来往”。例如南·戈尔丁的快照、安妮·诺格尔的肖像、石内都的大特写、谢尔曼以及戴特、戈尔丁、格兰特的合成影像……;内特尔丝采取了图书的形式,查德威克同时兼涉雕刻,斯豪汀诉诸于录像,希拉和西尔弗丁熔绘画和摄影于一炉,足以让人领略导致框架存在其本身黯然失色的多样化展示。
  其中特别是索尼娅·兰迪·谢里丹和丽塔·德韦特,通过驱遣各种媒体和反复实验扩大了表现的空间。她们共同为自拍像亮出的主题便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的同步性、穿透性和蜕变性是索尼娅·兰迪·谢里丹(Sonia Landy Sheridan)在长达30年的艺术家生涯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她琢磨出一种名曰“生成系统”(generative system)的影像处理程序,自己也把计算机、复印机和录像等机械同素描、版画和摄影等自由地加以组合后反复进行有关表现的实验。除了埋头于自己的表现创作活动外,她还以芝加哥美术大学为中心,热心地参与对“生成系统”程序的指导和制作。她的实验不单是将科技的这一产物——机械应用于艺术,还利用了复印机和计算机常能在数秒钟内自动产生不计其数的影像的功能。然后力图用由此产生的影像,不受现有框架束缚地酝酿观念和想法。信息、理念、语言和自身的精神状态,被提升到了这样的机械层面。关于这种生成系统,索尼娅·兰迪·谢里丹曾在1978年写道:“行进的样式强化了创作姿态。因为那是沿着由逆向力构成的麦比乌斯带而行进的。由内到外,由慢到快,由过去到现在,由封闭到开放。生成系统为从调查研究走向异想天开提供了掩护。自己不会被专业化的分工捆住手脚吗?为了再次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正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闯进一个全部可利用我们有机体系的时代。”*29她的尝试站在跟自我意识和目的意识针锋相对的立场上,与力图超脱尘世而达到超现实的更高层次的超现实主义者很相似。她的想法未经时间整合,就即时地反馈给机械绘成的形象。由于计算机和复印机的运用,就连框取被摄主体于一瞬间的摄影都难以表现的时空流变、扭曲及其收缩性和穿透性也被浓缩在一件作品中了。
  她要探索的问题,就是社会上各种可望还原的系统的性质及其整体性和动态性。由自己带着这个主题来充当被摄主体,恐怕是出于下述自知之明:她本人是处于摄影史和美术史的流动延长线上的现代艺术家。为了满足艺术家的主题,不惜局部歪曲被摄主体而舍弃对整体的描绘——对于这样的态度,包括她本人在内的现代女性艺术家是极为敏感的。
  丽塔·德韦特(Rita DeWitt)一开始并不酝酿特定的主题和意象,而是让运用各种媒介摄制过程去呼唤发自内心的主题。她对彩色复印机、素描、计算机和录像等一切媒体都进行了实验。杂志图片、服装设计、自己的老照片和高校年鉴经过拼贴和上色,再配饰以文字就算是一件作品了。只要跟别的影像放在一起并附加文字说明,昔日并无多大意义的老照片就担纲起全新的寓意了。她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偶然性,但决定作品方向的是迸发自她内心的记忆、经验和预见。在她的作品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浑然存在的。那不是现实中的过去,不是实际上同步行进的现实,也不是由此崛起的未来,不妨称之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经重新诠释(反思)的虚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因为把经过重新诠释的虚构当成作品予以呈示,她的虚构便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总之,那不啻是自身的记忆、经验和预见。通过拼贴他人的文字、照片和预见进行追加体验,她甚至把他们的记忆、经验和预见也升华为自己的东西。多层交叠的空间与时间,在丽塔·德韦特的作品中出色地得到了协调。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1:04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2:02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家肖全《女人·时间》个人摄影展在爱普生影艺坊举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4
      
  近期,著名摄影家肖全在爱普生影艺坊举行了《女人·时间》个人摄影展(展出至7月31日)。


  作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拍摄了当时中国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名人,出版画册《我们这一代》,引起轰动(其中包括顾城、张艺谋、谭盾、崔健等知名人物)。本次展览则集中展示作者在过去30年中拍摄的一些中国著名文化女性的肖像作品,其中包括三毛、杨丽萍、巩俐、毛阿敏、鲁豫、残雪、翟永明,直到最年轻的“超级女声”张靓颖等。观者在欣赏这些杰出女性迷人风采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在过去近20年中国社会巨变过程中明星们身上所附着的时间的痕迹,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时间和女人的主题的思考。正如本次影展的策展人、摄影评论家顾铮所说:“肖全用他的镜头编纂起一部抽象而又具体的女性形象词典。”所有展出的照片,都代表着肖全对被拍摄者的特殊问候。  
  本次展览的70幅大小不同的作品由EPSON Stylus Por9800在EPSON高质量光泽照片纸上输出完成。
===============================================================
摄影师感言:     我真的要感谢杨子先生让我把存箱多年的有关女人的照片在《南方人物周刊》上局部见光,更要感谢顾铮和瀚涛先生邀请我在上海做这个主题的个人展览。在这段时间里,在这个相对匆忙的准备过程中,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我对我手中的有关女人的图片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我现在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我对某个女人的某一幅照片的记忆与描述。这些照片叠在一起,她成了一段历史。我越来越强烈地想展示我与某个女人以及与我相遇的某个女人的一刹那。也许她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是哥们儿的女人。可是她撞进我的黑匣子里,成为了我影像档案中的女人。希望我能获取这个展示她们“那一天”的机会和责任。在张荐美妙空灵的音乐声中,我惊奇地发现其实我的这些照片没有好坏之分,我所呈现的是这个女人的某个状态,是世纪之交的中国一些女人的某个状态。     世界如此之大,我能有幸遇见的女人微乎其微。现在终于可以把我的秘密泄露出来,告诉你,她是我难忘和尊敬的女人了。
===============================================================
肖全:追寻女人的原型
  在这次肖全的摄影展览中,展出了一张他拍摄的他奶奶的照片。据肖全说,这是他最早拍摄的一张照片。而这个展览,这个有着这么多光彩照人的女人照片的肖全摄影个展,这个展览中的所有的照片,都开始于这张照片。
我奶奶邹桂莲,1976成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肖全拍摄了这么多的年轻、美丽、聪慧、性情各异的女人照片,但肖全奶奶的这张慈祥与苍桑并存、包容与沉静兼具的照片,却是他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所有这一切的女人照片的原型。从这张照片和他的访谈可以知道,他所持有的对于女人的“决定性看法”(恕我在此篡改“决定性瞬间”的说法),其实来自于他从他奶奶身上体会到的人们想象中的与社会所要求的女人的一切优点。而他从他奶奶身上感受到的女性的一切性情与品性,当命运把他与摄影联系在一起时,就被他以摄影的方式,在众多女性身上再次加以确认与再现。他秉持这个对于女性的“决定性的看法”,运用他的过人的敏锐与细腻的感性,攫取只属于他与她们之间可遇不可求的决定性瞬间。而所有这些瞬间的起点,就是他拍摄的他奶奶的这张照片。在他第一次拿起照相机镜头时,就首先向他奶奶贡献上他的爱。这是一种命中注定。这次拍摄就此注定了他从此将要用照相机这个工具,以从他奶奶那里获得的对于女人的理解与尊敬,向无数的女人致敬,示爱。
  苏维埃时代的苏联摄影家亚历山大•罗琴柯,曾经对于当时只用千篇一律的那几张列宁肖像照片来传播一个定型化的列宁形象大为不满。他因此提出就列宁的人格魅力与性格的丰富、深刻与复杂,实在是需要有千万张照片才足以表现之的说法。罗琴柯认为,单凭几张即使是拍摄得非常之好的列宁照片,也有使人们对于列宁的理解狭隘化的危险。因此,他大声呼吁要以千万张列宁照片来丰富人们对于列宁的认识与理解。罗琴柯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其实是认识到了肖像照片、尤其是好的肖像照片的可怕的局限性。好的肖像照片,它在定格了一个人的某个充满个性的瞬间、绘出一个人的不可多得的性格肖像的同时,也因为那个过于鲜明强烈的形象的原因,尤其是在大众社会大量传播的情况下,使这样的形象既深入人眼与人心,也必然因为“这一个”形象的强大影响而大大限制了对于一个人的进一步的、更全面的理解。他因此主张,对于像列宁这样的公众人物,应该以他一个人的千万张照片来充实人们对于他的认识,以此来接近一个伟人的丰富人性,打破由几张照片所引起的简单化的垄断式理解。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但确确实实有其正当性。
艾敬
三毛
王安忆
朱哲琴
  肖全的这些女性形象摄影,当然也是以一张或者至多几张的方式来呈现他所接触过的女性。这对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些女性,显然有着如罗琴柯所指出的那种局限。然而,情况也许正好与罗琴柯所希望的相反。肖全虽然仍然是以一个女性的一个或者几个形象来定义现实中的特定的“这一个她”。但总起来看,他至今为止的工作,实际上是在以千百个女人的无数个瞬间形象,来追寻、接近、拼凑从他拍摄他奶奶开始的、长存于他心底的有关女人的那个原型。他以拍摄自无数的女人的照片,来探究“女人”一词的具体内涵,给出有关“女人”这个词的形形色色的注脚,来完成一幅有关女性的巨大拼图。他一直在努力完成的,就是这么一个有关女性定义的长期作业。然而,他的照片并不是一味的刻意恭维,而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积极肯定。拍出女性的美丽,并不是他唯一的追求。肖全的摄影,不以美丽论成败。当然,摄影的悖论也同时出现,当他的不以美丽论成败的照片在大大丰富了女人的定义的同时,也更以照片自身的丰富多彩使女人的定义变得更为扑朔迷离。而且照片的数量越多,随着肖全有关女人的定义越趋复杂,随着作为观众的我们通过肖全照片所获得的有关女人的视觉信息越丰富,女性的形象与定义也越来越复杂并不确定起来。肖全用他的镜头编纂起一部抽象而又具体的女性形象词典。这同时既需要时间的帮助,也需要时间的耐心。是时间,帮助他一起慢慢酿造有关女人的醇美形象的视觉佳酿,渐入佳境以至化境。
  肖全的确拍摄了大量曾经的、或者仍然在公共领域与大众视野里活跃的女性与名人,他也因此被人们狭隘地理解为是一个名人、名女人的摄影家。然而,我们仍然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发现,就这次展览的主题来说,他的目光所及并非只是著名女性。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目光里,也有街头普通少女的身影闪现在他的镜头前,也有纯情少女与他对视而得的美丽影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肖像摄影,当他面对明星时,是在尽可能地发现明星所具有的普通人特色与明星气质并存的一面。我们会看到,许多明星虽然面对镜头会做出习惯性的配合或者说反应,但是肖全也并不只是对于她们的习惯性配合或反应作出一种被动反应。他一直是在积极地根据他自己的判断来或者确认、或者寻找符合他的摄影美学要求的瞬间、来塑造符合他内心的有关女性的想象与定义的形象。在许多肖全的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许多明星不为人知的常人一面。明星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塑造,而常人虽然也有应付、顺从社会规范的一面,但毕竟因为无需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支付某种社会代价,因此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真性情的流露。而在明星身上,这常人习性与明星气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我们相信,肖全最想要通过摄影获得的,也许就是那些明星性格中的常人因素与明星气质同时闪现的瞬间。而正是以这些常人习性为闪光点,明星才成其为各有特色的明星。肖全的严峻任务是,如何把这些人身上的常人习性与她们的或与生俱来、或后天习得的明星气质与做派经过摄影再次熔汇一炉。而这却需要他以一种并不普通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以独具特色的构思、构图、用光以及与她们的沟通手法,使得这些照片成为了肖全与她们在某个瞬间里的摄影家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成功合作的证明。这些照片证明,这是一个优秀摄影家与一个个女性的天作之合。
================================================================
[背景介绍]:

肖全与《女人·时间》

    肖全,1959年出生,祖籍四川,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1996年出版以80-90年代文学艺术界风云人物为主题的大型摄影集《我们这一代》。

  肖全的摄影经历是从军营里开始的。他多次强调学会观察事物对摄影师的重要。“初学摄影时,有天骑车路过包家巷妇产医院,那天下雪,我一下感到雪和生小孩的医院间的某种联系,我就在那儿,等到一个很戏剧的场面:我看到两个不同境遇的婴儿出来,一个婴儿的父母裹得严严实实,门口停着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他们坐进去,车冒着青烟呜呜开走了;另一个婴儿的父亲推了一辆货三轮,上面放了一张马架椅,产妇坐在椅子上,男人吃力地蹬着三轮把她们接走。两种自降生就开始的不同命运打动了我。那张照片拍得并不好,但作为初学者的我在用自己的感受说话,用心体察人们生活,这是摄影师最重要的。”
  在肖全的镜头里面,除了精英,出现最多的就是女性。这两种类型的人物,都是肖全情有独钟的拍摄对象,而肖全对拍摄后者更有一番心得:“世界太大了,我能有幸碰见的女人微乎其微。她们有意无意被我遇见,闯进了我的黑匣子里面,成为我影像档案里面的人物。所以我就特别想获取一个展示她们的机会和责任。不管她是不是美女,当时就是有那一刹那为她拍照片的冲动。”
  肖全端起相机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女人,这张摄于1975年的照片也出现在影展中间。照片上是肖全的奶奶,老人微笑着身着古式长袍坐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看报。当时,16岁的肖全借了一台国外品牌的相机,虽然完全不懂摄影,但却兴奋得不行,肖全先后拍了自己的奶奶、妈妈和姐姐。肖全说:“是她们从小把我抱大的。我当兵第一个月,六块钱,就寄给我奶奶,我对我奶奶是一个特别感恩的角度。”策展人顾铮认为,“肖全奶奶的这张慈祥与沧桑并存、包容与沉静兼具的照片,是他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所有这一切的女人照片的原型。”
===============================================================
关于《我们这一代》
    翻开摄影集《我们这一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扑面而来。书中被作者所摄取的对象,无一例外地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当今文艺界的精英或炙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北岛、顾城、王安忆、王朔、苏童、陈丹青、罗中立、谭盾、崔健、张艺谋、陈凯歌、杨丽萍、巩俐等等二百余位名人列入其中。这实在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摄影集,在真实的画面外,作者肖全近10万字的拍摄记,几乎是对一代人的挣扎与梦想的诠释。画面是简洁而写实的,几乎没有选取每位名人的最佳角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真实世界里的普通人。而作者随手写下的拍摄过程,使他既作为一个观察者、体验者,在很多时候,也作为一个参与者,直接见证和体验了这代人的生命历程。也正因为此,他所拍的《我们这一代》就天然地摆脱了纯客观的记录。
    在这里,透过作者的镜头和笔,我们感受到一个个“名人”光环背后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正如陈侗在序言中所阐述的:初读之下,肖全那近10万字的絮叨显然有待审慎处理和雕琢。然而,在贴近人物个性和表现瞬间的真实感方面,这种“历史的”同时又极为“现在时”的写作,恰恰表现出比职业作家要大得多的自由度。这一切产生于镜头之外,作为“回忆”却不作为对画面的补充,它是画面本身。作者奉献这些琐细的文字,目的不在于给媒介提供新的传闻。“我们这一代”于其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作者所见到的具体生活情景,而不是奢望。作者生动的描述使得他们不再是“名人”,而是回复到除了其名字被广为传播之外,没有更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像真实生活里的普通人。
    “我们这一代”中有很多人干着本不属于自己干的事,在上世纪70年代后那些热情高涨的岁月里,每个人都作出了种种努力,有时也患下一些可爱的幼稚病,每一次经历都帮助他们慢慢学会遵从理性规则和承受生存压力,在这本书里,我们更多的体验到,是一代人对生活妥协之后的再一次奋起,每个人的故事里都体现着生命的韧性和张力,以及属于那一代人特有的气质。作者所拍的照片更多地体现出他固有的审美热情。他赋予镜头的使命是拍出一幅幅经典之作,因此获得了“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赞誉。尽管作者更专注于画面的经营,但他很清楚地知道:他的工作并不是完全为了摄影,而更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为了那些不同岁数的、历经坎坷而又有所作为的、活着的和不幸早逝的同代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3:04 | 只看该作者
读照片,识女人

CBSi中国·蜂鸟网[转载]作者:网络 2011年03月07日




    三八妇女节的诞生,与女性开始走入摄影领域,在时间上相差无几。早期的职业女摄影师们与男同行们并肩作战,品尝着初为“大女人”新鲜;到六、七十年代,出现一群离经叛道的“坏女人”;再往后走,女性摄影的风格越来越多元化。照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女人心”呢?
    接下来将为您介绍六位著名的女性摄影家,她们或者属于“大女人”类型,或者属于“小女人”类型,也有的被世人解读为“坏”女人;分类不重要,关键是您从她们的作品里读出了什么。
                             一:作品风格:豪放、写实
    “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她们。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摄影领域,她们既职业又专业,样样都不落在男人后面。通过照片,她们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她们的照片中你能读出坚毅宏大的内心;淡定从容的气魄;悲天悯人的情怀……
    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Margaret Bourke-White,1904—1971)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是20世纪杰出的新闻摄影师,以人道主义的敏感和关怀著称。她的许多报道摄影作品已经成为经典,都是20世纪的摄影坐标。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的一生似乎与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摄影只是男人干的事的时候,她却打破了这种看法,成为第一个工业摄影记者,随后不久即崭露头角。1930年,她成了《幸福》杂志的第一个摄影记者。六年后,她为第一期《生活》画报拍摄了封面照片,并为其中的重要文章配了图片。
    怀特的--生充满传奇般的经历。她几番出生入死,执意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在纪录历史的同时,她自己也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好莱坞曾以她的经历为素材摄制了故事片《救生艇》。
早年岁月
   怀特于1904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庞德布鲁克。她的父亲是个颇有成就的工程师兼发明家;母亲是一位开明的女性。在父母的影响下,怀特从小就对大自然和科学发生兴趣,决心做一个爬行动物学家。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一年级时选修了艺术摄影课程。在大学高年级时,她拍摄了不少出色的校园风光照。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房产业发达的克里夫兰市,当地的房地产经纪人纷纷雇她拍摄房产广告照片。但怀特的兴趣不在建筑摄影,而在工业摄影。
    随着克里夫兰市工业的发展,怀特终得以从事工业摄影。她经常爬到厂房的平顶上寻找理想的镜头,全然不顾周围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她拍摄的表现奥斯蒂钢铁厂中沸腾翻滚地流动的铁水的照片很为成功。为此,该厂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下她的照片。从此,怀特开始了工业摄影家的生活。
    1929年,《纽约时报》编辑兼发行人H?卢斯在一家报纸上看到怀特拍摄的照片时大为赞赏,于是邀她来纽约商谈《幸福》杂志创刊事。怀特因感自己在克里夫兰的事业止处于上升阶段,所以不愿意到纽约去工作。她只好与卢斯签订一个年薪为12,000美元的兼职合同。
   《幸福》杂志创刊号主要文章的配图均是由怀特拍摄的。很快,该杂志以优质的纸张、精致的印刷、高质量的图片跻入美国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例。
    《幸福》杂志使怀特萤声全美,聘约纷纷而来,其中包括拍摄纽约克里斯雷大厦的聘约。她十分喜欢这座雄伟的建筑物,于是便欣然应聘。1930年,她把工作室搬到该大厦61层的一房间里。此时,她常爬到窗户外,到大厦的排水管上拍摄照片。 排水管状如飞机尾部,仅约七尺,宽约4尺,从大厦的楼顶突兀而出,到上面拍照,时刻有坠落身亡的危险。怀特就是凭着这种献身精神,执着地追求着地所热爱的事业.

天涯浪迹
    1930年,怀特成为第一个获准进入苏联采访的西方摄影记者。在此之前,苏联从未对任何西方摄影记者开放过。按照规定,苏联政府负责她这次来访的全部费用,但是她必须将所拍的全部照片交给苏联政府审批。此后,她又多次应邀去苏联。她所拍摄的苏联工业照片具有静与力之美。开始,她只对苏联的机器感兴趣,把人物作为陪衬。但在后来的几次苏联之行中,她把焦点对准工人、普通老百姓,拍摄了不少反映农妇、儿童的镜头。
    1936年,怀特偶然了解到,作家卡尔达艾正在寻找一位摄影师拍摄他的纪实性小说《你见过的人》。怀特与卡尔达艾见面交谈后,决定与他一,起到南方去报道那里的佃农的生活。
    1936年,怀特与卢斯签定了一份新的合同,为新创刊的《生活》拍摄图片。她拍摄的表现下班后的大坝工人的照片被选中,作了《生活》创刊号的封面。杂志编辑在序言中写道,怀特的纪录美国第一线生活的照片"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
    1938年春,怀特又一次与卡尔达文合作,来到捷克斯洛伐克,完成了《多淄河的南部》第二部。翌年两人结为夫妇。
    1941年春,怀特和卡尔达文带着617磅重的行李,其中600磅是怀特的行李,再次到苏联旅行。怀特带了5架照相机,22个镜头,3,000个闪光泡。当时纳粹德国的飞机正在大肆轰炸莫斯科,它是唯一留下来外国记者。从她下塌的旅馆的阳台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从那儿,她拍摄了克里姆林宫遭受空袭时的情景。同年9月,他们从莫斯科回国,带回的照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怀特的苏联之行和她为《幸福》杂志以及《生活》所做的出色工作,使她成为颇有名望的摄影家。她以楔而不舍、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杰出的成就成为美国人所崇拜的女性。在1935年的民意测验中,她被列入美国20名著名女性之一;1936年,她又被列入全美10名最著名女性之一。
    二次大战时战火到处燃烧,怀特经常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1942年8月,她到英格兰拍摄美军B-17轰炸小组参战情况。后来又到南非作摄影报道情况。在从北非去南非的途中,她所乘的那艘船被鱼雷击沉,许多人丧身海底。她奋力游上一只救生艇,与死神搏斗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获救。1944年,好莱坞电影导演A?希区科克根据她的经历摄制成故事片《救生艇》。
    1944年12月,怀特乘坐美军的B-17轰炸机,用K-20航空摄影机拍摄轰炸纳粹空军基地--奥茹纳机场的情景。战争临近结束时,她到乔治?巴顿将军的部队采访,拍下了许多优秀的照片,其中包括一代名将巴顿将军的那张肖像。
    大战结束后,雄心勃勃的怀特又在寻找新的挑战。1946年3月,她赴局势动荡的印度,并在那里呆了三年,拍下了许多军官、宗教领袖和农民的形象,还纪录了印巴分裂带来的流血事件以及人民忍饥挨饿的惨象。
    怀特在印度期间拍摄的最著名作品是《斋日里的甘地》。甘地不喜欢闪光灯,但他那间小屋实在是暗极了,只有一束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照射进来,而这束阳光又正好对着她的镜头。这样就必须避开这令人讨厌的炫光。怀特与甘地商量许久,甘地最后勉强同意她使用三个灯泡。在这幅作品中,怀特利用柔和的影调表现甘地赤膊纺纱时的情景,把一个恭谦、和善,但坚决抵制英国殖民统治的普普通通的人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952年,怀特患了"帕金森"病。但她仍为《生活》杂志工作、1957年以后,她的病情加重了,再也无法从事摄影工作。
    在以后的岁月里,怀特与病魔进行了14年艰苦的搏斗。她先后动了二次脑手术,希望能减轻病症,但效果不理想。她从来不承认失败,她说:"是的,我要尽量客观地去面对事实。但是,我决不向疾病屈服!"在此期间,她完成了一部极为畅销的自传体小说《自画像》同时还继续为《生活》撰写文章。
    l971年8月27日,怀特与世长辞了。无疑,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怀特说:"我所走过的道路,我所进行的事业,并不是出于偶然……这一切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意愿设计出来的。"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吃力地写道:"一个人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使其一生变得完整……你必须对你所作的事以及你所影响的人负责。在你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只有你所做的工作显示出你存在的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29 , Processed in 0.1170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