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具体分析:寻找黑天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8 15:4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具体分析:寻找黑天鹅   
            ――在北大作文教学研讨会上关于议论文的讲话。

        (根据录音记录整理)
                      孙绍振

最近我参加了张家港中学的作文会议,后来又到绍兴参加作文会议。那里的学生,不乏很有才气的,文采情采均佳,两地的老师,在教学上苦心孤诣,水平相当高,又非常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两地作文教和学的水准在全国是属于最高层次的。这很令人鼓舞。现在有些人,老是拿美国说事,好像美国的语文教学,有多好的样子。其实,美国的母语教学是比较落伍的。不要说别的,就是考托福,在全世界也是排在新加坡、香港、甚至中国学生后面的。九二年,我的侄儿,大学三年级考托福,得了629分,到美国留学,读硕士,他的教授对他的英语成绩说了一句话:incredible.不可思议。他们的大学生能考到六百分就顶尖了。美国青少年的阅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相当落后的一面。我说这一点,不是妄自尊大,针对的是一些假洋鬼子,妄自菲薄,我在美国教过书,大学生考卷上拚写错误比比皆是,本来我以为我不行,查查字典,是他们很差,连起码的light都写成了 lite,因为gh不读音,但是这样初级词汇都弄错,也太离谱了。他们的英语语法也不行,我有时讲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不放心,就问他们,语法对不对啊。他们说,英语语法我们美国人都不懂,只有你们中国人才懂。大学里写作課,教授讲评,只是把学生作文中比较好的句了念一下,就完了。剩下的时间自习。一些动不动就说美国怎么样的人,其实,对美国语文教育并不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听老布什演说,他说,希望下一个世纪我们的孩子数学和阅读能力能够改变。可到现在也没如何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了一个教育发展测试,上海也参加了,是第1名。第2名前几年是芬兰,就是我们教改学习的对象。原来,第3名是欧洲国家。这次前2名都是亚洲国家,芬兰是第3名,美国是第23名。我们不要听一些人胡说八道,动不动就说我们什么都不行。
当然,我们也有问题,而且很严重。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结合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我们来改造我们的语文教学。说实在的,比美国不差,但比欧洲就差远了。欧洲中学生除了母语,一般用两种外语对话,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问题太大了。作文教学的特点是手工业,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是我们现在做不到。老师工作量太大。老师敬业精神也不够,甘愿做手工业的工作的人士绝无仅有。我念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老师,对作文可谓精批细改,有中肯的评语。鉴于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本来应该对老师作政策让步,可是现在体制如此僵化,我们无能为力。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束手待毙了。在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有作为的。
刚才温如敏先生讲了,中学生作文比较偏向于抒情,中等以上的学生,写抒情散文驾轻就熟,带着某种“文艺腔”,但是,没有思想。中学一线教师普遍反映,高中生不会写议论文。当然,我并不笼统反对“文艺腔”,只是希望文艺腔而有思想,不是一味情景交融,而且还能情理交融。当然光是情景交融的散文也有写得非常漂亮的,我这次去绍兴和张家港,有些学生写的抒情散文写得非常有才气。但是不管多么有才华的文章,都暴露出一个弱点,那就是耽于抒情,没有自己的思想,主题不严密的,缺乏思考层次的。
在这以前,我在福建某地,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题是“热忱”,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将“青春的年华”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这本身就是没有逻辑的。人生态度和青春年华之间,不属于同一层次,构不成矛盾,也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如何变得上转化?作者根本不管,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复讲“青春的热忱”,一会儿讲“青春的热忱是知识的渴求”,一会儿讲“是渴望与奋斗的决心”,一会儿是“修养自身”,是“成功渗透了的奋斗的血泪”,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汶川地震的志愿者”,是“未来的希望”,是“青春热忱的人不会被绝望所掌握”。最后说:“青春的热忱是永远前进的姿态、破釜沉舟的勇气”。结论是“不应该以热忱突破时间的藩篱,来感叹青春的泛黄”。
这种很典型的“混乱抒情”,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没有一种贯穿到底的统一主题,许多概念完全是分裂和交叉的。本来,文章的基本,要在稳定的内涵中发展,“热忱”“青春”“知识的喝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汶川地震的英雄行为,在逻辑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要把它们统一起来,要弥补一系列逻辑的空白。而这里却凡是擦边的都拿来堆砌在一起。第二个问题,对主题没有具体分析。好像青春只要有热忱就行了,这是很片面的,人不能光凭热忱生活。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言,仅凭热忱够吗?热忱要跟智慧,跟理性联系起来,要不然就是盲动,在现实中碰钉子。文章举了鲁迅例子,鲁迅难道仅仅凭热忱吗?鲁迅的思想有非常冷峻的一面。五四时候有个张定璜说他文章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冷峻,第二是冷峻,第三还是冷峻。这样的缺点,可以说最低级的,那就是主题片面,概念转移,观点与材料脱节。要主题全面,概念一贯,观念与材料统一,就要符合逻辑思维基本概念内涵统一的准则。由此可见,抒情散文写不好,原因却在缺乏议论文的起码基础。
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学理念上。就我所见到的中学乃至大学写作教材上,还没有一家说到抒情散文与议论文在思维上的根本区别。我在张家港中学看到一篇相当漂亮的文章,讲项羽之死,说项羽是失败者,但项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是懦夫,当他觉得无力回天的时候,就宁愿牺牲自己,表现出豪迈的、英勇的气概。悲壮地追求人格的完美,本可以逃走,东山再起,但不走,他为了英雄的自尊而死。他没有悲伤,只有满足,他伟大而骄傲。他视死如归,为我的自尊心,荣誉感而活。你们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把自己的头给吕马童,让他去领赏。
文章写得很漂亮,观念也严密,贯穿首尾,逻辑清晰。在如今中学生中,无疑属于高档次。但是我觉得文章还是很肤浅,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没有具体分析。但是,我还认为,这样的文章缺点很大,没有分析项羽矛盾,明明是项羽打败了仗,可至死也不承认失败,而怪老天,说什么天亡我也。他突围,走入绝境,有人故意给他指错了路,说明他平时得罪了老百姓。要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就要做理性的分析,把项羽这个人矛盾的两方面展开。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他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坚强,前一天晚上,知道被包围了以后,哭了(泣四行下),四面楚歌,其实有假象,以为“楚地尽失”,其实没有,江东还有他的根据地。他死于错误的判断,悲观失望。须要分析的还有:在鸿门宴上他不听谋士范增的话,不杀刘邦,他不会用人才,韩信原来是他的人,反而成了刘邦的大将,把矛盾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考虑,他还能算什么完美主义者?
说他是完美主义者,这是抒情语言,抒情是可以片面取胜的,片面、极端化才有感情。而要有理性,就要作不动感情的分析,满足于抒情就肤浅了,就没有头脑了。作议论的基础就是全面(至少是正反两面)分析。这本是常识,可是我们在作文教学理论当中,好像不存在。
我看到的另外一篇是讲屈原的,也是追求诗意,说他完美、高尚、伟大,具有孩子般的灵性,无比纯洁,满腔的热忱,政治思想和操行都有完美的追求,他愿意建造一个完美的祖国。这里可以提醒一句:不管说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一说完美,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就是绝对化,就是片面性,就是不全面,也就只能抒情,同时也就意味着没有理性。理性地说,完美的人,是没有的,议论区别于抒情,就是矛盾的全面展开和分析。屈原的失败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他追求完美吗?楚国肯定是要灭亡的,楚国政治、经济上那么僵化,而秦国经过全面改革,不管用不用屈原,楚国的失败是必然的。这类学生的文章,语文都很漂亮,考试都可以拿到85甚至是90分。但从严格的理性要求来说,都是没有头脑的。就抒情而言,也过了头,过了头的抒情,就是滥情。文艺腔之所以不受温如敏教授戴见,就是因为滥情,甚至矫情。
必须明确指出,抒情散文和和议论文是两路功夫,抒情语言可以绝对化,可以片面,而议论则要面对矛盾。情人眼里出西施,完全是绝对化的,但是,感情是很生动的。但是要防止滥情、矫情,也就是《文心动雕龙》告诫过的“为文而造情”,虚情假意是令人倒胃口的。为了防止这样的偏向,就得有议论文的修养。议论文冷峻地警惕廉价的抒情,月是故乡明,感情生动,却并不符合理性,只有承认他乡的月亮有时比故乡还明,才有资格写议论文。对青少年不仅要有情感的熏陶,还要会动脑子,以理性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这是心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些人动不动拿美国说事,拿着鸡毛当令箭,把人家并不怎么的商业化的东西,当成瑰宝,把托福模式,考中低级英语的标准化试题,用来考中国高级的古典诗歌,完全是脑子里进水。可是人家的高考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xt)评分标准里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和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息息相通,我们的老爷们反而视而不见。如果广大教师对此有起码的自觉,学生文章中的抒情、滥情、矫情,什么完美主义的赞美,就不可能这么泛滥。
虽然我们的指导思想有问题,但是,毕竟拔尖的孩子的才气的还是压抑不住的,我去张家港和绍兴第一中学发现有才气的孩子很多,有头脑的孩子并不罕见。张家港中学学生黄冷千对樊於期的死提出了和司马迁不同的看法:
荆轲要带上他的人头见秦王以复仇,於期也不罗嗦,既如此,人头只管拿去!真正豪迈极了。但若我们理性地想一想,这不过闹戏而已。秦燕之间的政治军事矛盾重重,岂是一刺即可化解的。即使匕首刺到了秦王,也刺不灭秦国,反倒可能引对燕国的反击。如此看来,樊於期的死是不是很不必要,或者有些幼稚?
这个孩子,没有按照传统的思路把樊於期往英雄的完美方面去抒情,而往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英雄的视死如归变成了“幼稚”“闹戏”,在中学生作文中,这种揭示问题展开矛盾的思维方式是难能可贵的。接着作者在对立面中展开分析:“当时樊於期对秦国的购赏,虽计不知所出,但料想凭自己的身份复仇绝不可能。”加上他对燕太子丹又太“冲动又重情”。在从正面分析了樊於期从容献头缘由之后,又从反面说明他别无选择:“从武、生猛,使他不能为屈原;冲动、直爽,使他不能为韩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被“英雄”,在历史上留下无奈的一笔。不管作者对樊於期的死,阐释是不是绝对正确,但是,由于从樊於期本身揭示了矛盾,又在外部,拿屈原、韩信树立了对立面,进行了内外两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他的观念就是自己的了,有了独立思考的成果了。而且他的语言,不是套话,而是带着某种调侃意味:秦王要悬赏砍掉他的脑袋,干脆就把脑袋给你,就算成全你了。“古今重义之人不可胜数,樊於期有幸在史记中留一笔,算是不错的了。”最后,调侃的意味变成了反讽:“樊於期自始至终是个小人物,反倒为他套上光环,既满足了荆轲之计,又能较为气畅地离开。”对于死亡的选择,不用庄重的献身,也不用口语的送命,而用“畅快地离开”,显得多么潇洒。
这孩子不但有头脑,而且语言有才华,实在是不可多得。
当前中学作文抒情的泛滥,跟我们作文命题有没有关系呢?应该有一些关系。我们的命题基本上是感性的,要讲感性故事,要贴近同学的经验。但是这个指导思想我们是应该质疑的,如果把我们中国的作文命题跟欧洲的作文命题,跟美国的作文命题相比较的话,可以发现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是偏重感性的,在法国是经典哲学命题,在美国是两难命题,在新加坡是不允许写抒情文的,只能写议论文。
问题的关键是,流行的议论文的教学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议论文“三要素”的理论(论点、论据和论证),通俗的解释就是根据论点,组织跟论点一致的材料来进行论证,可悲的是,不但中学,而且大学写作教材,都是这样讲的。但是不管从方法论来说,从哲学来说,还是从写作学来说都是错的。怎么可以先有论点呢?先有论点,就是先入为主,先有框框。首先,论点对不对,是须要分析的,不管论点对不对,你去论证它,不是盲人骑瞎马吗?按波普尔现代科学学经典《猜想与反驳》,这是绝对错误的。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一切天鹅都是白的,你去举例子,古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今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外国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中国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是不是就能证明一切天鹅是白的呢?不能。只要有一个人看到一只天鹅是黑的,这个论点就完蛋了。相反,并不是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肯定是对的。举例证明是不能证明的,只能说明。相反,证伪高于证明,证伪才会推动科学的发展。从议论文写作学来说,反例高于正例,形象一点说,黑天鹅高于折天鹅。因而要有自己的思想,关键不在于为现成的观点打正例,而是反例,不是跟寻找白天鹅,而是寻找黑天鹅,从而对现成的观念进行批判,这就是美国人所提倡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根据论点去选择跟论点一致的材料,从观念到方法是罗素所说的“自我蒙蔽”。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我这里有一盘豆子,有红有黑,我先有一个观点:全都是红豆,我就拣出上千颗红豆,能不能证明都是红豆呢?不能。或者,相反,我说,这里全部是黑豆,也可以举出上千个例子来,这仍然不能证明什么。不能根据已有的观点来选择材料,因为选择意味着排除,排除了就不全面了。因而,论点要经过反思,材料要全面,至少是正面和反面一起考虑,进行具体分析。
当然,根据观念组织与之一致的材料,在初中阶段,也许还可以作为一种练习文体,到了高中,已经是世界观形成期了,就要迫使他们作分析性思考。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胡适主张,在初中阶段学生口语以演讲为主,可满足于自圆其说,甚至一面之词。而到了高中,胡适主张以辩论为主,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矛盾,全面地进行立论和论证。具体地说,有一个论题,出淤泥而不染,如果你去抒情,在初中阶段同,能够举出许多动人的事例,加以抒情,就不错了,但是,到了高中,就要提升为议论,要往相反的方面去思考,人的思想品格和环境的关系,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面。亡羊补牢是对的,未雨绸缪也是对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是对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也是对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是对的,狗改不了吃屎也不能说是不对的。兔子不吃窝边草有道理,那还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呢!我们要让孩子们会动脑筋,会分析问题,就要从问题的分析开始。一味抒情,就可能把学生搞成你说一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就跟你抒情,久而久之,他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
我为什么愿意来开这个会,虽然我老婆反对,她说那么冷的天,你去干什么,她说如果你中风,我找温如敏算帐。我说不,你找教育部长算帐,因为我有使命感。目前这种议论文理论,这种思维模式,这种滥情、矫情的泛滥,对我们下一代的素质实在是毒药。
我想问题如此这严重,很多人都怪中学老师不好,我说,不对,应该怪我们这些师范大学老师,我们没有教好,或者是我虽然教了,效果不好,没有落实到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中去,责任还是我们的。议论文的教学需要重新启蒙,我们任重道远。当然我这样讲,有些煞风景,有一些老师听了以后会难过,但愿我是错的,我好高骛远,但是,我更愿我今天的话是苦口良药,甚至是醒世恒言。
                                                     2011年7月12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51:05 | 只看该作者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曲折历程
      ------高考作文题三十年纵观
孙绍振

    统一的高考作文命题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半个多世纪以来命题形势变幻多端,根源在于命题本身内部包含着的限制性和自由度的矛盾,正是二者之间的动态调节,造成了开放性和封闭性的起伏迭荡。
     作文之所以要命题,是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本来作文是综合素质最为雄辩的表现,不加命题更能充分显示素质。但是,那就可能造成宿构,把现成的作文带到考场,不可能保证作者的真实性。现场考试就是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命题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限制,限制的好处还在于提供现成的可比性,有利于按统一准则评分,体现公平性原则。但是要充分发挥考生的素养,又要求有相当的自由度。因而限制性与自由度成为作文命题的内在矛盾,正是这样的矛盾,而不是什么人的灵机一动,推动着命题在内涵上和形式上的变动和发展。
从从历史的趋势来看,上个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限制性呈递增趋势,而从七十年代末期到目前,则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这样的现象是和社会发展的大形势紧密相连的。五六十年代,限定性主要在政治方面,如1956: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8: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60: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65: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此时的限制性主要是政治性和政策性,而政治性和政策性的立意,有排他性、封闭的特点。这是当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政策和左倾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是改革开放时期,政治上开放了,但是封闭性转向了道德化,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以降,间或有思想评析的(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的题型出现,有某种道德导向淡化的苗头,自由发挥的空间渐趋广阔。但是,仍然有强制的限定,主题限定为“毁树易于种树”,“近墨者未必变黑”,本身就是片面的。题目强行规定了矛盾的重点,重点论就成了片面性的合法外衣。慑于“切题”的严格规范,考生不敢越出片面的命题一步,因而其封闭性仍然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某种“中性”的命题,如《习惯》《尝试》等等,但是由于本身内涵比较泛化,完全脱离了必要的限制,故未成潮流。强制性的主题限定仍然占据主流。如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对于全国上百万考生来说,这样惟一合法立意,多少有窒息个性,甚至强迫说谎的性质。这样的封闭性从本质上说是与命题的开放要求存在着根本的矛盾,拘守着这样的封闭性,是命题的一种危机。
      第一次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1998年的《假如记忆能够移植》,题目完全开放,封闭性削弱,自由发挥的天地空前拓展。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功不可没。创造了一种“无主题命题”。其特点就是在命题上只给思考的范围,不给现成主题。把主题的确立和独特、深化作为考核的重要环节。这无疑开辟了一个命题的新时代。但是,考试中心似乎并没有清醒意识到这一点。以后的命题,往往有所反复。一些命题,表面有充分自由度,实质上,隐含着严酷隐性的意识形态的的限制。如材料作文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从题面上看来,各不相同的立意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就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一个命题,全国数百万考生答案又完全是一样的。又如,一人跋涉人生路上,至一渡口携带七个背囊:“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渡船开出后,风起浪涌,险象环生。艄公说: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此人思索良久,将“诚信”抛进水里。要求以“诚信”为话题为文。此题形式上完全开放,实质上,道德价值却极其封闭。这里的“诚信”,表面上是可以自由评析,但是,又是社会共识的原则,是不容挑战的。因而形式的开放性和意识形态隐性的的封闭性,成为此类命题的致命伤。2002年,登山者遇暴风雪,面临死亡的威胁,却在冰雪下发现冻僵的人。登山者决定为之做按摩,陌生人活动了,登山者也暖和了自己的身心,两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此题表面上心灵有选择的空间。但是,由于潜在的社会道德共识,实际上是别无选择。本来之所以要之所以要选择,要反复思量,原因就在于有风险。而此处材料显示毫无风险。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伪开放题型”。既敷衍了改革的愿望,又安抚了保守意识形态的隐忧。这类伪开放题型,实际上是对开放性的消解,任其泛滥将危及改革。
与此相反,则出现了另一种极端,那就是绝对放弃限制性,以完全开放为务。以《杂》、《忙》为代表。完全开放,意味着强制性主题的取消,同时也意味着自主立意的压力增强。对于考生来说,严峻的考验在于,以《杂》、《忙》引发的思索,越是自由主,越是无序,而无序的自由思考不能成为文章初始的出发点,极大的自由度,可能造成极端的散漫芜杂,成文的最低限度是凝思和有序,思考要有发散的焦点和逻辑性。一定的限制性有利于凝聚思考。这种命题可以称之为“泛开放命题”,从表面上来说降低了审题难度,实际上是把考生推向一种虚幻的乐观之中。
高考作文命题涉及到千家万户未来的命运,它所承载的风险值和期望值是太高了,如果说它需要把我们时代的智慧高度地的集中起来,是不算夸张的。全国考试中心的智商和权力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垄断霸权的消解,一元化的命题变成了多省自主命题。垄断造成的腐朽为竞争带来的创造性所代替。事实上,在“伪开放”和“泛开放”题型的曲折冲突中,形势并非长期僵持。“泛开放”题型毕竟出自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因而很快取得某种进展。是明显的突破是九十年代后期,上海的专家们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作文题:如,《面向大海》。表面上也是泛开放的,但是,由于大海的内涵的多义性,有助于考生从自然界过渡到社会和人生境界。因而泛的自由和限的深化是有所结合的。
     垄断消解之后,多元化的命题生机勃勃。命题的主流形式,相应发生了变化。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代替了单纯命题。其原因就是,材料和话语不但有利于考生把纷纭的思绪,而且有利于把感性和理性凝聚起来。这里有一个要害,那就是关键词(如“大海”)的内涵,不但提供了多元的想像空间,而且蕴含着象征的深度。这类命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题目中关键词是否具有弹性,是否具有召唤感情和理念的主义结构。用这个标准来看,则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我想握紧你的手》,由于“符号”和“握手”的内涵,既是一种限定,又具有多层次的展开余地而显得杰出。
高考作文命题的另一次次突破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孔夫子、曹操、苏轼、鲁迅、薛宝钗、冬妮娅等等),任凭考生自由评论。表面上,这是一首泛开放的题目,一点限制性都没有。但是由于十个人物都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不言而喻的限定,迫使考生寻找到各自不同的共鸣点,作凝思概括、进行逻辑拓展。这是一道真正的素质题,有利于把不同素质的考生加以区分。没有足够课外阅读量,没有起码的独立概括能力的考生,是无法应付这样的考题的。事实上,在福建省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考生选择了鲁迅,但也有一千多卷,除了“鲁迅”两个字以外,什么也没有。
     既有开放性又给适当限制的命题,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超越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公共的,他人的,而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开放性的和限定性相结合的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能否从中构成情感和逻辑的单纯线索,能否防止思维平面滑行,主题徘徊,能否在有效地推动思维层层深入的同时,控制思路和意脉,避免离题的潜在危机,这是考查的重点。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思维具有灵活调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这一切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
从根本上来说,自主的立意,不但是作文的要领,而且是树人的根本。
在一个时期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风行一时,难免造成某种错觉,以为这最有优越性。一些命题的论者,一时陷入了盲目性,一看是材料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就算有了改革精神,其它的一切,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是,从1999年进行高考改革以来,2007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最大的亮点,不是以往往的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而是近年来多多少少被忽略了的命题作文。本来,命题作文,最大的局限是提供现成的主题,对主题强制性的限定,不利于考生的个性的发挥,但是,经过近十年的改革的命题作文,却呈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不再提供现成的主题,二是,在关键词语中,为考生自主立意提供想像的冲击,以经验的召唤和思维的触动为特点。如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就在这个“坎”字。其中内包含着某种矛盾,刺激考生作深度的发挥,可以说是在去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我想握紧你的手”的高水平前进了一步。比之前些年的某些省的“凤头猪肚豹尾”“山的沉稳,水的灵秀”明显要富于思维的冲击力,山东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既有利于作情感的也有利于理性的发挥,浙江的“行走在消逝中”全国题的“诗意还是失意”,四川的“一步与一生”。都有这样的特点。当然也有比较弱的,如湖南的“诗意的生活”,湖北卷的“母语教育”,缺乏内涵丰富的的关键词,也缺乏想像的触发点,不利于考生从纷纭无序的现象面前,把思路凝聚起来,形成焦点,构成有序的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的题目:“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题目是泛了一点,但是,直截了当地把写议论文的要求提出来。比之一味转弯抹角并不一定差到哪里。这样老老实实的命题,也许更能减少考生审题的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卷提供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诗句,要求考生对纷纭的评论作评论。这虽然是一个话题加材料的作文,但是,作文以文艺评论为基础,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试题对考生的古典文学修养是严峻的的挑战。不管其效果如何,毕竟是一个创造。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能对三十年高考作文命题作一逻辑描述。逻辑是有序的,但历史的发展却有曲折的,有时是罗旋式的,反反复复是正常的。就是在作文命题正在把开放性和限制性结合起来的阶段,有些命题仍然在粗野的封闭性和伪开放性、泛开放性中徘徊。就是同一个省市,多年年的命题,也不能保证质量呈逐年有序地上升,有时前进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盘旋的,甚至有倒退的,如广东今年的以“传递”为“话题”作文。明明是一个命题,却说硬说是“话题”,概念就有点混乱。其次,这个题目和湖南的“诗意地生活”辽宁的“我能”,完全是泛开放的,今人摸不着头脑的。而封闭性的题型,阴魂不断,如安徽的“提篮春光看妈妈”,很难避免误导考生,把丰富复杂的母爱模式化理想化。发展不平衡,水平忽上忽下,就是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中,也很明显;保持质量上升态势而又年年花样不同,的并非多数,如果不是我偏爱的话,上海的命题应该算是最为难得的一个。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6:12:52 | 只看该作者
从2008高考作文题看我国与欧美作文命题的差距
                                                                                                                                                     


孙绍振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对于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带着对于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最大公约数,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唯一合法主题,既扼杀考生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故在一个时期,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了某种内在的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救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社会道德和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等矛盾在改革初期,为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此等弊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不止一个省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有异而已。宁夏和海南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严酷的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严密语言把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且天鹅绒套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下文将详述),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那样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但是就相对的开放性而言,也比它广阔,甚至深邃得多。
       命题的开放性,本来是改革的核心,但是,十年的改革,远远还没有达到普遍自觉的程度。同样以今年以四川抗震救灾为题,全国1题和四川题在开放程度上,就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别。四川题就是两个字“坚强”,显然不如全国题提供四则新闻,在第五则中特别点出“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前者是一元化的“坚强”,后者则提示多元化的“不一样”。[1]
       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封闭现象并不是全部,甚至可以以说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的材料和话题作文,都显示出在一方面在话题和材料上求新,一方面尽可能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如福建的三人不同选择,一人选择果汁、因其甜,一人选择咖啡,其苦中有甜,一人选择矿泉水,因其平淡。就并未加上湖南省那种画蛇添足的哲理性阐释,北京卷的装满一个杯子的种种思路,虽然材料比较陈旧,但也以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当然,这只是一种从思想上求新的风格,江西卷的题目,以去年洞庭湖鼠灾为背景,妙在在形式上求新,规定以田鼠或者以田鼠天敌的口吻叙述。这本来有点惊险的限定性,但是,田鼠和田鼠天敌口吻而拓开了想象的空间。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几十万考生而言,敌我两方的选以外,就没有任想象的余地了?可能命题者对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材料比较有新意,而且开放度的自觉性比较强的还有好几个省的命题。如,辽宁以对让座、喧哗、随地吐痰等的社会调查为题、重庆卷关于“自然”的三种定义,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感受乡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生活细节。不但以自由度较大而且以难度较大见长。自由度与难度是相辅相成的。自由度越大,似乎是越易为文,实际上,现象和思绪也就越纷纭无序,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而为文却要求条贯统序,一脉相承又起承转合。
       命题之要义就是在自由度的纷纭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共同的倾向就是,单纯的、过多的诗意、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简直是唯一的选择。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请允许我以江苏近年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谁说山一定是沉稳的,四川的龙门山系,不是大大震动了一下,余震达到上万次吗?这是对地质学史极其无知的表现,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就是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阳先生壁》)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是与沉稳无关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淼、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唯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层”与人生相比,二者虽命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和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这完全是被诗化弄昏了头脑,到哪里去找从出生到死亡,完美无缺没有失败的人生?这实际上完全是空想的,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强迫说谎了。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势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古典审美思维中的情感和理性不同,以极端片面,无视矛盾为特点。以这样古典的思维模式来命题,可以说是,根本就不想尊重当代学生主体。今年,则突破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的矛盾和错综。诗意价值仅仅是命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烦恼、平庸)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突破还在于,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并没有作明确统一地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这样,就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当然,从创意来说,当然是上海卷更有水平,“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样的题目至少在开放性方面。并没有被局限在诗意,在审美价值方面。“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显示高考命题的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倾向不仅在上海卷中有,在全国卷2“老鹰和海龟”,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庆的关于“自然”的三种解释以及北京卷的填满杯子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唯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还是来看看看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2]
      再来看美国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对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抒情的诗句出现在作文题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不能发展(develop)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resioning,supouting)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consistent)推演中,使之深化(insightrfully)。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orderly,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focusing)上,是不是自如地(smoothly)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varied)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variety in sentence structure)。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prompt),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discuss)和评论(comment);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为什么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当然,可以用欧美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例如,我们是一个诗都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取士),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理性的议论为纲的: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quell)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中国的崛起是近年来对世界最大的威胁,请评论。”“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过细看,这12道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
       也许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却不能不严重忽略。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胡适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这样巨大的缺失长期存在,并不是完全没有看到,而是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有一年全国考题用了韩非子上的“智子疑邻”为题干,同样的墙壁倒塌,同样的可能有小偷的警告,由于儿子和邻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引发了相反的判断。却引起一些中学特级教师的反对,说是“脱离学生实际”。好像高中生,就不应该把理性思维放在第一位似的。其实,说到高中生的“实际”,首先,他们的理性思维在数理化课程上,已经训练得相当精深,许多对成人都有难度的原理和习题,合格的高中生对付起来得心应手。其次,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校课程绝大部分是系统的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别无选择的途径就是去适应大学这种“实际”。这种“实际”,对于某些中学特级牧师来说,同样是严酷的。而对于命题者来说,更为紧迫的“实际”是,我们正在一切方面和国际接轨,难道在命题方面可以闭关自守吗?如果以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湖南省命题中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阐释,就是可疑的:“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这是有道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这种所谓的道理是片面的。事实上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早春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草色常是远看则无,近察则有。俗语说,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是远看,就看走了眼,把梅花看成是雪花。如果没有香气的提示,就弄错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富有审美的情感价值,可是没有理性价值。“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这并不完全,应该加以批判:有时就不能远离,显微镜就的功能就是彻底近观。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如果让美国人出题,就可能旨在鼓励挑战:带着感动出发,是普遍的、绝对的吗?感动,就是比感情更加强烈了,科学的是非一带上感情色彩,就消失了。排斥理性,跟着感觉走,一味沉溺于情感价值,是很危险的呀。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全国大部分作文题都有挑战的余地,“春来草自青”,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的,在北冰洋,戈壁沙漠呢?从逻辑上说,这是一种单因决定论,只要季节条件成熟,一切变化就是必然的。但是,决定事物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条件。如果碰上干旱,没有水,草还能青吗?从哲学上说,变化有规律性,但规律是相对的,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可是恩格斯说过,总有一天,太阳就永远不从东方升起了。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就是今年最高水准的上海题,也是经不起真正彻底的分析的,“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是从主体性的极端走另一主体性的极端,光从“他们”的眼光看事物,不顾“我们”的感觉如何,不见得比光从“我们”角度看好多少。这个道理,在个道理不管是在外交上,还是在商务谈判中,是不言而喻的。从哲学上来说,解决此等问题的法门乃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这叫做主体间性。最后我忍不住要冒着风险,对今年四川省带着某种神圣情感价值的“坚强”作些分析:首先,是个人的坚强还是民族的坚强,其次,救灾既是精神,也是科学。单纯的精神力量是足够的吗?其三,人在自然力面前是强大的还是脆弱的?这些都是批判性理性思维所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命题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可能是芥逗之微,但是,一粒沙中可以看世界,一滴水可以看大海。从命题的分析中,是不是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方面的缺失?
  




[1]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事件不适宜用来作为考试作文题,容易套题,不利于独特个性的发挥。1998年曾有个作文题是《感受坚强》,封闭性比较强,造成考生被迫说谎的倾向,有一个考场就有40多个。今年情况例外,虽然是共同话语的大题目,但是对许多学生来讲,的确有话可说,四川有很多考生一面写一面流泪。


[2]这是前些年的,今年的试题如下:
     文科题1 : 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题2 : 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题3 :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题1 : 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题 2 : 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题 3 : 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科,题1 : 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题2 :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
        题3 : 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一段文字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6:31:36 | 只看该作者
对立统一模式命题的突围和退守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纵论
                                          孙绍振
一,评价准则从历史实践中来
评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标准问题,实际上是有关历史的自觉性的问题。不弄清楚我们命题的历史进程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超越了什么阶段,面临着什么样的难点,就不能不盲目甚至倒退。十年来命题的主要胜利在于冲破了政治和道德教化扼杀个性的封闭性,回归语文素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命题并不给定主题,而是给定材料或话题,开放地给学生以确定自己的主题的自由,以此作为考核的首要关键。因为,在纷繁的社会现象面前,拿出自己的观念立场,这不仅是作文,而且是立人的根本。因而,传统的主题性命题变为非主题性的开放命题,成为历史性的突破。第二,开放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度的,是与导向性的制约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除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的必要以外,还由于评价的可比性。第三,开放性与导向性的矛盾消长,正是命题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第四,在调节开放性与导向性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倾向,一种,字面上是开放的,但潜在的道德理念却是别无选择的。如前几年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考生以“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为主题,却是全国一样的。名为开放,实际封闭,严格说来,应该叫做“伪开放”命题。近年来,此等“伪开放”虽然尚未根绝,但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倾向则是不含任何导向性的泛开放。如前几年上海的《杂》等。这种倾向导致了套题,也增加了评分(可比性)的困难,故总体来说,日见其少。但是,并未绝迹,今年湖南就以“早”为题,属于泛得没有边的一类。在台湾这种泛开放的命题却日见其多,几乎成为主流。如2002年的《镜子》,2003年的《猜》,2005年的《回家》,2007年的《探索》,特别是2009年的《惑》,可能是泛开放的极致。这可能与社会意识形态,也可能与考生总量较小有关。在大陆,泛开放的命题也不乏比较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在题目背后隐含着对立面。如去年上海的《他们》,潜在的“我们”不言而喻。今年重庆的“难题”的“难”针对的是“易”,故不至于泛得漫无边际,但是还是不及前几年上海卷的“一定要跨过这道坎”和“我要握紧你的手”。其中的“坎”和“手”,均含具体语义和象征语意。具体语义是封闭的,而象征语义是开放的。第五,不管是开放性还是导向性,都以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化的自由为上,当然这种自由是相对的,不但受到社会共识的约束,而且受到文体的规范。在文体上,西方命题,尤其是美国式命题基本模式是提供矛盾现象迫使考生作两难分析。如:对朋友的妻子和孩子都言过其实的奉承是礼貌,否则是粗鲁。难道这样的虚假是绝对必要的吗?有趣的是,面对矛盾,我国则往往以二者的统一为题,如今年的《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这样的命题,当然比较有利于审美抒情。但,分析议论和审美抒情,均为人文素质之组成部分,不可偏废,我国命题长期偏于审美,出于全面发展的考虑,近年命题有从感性向理性开放的潮流。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其中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也有代价极其昂贵的教训,评价的准则就在其中。
开放性与导向性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命题的主要矛盾,不过内涵都有了些进化。当前的开放,不仅仅是向学生自主立意开放,而且是向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立意开放;目前的导向,不但是向感性表层开放,而且是向学生的理性深度开放,向文体的自由驾驭开放。非常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评论者都具有这样的自觉,缺乏历史清醒度的胡言乱语比比皆是。即兴的、网络式的胡吹瞎捧,不负责任的谩骂,冬烘式的瞎子摸象自不必说,一些文化明星的似是而非的评论,造成更大的混乱。今年高考开考之初,于丹在新浪网上发表对今年作文命题的评论:“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很社会”其实就很不通。“很社会”针对的是“很个人”。命题的功能就是以公共现象激活考生的个人立意。“很当下”针对的是“历史”。当下难道可以脱离“历史”吗?她对“当下”的解释是,“第一就是特别强调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要看你怎么看待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特定现象。”“第二个特点就是紧扣当下的一些国际概念……我们看到像绿色生活……其实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这个“很当下”实际上就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很外行的。和当下有所结合,并不是今年命题的特点,甚至也不是中国的创造,而是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命题的一种共同现象。汶川地震时期四川的“坚强”,不是更为“当下”吗?但这个题目在当年并不是比较好的,而是比较弱的。因为它把救灾中人的意志绝对化了,完全忽略了救灾又是一种科学。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当下大事件命题是幼稚的。现成的话语格局对考生的个性是一种压力,而猜题、套题者却有可乘之机。结合时事,是命题的旁涉,绝不是我国当下命题的特殊对策。新加坡前些年都有过“中国的崛起对我们的利和弊”不是也很当下吗?其实,属于平庸命题。把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作文作为政治道德图解,这对作文是粗暴的,在命题原则上是不折不扣的倒退。当然,于丹也不是没有说到命题的开放性,但是,她的开放性却是离开了导向性的,如果说有什么导向性,就是她所谓的“注重思维方式的考察”。还提出“立体性思维”,其实都是空谈。因为,第一,思维并不等于语言,思想并不等于作文,思维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矛盾,正是因为有“言不及义”,“意不称物”“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学习语言,才是非下苦功不可的。此外,语言还不等于文体,还有一个文体的规范和开放问题。一些省份的命题提出要求“文体意识明确”,浙江省明确规定:“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离开了文体意识的“思维方式”,不能不变成没有躯体的幽灵。
有了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文体意识的自觉,就不难发现近年的命题,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现象(材料)转化为问题,单纯的抒情成分递减,理性矛盾对立分析成分递增。这样的变革之所以必要,原因乃在于抒情和议论遵循不同的逻辑。抒发感情可以极端、片面(情人眼里出西施,月是故乡明,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而理性分析则不能不是全面的,至少是正面反面兼顾的。离开了这一点,于丹大谈什么“立体思维”,只能是欺人之谈。

二,对立统一模式的突围和退守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作文命题一方面在把现象聚焦在矛盾上,使之转化为问题,这是大部分省市均已达到的普遍的水平,另一方面,在个别命题中,连材料都相当散乱,还没有达到起码的统一性,根本就谈不上矛盾。
最能代表今年命题的普遍水平的是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这个题目朴实无华,没有玩多少材料和话题等的花样,提出的问题是一对矛盾:“理想”和“现实”,显然蕴含着理性的成分,而语言却很感性。偏于感性的考生可以放心大胆使用诗性的话语,格言、故事,重在理性的考生也可以放手具体分析,驾驭例证,层层生发,议论风生。这个题目中还隐含良苦用心:鼓励作议论文,又为抒情留下了空间。既有一点与国际高考理性为主接轨的意味,又保留着很强的中国抒情审美特色。当然,这个命题也显示出某种局限,就是导向性甚于开放性,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显然别无选择。如果改成美国托福式的,论点(主题)就不会这么便宜地和盘托出了。他们大概不会暗示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而是把矛盾交给考生:人们被教导说要有信仰,像仰望星宿一样追求伟大的理想,可是多数人的经验证明越是伟大理想越是容易落空,于是人们又被告知,更应该脚踏实地,戒绝空谈,在自己的职位上作出并不一定伟大的成绩。人们应该何去何从呢?西方式的命题,特点是迫使考生面对两难,然后决定取舍,评分标准不管论点是否“偏颇”。美国加州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论点为要求那些丑陋的女人自杀,也没有扣分,他们只看主题是否得到一定的论据(包括逻辑和事实)的支持,论题是否首尾一贯。词汇是否丰富,句法是否有变化。而我们的命题则是把主题暗含其中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统一不言而喻地成为公共的主题。对立面的冲突被显而易见的统一性调和了,开放性就相应地消解了。
强调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是全国命题的普遍的取向。其中似乎透露出某种保险性认同的心态。当然,这种模式,既有我们的局限也有我们的优长,不能不作具体分析。上海卷的材料是,1,丹麦人钩鱼,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2,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矛盾是:是放弃(小鱼)变成获得(大鱼),是小失和大得之间转化,命题者似乎为两个材料在时间上空间的大距离所惑,其实转化的条件(结论)一望而知。留给考生的发挥个性的空间比较狭窄。
结论的不言而喻,是这类命题的通病。
安徽卷提供一首绝句:“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题目要求以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为文,已经点明是“哲理”了,一般智商的考生当然会就深浅不同,栽种植物不同去为文,因地制宜的主题就会不约而同。相比起来全国1卷的局限则更明显:“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题目提示了两个矛盾:第一个矛盾,吃鱼者多,捉鱼者少。这是正面表述出来的。第二个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但是,一望而知,吃现成鱼成为不捉老鼠的原因。材料作文的优越,就是主题的开放性,也就是多元性。但是,在这里开放性是假的,因为不用捉老鼠的唯一原因,已经不言而喻。考生只能以唯一的原因作为主题。当多元变成唯一的时候,开放性就转化为封闭性。伪开放性的要害是主题现成,对于学生的智商,没有挑战,难度太小,结论太浅,停留在常识层次,高水平的考生发挥的空间太小。低水平的考生也不难仅凭感性敷衍成篇。
与这种保险性同调的是湖北卷,干脆把答案直接放在命题之中:从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到晚清幻想小说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再到法国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都在今天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把结论用排比句加以渲染,可以说是开放性命题之大忌。反复的铺排,淹没了问题。公然要求考生根据这些写些“理解和体会”。这样的命题如果拿到美国去,会给人家笑掉大牙。
如果以北京卷为中轴,则全国的命题呈现两种倾向。一种就是前述保守性的,将矛盾消解,倒退到规定主题的老路上去;一种是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突围。这种突围的努力,为命题展开广阔的前景。其具体表现就是:从单纯,一个系列的矛盾转化为复合的多重矛盾。天津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勇敢,材料是:世界在画家笔下是“色彩缤纷”,在音乐家琴弦上是“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因“和谐而温馨”;“神奇虚拟的网络”,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说起来“很大”,其实又“很小”……这里包含着对立的关键词(创新:和谐;虚拟:真实、很大:很小)是纷繁的,不是熟知的一元化的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化的二元对立,可又没有失去逻辑一贯性导向。这应该是对命题思路模式化的一种冲击。其开放度和难度同步地扩大了。
突围的勇气不亚于天津的是福建卷:格林两兄弟本以为民间童话和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但却求证不成,遂把耗费多年精力的笔记束之高阁,朋友偶然发现并出版了,发行上亿本,《格林童话》成为举世公认的经典。这里的矛盾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多层次的。第一层次的矛盾是社会文化历史价值的阙如和经典的文学价值的巨大;第二层次的矛盾是,文学价值是客观存在,而被发现被认可却是主观的偶然。题目的难度在于,第二层次的矛盾只提示了矛盾的一个侧面,就是“偶然”,“必然”则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如果不将之补充出来,则论点缺乏层次。在这方面更有勇气的是陕西卷:材料:1: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放进大鱼池里,有可能长得很大。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材料表面上互不相干,但是,实质上隐含着二元对立。鱼的大小和狼之野性取决于环境,而人的成功,却缘于对于自己天赋自信。一个强调客观环境,一个强调主观信心,从纷繁无序的现象中抓住“矛盾的矛盾”,使之有序。这就是对考生的抽象能力的考验,个性化的自由的发挥的空间就在其中。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广东卷。“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这里提供的矛盾(有形:无形,可选择:不可选择),不但没有通常这类命题那样的感性,而且也没有不言而喻的答案。更值得称赞的是,直接提供抽象的观念,不以具象的材料或者故事为基础。从这一点看,这样的命题方式接近了欧美命题的模式。也许这在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中有重大突破的意味。山东题“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在抽象命意方面,异曲同工,只是在文字上更为简炼,与之同调的,应该是四川卷: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从思维方法来说,这从根本上已经突破了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共生了。
正当二元对立命题模式化日益得到广泛认可,有可能趋向僵化的关头,这种思维模式上的突围,无可争辩地提升了我们开拓进取的信心。富有进取勇气固然值得赞扬,但保险性的依附固定模式亦非一无是处,能够把把矛盾以显性或潜在的方式作为问题摆在考生面前,不管从世界范围,还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都能保持相当水准。但是,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发展之严重不平衡,是不可否认的。前进中有倒退,实属必然,但是倒退得最离谱却是今人惊讶的,我说的是全国2卷,关键词是“浅阅读”,浅阅读的定义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材料提供的另一信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又和一些伟大作家生日巧合。题目属于泛开放,泛到逻辑混乱的程度。“浅阅读”,针对的应该是“深”阅读,可是接下来的关键词却是“美丽的传说”,“浅”跟“美丽”二者之间的逻辑是断裂的。最后的关键词“生日”,与“浅”“美丽”根本无法凝聚为统一的思路。整个题干一盘散沙,关键词互相游离,恐怕没有多少考生能把这三个关键词水乳交融,层层深入地贯通起来。须知开放的思绪和立意的聚焦是矛盾的。无限度的泛开放,就是无限度地为立意聚焦是矛盾的。无限度的泛开放,就是无限度地为立意聚焦设置障碍。面对这样错综的关键词,考生要么狠心舍弃,要么表面上勉强串,在意脉上不断忍受断裂和错位干扰。关键词的散乱,暴露了命题者思维者逻辑修养上的缺陷。类似的缺陷还有辽宁:一个人3岁的时候太贪吃糖果,手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20多岁的时候,农场分水果,他拿了最小的水果,却很满意。58岁的时候,公司说谁能要回30万英镑欠款,就给他10万。他要回了,因为他只向债务人要21万英镑,自己只留下1万。第一个材料说明他太贪心,第二个材料说明约束贪心,并没有得到更多,只是获得了愉快,物质上有所失,精神上有所得。而第三个材料。似欲说明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但前面的拿小苹果相连系,则有不可比之处。拿小苹果是自己有所失,而后面的只拿二十一21万,则公司无所失,自己则不变。前后二者由于主体不同,结果也不对称,故在概念上是错位的,互相干扰。在逻辑上犯了无类比附的低级错误。这种命题出现在基础教育改革十年之后,实在不能不令人浩叹改革之艰巨:说到底命题原则离开了命题者的水准是不能不落空的。
                                                                2010-6-10


附:全国高考作文部分真题:详细可参考http://www.juren.com/news/201006/209434.html
2010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
2010年湖南高考作文题:《早》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丹麦人钓鱼相关材料作文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
、2010辽宁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
2010陕西高考作文:根据三段材料自主命题
2010北京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格林童话》的诞生
2010湖北高考作文题:以幻想为主旨的开放式作文
2010年海南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
2010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难题
2010年宁夏高考作文题:成才是有规律的
2010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
2010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浅阅读行动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哲理联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22 , Processed in 0.0821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