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作文你敢这样写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3 16:3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作文你敢这样写吗?
丁启阵

先后参加过两次高考全国统一语文卷和十几次所在高校自主招生语文卷的作文评阅工作,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高考作文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字游戏,它不同于一般文艺写作。文艺写作鼓励创新,提倡个性,而高考作文为防丢分,需要遵守规矩,讲究套路。
具体地说,高考作文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思想感情,并不来自高中毕业生自己的头脑;语句词汇,迥异于高中学生的日常话语;作文材料,全是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和格言锦句。一言以蔽之:高考作文,跟写作者的人生阅历,基本上不发生什么关系。因此,很难从作文中看出考生的真想法,真性情,真风采。
说实话,对此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跟一般文艺写作一样,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而不是鹦鹉学舌,依样画葫芦。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全怪考生。命题者的指导思想,阅卷评分的具体标准,阅卷人员的思想观念,所有环节,都在有形无形地迫使考生放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用自己的鲜活语言的权利,而去鹦鹉学舌,依样画葫芦。因为,这是较为稳妥的做法。据说,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都归纳出了非常具体的高考作文写作对策: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中间如何引用、引用哪些名人故事和格言锦句,等等。倘若如法炮制,再笨的学生也能拿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分数。根据我多年的阅卷经验,情况的确如此!
但是,人非草木,不能无情;人非机械,耐心有限。一天到晚都在看结构相似、观点雷同、材料重复、腔调单一的作文,阅卷人容易出现困倦、厌烦、憎恶现象和情绪,手下一紧,分数就不会太高。而一旦看到结构、观点、材料、语言均与众不同的作文,眼前一亮,心情愉悦,给分就会比较慷慨大方。
昨天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被关在一间大教室里阅卷近一天,都是些结构相似、观点雷同、材料重复、腔调单一的作文,枯燥乏味,失望无聊。因而,给出的分数,几乎没有超过百分之八十(60×80%=48)的。下午,接近尾声,突然看到一篇,其中没有一条来自课本的中外名人故事或名言,而全用考生亲身经历的或身边同学的故事做材料,甚至写出了若干同学的名字,所思所想所言,都是中学生所独有的,真实,鲜活,独一无二。尽管文章观点不免有幼稚之处,语言也不够精炼,但是,我还是给了比较高的分数——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征求其他阅卷小组成员的意见,得到了赞同。
我想起另外一次作文考试,不是高考,而是本科大学生的学期考试。让写一封书信,除了字数之外,没有任何规定和要求。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是意料中的自己写给老师、同学或母亲的书信,只有一位女生例外:她以西门庆的身份,给潘金莲写了一封信。武大是个粗人,不懂得怜香惜玉,他看到潘金莲辛辛苦苦做炊饼,纤纤玉手都皲裂了,很是心疼。他的药铺新到了一批“小护士”护手霜,恨不得马上送一些给潘金莲,云云云云。以《水浒传》《金瓶梅》相关情节为基础,而加以发挥、穿越,写得妙趣横生。结果,几位任课教师一致同意给她满分。后来我把这份卷子拿给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一些朋友看过,他们也都承认,那个学生很有才,应该得到高分。
两个故事,可以启发考生:写作文,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勇于袒露真实思想,勇于表现个人性情,勇于使用自己的语言,勇于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不过,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我得如实相告:并非所有教师在阅卷的时候,都会欣赏上述两份作文的。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会严格按照命题者给出的评分标准,审题、观点、逻辑、材料、语言,一条一条机械地对照着给分数的。上述两份作文,遇到这样的阅卷教师,是得不到好分数的。今天就有两位我的同事,看过作文后说,那考生遇到我,是他(她)的幸运——言外之意,那样的作文,她们是不会给高分的。
类似的情况,历史上也发生过。苏轼当年参加科举考试,在写作关于为政宽严的策文时,苏轼写了如下几句话:“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用以说明圣君用人宽宥之道,生动,有说服力。但是,这是苏轼杜撰的,并无典籍记载。倘若不是遇到开明爱才的主考官欧阳修,不是判官梅圣俞一时把握不准,不能断定它是苏轼杜撰的,按照当时的阅卷规矩,苏轼就得遭黜落,名在孙山之外。
高考作文,评分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能否得高分、满分,有一定的偶然性,有运气的成分。敢不敢与众不同、别出心裁,这是一道摆在众考生面前的抉择难题。
                                                    2011-12-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56 , Processed in 0.1405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