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家的自说自画和画家的自画自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5 19: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家的自说自画和画家的自画自说
转载▼



   
  图文书的兴起已经多年,很多出版社看准了这一点大做文章,效果居然不错;与其相反的另一种现象,是画家的“自画自说”,吴冠中、黄永玉、范曾等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画家写起文章来更见功底。
  书籍插图的历史尽管很长,它的鼎盛,还是与书坊有关,这是文学市场化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认为,给经典著作插图,是一件不严肃的事,这就是一个反证。   
作家的自说自画
  作家的“自说自画”由来已久。远的不说,就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灵凤、张爱玲等都“自说自画”过,他们都活跃在上海,而上海的书店是早有市场意识的。所以作家车前子认为近年来许多作家的“自说自画”,也大都与市场有关。所以“京派”作家中“自说自画的不多,“海派”的多,道理就在这里。读者喜欢作家的“自说自画”,无非是图个新鲜,也有惊讶的成分:“哦,他还会画画!”如果他画得的确不错的话。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自说自画”似乎也能看出当前阅读市场对文字或多或少的厌倦。抛开这些,光冲作家的“自说自画”来看也是好事。我们的作家常常是过分依赖经历写作,而忽略修养。画点画,可以增加部分修养。雨果的素描有相当水平,泰戈尔从对自己的手稿的涂涂改改开始,对绘画有了兴趣,竟成了一些学者认为的“印度现代绘画之父”。这就是修养。
  做插图,车前子最喜欢使用的形式是水墨画,可惜印出来的效果都不好,他现在就常常选择钢笔线描和独幅版画。他说自己是为了“藏拙”,从没想到要“自说自画”。前几年,仅仅是出于友情,给石湾、林白、朱文颖等人的集子、给一些刊物画过插图,一时不少人找他,他就烦了。“有些文章实在太差,让我插图——我不是说我的插图好,因为既然要插图,总得把那文章读一读,这不是自讨苦吃么。我除了苦瓜之外,其他的苦是能不吃就不吃的。去年我在编我的一本读书笔记集,出版社要求配图:作者照、书影什么的,一篇要一幅,我觉得工作艰巨,原因是我不藏书,看过的书随便给人,书一离身,马前泼水,哪找得回来?我就提出自己画。那知画上瘾,连带着画了我最近的一本散文书。插图与单独的创作或画画的根本不同是——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插图在我看来就是‘捕风捉影,借题发挥’而已。”
  199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是文图书中较有影响的一部,同时也建立起她个人对上海具有独特视角的叙述方式,“风花雪月”而非“刀光剑影”。随后她的几部作品都有照片作为插图。最近新出的《上海色拉》,则由陈丹燕自己配图,个人生活与上海有了更多的融合。陈丹燕的画,是非常艳丽的色粉笔画,从某些角度讲并不符合技术要求,有些甚至不留空白;但陈丹燕是非常敏感的,这和艺术家的敏感不同,富有心灵的感觉。她画的是记忆里的事物,带着非常浓郁的作家气质。画家用光、用色都非常准确、老辣,作家的画几乎没有规矩可讲,她就想着这么画,饱含深情地画,趣味盎然地画,是作家对记忆里某种事物深情的回忆,画出的是作家的气质和情感。
  最近潘军正在编一本带图画的散文随笔集,书名就叫《山水美人》,其中有很多画是插图,里面有国画小品,戏曲速写,还有人物肖像。在写小说之前,潘军就学过绘画,后来没有机会上美术学院,但是绘画情结一直伴随着自己,从没有消失。潘军有一个愿望,就是以60岁为分界,60岁之前舞文,60岁之后弄墨。因为他觉得自己60岁以后不可能再写小说,这就意味着将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绘画中去。绘画可以陶冶性情,也能延年益寿。《独白与手势》里有很多画,是潘军自己做的,但不是插图,只是站在小说家的立场上,把视觉的东西作为叙事的不可替代的层面。遗憾的是那本书用纸不当,做出来的画效果不好。潘军说:“这种自说自画现象的增多,表明进入了读图时代,但就个人来讲,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读图时代,写作和绘画都是我的喜爱,我认为自己的画不属于文人画,绘画就是绘画,与身份无关。我喜欢绘画,有机会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仅此而已。”
  去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星竹的《快乐戒烟》,也是一本“自说自画”的书。星竹认为给自己画插图,与功利无关。画得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心态的调理和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能写书还能画画。星竹谦虚地说自己“画得很糟糕”,其实他早在70年代就报考过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名额在全国前20名,只因石膏像没过关,与美术系擦肩而过。有时候,这种“回归”的需要促使他自写自画,这是深层次的满足,他一直希望能为自己的书做插图,感觉非常亲切。尽管这么多年过去,自己的确有些生疏,但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怀念。
  文学和文化的多元,使语言也由单一变得丰富。前几年就呈现出文学多元化的现象,只是“自说与自画”这一“元”不太强大,现在这种现象在逐渐增多,但多了以后也会自动饱和,发展的同时就会淘汰掉一些,那时文化会生长出新的引人注目的花朵。作家刘心武同时也是建筑学家和红学研究家。在几年前创作的《刘心武侃北京》等作品中,他就为自己的书做过插图。刘心武认为画家的“自画自说”与作家的“自说自画”,二者是相通的,画家以作画的直观方式表达后,希望以文字呼应;而作家也希望有插图补充自己的表达内容。最近,他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京漂女》自绘插图,包括封面设计和自画像,全部自已动手,每一幅构思都很下功夫。刘心武的画,大多数是水彩。同时他常为报刊做的插图。该书责编戴东介绍说,这本书采用图文制作,是针对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加,更多的读者希望从读书中寻找到一份轻松和休闲。而好的图书又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和深刻性。过于沉重的东西读者接受较难,能使读者轻松,从视觉到心理都要感受到一种舒适,图文紧密结合不太容易做好。图文的补充可以改善,而《京漂女》做到了,刘心武做到了。读过书后再回味插图,更感到图的精妙。寥寥数笔,简单线条的勾勒,文章的核心就在文中扎了根。他的这一独特风格,其他插图画家是不能替代的。只有作家对自己作品的深刻了解,才会有如此精到的把握。从绘画角度看,刘心武不是一个专业画家的水准,是一个文学家用图解读自己作品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对刘心武来说是成功的。
  对艺术创作来说,内心驱动最要紧。文字本身产生一种意象,只有插图能相互呼应。有创作灵感时刘心武才去画,并不是一定要给文字配插图。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深夜月当花》,是刘心武的随笔记,同样是他自绘插图。刘心武说,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人们的阅读变得浮躁,这当然可以理解也可以谅解。他甚至奖其归纳为“对角线阅读法”。人们打开报纸,从左上角看到右下角,美其名曰“阅读速成”,这种阅读也无可厚非。但也应该有一部分书,能够克服浮躁,回到沉静,对书里所有的符码静心仔细欣赏。刘心武的“自说自画”就含有读者从浮躁回到沉静的美好愿望。另外,现代社会中粗笔的风气比较盛行,以糊涂乱抹、怪异另类为时尚,这当然也是一种文化,刘心武表示尊重;同时他认为应该有雅致文化存在,它比较讲究制作精细,提供想象空间,提高装饰趣味,从而从粗笔回到精制。“国画的基本功很要紧,而西方美术的发展则颠覆得厉害,这就给我们这些人提供了机会。有些可能没有基本功,但是一定要有美术细胞,要有美术创作的意象,这样再采取一些取巧的办法,方可表达心中的意象。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画。”
  作家阿成是被“逼”着拿起画笔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他的《胡地风流》时,建议他自己插图。阿成说:“我的画就像孩子在板障上画的,别跟着丢人。”没想到出版社一听这话正中下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所以阿成的理解是,大概传统画大家看得有点倦了,现代派的画夸张、离奇,不容易理解。作家对文章有充分的理解,这一优势占画家之先,他们的画追求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只要画得有趣,使读者有亲切感和新鲜感,就可以作插图。当然作家毕竟不同于画家,可能有些自以为是的画,好在画家和读者都比较宽容。
  昆仑出版社的“话里画外”丛书,推崇的是文化人的情怀和写实主义,话里画、画外音,突出当代文人的文画功底,以达到文画互动。其中何立伟、阿成、聂鑫森三人都是自配插图。文、画本是相通的艺术门类,自古文人既能文又能画,赏画咏文和对月饮酒,如影相随。郑板桥画完后常有大段的题词,老画家黄永玉的配画散文一问世就大受欢迎也是如此。后来画与文逐渐疏离,现在似乎又在走向回归,所以大家既不陌生也不排斥。
  何立伟倒认为一个作家多几把刷子没什么不好,也不值得惊奇。他说“自说自画”的作家其实不少。现代作家中的丰子恺可算是典型,冯骥才都办过个展。阿城是“星星画派”干将之一,而“星星画展”乃新时期现代派绘画的滥觞。甚至顾城都给他的小说《英儿》插了很漂亮的图。但是现在一说是“现象”,就有炒作之嫌,好像这“现象”是一下子冒出来的。
  在《稿纸上的蝴蝶》中,何立伟自配了十来幅插图。他说,其实这些画都是独立的,并不是为某篇文章所作的正式意义上的插画。但它同内容又不冲突。散文本是闲闲的东西。插图也是闲闲的。于是图与文有了某种程度的相映成趣。何立伟也给一些作家的小说画过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比方格非的小说《敌人》,史铁生刚刚出版的新书《病隙碎笔》,还有刘醒龙和邓一光的长篇。最近叶兆言的林白的还有皮皮的作品都在请他插图。他说:“这真是好玩。不过,我只给朋友们的作品画。所谓‘友情出演’。我只是图个好玩。过年的时候我喜欢给朋友们画贺年片,画插图的感觉跟画贺年片是一样的。现在反正是读图时代。文字的东西加一点插图,哪怕搞一点笑,也无伤大雅。只是有一条底线,作家的插画再糟也不能糟到让人恶心的地步。”
  
画家的自画自说
  绘画大师吴冠中自称为“眉眼传情派”。在他的《吴冠中画韵美文》中,他谈到创作散文不可抑制的灵感:“创造视觉是我的职责,生命的全部。正因眉眼传情,眼睛所见不止于美丑,更通情思,故美术作品含蕴着意境。意境,她是绘画和文学间的青鸟。画之余,或感到有难以形象表达的情思时,我便不禁写起散文随笔之类的文字来,原先未考虑发表与否的问题,更没有改行当作家的念头。倒是有一回与汪曾祺先生聊天,他说平生两大憾事:一是外文没学好,二是该当画家。我感到正相反,本该从事文学,认为文学之意境胜于绘画之美感。我们都太老了,已不能互换,是文是画,但求都表达情之真挚。”
  吴冠中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理论与创作的同时,出版过多种文集。几年前曾因提出“笔墨等于零”在美术界引起争论。2000年10月,吴冠中带着《吴冠中谈美》和《吴冠中画韵美文》两本新书,出现在第11届全国书市的签名现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先生说,作家冯骥才曾说过,文化艺术就好比是一幢大厦,美术、书画、文学、艺术等就像一道道通向大厦的门,只要通过努力跨进门槛后,就会发现实际里面是相通的。我不是作家,也不是为了发表作品而写作,只是写自己的实践体会。这就好比票友爱唱戏,在家唱了、还在外面唱,结果你的唱被人欣赏。出版社很赏识我,为我搭起出书的舞台。广东人民出版社所出《吴冠中谈美》和《吴冠中画韵美文》这两本新书,所收作品均为他所偏爱。
  范曾出版了好几本新书:《范曾谈艺录》(30万字),《范曾散文33篇》,《南通范氏十三代诗稿》,《范曾画传》等。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画外话·范曾卷》中范曾写道:“‘以诗为魂,以书为骨’是我为中国画所提出之八字箴言。于此,‘诗’非以直指古风近体也,指诗之意蕴境界也。是则《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庄子》为之深悟之《诗经》,非无由矣。‘诗’之涵义既扩大如此,则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翰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加之画家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诗人之眼观物,以诗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调又清新,其所创制,离郑趋雅,或无多虑。”他认为中国画状物言情,必依托于笔墨,笔墨之优劣则视画家书法功力之深浅。范曾将诗、书于中国画的影响比作“魂附骨存,骨依魂立”,舍笔墨而谈中国画,无异于舍语言而论中国诗。
  
介乎作家与画家之间
  最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将推出冯骥才的《心灵的水墨》,这是一部表达心灵况味的散文。冯骥才所作绘画基本也是这种情境的东西。与一般的画家写散文和作家画画不同,冯骥才一半是作家,一半是画家。他本来是画家,画了15年画,高中毕业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却因出身不好没被录取。他在当时的国家甲级篮球队——天津队打了一年多的篮球,因身体受伤退出,后加入天津国画研究会。冯骥才学画时学的是北宗山水画,风格雄遒刚劲,画法有斧劈皴、长条皴、丁头鼠尾皴,他当时的工作主要是复制国画,也复制风俗画。冯骥才非常专业地在做这件事,同时写生创作,也在报刊上发表绘画创作。后来因“文革”的各种原因,他慢慢走上文学的道路。
  画过画的人,对可画的事物有很强的感觉,有意或无意中,有一种接收“频道”。无意中看到的东西,一下子会形象地记忆下来,有形象的感受和记忆,积累深了就有绘画的欲望,有时感觉非写不行,有时则感觉非画不行。冯骥才分别有一间书房和一间画房,画房的笔洗永远盛满清水,因为他随时都可能去画画和创作书法。画到一定的时候,他会觉得用一句话可以表达,他就去写作的屋子去写;写来写去,他感觉一泼墨就可以表达出来,他就去绘画。冯骥才称其为“甜蜜的往返”。
  读图时代,图文书在出版商看来可能好卖,在作家也可能只是兴趣,冯骥才不受这些东西的制约。1992年他在北京美术馆举办画展,把整个二层楼都租下来,那时他就说过:在全国的画展结束了,因为在此之前他已在全国的很多大城市都举办过大型画展;他在国外的画展也相当频繁,1995年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的画展结束后,他又说:在国外的画展结束了。从此他以文学创作为主。冯骥才的写作欲望非常强烈,他对文化问题更加关切,有关这方面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他在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的同时,又积累了很多画。今年3月,冯骥才在宁波、济南都举办了画展,他想把最近7年的画再展览一下。他说:“画家和观众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式:画册和展览。对于绘画来说,印刷很难直接感受到绘画里的那种气息。绘画原来的尺度才是画家作画时情感的宽度,多么大的情绪画多大的画。但是绘画印刷体的尺度很小,一缩小,作家当时感觉就没有了。绘画时有人文的记忆,印刷时就消失了。这就是举办展览的必要。当书出版后,给读者签名时,我是地道的纯作家,在画展上,我是地道的纯画家。”
  冯骥才认为画家大部分写的文章不是作为文学作品来写的,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文字上不是特别推敲和讲究。画家的画必须有专业的技术训练,如果没有技术的训练,只能是“文人的画”,而不能说文人画。从元代开始,文人介入绘画形成的文人画,从表面看是诗书画结合;从本质上讲,文人介入绘画,使绘画有了文学性,有了意境的要求,更个性化,也更情绪化,绘画跟原来宋代的院体画不同了,文人画从元代以来形成独特的体系,也是画家的画,跟作家的画是不同的概念。文人画是专业的绘画体系,而不是作家业余的画。。
  对于“自说自画”和“自画自说”现象的增加,冯骥才感到非常高兴。他说:“画家应该多写文章,作家应该多画画。中国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诗书画的结合,即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在有书。’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讲究琴棋书画全面修养。如果既能写又能画,精神审美一定非常丰富。有作家画画我觉得特别高兴。我比较欣赏鲁光、韩静霆、何立伟的画。“五四”时代有很多人画得不错。古代就更多,我更希望文人型的作家,也更希望文人型的画家出现。我不希望行业把文学和绘画分得太清楚。”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书画缘》丛书,是一套画家写文,文人绘画的小丛书。这套丛书包括吴冠中的《画里画外》、冯骥才的《心灵的水墨》、韩静霆的《文心与画胆》等。音乐、文学、美术三个领域里游刃有余的韩静霆,其简历幽默精辟:关东鲁人,文学甲虫。白石徒孙,痴魔画童。音苑学子,久废琴声。空军儒将,纸上谈兵。韩静霆儿时立志于绘画,少年迷恋于胡琴,青年时代闯入专区艺校、省艺专、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带着手儿写诗,又“误入”文学这条胡同。在文学领域里,小说、散文、诗歌、影视等都涉及。过去韩静霆的画画只是作为爱好,现在却成为文学修养的延伸。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人猴共舞》中,他的画不只是图解式的插图,且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血肉。在散文随笔集《文心与画胆》中,鲜活、率真而又不无野性的文字配有20余幅画,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横溢纸上。在文坛,他写尽了婚姻、家庭、儿女情长,可谓“情”场老手;在画坛,他于彩色世界里渲泄五彩心灵,可谓好“色”之徒。他的写作有从绘画得来的积累,而他的绘画,又从写作中获取灵感,互补互利,相辅相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22:16 , Processed in 0.0801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