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国画上的那些“字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7:2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国画上的那些“字儿”

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那人本来就长得丑,却刻意模仿西施的动作,一幅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生厌。
如今,东施效颦却频繁地出现在了中国的美术界。在这里,暂且拿出国画上的那些“题字儿”来说一说吧。
时常在一些国画作品上看到,作者为表现其意境、格调、能力等,会在画面中题写大量诗词并盖上N个印章,却不知他们有没有想过,少有观者会真的去读那些“字儿”,即便认真读了,又有几人能够“读懂”?读不懂的原因大概有三:一、诗不成句;二、字不成形;三、观者无能。
追溯到元明清之前的宋代,绘画作品中普遍存在“穷款”、“隐款”现象。针对这一特点,有评论称,“因宋代画家的书法不好,故羞于表现”。但我宁愿相信另一种说法,宋代画家并非对于书法“不能”,而是“不为”。原因很简单,看看流传于世的大书法家苏轼、米芾等辈的绘画作品便知,他们均“惜字如金”。因此,“穷款”与“隐款”其实是为了不破坏作品的整体效果而达到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画面为上”的朴素境界。
从元代开始,出现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文人画”。以元四家之王蒙、倪瓒等独具创作个性,且具有深厚文学与书法功底的画家为代表,开了先河,后世效仿之。后又有明清时期的青藤八大,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这些流芳百世的“文人画”作者,大都在书法、诗文、绘画、篆刻等方面有一定建树,也只有这样,方能下笔落墨为画,方敢提笔写诗作对。画面与题字成整体构图,这是一种和谐的创造。“文人画”也因此成为众多画家所追捧的最高境界,越来越多的画家将这种“全能”当作奋斗目标,并付诸于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本文并非要否认“文人画”与这类画家们执著的进取精神,更不是要判定“诗、书、画、印”与“穷款”、“隐款”的对错、好坏,只想站在一位普通观者的角度,表达对于那些“在本不怎么样的画儿上,写了满篇儿不怎么样的字儿,并盖了N个不怎么样的印之作品”的观后感——那便是,他们只顾单纯效仿“文人画”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质量,便成了附庸风雅,便成了东施效颦。
这类“本不怎么样的画儿”东施效颦,并不让人觉得遗憾,充其量也只是一声叹息罢了。可对于那些“画蛇添足”的作品,看过就不免替作者喊冤了。画面本身看起来还不错,一切本可以顺理成章,足以达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可能曾经越过极限,但却由于多了那些“蛇足”,而令人大跌眼镜,从极限的另一头迅速坠落,失落了这原本尚还看得过去的画面。
在中国的美术界,各色各样的画家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那一角色,并牢牢地将自己嵌在某一个特定的人文环境、历史和时代中。多数人难以冲破这自己给自己圈定的框框,于是,他们开始按照某一特定剧本“做戏”,艰难又坚韧,说不出来地可敬和可悲。“敬”的是其执著的精神,“悲”的是其拙劣的“演技”。
对于一幅作品而言,画面本身传达给人的感受才是最为直观、最重要的,如果你“画”不出诗意,写再多的诗又有何用?所以,是否应先着眼于画面?用画面去感动观者才是最为重要的!(蔡然)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5:31 , Processed in 0.14236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