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旦宅:我只是一个认真画画的人 | | |
国画大师刘旦宅3月2日辞世,这篇未竟的访谈录永远不可能继续下去了。我时常牵挂着这篇文章,几次打去电话,皆因刘老身体原因,不忍心叨扰,只好搁置起来。
那是2009年1月20日,和刘老约好后,文汇报老报人郑重先生带我到他位于安亭路的府上拜访。刘旦宅和郑重有四十多年的深厚友谊,而我,算是他的温州小老乡。刘旦宅见到我们很高兴。他戴着一顶帽子,胡子养得真叫漂亮,完全是一个“美髯公”了,精神也很不错。郑重说,你蛮好嘛!刘旦宅笑,说,我老了。
他的画室更像学人的书房。画案上堆满报纸和书籍,笔筒里毛笔还在,但没有看见砚台。台子上放着正在翻阅的报纸,座位旁也放着厚厚的一叠报纸。他订了许多报纸,每天从头版看到最后一版,兴趣很浓。于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谈论新闻,谈画论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他对一段时间以来的时事很了解。对某某大师工作室,对“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的说法,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思路很清晰,批评起来毫不忌讳。
近几年,报刊上几乎没有刘旦宅的消息。他似乎不怎么画画了,书法还在写,室内唯一挂着的书画作品是王蘧常先生九十岁时书写的四条屏,“刘子吾当儁,平生醉老庄。自然通画理,曼衍濯灵肠。紫气调诸色,玄思到八方。誉流遍香海,彩笔跃三光。”这是多年前王蘧常先生为他去香港开画展写的前言,字很精美。郑重曾听刘旦宅讲过:“写得好啊,每个字都像用刀刻出来的,多厚重啊。是现代王羲之,我把他与王氏父子并称为三王。”
郑重和刘旦宅是至交。刘旦宅去世,他很伤感,抬笔写下挽联:“学宗二三子,傲骨柔情,写照传神凭彩笔知交四十年,高山流水,仰天俯地哭斯人”。
刘旦宅1931年生于温州。他自幼喜好绘画,1941年便在温州举办“十龄童画展”。1951年到上海,为大中国图书局画书籍插图、教学挂图等,亦作连环画。后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1985年后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刘旦宅对人物、山水、花卉、虫鸟、走兽各种题材都有涉猎,并擅长工笔、小写意、大写意、泼墨、泼彩等中国画的多种样式,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1981年,刘旦宅创作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这组画成为《红楼梦》题材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国画作品。王元化先生在为他的欧洲巡回画展的画册写序文时,引了《文心雕龙》里一句“思表纤旨,文作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王先生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种幽微奥密难以言传的意蕴,不要用艺术的表现使之凝固成定势,而应当为想象留出回旋余地。”他认为刘旦宅作品中的空白艺术总是幻化出说不尽的情怀。
“我这个人平淡无奇”
记者:刘老你好。客厅里挂着的这个匾——“捐资助学,泽被后世”,是温州大学颁给你的。我没有记错的话,80年代创建温州大学时,你曾把赴日卖画所得捐赠给温大建造“温故楼”,取意为“温州故乡”。
刘旦宅:对的,对的。
记者:现在很多人认为温州人都是做生意的,其实从事文化事业的并不少。
刘旦宅:老一代的多,现在还是少。
记者:我们报纸曾采访过同样是温州人的南怀瑾先生。
刘旦宅:好像登过讲座。
记者:也采访过谷超豪先生。
刘旦宅:写谷超豪的经常有的,写南怀瑾好像只有一次。
郑重:给你也做一次《近距离》访谈。
刘旦宅:不不,挨不上。他们都是大师级。
记者:你也是大师级。
郑重:你也是大师。你现在是《庄子》里面讲的楚国的那只乌龟,缩在里面,需要有人把你的尾巴拉出来。
刘旦宅:(大笑)这话虽然是难听,还不错。因为庄子说的,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平民百姓,一生平淡无奇。
我不是新闻人物,也没有突出的事例,我只是一个百姓。这样一弄,有点勉强。什么事情都应顺其自然为好。假使你把它拔高,反而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我本来是很自然的,认认真真画画的一个人,你一讲,好像我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人家一查,(笑)发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前一辈的大师级的人多。我这个人平淡无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是笨鸟先飞,从小就喜欢画画,逐步一点一点地进步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像人家写小说,有传奇性,遇到一个什么……后来就不得了了,然后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没有这样的经历。
记者: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刘旦宅:这真实的人生,人家听了会睡着的。(笑)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比如“大师工作室”,太不成话了。
记者:你的绘画艺术成就,应该是公认的。
刘旦宅:这是一些老先生对我的夸奖。我填表格,写的是美协的会员、书协的会员、画院的画师、上师大的教授。虽然学校说给我的是终身教授,但没有给我证书,我不敢填(笑)。现在还是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证书也没有,但招生信息上有,就是公开对外讲了,那我就是院长了,我想这个应该是(大笑)。别的我什么也不是。至于顾问,那都是假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