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78|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您一边打渔网一边读《红楼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9 16: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12:55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14:20 | 只看该作者
http://gjczwjxf.30edu.com/
http://gjczwjxf.30edu.com/
http://gjczwjxf.30edu.com/

还可以一边打网一边看报纸。。。。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16:1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么续写《红楼梦》的?

  《鸽子》 李永秋
  □刘心武
  著名作家刘心武举七年之功,重续《红楼梦》后二十八回,推出新书《刘心武续红楼梦》,首印100万册,于今年4月由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有许多媒体采访刘心武,但问题主要都集中在追问续写的动机。为此,刘心武特为本版撰稿,叙说《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如何根据各类探佚成果钩沉索隐,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和高鹗版本续作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
  “白茫茫”就是“死光光”?
  我的续书出来以后,若干读者评家对前八十回里的许多人物在续书中陆续死亡的写法难以接受,发出这样的质问:难道“白茫茫”就是“死光光”吗?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曹雪芹在第五回里明确写下的预言,就是说书里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最后会完全、彻底地败落,呈现“白茫茫”的荒凉景象。高鹗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在他的四十回续书最后写的是贾家“沐皇恩”、“复世职”、“延世泽”,他写了白茫茫的雪地上,出了家的宝玉披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跪到贾政的面前,景象可与贾府盛时那“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华美安谧媲美,在他笔下,悲剧逆转为喜剧,抗拒社会主流价值的宝玉与恪守社会主流价值的父亲一跪泯冲突。
  曹雪芹已经写出而又迷失的后二十八回里,会写到书中诸多人物的死亡吗?经过我对前八十回的文本细读、考据探佚,结论是肯定的。
  我告诉一位媒体人士:“曹雪芹没有写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么个句子。”他大吃一惊:“是吗?”我就告诉他,“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越剧院改编演出的越剧《红楼梦》里的一句唱词,其著作权属于编剧徐进。这就说明,许多人心目中的“断臂维纳斯”,其实并非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文本,而是电视剧、电影、舞台演出、小人书等转化物。有人见我续书里写了黛玉、宝玉先后升到天界,嘲笑道“魔幻续书”,一细问,原来他就并未仔细读过曹雪芹写的第一回,第一回前半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里明明白白写了宝、黛是天界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他们相继由警幻仙姑安排下凡,他们乃天上神仙是曹雪芹的设定,怎么会是我以“魔幻”笔法杜撰出来的呢?这就说明,若要真正维护“断臂维纳斯”,那就请去仔细通读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红楼梦》。
  为什么坚持黛玉沉湖的看法?
  我的续书里,安排黛玉的归宿是沉湖仙遁、回归天界。我的文笔难逮高鹗,但我为什么坚持黛玉沉湖的看法?
  有的记者采访我时,以及有的读者评议时,以为黛玉沉湖是我的“荒唐杜撰”,这倒无所谓,但紧跟着却又说:“你如此荒唐的想像,不知周汝昌老先生将如何评价?”他们就完全不知道,黛玉沉湖,乃是周汝昌前辈早在二十几年前就提出的一个学术观点,据他考证,在曹雪芹已经写出却又迷失的八十回后文字里,黛玉就是沉塘仙遁。
  根据周老的研究,黛玉沉湖应是在中秋之夜。我原来在这个具体时间上也是认同的。但在续书的过程里,我必须排出事件发展的时序,从贾元春省亲算起,到第八十回,应该已经是那以后的第三个年头的秋天,“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从八十一回起,当然就必须去写“诸芳”或死亡或出家或远嫁等等结局,而且必然会从“第三春(年)”的秋天写到冬天,进入“四春(第四年)”,这一年里四大家族要遭遇沉重打击,悲剧事件接踵而至,根据曹雪芹前八十回里的伏笔,以及脂砚斋、畸笏叟批语里的透露,倘若把黛玉仙遁安排在这一年中秋,则中秋后到入冬落雪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若把二宝成婚、贾宝玉第一次出家而又被甄宝玉送回等情节挤放在三个月内,殊难成立,故我采取变通的办法,安排黛玉在端午月圆夜沉湖,这样既不违背前八十回伏笔,又为上述家族巨变的情节舒展出足够的时间。
  《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
  有的读者评家希望在我的续书里看到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结果发现黛玉在第八十六回就沉湖仙遁了,大失所望。
  我关于黛玉结局的笔墨确实存在不足,但是必须跟大家交代明白,就是从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文本来看,第一,不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八十回里有大量篇幅写到爱情以外的故事,表现着社会生活及个体生命的其他方面。更何况书里还写了许多男性,大多也不写他们的情爱而写他们的其他活动,折射出那个社会的人情世故、宦海浮沉。
  第二,就以爱情笔墨而言,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也不仅仅是写了宝、黛的爱情,他还浓墨重彩地写了贾芸和小红的爱情、贾蔷和龄官的爱情(都是上了回目的),还有秦钟和智能儿的爱情、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焙茗与卍儿的爱情……
  如果你真是静心欣赏“断臂维纳斯”即曹雪芹的八十回文本,你就会发现,虽然在前四十回里曹雪芹运足了气力来写宝、黛的铭心刻骨的爱情,以及黛、钗与宝玉的三角纠葛,但是到第四十九回写到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四位亲戚女性到贾府以后,曹雪芹就将宝、黛的爱情以及宝、黛、钗的三角关系郑重地作了一个收束,黛玉不再对宝钗猜忌,宝琴进府后获得贾母宠爱,吃醋并说出酸话的不是黛玉而是宝钗,黛玉对宝钗、宝琴以亲姐妹相待,以至宝玉反觉纳闷,问“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宝、黛的爱情故事从此不是书里的主体了。
  八十回后的贾宝玉什么样?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排拒仕途经济,痛恨国贼禄蠹,把科举考试畏为毒药,将功名利禄视作粪土,他从不进入主流话语,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具有叛逆性的思维和语言,有着博大的“情不情”的胸襟(以爱心对待天地万物,连对他无情的存在,也能以真情相待)。
  可是在高鹗续书里,他偏要写出不仅宝玉自己接受了八股文,连黛玉也支持宝玉去写八股文,这就把前八十回里曹雪芹所写出的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给釜底抽薪了,这样的宝玉,还是曹雪芹笔下的那个宝玉吗?这样的黛玉,还是前八十回里的那个独不劝宝玉去立身扬名的黛玉吗?宝、黛没有了共同的具有叛逆性价值观的爱情,纵使写来也颇缠绵悱恻,还是“断臂维纳斯”所呈现的那种富有深刻内涵的爱情吗?
  我在续书里安排了宝玉离家遇到强盗的情节,他不懂何为抢劫,主动把银子交给抢劫者;后来家府败落,宝玉与贾环、贾琮软禁在一处,环琮欺侮他,他却以德报怨;及至入了监狱,同狱有个杀人犯,刑讯后浑身血迹,他小心翼翼地给那“不情”者揩血,同监的要喂那人凉水,他知失血过多猛饮凉水会导致死亡,加以阻止。
  曹雪芹笔下的宝玉永葆赤子之心,我在续书里就写他如何以童真待人,他总是时时检讨自己,而去努力理解、关爱别人。曹雪芹笔下的宝玉特别看重社会边缘人,我续书里写他和湘云与花子们共处,在极端贫寒中亦享受到人生的快乐。我延续了前八十回里宝玉、宝钗之间在相互爱慕时难免因价值观不同产生龃龉……凡此种种,都凝聚着我的苦心,就是要去除高鹗对八十回后宝玉的歪曲,力图还曹雪芹八十回后宝玉形象的清白。

刘心武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17:16 | 只看该作者
续写《红楼梦》 刘心武详解前因后果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今年69岁的著名作家刘心武举7年之功,根据探佚成果和丰富的想象力,重续《红楼梦》后28回,日前已经杀青,交由凤凰联动出版公司出版,内地和港台将在4月中旬同日出版。续本未见刊行,便已经成为读者热议的文化热点。至于刘心武的新续作28回能否超过高鹗版的后40 回,尚待作品正式出版后方能一窥究竟。刘心武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解续写《红楼梦》前因后果。

  把曹雪芹原意复原出来

  “《红楼梦》是大约250年前曹雪芹的一部伟大的著作,流传到今大抵是80回,这80回是经典,任何人不能乱动。我也是出于对它的热爱,呼吁大家不要随便动这前80回。有人把这80回比喻成断臂维纳斯。这个比喻是恰当的。”刘心武告诉记者。

  据刘心武介绍,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的,曹雪芹全书为108回,曾经在小范围流传过。曹雪芹同时代里是有人读到过全本并留下痕迹的,从脂砚斋等人的批语里可以看到。很多资料证明曹雪芹和他的合作者都非常珍惜他的全本《红楼梦》,对80回后的文稿迷失痛心疾首。尽管曹雪芹书稿的后28回至今未找到,却是可以经过探佚加以钩沉的。传世的前80回“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传世脂评里对后28回内容的诸多透露和逗漏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均是自己探佚的资源。在探佚成果的基础上,试以曹雪芹的思路、思想、风格来续写80回后的28回。

  刘心武认为,清代的程伟元和高鹗出版的120回的通行本《红楼梦》,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使曹雪芹的前80回获得推广流布,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他们对前80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遗憾;而后40回基本上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120回的《红楼梦》是一个接臂维纳斯。接得不好,允不允许有人试一试,接得好一点?我想这个事应该是允许有人做的,而且应该欢迎有人尝试。早在清朝,已有不少《红楼梦》续书出现,但大都是从120回续起,总不脱才子佳人大团圆模式。当代也有作家续写的,自由发挥的成分居多。而刘心武的这本续书则是通过对前80回的文本细读,以及探佚研究,力图恢复曹雪芹后28回原笔原意的一次尝试。刘心武说:“我是不自由发挥,戴着镣铐跳舞,这镣铐是我自己套上的。我是要把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复原出来。”

  刘心武感叹:“我是兢兢业业地根据前80回的伏笔写,追踪设计不敢稍加穿凿,很辛苦的一件工作。”除了80回里有伏笔,很多的评注里也有,一个是脂砚斋,一个是畸笏叟。这些署名的批语量很大,里面关于80回后的提示非常之多。比如脂砚斋就说80回后有一个回目叫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薛宝钗借词含讽谏。高鹗后40回里没有。刘心武的续写里有。脂砚斋说80回后里有狱神庙的故事,里面出现一个人物叫茜雪,这个人物前80回里是有的。高鹗的续写里这个人物没有出现。刘心武的续写里出现了。中国仅存一个狱神庙,在河南,刘心武为了写这本书专程跑过去看。也有人说人家的续写里面好多诗词,你有多少诗词?刘心武承认自己的诗词是弱项。但自己安排诗词是完全根据前80回的提示。比如在64回,写林黛玉写了五首诗,吟诵古代五个美女。脂砚斋就有一个明确的批语, “与后诗《十渡吟》呼应。”高鹗的续里没有,刘心武就写了《十渡吟》。


  续写《红楼梦》“蓄谋已久”

  早在1981年,写长篇小说《曹雪芹》的作家端木蕻良对刘心武说:“我想续写《红楼梦》,不知能不能实现。”这句话在刘心武的心里埋下了种子。端木蕻良那时69岁,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而刘心武在69岁时实现了这个愿望,端木蕻良没做的事刘心武做了,刘心武觉得可以以此告慰端木蕻良的在天之灵。

  刘心武称自己续写《红楼梦》是“蓄谋已久”,他将自己研究《红楼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1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话说赵姨娘》,随机发表阅读《红楼梦》感想。周汝昌先生读后主动写信联系刘心武,送他4个字:“善察能悟。”这给刘心武很大的激励。第二阶段从秦可卿入手揭秘《红楼梦》。第三阶段是探佚。探佚出来80回后是什么回目了,干脆就试写出来。从7年前就开始续写,高潮是完成这本书。“20年辛苦不寻常,了此心愿,乃我一生中的大快乐。”刘心武说,“我真正的初衷是为了向曹雪芹表示尊重、致敬。呼吁大家通过这样的推动力再去读原本。”

  相关新闻:

  经典的魅力与尴尬——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引热议

  一则“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即将出版”的消息日前在网上传开,不久,消息得到出版方的证实。一时间,各持己见的文学专家、普通读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这场讨论中,参与的人群大致可分两派,一派质疑刘心武续写的权威性,力保名著不被“玷污”;另一派则支持续写,期待尽早看到有别于以往的 “红楼后二十八回”。是是非非一时难有定论,有网友感慨,在这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刘心武的大胆之举无论对错,已让“红学”又红了起来。这是经典的不朽魅力,也是经典无法回避的尴尬。

  质疑派:狗尾续貂不如留存遐想

  “凭什么续写?”“经典岂能戏谑?”“续写《红楼梦》,等于是给维纳斯安个胳膊。”“狗尾续貂,不如留存遐想。”“现代人的续作无法超越古人。”“续出的不会是‘青楼梦’、红‘雷’梦吧!”……续写话题一出,招致的质疑声很大。

  在“质疑派”中,有不少忠实的“红迷”,他们大多认为,今人无法探知古人的真实想法,也无法到达古人的语境,倒不如维持“红楼”的残缺美,因此不赞成续写。

  部分文学研究者也加入了“质疑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言辞犀利。他在微博中称:“若是以贫弱的笔力、陈腐的观念、主观的考证,要再造一个‘真实’‘正确’的红楼梦,那是会混淆是非,误导读者的。”

  还有一些自称“红迷”的业余研究者也在网上公开撰文批评刘心武续写。他们认为,刘心武之前有关秦可卿身份的研究已经走入误区,续写版本若大量发行,有以讹传讹之嫌。

  长期关注“红楼”研究进展的贾如泽在博客中提出,刘心武的另类考证,看似索隐,其实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索隐。“他的错误让人先入为主,很难再走出那个死胡同。”

  热衷探究“红学”的网友陈林认为,续写是刘心武的自由,但如果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以往“高鹗续写”的推断一旦不成立,那么刘心武续红楼梦就非常荒唐了。

  支持派:续写有何不可?

  “很好奇,很期待!”“不管有多‘狗血’(荒诞),我还是想看看……”在支持派中,不乏刘心武的固定读者群,也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对他勇于“挑战权威”的举动,表示钦佩。

  网友“直言相见”认为,刘心武写得怎么样且不说,敢想敢干就是勇气非凡。“Vivi-夏”说:“说真的,好期待!总比高鹗的好很多吧?!好勇敢的行为!一定去买! ”
  一些网友分析,长期以来,红学家已经霸占了《红楼梦》的话语权,应当允许刘心武说出自己的想法。

  网友“波斯蜗牛”说:“《红楼梦》又不是你们家的,怎就不能续?续得好或坏,《红楼梦》本身不会有任何损害。”

  部分人士还主张“红学”研究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久居“庙堂”之上的文学研究,也应该有“大众化”的通俗解读,让“红学”热起来。

  网友“天之韵”说,有一点不可否认,刘先生进一步推广了《红楼梦》,让更多人对《红楼梦》感兴趣。如果其中抛砖引玉出《红楼梦》的文献和人才,那也是奇功一件。

  网友“南国玫瑰”认为,刘心武的观点确实有争议性,但“红学”本来就应该是大众的,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学者:“红学”可以通俗化但不能“被娱乐”

  无论力挺还是质疑,刘心武的续写本身已引发众人对于目前“红学”研究状况与环境的反思。有学者表示,当下的“红学”,可以逐步通俗化,但不能“被娱乐”。

  “创作是个人自由,无可厚非;续写其实是今人走近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尝试。”涉猎“红学”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分析,时下已是一个大众文学的“卡拉OK时代”,不能阻止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续写名著。

  但他也指出,若从学术层面看,续写《红楼梦》有很高的难度,因为“红楼”的确博大精深,其中又有太多的不解之谜,引人入胜。因此,续写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天马行空。

  赵昌平点评说,刘心武走的是“红学”中的“索隐派”路子,在“探佚”方面甚至比以往一些“索隐派”更厉害、更“走火入魔”,似乎下了很大功夫。刘心武的续作,虽然其文学品质还难以判断,但他的创作态度还是严肃的,不是庸俗的。赵昌平认为:“此书不妨一看。”

  “续写可以,但‘索隐’过了头,就成了‘娱乐红学’,变成迎合大众的文化猎奇、窥隐心态了。”曾编着《红学通史》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维昭主张,把“红学研究”和“小说创作”分开,不要误导大众,红学史上恰到好处把握两者区别的文人,也大有人在。他还说,刘心武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有的表述不符合学术规范,这必须纠正。

  针对一些网民为刘心武叫好,批评红学界过于封闭,陈维昭指出,红学界理应维护《红楼梦》研究的学术规范,但也不应包揽大众对《红楼梦》的话语权。

  值得参考的还有著名作家王蒙的观点。前不久推出新作《王蒙的红楼梦》时,他曾点评,刘心武做的是“趣味性研究”,不是历史考证;可以“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来自: http://hi.baidu.com/%CF%C4%C7%BC/blog/item/b218ac24f90881278744f99d.html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18:22 | 只看该作者
台州七旬老人六年续写《红楼梦》2011-03-16
 来源: 今日早报(杭州)






一部58万字80章回《红楼再梦》即将出版本报记者 吴中平 文/摄
一千名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名读者有一千个“红楼梦”
台州七旬老人六年续写《红楼梦》
一部58万字80章回《红楼再梦》即将出版
本报记者 吴中平 文/摄
一枕“红楼梦”,柯元华老人做了半个多世纪。经过6年的艰难逾越,一部58万字80章回的《红楼再梦》,即将在今年5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
日前,记者在台州市黄岩区海棠新村,拜访了76岁老人柯元华先生和他即将出版的《红楼再梦》一书。
一枕“红楼梦”做了半个多世纪
在台州椒江区委办工作的柯溢滨,是柯元华的儿子。提起父亲,他的脸上就溢满了骄傲。
他告诉记者,父亲是个铁杆“红楼迷”,《红楼梦》也是父亲一生中最爱读的一本书。50多年来,父亲一直有个“红楼梦”,就是续写《红楼梦》。
“第一次看《红楼梦》时,我才十七八岁。”柯元华回忆说,他很快被迷住了。但两个版本的《红楼梦》,在文革期间被妻子烧掉了,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文革结束后,新华书店里的《红楼梦》一上架,柯元华赶紧又买了一套。从此,他一闲下来就捧起书来阅读,自得其乐。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和对书中人物的了解,柯元华慢慢地对该书的故事情节,产生了意犹未尽之感。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柯元华对《红楼梦》理解的深入,他便萌发了写续集的念头。但他明白,为《红楼梦》续作,曾为不少文人学士思索和期盼,但要在巅峰之上攀登、着顶,甚至超越,却不是常人能企及和成就的。为此,他暂时抑制了这份“冲动”。
但柯元华却沉迷在“红楼梦”中,不醒。
每天闲暇之时,他总要翻出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品味一番。在翻阅了清代一些人士撰写的关于《红楼梦》续作后,柯元华发现,都是黛玉“还魂”之后,继续与宝玉结为连理的内容,而缺乏贾兰中榜以后生活的成长经历。
于是,柯元华再次萌发了续写《红楼梦》的想法。但直到70岁时,柯元华才决定动笔续写《红楼梦》。
70岁开始写作《红楼再梦》
“当父亲告诉我们他要续写《红楼梦》时,我们都以为父亲是闹着玩的。谁知,父亲一头扎进去,就是6年时间,并拿出一部洋洋洒洒80章回、58万字的《红楼再梦》。”柯溢滨说,父亲孜孜以求的心志、畅达无羁的思维和对传统文化痴迷而产生的惊人毅力和冲劲,是年龄、专业和其他条件所不能束缚的。
而柯元华只念过几年私塾,不仅读《红楼梦》特别费力,要续写《红楼梦》更感力不从心。
为了写《红楼再梦》,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柯元华,决心从头学习电脑打字,深入研究古诗词、歌赋、楹联。
为了感悟苏杭文化,严谨的柯元华不顾高龄,十多次赶赴这些地方进行实地采风。为此他也付出很大代价,特别是有一次连续遭遇3次小偷,在南京被偷了三四百元钱,在无锡又被偷了500元钱,到杭州,他发现手机又不见了,回到家时已身无分文。
撰写了《红楼再梦》前十几回合时,柯元华笔耕着其中的一字一句。因为觉得速度比较慢,修改比较麻烦,已近七旬的他,购买了电脑,这为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帮助。
买来电脑后,不会拼音的柯元华,又专门买了一本辅导五笔打字的书籍进行自学。他用一个星期背熟了五笔字根,用半年时间掌握快速打字要领。此后,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每天在电脑上潜心创作。
经不倦耕耘,柯元华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红楼再梦》初稿。
此后,柯元华又陆续完成了《红楼再梦》的第二次修改,但他觉得,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其实可以描写得更精彩,因此希望作品能更完善的他,又进入了第三次修改环节。
书稿成型后,柯元华像往常一样,早上7点钟出去练太极拳,白天在闲暇时窝在书房里修改小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柯元华突然对小说有灵感时,他就开始他的工作,甚至在半夜两三点,也会起来编写故事。
为让父亲的《红楼再梦》达到尽善尽美,同样爱好文学的柯溢滨,主动加入父亲的创作过程,他不仅提出了一些好的修改意见,还亲力亲为协助父亲修改初稿。
经过3年十易其稿,一部80章回、58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红楼再梦》在父子的精诚合作下出世了,并将在今年5月正式出版。
“再梦”讲述红楼人物后代故事
柯溢滨告诉记者,“再梦”以“程高本”为原著蓝本,主要叙述黛玉香消、宝玉出家20年后,由薛宝钗、李纨担纲的“红楼遗钗”,抚育新一代成长而呕心沥血,不断追梦的“新梦”。
小说从多个角度,贯穿了“红楼倾覆”后,荣府众人飞鸟投林的悲欢离合片段。有儿女情长的纠葛、有官商侠匪的较劲,有热火朝天、流光溢彩的祥和镜头,有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激烈场面。使传统和世俗规制在时代大发展的洪流中,在个性解放的抗争中,表现出腐朽、没落和残酷,使叛逆的“红楼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为营造“再梦”氛围,该书设计了“玄虚梦境”作为故事的冥冥间依托,以写实手法说人、叙事、述物、写景、抒情。
在时间切换上,“再梦”以清王朝鼎盛时期主旨和脉络。以《红楼梦》十二曲之《晚韶华》为依据,围绕印证《好了歌及注释》的预示为线索,展开了处于清王朝鼎盛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展现传统女性渴望冲破世俗桎梏束缚、争取自由幸福的思想情怀和生活画卷。
作品展示了从民间到官场,从百姓到皇上的各式人物造型,主人公悲剧命运和意识形态特征。既给纷繁红尘以“空”的诠释,又赋予渺渺人生“实”的含义。
柯溢滨特别强调,《好了歌及注释》是“红楼”灵魂,是作者的世界观和“总论点。纵观“红楼”无不“好”尽“了”至、乐极生悲。而“再梦”中的《好了歌》,赋予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要了”的新内涵,道出了事物因果关系,崇尚道义德性、与人为善。


“如果说,《红楼梦》是消极对抗的话,《再梦》则是积极应对。”柯溢滨说,这正是本书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体书的思想内涵是积极向上的。”
柯元华说,他当了几十年基层干部,深深懂得‘当官要为民办事这个道理。在这套书里,他把很多笔墨放叙写官场事态,将新“护官符”、“新廉污吏赋”推荐为做官从政的借鉴和准则,竭力歌颂贾兰、周进等忧国忧民、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清官廉吏,抨击贾怀、符培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以官场宝鉴寄托对清廉政体的企盼、宣泄对腐败当局的痛恶。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19: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可以续写《红楼梦》的时代2011年06月13日

来源:信息时报




思想钝刀 萧耳(杭州,作家)
昨夜读了几章刘心武的《红楼梦》,看不下去,最大的问题,不是说续作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有多大问题,而是语言感觉基本不对。
就好比一个天天要遵守社会法则,为五斗米折腰的现实中的中产阶级,硬是要显得自己对两百年前的贵族豪门生活细节了如指掌,了解他们怎么说话,怎么作态,怎么交际,怎么思考,怎么表达情感,以为能穿越到那里,跟姐姐妹妹们一起长袖善舞,其实那劳动人民的袖子,短得根本不能耍袖。
刘心武就是刘心武,即使在这个并不性灵的时代里,他也算不上是一个性灵才情挥逸的作家,以前读过他的小说,文字感觉基本上水泥预制板那种,闷闷实实的,他的文字里,缺的是一份风流潇洒。对《红楼梦》的痴迷是一回事,你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大观园里的那点事,其实你根本就不了解。因为你不是曹雪芹,也不是洪升,你骨子里也从来不是风流潇洒又愤世嫉俗的公子哥儿,在那样的簪缨世家里生活过几十年,到潦倒时,回忆便一幕幕地自动展开,因而丝毫的不做作。
就好像《旧地重游》这样的英伦挽歌,也只有Evelyn Waugh这样的世家出身的英国人写得出。
刘心武的《续红楼梦》,可叹满纸匠气,最不搭的是语言。欠气度,欠典雅,欠性情,欠风月,欠古典,欠莺燕,也欠闲话说玄宗的那种悠长淡然,刘心武很像木刀子割肉的屠夫,虽势大力沉,那肉却依然被割得不成形状,面目全非。他很卖力,硬是想将现代语拗出古典味来,可语言这东西,真是勉强不得的啊。
相比写市井的《金瓶梅》,还有高鹗版的续,还有后来鸳蝴派的一些小说,语言都比刘心武的《红楼》美多了。
优美语言的流失,或者是急躁冒进的时代造成的,想在当代找个能使语言符合《红楼梦》之美的作家,大陆真的不太好找,或许,还能在台湾找出两三个来吧。
100年前,中国还是儒学大师一抓一把的辉煌时期,忽地就哗哗地凋零了。从文化的食物看,若没有古典书,没有国外书,我们现在的人,也就只配吃吃肯德鸡和麦当劳。陆文夫当年写《美食家》,那种关起门来在幽闭中享受极致的情调,如今都不可得了。
这真不是一个可以续写《红楼梦》的时代啊。可是,为什么总要埋怨时代不配合呢?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20:29 | 只看该作者
续写《红楼梦》 =给维纳斯安胳膊?
2011年02月25日

来源:北京日报



一则“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即将出版”的消息日前在网上传开,并且得到出版方的证实。一时间,各持己见的文学专家、普通读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各大网站也纷纷开设专栏,就刘心武该不该续写提供讨论平台。
在这场讨论中,参与的人群大致可分两派,一派质疑刘心武续写的权威性,不乐意名著被“玷污”;另一派则支持续写,期待尽早看到有别于以往的“红楼后二十八回”。
网友感慨,在这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刘心武的大胆之举无论对错,已让红学又红了起来。
踩:续貂哪如残缺美?
在质疑派中,有不少忠实的“红迷”,他们大多认为,今人无法探知古人的真实想法,也无法到达古人的语境,倒不如维持“红楼”的残缺美,因此不赞成续写。
部分文学研究者也加入了质疑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言辞犀利。他在微博中称:“若是以贫弱的笔力、陈腐的观念、主观的考证,要再造一个‘真实’‘正确’的红楼梦,那是会混淆是非,误导读者的。”
还有一些自称“红迷”的业余研究者在网上公开撰文批评刘心武续写。他们认为,刘心武之前有关秦可卿身份的研究已经走入误区,续写版本若大量发行,有以讹传讹之嫌。
顶:经典不妨出庙堂!
“很好奇,很期待!”“不管有多‘狗血’(荒诞),我还是想看看……”在支持派中,不乏刘心武的固定读者群,也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对他勇于“挑战权威”的举动,表示钦佩。网友“直言相见”认为,刘心武写得怎么样且不说,敢想敢干就是勇气非凡。
一些网友分析,长期以来,红学家已经霸占了《红楼梦》的话语权,应当允许刘心武说出自己的想法。网友“波斯蜗牛”说:“《红楼梦》又不是你们家的,怎么就不能续?续得好或坏,《红楼梦》本身不会有任何损害。”
部分人士还主张红学研究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久居庙堂之上的文学研究,也应该有大众化的通俗解读,让红学热起来。
学者:可通俗不可被娱乐
无论力挺还是质疑,刘心武的续写本身已引发众人对于目前红学研究状况与环境的反思。有学者表示,当下的红学,可以逐步通俗化,但不能被娱乐。
“创作是个人自由,无可厚非,续写其实是今人走近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尝试。”涉猎红学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分析,时下已是一个大众文学的卡拉OK时代,不能阻止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续写名著。
赵昌平说,刘心武走的是红学中的索隐派路子,在探佚方面甚至比以往一些索隐派更厉害、更走火入魔,似乎下了很大功夫。但他也指出,《红楼梦》博大精深,其中又有太多的不解之谜,续写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天马行空。
“续写可以,但索隐过了头,就成了娱乐红学,变成迎合大众的文化猎奇、窥隐心态了。”曾编著《红学通史》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维昭主张,把红学研究和小说创作分开,不要误导大众。
(许晓青 孙丽萍)
泄露? 炒作?
2月14日晚6时35分,出版商凤凰联动在微博上宣布刘心武重续《红楼梦》后二十八回书稿已杀青。18日,凤凰联动总裁张小波在微博上发布100万册起印《刘心武续红楼梦》的消息,助推该新闻。同日,《人民文学》杂志网站宣布,将在今年第四期重点推出刘心武重续《红楼梦》后二十八回之前十四回。就在业内人士和网民强烈关注的同时,出现了疑似原文外泄的事件。
17日,媒体人鞠健夫在微博称“全球独家披露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后28回”,随后更连续发布博文,上传刘心武续写的第八十一回“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部分章节,但那一千多字远没有满足大家的阅读欲,正当纳闷儿怀疑鞠健夫是否会触犯刘心武版权时,又一事件发生。
18日晚8时,一篇名为《冒死发帖,内部流出刘心武续红楼梦全文》的帖子在网上出现,与鞠健夫发布的为同一章节,只是网帖有七千多字,似乎是八十一回全文。事出后,刘心武对此表示不满,并声称疑似泄露的文字并非出于自己之手。
19日,出版方凤凰联动的官方微博做出回应,表示“内部流出”文字非确切文稿,“全文”应属妄语,凤凰联动将严查此事,追究恶意侵权者责任,并对刘心武表示深切歉意。
书稿的外泄,使得刘氏后二十八回真面目露出冰山一角,挑起众人翘首期待的胃口。对于该事件的虚虚实实,不少网民质疑是炒作的伎俩。(李桦)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8:45:47 | 只看该作者
红学研究不仅仅是红学家的事
时间:2010-02-02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太原一读者,四十多年潜心研读《红楼梦》,两度致信《百家讲坛》对刘心武红学观点提出质疑……

2006年,作家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红楼梦》,曾轰动文坛。几年之后,太原读者李引泉向本报记者讲述他在当时曾向 《百家讲坛》两次致信对刘心武的红学观点提出质疑,并得到了《百家讲坛》栏目组的书面回复。

1月29日,记者在李引泉贴满红楼金钗图的书房中与他面对面,听他讲述他的红楼情结。

《红楼梦》八十回是完结本

“维纳斯的绝美,正是定格在残缺的原理中,任何修补的尝试,均涉嫌糟蹋艺术,《红楼梦》对其断稿再续,也是如此。曹雪芹为使‘红书’不给后人留一丝质疑,故使《红楼梦》在八十回断稿,并消除后边的文稿,不留只言片语,《红楼梦》断续是曹雪芹为后人设定的文学穴井。”李引泉字斟句酌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历史上对于《红楼梦》的续一直存在争议,也有人提到曹雪芹的《红楼梦》其实已经完整地叙写了故事,并无再续的必要,“他们虽然提出了《红楼梦》八十回是一本完整的著作,但是却没有具体的例证。我的观点在书中是可以找到证据的。”李引泉说。随后,他翻开了自己的探讨笔记。“《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用判词判定15名金钗的命运结局,此法借鉴了《金瓶梅》第二十九回的手法。吴神仙为西门庆及妻妾9人,看相说终身命运。其书围绕卦象完书,9人命运与神仙所定卦数丝毫不差。读者不禁质疑,中国古代果真有这未卜先知、预测如神的神仙之人吗?质疑声中,《金瓶梅》的含金量降低。假若9人命运与神仙卜卦相违,反令人信服。”李引泉认为,曹雪芹鉴于《金瓶梅》的得失,而《红楼梦》八十回的成书,其精华足够读者品尝,因此再无续之必要。“妙玉曾道:‘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三杯便是饮牛饮驴。’”李引泉道:“品尝了八十回,我们已经明白作者抨击当时社会功过得失之因,明白作者讴歌一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岁寒志士——金钗,作者的创作意图全部达到,完书正当其时。”

有人也曾提出,结局符合判词令人质疑,可不符判词读者更不能接受。李引泉说:“大师故意留给我们一部残缺的天书,这在《红楼梦》第五回已经明示了。如晴雯判词——宝玉看了,没疑问。到八十回,全分解完毕。袭人判词——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到八十回果然没有分解完毕。香莲判词——宝玉看了仍不解。第八十回仍然没有分解完毕,宝钗、黛玉的诗判也同理……假如《红楼梦》依梦写梦,假如真个根清叶楚,谁还会百年来兴师动众,探讨不止呢?这也许就是大师的精明之处吧。”

除了《红楼梦》的结局,李引泉有自己的想法外,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的三宣牙牌令析解,他说:“《红楼梦》中七副含义颇深的令牌,我都已解开,他们暗合的人物命运也正显示了《红楼梦》的精妙之处,我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我一起探讨。”

不赞成刘心武的观点

“纵观古今的红学研究,越来越剑走偏锋,越来越让人痛心。学者不好好研究红学,却揪住《红楼梦》的作者是男是女不放,还有人说曹雪芹是同性恋,真个糟蹋了这部名著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李引泉痛心地说。

2006年,李引泉看到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虽然刘心武是名人,但李引泉却直言刘心武曲解了《红楼梦》。因此,李引泉两次致信《百家讲坛》栏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举出例子证明刘心武的观点是错误的。《百家讲坛》栏目组分别于2006年10月和2007年11月回复了信件,称来信已转交主讲人刘心武先生,并建议他与红学有关机构取得联系。

李引泉说:“如今自称红学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可以正确解读《红楼梦》的人却少之又少,我也读过很多红学家的观点,我尊重他们的观点,但是并不赞成,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接着,李引泉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认为刘心武在讲解《红楼梦》中的错误之处。

在《百家讲坛》里,宝钗所住的“衡芜苑”,刘心武解释为“恨无缘”,刘心武意指宝钗恨与宝玉无缘分。李引泉认为可笑至极,“曹雪芹悟世明理,面对任何困苦决不怨恨。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红楼金钗抗争封建社会等级的态度,谁有怨恨之心绪?况且,《红楼梦》第五十回提到‘酸心无恨亦成灰’,第二十二回里又有‘焦首朝朝暮暮,煎心日日年年’诗句,与恨皆无关。因此,我认为‘衡芜苑’应解作‘很无怨’。另外,《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宝玉说宝姐姐像杨妃,宝钗大怒,刘心武认为宝钗怨恨宝玉,是因为宝玉和黛玉相好。刘心武怎不看看《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的脏唐臭汉。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就杨玉环为北方人士,长得比较丰满、性感,宝钗与杨玉环一样美丽,连宝玉都动了想摸一摸的念头。宝钗真正生气的原因是宝钗认为玉环乱伦,自己行为圣洁,因此大怒。”

研究《红楼梦》四十多年

尽管自己喜欢、研究《红楼梦》有四十多年了,李引泉却很谦虚,他说:“我只是以文会友,共同论争。以添乐趣,共增雅意。”那么,这四十多年他怎么走过的呢?

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还在上小学6年级的李引泉还不知道《红楼梦》为何物,他还是跟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只知道玩耍。“我真的要感谢那些邻居老师,他们对我说,每天把时间花在玩上,为什么不看看《红楼梦》呢?那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宝库。”李引泉感慨地说。让李引泉没想到的是,从那天开始,《红楼梦》便成了他一辈子都在读的书。

《红楼梦》一直藏于李引泉的案头,每天他都会翻出来读一读,还会在上面勾勾画画。“年轻时,我以为《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为此,还学着宝玉的样子流连于女子之间,想体会宝玉的心境,一度走入了死胡同。毛泽东曾说过,只有看过《红楼梦》五遍以上才有资格评论。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对《红楼梦》要用悟空的心境来看,它其实是一本全面深刻剖析当时社会的书。”

上世纪70时代,李引泉参加了工作,也没有放下《红楼梦》的研究。经常带本《红楼梦》到公园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上世纪80年代,李引泉当时的月工资也就50元钱左右,为了方便研读《红楼梦》,他还是花了将近一半的工资买了两套正版的《三国演义》《红楼梦》。

“读了这么多年《红楼梦》,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记者问道,“薛宝钗!”李引泉果断地回答,“其实,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她本身很复杂。红学界的主流一直是‘褒林贬钗’,但作者刻画的薛宝钗却是个很正气的人。在书中,曹雪芹将主要人物拟作花,但把薛宝钗拟成什么花却一直很模糊,前八十回,曹雪芹将薛宝钗拟作牡丹,后四十回高鹗将薛宝钗拟作梅花,这是有原因的。在前八十回,宝玉是曹雪芹在书中的化身,后四十回中宝玉的结局是出家了,但在现实中曹雪芹没出家,而是艰难地在尘世中活着。所以说,在书中,薛宝钗的命运更符合曹雪芹的现实生活,是曹雪芹在书中的化身。”

采访手记

采访从正午延续到夕阳西斜,期间,李引泉先生给我们讲解的最多的是《红楼梦》。

红学研究是很深奥的学问,时不时有红学专家提出令人或信服或不解或哭笑不得的观点,但即便如此,对《红楼梦》的研究仍让人欲罢不能,这恐怕就是名著的魅力吧!

本报记者陈丽红 实习生王飞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8:47:07 | 只看该作者
宝玉科举高中、贾府复兴有望、宝钗怀上孩子……
红学家西岭雪评新《红楼梦》:红学研究在倒退



  日前,新版《红楼梦》在四川地方频道播出了最后一集。从大结局来看,和1987年的旧版有很大不同:宝玉、贾兰科举高中,贾府又有复兴的希望,活生生整了一出喜剧。对此,红学家们并不买账。红学家西岭雪认为,这完全是红学研究的倒退。
  
  惊叹
  改编1:巧姐下乡没进青楼
  
  在新版中,巧姐最后没有像旧版那样堕入青楼,而是跟着刘姥姥到乡下避难。第50集一开始,贾环为了报复凤姐,特地为巧姐说了一门不称心的婚事,还说服了邢夫人,想赶快把巧姐嫁出去。幸亏平儿找来王夫人想办法,王夫人就找了刘姥姥前来接巧姐。最后,王夫人借计把邢夫人绊住,平儿则将巧姐打扮成佣人的样子,随着刘姥姥到乡下去了。
  红学家西岭雪:“巧姐肯定被卖入了青楼,而且也是刘姥姥去救了她,这是研究红学的专家们一致认可的。”
  
  改编2:宝钗怀孕贾府蒙赦
  
  宝玉出家后,宝钗似乎并没有太过悲伤,镇静自若,她此时已怀了宝玉的孩子。只听见丫鬟来报,宝玉考了第七名举人,贾兰也榜上有名,皇上大赦贾府,归还此前查抄的家产。而旧版宝钗的结局是最后被宝玉抛弃。
  红学家西岭雪:“红学界有一种考证就是宝钗婚后还是处女之身,因为宝玉出于对黛玉的怀念,没有和宝钗同房,再说他们结婚的时间也不长,不可能就怀孕了。同时高鹗很封建,总是觉得应该有儿子来送终,但曹雪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改编3:宝玉高中贾府复兴
  
  在新版结局中,宝玉和贾兰高中,皇上大悦召贾兰面圣。而后又大赦贾府,贾珍、贾政能够继续世袭官位,而所抄贾府家产也全部退还。因为宝玉考试高中,让贾府从此又有了扬眉吐气的希望,这也是新旧《红楼梦》最大的区别。此外,宝玉离家去参加科考,和王夫人、薛宝钗等告别时,说的都是诀别的话。等到考完试,贾兰回到家中说“二叔丢了”,众人才恍然大悟。
  红学家西岭雪:宝玉是绝对不可能考取功名的,因为他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高鹗是个举人,按照他的人生,中举绝对是人生大事,也是他最得意的地方,所以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强加在了宝玉的身上。
  同时,皇帝也不可能对贾府大赦,因为曹雪芹的父亲当时被皇帝放了,但并没有将家产归还,而实际上大赦也是不可能的。
  
  辩解
  增加细节更人性化
  
  新版《红楼梦》的编剧之一顾小白表示,他们这次仍然沿用一百二十回的版本,虽然后四十回评价不高,但其出发点就是忠于原著。但他们也承认,后四十回确实有它的问题,很多重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和前八十回大相径庭,而且与前八十回非常人性化的人物塑造相比,后四十回十分表象化、脸谱化,这是高鹗与曹雪芹相比最大的败笔。
  对于剧中最不靠谱的贾家后来“再中兴”,“沐皇恩、延世泽”,甚至“兰桂齐芳、家道复初”,顾小白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在忠于一百二十回原著的基础上,还想通过一些细节的设置,让后四十回更为人性化,这就需要加一些细节。比如贾母为什么会变?宝钗为什么会变?肯定是有客观原因的,但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只要有加有删,就会和专家意见有所冲突。红学家的参与和监督,对我而言,一方面有一定的束缚,但更大的优势是,他们确实比我们理解得深刻、详尽,他们给出的意见确实有硬道理,让我们在把握‘度’的问题上,掌握得更精确。”         据《广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8:54 , Processed in 0.1210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