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7 17:4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在哪里?
唐建新


    当人们对现实的教育不满意的时候,不少人常常采用追忆的方式来指摘当下。
    前段时间的民国教材的喧嚣,一段时间成为了新闻热点。我们再仔细一看那时的教材,不难看出其内容的浅白,其语言的粗糙,毕竟是我国刚开始建立新学制时期的尚无经验教训积累时期的教材。我还记得1930年代的小学国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大狗叫,小狗跳。大狗叫一叫,小狗跳一跳。”
    我们对今天的学校教育有意见,自然就想到了晓庄师范,甚至想到了古代的岳麓书院以及什么书院的名字。我们对眼前的激励的升学制度高考制度有意见的时候,就想到了过去的田园牧歌式的私塾教育,家庭家族教育制度,甚至想到了三五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极其怀念那时的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没有返程票!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时代,早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和前工业社会的精英教育时代了,就像面对众多的人口问题,我们不应该也绝对不能够再采用战争和瘟疫或者大面积的人口迁出等方式来减少人口,增加每一个人的资源占有量了。
    当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都被提出来了的时候,我们的师资还能够要求像过去的极少数人受教育时代的师资吗,还能够采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或者中国的书院式的教育方式吗?我们抛不下也绝对不应该抛下每一个孩子的受教育,我们也绝对不能够再让学校教育变成仅有一门学科的教育而脱离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浓郁的传统文化与强烈的现代意识的结合,才是我们当代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公民的受教育内容。
    美国或者欧洲的电影大片大多是科幻片灾难片甚至是2012世界末日的警醒片,而我国的电影电视大多是宫廷片帝王片后妃片,这里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更为可悲的是思维方式乃至生活视野乃至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所处的乌克兰至今仍然是欠发达欠发展的国家,其几十年前的教育除了被美化的一些内容外,大概需要总结的教训还没有被引起重视,即乌克兰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对乌克兰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和哪些不应该有的消极的作用。
    我们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克服困难逐步加以解决,而绝对不是考走回头路,靠我们的杜鹃啼血呼唤出寿镜吾式的老师就能够解决的了的。
    那些到一些大山深处去办的国学班国学院,那些幻想着在中国出现乌克兰的帕夫雷什中学的现象,幻想出现晓庄师范类的学校的想法,无异于睁着眼睛不看现实,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作为个人,可以为逝去的教育唱挽歌,但是,绝对阻止不了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3:15:52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说明什么





2012年02月19日  作者:施平   来源:新闻晚报




  2011年国家科技奖花落374个科技项目,一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因此获奖。人们在祝贺之余,不难发现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这既在关心者的意料之内,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内,是因为在过去12年里,一共只评出过 《中国植物志》等4次自然科学一等奖, 8次空缺;意料之外,是因为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在基础研究上却缺乏重大成果,与建设科技大国的目标不相称。
  按照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表述,“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如何来认定其是否重大,据《人民日报》报道,评奖者们有三个标准: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要获得这个奖项,必须得到评审委员会2/3以上的选票。正是由于标准的严苛和评奖的审慎,造成了自然科学奖12年来8次空缺的高不可攀,但这也说明了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严峻现实。
  跟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常年闭关不出相比,国家最高科技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不仅年年有一等奖,还会出现特等奖,这正好印证了我国科技领域的现状:重技术而轻科学。虽然在 “科技”这个中国独有的词汇中,“科”居于“技”之前,然而在我们说“科技”时往往指的其实只是技术。对于技术,我们简直可以说是崇拜,从“师夷之长技”到“技术兴国”,乃至我们做科技规划时,也要把科技进步贡献率占GDP比例作为主要指标精确到60%。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是实实在在的,而科学进步的成果往往不那么直接和直观。
  然而技术只是人们利用自然、应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科学则是发现自然、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求真过程。把科学研究称为基础研究,正是因为科学是技术之本,没有对自然的认识,又何谈对自然的利用。以科学界最重大的诺贝尔奖为例,其科学奖获奖者绝大多数从事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与一个国家的科研创新综合实力又是紧密挂钩的,尽管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已仅次于美国,但真正学术水平高、有影响力、被他人引用多的论文却很少。全球99%的发明专利实际上掌握在世界前20位创新型的国家手中,这些国家都不遗余力在基础研究上进行财政投入,长期积累之下才形成现在的科研实力优势。
  要说财政投入,也只是基础研究所需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提供一个开放和高效的研究环境。很多归国科研人士就经常指出,同样使用一笔科研资金,在海外往往事半功倍,在国内却事倍功半。据中国科协的调查,科研经费中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比例仅约四成。除了学术腐败、灰色关系网等问题外,基础研究所涉及到的还有制度障碍。对于一个建筑或者一项技术,可以不断修改削平直到符合领导意见,而一个知识体系、一门科学理论是不能改变其结构的。但是在我国的学术评价中,政府部门和官员往往有关键性作用,看起来硬邦邦、搞起来没GDP、出成果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基础研究,当然就吃香不起来。
  对于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空缺,我们感到遗憾,但也可以从宁缺毋滥的评奖精神中看到希望。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看望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吴文俊和钱学森时,就意味深长地指出,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近3年来,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数目迅速增加,这也是一个积极信号。(施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2:52 , Processed in 0.0757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