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语言的美烙印在学生心中
景洪春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听课随感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是五年级的一堂阅读教学课。教学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紧扣课题,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第二板块,跟随镜头,朗读体会,学习写作方法;第三板块,回顾全文,落实整体,深化文章主旨。从课堂现场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年段特点,适当,集中。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能够抓住重点,简化环节。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能够关注表达,注重运用,能够因课制宜地把听说读写整合起来,把学法指导贯彻始终。
这里,列举两个课堂片段进行评课。先看第一个片段。在教学第二个场景“书架前”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第2、3节写法上的异同,学生经过自学、交流,得出结论:第三小节写了眼、手的动作,描写比第二节更细腻。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两组镜头在写法上的不同。课文的确需要好好读,现在的语文课,学生读得太少。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读熟课文,读出语感,它反映出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看出,这里的朗读教学并不是为读而读,而是承载着从作者的表达领悟到作者的情感这一任务,也体现了训练的整合性。接着,教师适时小结阅读方法,“读书就应该这样,前后比较着读,比较着学,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收获。”此时,再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第1节,便水到渠成了。这里,情感的体验和方法的传递都没有贴标签,而是自然渗透、层层推进的。特别是在方法的传递上,教师做得较为巧妙,抓住了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契合点,关注学生的阅读策略,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我们应该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并发展出有效的阅读策略。
再看第二个片段。在教学第三个场景“阅览区”时,教师要求学生默读第5节,并思考,作者写了哪些人物?他为什么选择写这些人物?学生不难发现,作者选取男女老少中的典型代表来写,体现了作者选择人物的典型性。这里,教师对写作方法的梳理贴切到位。接着,教师又进一步指导学生比较学习,“都是写他们沉醉书海的样子,但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这个理解性问题是从表达的角度来提的,这使学生的阅读更进一层。我想,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了前后联系的读书方法,也明白了语文学习,所关注的不仅是有关内容的信息,还应关注语言本身,关注语言形式的信息,语言知识的信息,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体会语言的美。当语言的美烙印在学生心中时,他对语文这门学科就会越来越喜欢。
在《图书馆的小镜头》一课中,李老师以课文为例子,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关注到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特色的表达效果,体现了她强烈的语文意识。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头脑中没有学生,就做不到这一点。本课在这方面尚需改进,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过强。比如,引读开头和结尾这一环节,感觉教师急于以此推进下一环节,体现不出学生读和思的过程。此外,语言和思维相结合是语文教改的中心环节,从这堂课来看,教师对思维训练还不够重视,作为高年级的一堂课,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还需加强。
|
|